駱陽
明天就立冬了,大家伙都要吃餃子,否則耳朵會被凍掉。
當我擠在早高峰地鐵上時,還沒有吃早飯,想到各種皮薄餡大的水餃,整個人都不好了。其中最想念的是我媽媽包的柳蒿芽(一種野菜)水餃、我老舅包的豬肉蘿卜水餃和我三姥爺包的海腸韭菜水餃。
身為一個“半路出家”的東北人,總是被家鄉(xiāng)的食物勾魂引魄,在睡不著覺的深夜、在空蕩的大馬路上或是在下班回家的地鐵上,總是倏地想起一樣家里的美食——而被我的右腦翻牌子最多的,便是水餃。
餃子啊餃子,你生來就是被人吃的,為什么吃一次那么麻煩?和面、搟皮兒、調(diào)餡兒……就連煮都那么費勁!餃子啊餃子,你可真矯情!我這想吃,也吃不到啊,街邊的館子不衛(wèi)生,出租屋的面缸又爬了蟑螂,唉……
所以,我學會了如何在超市挑選優(yōu)質(zhì)的速凍水餃。首先要便宜,恩格爾系數(shù)絕不可以超,穩(wěn)定在37.5%左右最好,說白了,一包500克的水餃絕不可以超過13塊錢。其次要看品牌,以我的經(jīng)驗來看,三全應(yīng)該是行業(yè)里的老大哥,值得信賴。最后才是餡兒,我這人不挑食,啥餡兒都能吃兩口,但韭菜餡兒的速凍水餃,我從來不買。韭菜餡兒的,煮制時火候把握不好,硫化丙烯就會提前釋放,用東北話說就是“糊弄”了,那味兒簡直辣眼。
精挑細選的速凍水餃,丟進滾開的水中,用笊籬順時針攪兩圈,扣上鍋蓋,把它們?nèi)急锼?。煮上一小會兒之后,打開鍋蓋,添點涼水再煮,這時候你就看吧,白白嫩嫩的小餃子開始變黃,調(diào)皮地在鍋里翻滾……真是不好意思,我沒看說明書,也沒跟別人學過,可我第一次煮就成功了。餃子盛好之后,再盛一碗餃子湯,連奶茶錢都省下了!先吃下第一個餃子,哇塞……還真的一般般,比起我老舅包的,簡直差了一條東直門外大街加一條蘇州街!
餃子一般般,就要在蘸料上下功夫,這是一個吃貨必須要有的自我修養(yǎng),絕不可以坐以待斃。比如,紅彤彤的小米椒切段(作死的話就切碎),放進事先調(diào)好的醬油醋香汁兒里。當然,你也可以放大蒜,前提是你沒有男朋友、女朋友啥的!對了,醬油醋也講究得很,醬油的話個人覺得一定得是上好的大豆釀造的,產(chǎn)地認準東三省任何一個省都不會太差;醋的話非山西老陳醋莫屬,別的醋都白扯,某些餃子醋也湊合,不過我不太喜歡,齁甜,蘸起來像在蘸巧克力醬。
地鐵到站了,終于可以自由活動雙手了……我滴老媽媽呀,你在干啥呀,給你打個小電話,問問近來可好呀!
“干啥呢?媽。”
“包餃子。”
“大姐!明天才是立冬!”
“今天是立冬前一天,理應(yīng)當吃頓餃子慶祝一下?!?/p>
看,這就是我們東北銀兒,饞餃子的時候,什么話都能說出口,什么都可以成為理由!
編輯/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