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江蘇 蘇州 215000)
隱私權作為法律意義上的概念出現(xiàn)不過一百余年,學界通說認為該詞最早是由美國學者沃倫(Wallen)和布蘭代斯(Brandeis)于1860年在《論隱私權》一文中提出。但是,從人權法角度看來,隱私權的基本人權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不僅是理論上的肯定,隱私權更是出現(xiàn)在各項國際、區(qū)際性人權公約之中。國際性人權文件如:《世界人權宣言》(UDHR)第12條①、《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第17條②;區(qū)域性人權文件如:《美洲人的權利和義務宣言》(ADRD)第5條③、第9條④和第10條⑤、《歐洲人權公約》(ECHR)第8條⑥、《美洲人權公約》(ACHR)第11⑦條和第14條⑧。
1948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UDHR是將隱私權作為一項獨立的基本權利的第一次嘗試。它嘗試列舉了隱私權客體:“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榮譽和名譽”,并且肯定了隱私權的消極權能,即免受侵犯。同時,“人人有權享受法律保護”更是體現(xiàn)了隱私權可以要求提供保護的積極屬性。隨后通過的ICCPR將該條款原文照搬。由此可見,UDHR把隱私利益與名譽、榮譽等人格利益相連,確立了在免受干涉的消極保護基礎上的國家積極保護義務,提供了隱私權人權法保護的一般模式⑨。但是UDHR和ICCPR作為全球性的人權框架,其所規(guī)定的基本人權概念的描述必定是普遍與抽象的,更多的是對權利本身的描述。因為概念越薄,外延越大,其所涵蓋的范圍也越廣。此種“薄”(thin)概念無法滿足不同區(qū)域、不同傳統(tǒng)、不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政治發(fā)展水平的其他國家的要求。相對于UDHR和ICCPR中規(guī)定的“薄”的隱私權,區(qū)際性人權公約例如ECHR中關于隱私權的規(guī)定是“厚”的隱私權內(nèi)涵。其條文規(guī)定下的隱私權內(nèi)涵豐富,并且保護機制相對完善,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使用“private life”代替“privacy”,通過歐洲人權法院1993年“Niemietz v Germany”一案將私人生活的內(nèi)涵界定于個人自治和控制意義上的隱私權;為“公共機構”設定個人隱私保護義務,賦予國家采取措施保護公民隱私權的義務;明確隱私權行使的法律限制⑩。
Nihal Jayawickrama在其《人權的司法適用》一書中,考察國際性與區(qū)際性人權文件以及各個國家法院對于隱私權的裁判,概括了廣義上人權層面上隱私權的保護范圍:任何人不得受到任意或非法的干擾;個人信息的公布與保密;搜索與監(jiān)視;人際關系;身體和道德的完整性;個人識別;個人選擇;個人的家庭(family);個人的家(home);電話交談;私人談話;書面溝通;任何人有權享有不受非法攻擊其榮譽與聲譽的法律保護。
保護范圍中的個人電話交談、私人談話、書面溝通與個人享有名譽、榮譽的法律保護不難理解。隱私權的保護范圍應當與個人的身份概念密切相關,隱私被承認在真正的個人領域。但當個人進入社區(qū)關系和活動后,個人空間的范圍必須縮小。例如,在南非憲法法院看來,進入商業(yè)與社會互動后,隱私權的空間勢必縮小。但是,歐洲法院卻認為,在電話交談方面,私人和商業(yè)場所應受到同等保護?;跈嗬南嗷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嚴格依據(jù)法律界定并且保護一個人的權利時,往往會導致對另一人或者另一種權利的侵犯?!皺嗬墙徊嬷丿B的,在兩個權利之間無法找到一個互不侵犯的界限”。因此,對于司法實踐中人權隱私權的保護范圍要結合個案中的實際情況加以判斷。
人權法上要求隱私權不受“非法”和“任意”干擾,因此國內(nèi)立法機關需要為此目的作出適當規(guī)定:詳細說明允許干擾的確切情況。這種規(guī)定應該包括設立主管機關,在法律允許范圍內(nèi)授權干涉,以及對于其他機構的任何干涉要嚴格限制在法律的范圍內(nèi)。此外,還需要規(guī)定對于因這些法律規(guī)定的適用而不滿的人可以提出申訴的程序。個人信息屬于人權隱私權的保護范圍,各國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有關個人私生活的信息不得由法律未經(jīng)授權的人接收、處理和使用,同時要保證這些信息不得用于不符合公約的目的。除此之外,人權隱私權還要求政府從事危險活動時,需要建立實用的、可訪問的程序,使得受影響的人能夠消除恐懼,評估自己受到的危險。在刑事調(diào)查中,個人受到搜索與監(jiān)視是不可避免的。隱私權并不與此種權利相沖突。但國家所采取的有效的措施應確保這種搜查是以符合被搜查者的尊嚴的方式進行的。
