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生
爺爺是個老革命。1937年日本鬼子一進中原,十五歲的爺爺便參加了野三坡抗日游擊隊。
爺爺快一百歲了,仍是耳聰目明,說話依舊高門大嗓,聲音打著旋兒從胸膛里發(fā)出來。
平時,爺爺就喜歡坐在屋外的青石板上,望著眼前的青山綠水,叼起油亮亮的煙袋鍋,一臉的愜意。
門前,便是碧波蕩漾清澈見底的拒馬河,一條一年四季河水歡騰奔涌,冬季也不結冰的河流。爺爺說,抗戰(zhàn)的時候,他們每年都要無數(shù)次穿越拒馬河。爺爺說,現(xiàn)在水越來越少了,拒馬河也瘦了許多,幾十年前,這大河,也是煙波浩渺呢!
我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幾天前,我得到一個消息,野三坡景區(qū)要舉辦“野三坡老照片巡展”。待展的一百多幅以野三坡為背景的老照片拍攝時間可以追溯到民國初年,不久前被偶然收集到。我聽到這個消息異常興奮,決定帶爺爺一起去看看。
那天一早,我開車載著爺爺出發(fā)了,車子飛馳,穿越拒馬河大橋時,爺爺打趣說:“一眨巴眼,這拒馬河就過去了?!?/p>
攝影展吸引了許多人,我挽著爺爺?shù)母觳沧哌M展廳,一幅幅看過去。這些照片都是被翻拍放大的,內(nèi)容五花八門,娶媳婦嫁女的婚禮現(xiàn)場,賣糖葫蘆的老頭,納鞋底的婦女,吸吮手指頭的呆萌娃娃……把人們的思緒一下子拉回到百年以前。爺爺看得興高采烈,說:“看這穿戴,還真是咱這一帶的人?!?/p>
展廳分門別類設置了幾個主題區(qū)域,還專門配備了講解員。我們一張張看過去,慢慢走到抗日戰(zhàn)爭主題區(qū),爺爺顯得更加興奮。冒著濃煙的炮樓、跨越戰(zhàn)壕的八路軍戰(zhàn)士、練刺殺的游擊隊員、戴大紅花的新兵戰(zhàn)士、在掃盲班學習的農(nóng)家婦女……爺爺一張張指著照片,自言自語,還不斷跟周圍的人交流。
再往前走,一張照片一下子抓住了我們的眼神。
照片上是幾個光屁股男人。說得準確一點,是幾個光屁股的抗日戰(zhàn)士。
他們一定是光著身子剛剛從拒馬河對岸游過來,河灘上散落的是他們的衣服和槍支。讓人吃驚的是他們的神態(tài),有的臉上閃出慌亂;有的貓腰前奔,像是尋找可以隱藏的地方;有的轉過身,似是怕暴露自己的私處,便退而求其次地露出背影。他們身后便是寬闊的拒馬河,河岸兩側樹葉幾乎褪盡的樹木,以及河邊幾稈光禿禿的玉米秸,顯示出時間應該是深秋或冬季。
主辦方或許發(fā)現(xiàn)了這張照片的逗趣之處,把它擺放在這個區(qū)域最顯眼的位置,而且比其他照片大了一倍。
爺爺?shù)难劬υ絹碓搅痢?/p>
照片前聚集的人多起來,講解員開始講解:“……照片上的八路軍戰(zhàn)士剛剛從河對岸游過來,或許他們剛上岸便發(fā)現(xiàn)了敵情,急忙隱蔽,準備投入戰(zhàn)斗……”
我不解,問:“如果真的發(fā)現(xiàn)敵情,誰還有心思拍照片?”
那位講解員小姑娘被我問愣了。
爺爺笑了。他看看四周的人群,對講解員說:“小姑娘,你的想象力蠻豐富呢!只不過有的地方想錯了?!?/p>
講解員禮貌地望著爺爺,等待爺爺下文。
爺爺走近相片,指著說:“那時候,拒馬河水可深呢,又沒有橋梁,不管是八路軍、游擊隊還是老百姓,都只有一套衣服,弄濕了就沒得替換,過拒馬河時都是找個僻靜的地方把衣服脫光,把衣褲頂在頭上過河。等到了岸上,把身體捋干,再把衣服穿上?!?/p>
爺爺指點著照片越說越有勁兒,“其實,大家躲藏,倒不是發(fā)現(xiàn)了敵情,那時候已經(jīng)是打小日本鬼子最后一年,小鬼子被咱們打怕了,整天都躲在崗樓里,咱們還用得著躲他們?他們只有躲著咱們!”
“那么,躲啥呢?”
“躲啥?躲照相的唄!誰愿意讓別人看光屁股哇?”
大家“唔唔”點頭,都笑了。
這時一個小伙子說道:“大伙看,這幾個八路軍,瘦削骨感,真跟模特一樣,若是我,一定擺個POSE,讓他們隨便拍!”說著叉腰擺個造型。
爺爺說:“可到底是光屁股,羞死人,再說,丟臉,也只能丟在自己家里!”
“爺爺,這話怎講?”
“怎講?照相的是個黃頭發(fā)藍眼睛的外國人!”
“那怕啥?外國人不是人?”
“是人,可是,人家是個女人!”
“爺爺,您怎么啥都知道?”
爺爺又一指照片:“那個屁股上有傷疤的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