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景志剛
“盛世置地,亂世藏金。”無論是男耕女織的農業(yè)社會,還是日新月異的工業(yè)時代,土地始終是最珍貴的稀缺資源、最關鍵的生產要素,也是最重要的家庭資產。
古往今來,土地的買賣與地權的變更,始終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大事,關系百姓冷暖,見證家族起落,映射國運興衰,記載著經濟社會的滄桑巨變。
與其他商品一樣,擁有土地的所有權,是一切土地買賣的前提。從早期的王有制、后來的私有制再到當今的公有制,土地交易如影隨形,相伴土地所有制發(fā)展而斷續(xù)起伏。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鄙讨軙r分封建制,全部土地歸天子所有,由天子來分封、賞賜、授予、收回。實際占有土地的諸侯、卿大夫或士,以及從事耕作的庶民和奴隸,均無處置土地的權利,更不能將土地當作商品來買賣?!抖Y記·王制》中的“田里不鬻”,便是當時關于嚴禁土地買賣的明確規(guī)定。
西周后期,諸侯坐大、王室衰微,諸侯或貴族之間因賠償、贈送、交換乃至抵押、典當等而產生的土地交易開始出現,但形式上仍需天子許可。春秋戰(zhàn)國,禮崩樂壞、井田瓦解,土地禁令名存實亡。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以法律形式保護土地買賣,開歷代之先河,合法的土地交易自此登上歷史舞臺。
從秦始皇“使黔首自實田”、承認土地私人占有,到漢初土地兼并加劇、“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土地買賣盛行于民間,土地市場雛形初現。北魏至中唐,均田制下的土地買賣嚴格受限,土地市場緩慢發(fā)育,直至唐德宗施行“兩稅法”,徹底打開土地買賣的閘門,土地市場方才加快走向興盛。
兩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直到明清,土地買賣如火如荼。宋代“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有錢則買,無錢則賣”,清代“人之貧富不定,則田之去來無?!保闶钱敃r形象的描述。近現代以來,工業(yè)文明西風東漸,土地交易形式多樣,土地不再被視為單純的自然資源,而是在資源、資產與資本的相互轉化中,支撐和推動著城鄉(xiāng)建設和市場經濟發(fā)展。
買賣雙方,永遠是交易的主角。與一般商品不同,土地買賣的背后,往往是對立的階級關系、復雜的社會結構、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不斷變化的財富格局、經濟狀況。
賣家的時運。對于中國人來說,土地是飯碗、是生計,是財富、是家業(yè),是實力、是地位。世人眼中的敗家子,莫不以變賣祖宗田產為最,被族人和社會所不齒。除非萬不得已,誰也不愿主動出售自己的土地。所謂“小乏則取息利,大乏則鬻田廬”,細數古代變賣私有土地,窮困潦倒、貧苦無依者有之,或遭橫征暴斂,或逢天災人禍;債務纏身、以地抵債者有之,或陷經商破產,或遇家道中落……直到宋明之后,民間工商業(yè)崛起,出售土地、籌措資本、投入經商的情況才越來越多。
買家的榮耀。在傳統(tǒng)觀念中,購田置地歷來是光宗耀祖、福蔭子孫的大事。無論是自京城致仕返鄉(xiāng)的高官,還是本地富甲一方的豪強,平等交易也好,強買強占也罷,莫不以購置田產、興建家宅為榮。即使富貴如漢相蕭何,也曾因“賤強買民田宅數千萬”而被百姓上書告狀。土地不憂水火、不懼盜賊,可取租息、可獲增值,歷來便是絕佳的投資對象。相比之下,經商利潤雖高,但風險也大,遠不如依靠土地收取地租更可靠。古人向來便有“以末致財,用本守之”之說,先靠經商掙錢,后置田產保值。
“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一換家”“十數年間三易主,焉知來者復為誰”……頻繁的土地買賣中,往往時運無常、造化弄人,轉瞬之間、角色互易。