將身體和道德的完整性納入人權隱私權的保護范圍是基于歐洲人權法院在Botta v.Italy一案中,將私人生活定義為涵蓋個人的身體、道德和心理完整性的概念。人權隱私權包含人際關系,則是因為通過人權法上隱私的概念,個人有權擁有私人親密和自主的領域,應允許建立和培養(yǎng)人際關系而不受干擾。此項權益涉及多個方面,例如個人私下進行的性行為、父母對于孩子的管教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打擾等。人權法上個人識別則涉及姓名的選擇、性別的識別。對于個人選擇的保護蘊含了隱私不受公眾評價這一本質(zhì)屬性,并且強調(diào)了隱私權不僅在閉門之后的私人領域,而且應在公眾場合發(fā)揮作用。其本質(zhì)是防止國家將不必要的限制強加于個人。在這個層面上,一項禁止在公共場所飲用含有超過0.75%酒精的所有飲料的法律侵犯了隱私權。
人權隱私權中所保護的家庭(family)是廣義上的家庭,不僅僅是基于婚姻關系組成的家庭,還可能包括其他事實上的關系,尤其注重保護父母子女之間的相處陪伴。而對于家(home)的保護則是側重于個人居住或從事正常工作的地點,即涉及個人住宅的不可侵犯。
綜合上述人權隱私權保護范圍的界定,可以明顯看出人權意義上的隱私權不僅擁有禁止侵犯、禁止干擾的消極權能,更是擁有個人可行使隱私權,要求國家、政府為特定行為的積極權能。
1971年10月25日,聯(lián)合國大會第1976次會議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提案,我國重返聯(lián)合國并擔任常任理事國,自動承擔《世界人權宣言》中規(guī)定的各項義務。1998年10月5日,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秦華孫大使在聯(lián)合國總部代表中國政府簽署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但由于該公約與中國現(xiàn)行國內(nèi)法存在諸如死刑適用范圍等沖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尚未批準該公約,ICCPR未在中國產(chǎn)生約束力。但隨著國家法治進程的開展,我國已初步具備實施ICCPR的條件,全國人大批準ICCPR亦會進一步加強我國的人權法治建設。
基于人權的全面效力,作為基本人權的隱私權保護的情形不僅是國家侵犯個人所享有的人權隱私權,還規(guī)制私人之間的人權隱私權侵犯。根據(jù)ICCPR的要求,在隱私權保護方面國家應當做到開展具體活動,使個人能夠享有隱私權;開展必要措施,消除可能存在的妨礙個人享有公認權利的任何障礙;當權利被侵害時,個人可向司法行政機構、多重權威提出的救濟訴求,向體系提出的救濟訴求,并且此種救濟有適格的執(zhí)行。
我國早期對于人權隱私權的保護只零星見于基本法或程序法,如1979年《刑事訴訟法》第64條和第111條、1982年《民事訴訟法(試行)》第58條和第103條都規(guī)定了在司法訴訟程序中應當保護個人隱私。1982 年《憲法》第38、39條規(guī)定公民的人格尊嚴和住宅不受侵犯,第40條規(guī)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雖然沒有在憲法中直接點名“隱私”,但憲法明確保護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權隱私權權益。1986年的《民法通則》第100、101、102條分別規(guī)定了名譽權、榮譽權與婚姻自主權此三項屬于人權隱私權范疇的權益。
1988年,民事上的隱私保護以將隱私以納入名譽權范疇的保護模式首次出現(xiàn)在民事實體法律中。在隨后公布的法律文件中,如199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修改稿)》第160條、1993 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問中先后三次強調(diào)此種民事上的隱私保護模式。直至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中將不再將隱私歸于名譽權范疇之中,反而將隱私視為一種區(qū)別于名譽、榮譽的人格利益。
