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勇
東漢桓帝時的劉寬是漢高祖劉邦十五世孫,司徒劉琦之子。當過刺史、太守。他雖出身顯赫,又居高位,但他性情溫和,善解人意,為政做人一向以寬恕為主。受到大家廣泛的尊重,被稱為德高的長者。
在他做刺史時,一次輕裝外出,下鄉(xiāng)考察工作,體察民情,不承想走在半路上,一位地道的農民攔住他那輛牛拉破車的“座駕”,硬說這頭拉車的牛是他家丟失的耕牛。劉寬笑笑,不與其爭辯,讓這位莊稼漢心滿意足地把牛牽回家。劉寬默認的態(tài)度,恐怕多少會讓這位農民心里犯嘀咕,莫非這位坐在被卸了“?!钡钠栖嚿系娜耸莻€賊。
這位農民興高采烈,得意地趕著牛,一路小跑回到家后,還未來得及向老婆報喜,就傻眼了,因為自己丟失的那頭牛,不知何時“老馬識途”,早已回到了自家牛棚,正瞪著大眼,迷惑不解地看著主人又牽著一頭與自己塊頭大小、長相非常相似的?;貋?。此時老漢恍然大悟,一邊不由得拍著自己的大腿,搖頭嘆氣自責,一邊即刻牽牛調頭,原路返回,大汗淋淋趕到“事發(fā)地”。看到頭頂烈日的劉寬連忙道歉賠禮,而劉寬仍舊擦擦汗,一笑了之,無半句責怪,反倒很能理解老農,說聲“牛長得太像”后便把牛與車套好,與老農道別,繼續(xù)趕路。
劉寬為人好,自然朋友多。一次,劉寬在家里宴請客人,一陣舉觴相飲之后,發(fā)現家中已無酒,便打發(fā)仆人去街上買。結果,一等再等,不見仆人回來。大約半晌之后,只見仆人喝得醉醺醺,一搖三晃地回來。對此,客人忍無可忍,不由得怒斥:“畜生?!眲掚m仍舊與客人對飲、笑談,但私下里,派人探視這個仆人,擔心他會因此受辱而尋短見。事后,劉寬對身邊人說:“他是個好人啊,罵他是畜生,還有什么樣的侮辱比這更厲害呢?”
劉寬對人遇事從來都是不溫不火,心情平靜,語氣平和,讓人如沐春風。與他在一個屋檐下、相親相愛生活多年的夫人,從未見他煩躁發(fā)怒過,便想了一個招,試圖看看劉寬發(fā)火的樣子。一日,劉寬準備上朝,穿好官服后,夫人讓侍女送上肉湯,侍女按照事前夫人的交代,故意假裝失手打翻肉湯,沾污了劉寬的官服,侍女佯裝道歉匆忙收拾,而劉寬神情不變,神態(tài)自若,關心地對侍女說:“燙傷了你的手嗎?”這讓在一旁暗處偷偷觀察的夫人“詭計”落空,頗為“失望”。
劉寬心態(tài)好,沒脾氣,性情溫和,其實,這有助于身心健康,有益于生活快樂。劉寬一“寬”留名青史。
(陳昌喜摘自《上海老年報》2018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