中華自古重農抑商,對于終身務農的老百姓來說,土地就是賴以生存的命根子。即使迫不得已出賣田產,也要千方百計給自己留條后路,以便日后贖回。
活賣的慣例?;钯u又稱典、當,也就是賣家轉讓土地時,保留在一定期限內回贖的權利。由于權利受限,活賣的價格大大低于土地的實際價值。對于賣家來說,既能解決經濟困窘下的一時之需,又能暫時避免永久失去土地的噩運;而在買家看來,也可以較低價格購得土地,及時使用、出租以獲取收益?!洞竺髀杉飧嚼穼iT界定:“蓋以田宅質人而取其財曰典,以田宅與人而易其財曰賣,典可贖而賣不可贖也?!?/p>
絕賣的后果。無任何附加條件買賣土地,或活賣之后過期不贖,即成絕賣,又稱永賣、斷賣、杜賣。古代民間的土地買賣,平民百姓大多采用活賣,而富貴之家絕賣則比較常見。為避免糾紛,交易時一般要加以注明?!洞笄迓衫芬?guī)定:“嗣后民間置質產業(yè),如系典契,務于其內注明回贖字樣,如系賣契,亦于契內注明絕賣,永不回贖字樣?!?/p>
土地不僅關乎生計,也維系尊嚴與情感?!柏毭裣聭簦叩卮缤两允呛寡拢坏┑滟u與人,其一家長幼痛心疾首,不言可知?!庇纱?,“日夜夫耕婦蠶,一勻之粟不敢以自飽,一縷之絲不敢以為衣,忍饑受寒,株積寸累,以為取贖故業(yè)之計”。
土地和房屋不可移動,既是生產的平臺、生活的空間,也承載了家庭財富、宗族關系、戶籍管理、社會穩(wěn)定等多重意義。土地的買與賣,歷來便受到諸多限制。
限購的邏輯。宋元明清諸朝,為防止腐敗,均對官員購置田宅進行諸多限制。宋代詔令“現任京朝官除所居外,無得于京師購置產業(yè)”,禁止京官購買第二套住宅;元代要求蒙古官員不得在原南宋統(tǒng)治的江南地區(qū)購買田宅;明代規(guī)定“凡有司官吏,不得于見任處所置買田宅,違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清代增設“旗員歷任外省,有在任所置產者,勒限責令,變價回旗”。盡管這些手段最終也未能防止官員受賄,但卻不失為今天的反腐倡廉提供一點借鑒。
限售的規(guī)矩。自唐宋起的千余年間,“求田問舍,先問親鄰”成為官方政策,即出售房地產,必須征得親戚、鄰居和族人的同意,并給予優(yōu)先購買權,否則不能交易。唐代規(guī)定“天下諸郡,應有田宅產業(yè),先已親鄰買賣”;宋代要求“先問房親,房親不要,次問四鄰,四鄰不要,他人并得交易”“據全業(yè)所至之鄰皆須一一遍問,候四鄰不要,方得與外人交易”。直到清末民初,盡管已無法律限制,但民間因無法取得鄰居同意而取消田宅買賣的事件仍時有發(fā)生。
古語中的“契”,本意為刀刻,后引申為刻錄在金木或紙帛上的承諾。所謂“空口無憑,立字為據”,買賣簽訂契約,自古天經地義,而對于土地之類的重大交易更是不可或缺。
紅契的效力。買賣田宅必須繳納契稅,已成歷代慣例,也是朝廷的重要稅源。這種依法納稅、由官府加蓋紅色官印的契約,稱之為紅契、赤契或朱契。兩宋時,官府印制統(tǒng)一格式的契約,稱為“官頒契紙”,寫明買賣雙方姓名、交易原因、標的價金、擔保條款等內容。經官方驗證登記的地契,屬于合法合規(guī)的交易,受到法律保護。
白契的風險。紅契雖然有保障,但需繳納契稅,先是由賣方繳大頭、買方出小頭,后來全部由買方出錢,成為不小的負擔。老百姓不堪重負,往往私下簽約交易,不再到官府繳稅登記,這種未經驗證蓋章的契約稱為白契。白契在民間大行其道,節(jié)省費用,但不被官方認可,產權不明,安全性差,引起的田宅糾紛俯拾皆是。即使訴諸于官府,也不會贏得爭訟。
舍紅契而取白契,顯屬偷逃稅款,歷代均嚴厲打擊。南宋時“匿稅者,笞四十;稅錢滿十貫,杖八十”;明代規(guī)定,不稅契者,除刑事處罰外,一半價款要上繳官府……
田宅雖小,關乎全家生計;地契雖輕,記錄千年浮沉。“盈者得賣其盈,不足者得買所不足”,古人的理想至今仍具現實意義。讓我們在地權的變遷中感受民生、感知民意,在歷史的脈絡中品鑒得失、把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