無論是20世紀80年代起至20世紀末期將隱私權納入名譽權的保護模式,還是在2001年將隱私歸于人格利益,我國立法上至此都沒有出現(xiàn)過獨立的“隱私權”概念。而人權法意義上隱私權的權益以名譽權、榮譽權、作為憲法上人身自由權延展開的住宅自由等權利分散在憲法和各個部門法中予以保護。
2005年《婦女權益保障法》第42條中第一次提出了作為人格權的“婦女隱私權”。2009年《侵權責任法》第2條中明確提出了主體為一般民事主體的隱私權,并把隱私權納入民事權益之中。2017年3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11條則是把隱私權與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并列歸于民事權利之下。
除了上述憲法與民事法律的規(guī)定,綜合刑法、行政訴訟法等部門法,可以發(fā)現(xiàn)有關具體隱私的保護集中于個人隱私、身體與住宅隱私、個人形象隱私、信件秘密隱私保障、私人、家庭資料或信息隱私、財產(chǎn)隱私、疾病隱私這七個方面。
根據(jù)上述法律規(guī)定可知,在我國法律體系內(nèi)“隱私權”只是一種民事權利,應歸于民事權利中的具體人格權。以美國、德國的人權隱私權保護情況對比看來,美國的隱私權概念類似于我國的一般人格權,是一個彈性極大的概括性權利,包含了肖像權、姓名權、聲音權、形象權等權利;德國法在權利譜系上,承認隱私權是一般人格權,是一般人格權具體化的結果。
顯而易見,我國法律體系下隱私權的含義比人權法語境下隱私權的含義窄。若要考察作為基本人權的隱私權在我國國內(nèi)的保護狀況,則不應僅局限于法律明文的“隱私權”條款,還要結合姓名權、榮譽權住宅自由等權利的保護現(xiàn)狀,方可得出完整的人權隱私權保護情況。
分析前文的法律規(guī)定,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人權意義上的隱私權保護規(guī)定呈碎片化狀態(tài)。雖然憲法、刑法等基本法律中有相關條文涉及人權隱私權權益的保護。但是在中國司法實踐中,從這些條文所確立的規(guī)范構成來看,它們并不能對民事領域隱私被侵害的受害人提供充分的法律救濟。延安黃碟案中的被害人僅獲得針對醫(yī)療費、誤工費以及限制人身自由等的補償,而其所受侵犯的住宅隱私權益卻得不到法律救濟便是實例之一。而這顯然不能達到ICCPR要求成員國提供“有效救濟”的要求。
與此同時,雖然在2004憲法修正案中人權保護正式被寫入憲法,但是縱觀國家發(fā)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自2009年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布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只有2012-2015年國家人權行動計劃規(guī)定了政府不會公開涉及個人隱私的任何政府信息??梢?,雖然隱私權是一項基本人權,但是在我國的人權行動中卻并沒有占據(jù)重要的地位。
此外,對比俄羅斯憲法第24條規(guī)定“未經(jīng)本人同意不得搜集、保存、利用和擴散有關其私生活材料。國家權力機關和地方自治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保證每個人均有可能接觸直接涉及其權利和自由的文件與資料,如果法律未另作規(guī)定的話?!蔽覈芍袑τ陔[私權益的規(guī)定多是約束私人之間發(fā)生的隱私權益侵犯,并沒有對國家機關、公共機構設定詳細的義務。在當前的法律體系之下,隱私權原本應該具有的積極權能——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障公民隱私權,變得難以實現(xiàn)。雖憲法條款中涉及對人權隱私權益的保護,但隱私權仍是未獲得憲法基本權利的地位,導致這一本應對抗國家權力的基本權利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不同于傳統(tǒng)的權利,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隱私權的保護范圍不斷擴大,隱私權的權利保護必須跟上科技的步伐。
一方面,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原本不會造成永久或不可控影響的父母曬娃行為,在微信、微博等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加成下很可能變成極易失控的且會對孩子造成肖像、私生活安寧等隱私方面的侵害的行為。法國甚至因此發(fā)布了“曬娃”禁令。我國目前對于曬娃等有可能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尚無規(guī)定。
