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萌
一個人的領導力、認知力和情商并不能在社會中學到,而是要在小時候就開始打下扎實的基礎。所以,家族企業(yè)傳承要回歸到家庭教育,重視價值觀的培養(yǎng)。家文化、家庭和睦關系會影響二代接班的態(tài)度和意愿,家庭的歸屬感會帶來強烈的責任感。
世界上有一群經濟學家專門研究幸福指數(shù),稱之為幸福經濟學,其中一位有代表性的學者,叫理查德·伊斯特林。他在1974年時曾經發(fā)表了一篇轟動世界的文章,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非常難以解釋的現(xiàn)象:富人通常比窮人幸福些(代表性事實)。但是在不同的社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國家的收入提高時人們并不會隨之感到更加幸福(時間序列事實)。我們把它稱為伊斯特林悖論((Easterlin Paradox);又稱“幸福悖論”。
從1956年到1998年間,美國的人均收入直線上升,但幸福人群的比例卻沒有變化,可以看作是伊斯特林悖論的數(shù)據(jù)化。
為什么更多的財富并沒有帶來更大的幸福?
古語有云,“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就是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所以,即便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物質財富是30多年前父輩們的幾倍幾十倍,我們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并沒有提高太多。因為財富在放大富人優(yōu)越感的同時,也加深了窮人的自卑感,從而破壞人與人之間的認同與信任,導致整個社會的幸福感缺乏。
從去年世界財富金字塔結構來看,八成以上的人口擁有的財富只占3%,而8%的人卻擁有著85%的財富。世界財富分配嚴重不均衡。
如何讓財富轉換為幸福?
第一,施比受更加有福。
一項綜合了40多所美國主要大學、100多項主要的研究結果表明,發(fā)現(xiàn)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一個奇妙的能量轉換,也就是我們說的正能量。所以施比受更加有福,背后是有科學密碼的。
第二,用慈善塑造正確的價值觀。
“慈善”一詞來源于希臘文,原意代表對人類的關愛。所謂的利他,就是對他人的幸福給予理解和支持的價值觀,而慈善是建立在這種價值觀上面的資源再分配,從而解決因為人的能力不足造成的機會和消費的不平等。
慈善的意義已經超出簡單的施舍,如果將慈善和家族企業(yè)結合在一起,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家族傳承的工具,幫助家族企業(yè)基業(yè)常青。所以傳承不只是財富上的傳承,更是家族價值觀的傳承,而且通過慈善的平臺,可以凝聚家族成員,培養(yǎng)家族最重要的資產。
第三,做財富的管家,而不是奴隸。
一個家族的榮耀,不取決于財富的多少,而取決于每個家族成員對這一代財富的態(tài)度。你的財富是從社會借來的,最終還是要回到社會中去。
以前追求財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現(xiàn)在物質生活已經很好了,但是我們幸福了嗎?可能我們感覺更不幸福了。這中間產生了很多矛盾,為什么有這么多沖突?家族企業(yè)的根基到底是什么?
家庭教育和財富、幸福有哪些關聯(lián)?
第一,與家庭成員的幸福指數(shù)息息相關。
首先,幸福有兩類因素,內因和外因。其中很大一部分與家庭的幸福和快樂相關。如果沒有把握好,我們其實是創(chuàng)造財富,卻丟了幸福。
很多人無意識間就走到了這個境地,沒有愛和信任,有了財富,卻弄丟了幸福。所以很多家族企業(yè)有錢了,但家庭成員之間卻失去很多信任,關系變得非常不好,盡管有錢,卻沒有幸福感。沒有錢是不行的,但是錢也不是萬能的。
第二,家族價值觀是財富的靈魂。
家族的信仰和凝聚人心的價值觀是家族財富的靈魂。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家族價值觀或是家族信仰對于家族企業(yè)傳承意義非凡,擁有家族信仰的家族企業(yè)更可能實現(xiàn)家業(yè)長青。
家文化是家族企業(yè)的基石,而脆弱的家文化則是家族企業(yè)潛伏的威脅。家族企業(yè)所有者需要用心去經營家族關系,倡導正確的家族價值觀。家族精神和家族治理,將是家族企業(yè)未來需重點關注的方向。
第三,家庭教育是家族企業(yè)常青的根基。
家族企業(yè)在培養(yǎng)接班人的過程中,我認為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國早期經濟發(fā)展中,一代的大部分時間都忙于如何創(chuàng)造財富,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二代在家庭教育這塊嚴重缺失,這也是許多家族企業(yè)根基不穩(wěn)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看來,一個人的領導力、認知力和情商并不能在社會中學到,而是要在小時候就開始打下扎實的基礎。所以,家族企業(yè)傳承要回歸到家庭教育,重視價值觀的培養(yǎng)。家文化、家庭和睦關系會影響二代接班的態(tài)度和意愿,家庭的歸屬感會帶來強烈的責任感。
關于伊斯特林悖論理論
伊斯特林悖論的解釋存在各不相同的多種理論。這些理論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忽視變量”理論。這些理論認為,經濟學僅關注收入、財富和消費,而忽略了影響人們幸福的其他許多重要因素,包括:激勵與創(chuàng)造、健康、政治參與、社會渴望、自由、利他主義的喪失、不平等、社會資本的減少和地位外部性。特別是,如果這些非經濟因素與收入、財富和消費等經濟因素呈負相關時,那么隨著GDP的增長,許多影響幸福的非經濟因素會下降,從而在不同程度上抵消經濟因素帶來的正面作用,于是就可能出現(xiàn)收入增加了而人們的幸福沒有相應增加的“幸福悖論”。
另一類理論注重的是“比較視角”。這類理論包括相對收入理論、參照組理論或攀比理論。這些理論從收入本身出發(fā),認為個人效用與自己的收入水平正相關,但與社會的平均收入水平負相關;當社會變得更富裕時,攀比水平隨之提高,導致收入—幸福曲線下移,從而使得總效用水平保持不變。羅伯特·弗蘭克的“相對消費理論”為該領域經濟學家的工作提供了一個參照點。在弗蘭克看來,一個人的主觀福利與其相對地位有關。這就產生了一個零和(zero-sum)地位競爭:一人受罰,大家無趣。因此,地位競爭僅僅導致個人福利的再分配,而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的幸福并沒有增加。
* 作者系中歐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