另一方面,科技的發(fā)展使得原本不可能被侵犯的個人隱私有了被侵犯的可能性。例如曾經(jīng)指紋、基因雖是個人的隱私,但由于科學技術不發(fā)達,并沒有被侵犯的危險,也就不在傳統(tǒng)的保護范圍里。但隨著指紋收錄、基金檢測、云計算等技術的發(fā)展,個人指紋、基因等隱私的泄露已不再少見。由于技術發(fā)展,新類型的隱私侵權已不鮮見:例如歐洲人權法院裁定公司必須提前告知員工其電子郵件被公司監(jiān)控,否則就涉及侵犯員工的隱私。對于此種新型的在線隱私,是否需要保護、保護的界限如何都是司法者在實踐中需要面對的問題。
我國在互聯(lián)網(wǎng)隱私保護領域方面已有立法嘗試: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頒布的《規(guī)范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guī)定》于2012年3月15日開始實行。該規(guī)定明確了網(wǎng)絡信息服務者保護用戶個人信息的具體義務與責任。同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關于加強網(wǎng)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該決定旨在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和在線隱私的保護。這些嘗試增加了對用戶信息的保護,并嘗試建立了用戶對于濫用個人信息的申訴的途徑。
但司法實踐中個人信息與個人隱私的界定卻是有待商榷的。例如近幾年廣泛被運用Cookie跟蹤技術是否侵犯隱私權的爭論不一,這種技術現(xiàn)在多見于國內(nèi)的電子商務網(wǎng)站:記錄、整合客戶的以往的消費記錄,繼而根據(jù)客戶的興趣向其發(fā)送相應的廣告商品等。對于這些新型技術所導致的爭議,應當在實踐中不斷推進隱私侵權行為的類型化。例如這種會使得當初原始的、零碎的信息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其結果會揭示出信息主體基于單個信息所無法預料的新信息的整合行為,有別于傳統(tǒng)的隱私侵權行為,屬于現(xiàn)代科技作用下的信息加工行為。對于該種行為的定性,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丹尼爾 J.索洛韋伊就將其歸入“公開型”侵權行為,認為當然屬于隱私侵權。
以南京市民朱某起訴百度公司侵犯隱私權這一“中國Cookie隱私第一案”為例?!度珖舜蟪N瘯P于加強網(wǎng)絡信息保護的決定》和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頒布的《電信和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guī)定》中都明確規(guī)定:“未經(jīng)用戶許可,不得收集、利用用戶個人信息?!钡窃摪敢欢徑厝徊煌呐袥Q結果顯示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wǎng)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中第12條并沒有對個人隱私與個人信息的關系作出明確的區(qū)分。Cookie跟蹤技術所收集到的信息雖然因其不可識別性無法被定義為個人信息,但是此種追蹤技術收集到的信息中仍有部分信息是可以主張個人隱私,其個人隱私的意圖和期待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且為社會普遍接受和認可。因此,二審判決顯示出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無法完全覆蓋個人隱私的保護域,容易導致隱私保護精神情感這一本質(zhì)被忽略。雖已有部分法律規(guī)定,但考察涉及新型隱私侵權的案件就會發(fā)現(xiàn)我國目前對于網(wǎng)絡信息隱私領域的法律保護仍存在很大的空白之處。
以此同時,除了在新技術、新領域處實踐對于隱私權的保護,在傳統(tǒng)的訴訟程序上我國法院也更加注重對于隱私權的保護,如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qū)人民法院就向離婚案件當事人發(fā)出的首份《離婚證明書》,內(nèi)容只記載必要信息,不再涉及案件具體事實和個人隱私?!峨x婚證明書》與民政局頒發(fā)的離婚證功能相當,亦可以免去當事人為證明離婚拿出記載詳細離婚緣由的判決書,有利于公民的隱私權的保護。
人權意義上的隱私權保護范圍寬廣,我國法律體系下隱私權的定義相對狹窄。且不同于在ECHR的要求下,歐洲人權法院有權對于各成員國國內(nèi)違反條約,侵犯人權的行為進行裁判,可為其成員國人權提供有力的國際保護。我國人權國際保護機制相對弱勢。
綜合我國對于隱私權和姓名權、名譽權、婚姻自主權、住宅不受侵犯等涉及人權隱私權益的權利的法律規(guī)定現(xiàn)狀,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對于隱私權的保護過于碎片化:憲法與其他部門法之間缺乏良好的轉(zhuǎn)換機制,諸多新型的隱私權侵權無法從憲法處獲得有效的法律支撐;部門法之間則是無法使其保護的隱私權益在個案中得到來自于民事法律領域的有效救濟。同時,對比人權領域中隱私權的權能屬性,要求政府提供個人實現(xiàn)與人格發(fā)展以及拒絕政府不當限制的積極權能在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之下很難得到實現(xiàn)。尤其是在個人選擇這一保護范圍上,我國隱私權理論發(fā)展已接受了此種“自決權”的意涵,但在法律規(guī)定、民眾意識普及以及司法案件實踐中仍存在很大的空白。因此,我國一方面應當確立隱私權與憲法基本權利之間的聯(lián)系。在法律條文中明確隱私權的定義以進一步明晰現(xiàn)代隱私權所應當具有的積極權能,以此得以更好應對諸如網(wǎng)絡信息隱私侵權的多種新式侵權類型。另一方面則是應當審視原有法律體系、訴訟程序,尤其是國家機關、公共機構自我改進,在工作中減少公民隱私泄露的可能,以期更好的維護公民的隱私權。
【注釋】
①《世界人權宣言》第12條:“1.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榮譽和名譽不得加以攻擊。2.人人有權享受法律保護,以免受這種干涉或攻擊?!?/p>
②《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7條:“1.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他的榮譽和名譽不得加以非法攻擊。2.人人有權享受法律保護,以免受這種干涉或攻擊?!?/p>
③《美洲人的權利和義務宣言》第5條:任何人都有權受到法律的保護,免受對其名譽、名譽、私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惡意攻擊?!?/p>
④同上注第9條:“任何人都享有家庭不受侵犯的權利?!?/p>
⑤同上注第10條:“任何人都享有通信自由且不受侵犯。”
⑥《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人人有權享有使自己的私人和家庭生活、家庭和通信得到尊重的權利。公共機構不得干預上述權利的行使,但是,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干預以及基于在民主社會中為了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國家的經(jīng)濟福利的利益考慮,為了防止混亂或者犯罪,為了保護健康或者道德,為了保護他人的權利與自由而有必要進行干預的,不受此限?!?/p>
⑦《美洲人權公約》第11條:“享有私生活的權利。人人都有權自己的榮譽受到尊重,自己的尊嚴受到承認。不得對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加以任意或不正當?shù)母缮?,或者對其榮譽或名譽進行攻擊。人人都有權受到法律的保護,不受上述干涉或攻擊?!?/p>
⑧同上注第14條:“答辯的權利。凡受到不確實的或攻擊性的通過合法控制的通訊手段而在公眾中普遍傳開的聲明或意見所損害的任何人,都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下,用同樣的通訊方法進行答辯或更正。這種更正或答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免除可能已經(jīng)引起的其他法律責任。為了有效地保護榮譽和名譽,每一出版者和每一報紙、電影、廣播和電視公司都應有一位不受豁免權或特權所保護的責任人?!?/p>
⑨王秀哲:《人權及憲法規(guī)范中的隱私權》,《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第5-6期。
⑩參見注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