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無魚
5、蜘蛛星云
它是什么?
正在孕育恒星的星云
它在哪里?
距離我們16.3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云
涉及的謎團
是什么制造了那些巨恒星?
蜘蛛星云是一個正在孕育恒星的星云,位于我們的相鄰星系——大麥哲倫星云里。2010年,一個天文學家小組在蜘蛛星云中發(fā)現(xiàn)了4顆巨恒星,最大的達到了太陽質量的265倍。這讓他們非常驚訝。因為按傳統(tǒng)的恒星演化理論,150個以上太陽質量的恒星是不存在的。
為什么這樣的恒星不應該存在呢?我們知道,恒星的光是在其內部的核聚變中產生的。它們本來都有很高的能量,在往外逃的過程中,與恒星的外圍大氣相互作用,一部分變成能量不那么高的可見光。我們知道光是由光子組成的。光子跟物質作用時,會對物質產生一個壓力,叫“光壓”。你可以把光子想象成一個個小球,當小球撞到墻壁,對墻壁會有壓力,是不是?如果恒星質量很大,內部核聚變非常劇烈,產生的光子能量很高,數量又特別多,它們對恒星外圍大氣產生的壓力將很大,會把外圍大氣吹走,離開恒星。于是,恒星的質量馬上就降下來了。
但現(xiàn)在他們看到的是太陽質量265倍的巨恒星,而且這還不是單例。2017年,另一組天文學家在蜘蛛星云中發(fā)現(xiàn)了一大群超級重的恒星。在它們里面,即使是高達200個太陽質量的恒星,似乎也只能算“小老弟”。
無獨有偶。另一項發(fā)現(xiàn)也對傳統(tǒng)的恒星演化理論構成挑戰(zhàn)。在智利ALMA射電望遠鏡陣列工作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他們在嬰兒期宇宙的星系中,通過一種方法,也發(fā)現(xiàn)了傳統(tǒng)理論預言本不該存在的巨恒星。
這些發(fā)現(xiàn)不單迫使我們建立一套新的恒星演化理論,而且在很多方面帶來深遠的影響。
更多、更大的恒星意味著恒星生命結束時會有更多超新星爆發(fā)。因為不是所有恒星都能以超新星爆發(fā)的形式結束自己的生命的。超新星爆發(fā)需要滿足一些條件。超新星爆發(fā)的一種機制是恒星內部核聚變停止后,在引力作用下坍塌成中子星或黑洞時發(fā)生的。顯然,恒星質量越大,最后越有可能坍塌成中子星或黑洞。天文學家已有證據證明,10億光年之外的超新星SN 2007bi,是由一顆超過200個太陽質量的恒星演化而來的。他們估計,因為更多巨恒星的存在,超新星數量會比現(xiàn)在估計的要多70%。
擁有更多的超新星可以使宇宙中那些對生命至關重要的重元素(氧、碳和鐵等)大幅度增加,這些元素隨著超新星爆發(fā)被撒播到宇宙各處。這樣以來,外星生命存在的概率就增加了。
此外,最近天文學家捕捉到第一代恒星發(fā)出的光信號。他們發(fā)現(xiàn),信號比他們預期的要強烈得多,這使科學家們大惑不解。但如果這些第一代恒星也是超大號巨恒星的話,那么它們發(fā)出的光自然要比普通恒星強了。這樣天文學家心中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6、星系NGC 1052-DF2
它是什么?
超稀疏的星系
它在哪里?
在距離我們6千萬光年的鯨魚座
涉及的謎團
暗物質真的存在嗎?
對宇宙的探討,就像兩軍對壘的一個戰(zhàn)場。宇宙學家為此分成兩派,兩派為一個“是什么阻止了旋轉星系分崩離析”的問題,而陷入了曠日持久的爭論。
1970年代,這場爭論就開始了。當時,天文學家對旋轉星系測量后發(fā)現(xiàn),它們似乎旋轉地太快了,星系內的物質本來應該是留不住的。因為我們知道,旋轉物體如果沒有足夠的向心力,就要飛出去。在一個旋轉星系中,向心力是星系中心的萬有引力提供的,引力大小則取決于星系的質量。天文學家猜測,對于大多數旋轉星系,為了避免分崩離析,大約需要比現(xiàn)在已探測到的多10~100倍的物質。
但這些多余的物質實際上并沒有被直接探測到。解決這一矛盾目前有兩種途徑。最直接的,也是被大多數人接受的解釋是:這些星系中存在一種迄今還很神秘的物質——“暗物質”。暗物質跟普通物質之間有萬有引力作用,所以它們可以為旋轉星系提供額外的向心力。但它們跟普通物質之間沒有電磁力,不會發(fā)光,所以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它們。
但也有少數人認為,暗物質是一種錯覺。旋轉星系能保持它們的形狀,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正確地理解萬有引力。
怎么?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都幾百年了,難道物理學家還沒把引力研究透嗎?一部分天文學家確實是這樣認為的。比如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說,引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但這一點是否正確?也許引力與距離的2.0000000001次方或者1.999999999次方成反比呢?這一點微小的差別,雖然距離近時顯不出效果來,但距離遠了,說不定效果就出來了。為此,一些科學家還提出過很多“修正版”的引力理論。
其實這兩派宇宙學家的主張都很懸。這么多年過去了,既沒發(fā)現(xiàn)暗物質粒子,也沒發(fā)現(xiàn)引力確實需要修正的地方,兩派誰也不服誰。但今年早些時候發(fā)現(xiàn)的一個超稀疏的星系NGC 1052-DF2,似乎使天平不平衡起來。
一般來說,如果有暗物質的話,它們都盤踞在星系的中心區(qū)域。它們靠引力吸聚普通物質,使后者的分布也不至于太稀疏。所以,像NGC 1052-DF2這樣超級稀疏的星系,基本上可以肯定星系內部不存在暗物質。有一種情況可以制造出這類星系來,比如一些本含有暗物質的星系團發(fā)生劇烈碰撞,會把星系團內的普通物質碰撞出來了,脫離暗物質的控制。這就好比兩車相撞一樣。暗物質車上裝的貨物是普通物質,相撞時,一些貨物脫離車輛,被甩到地上去了。
確實,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超稀疏星系NGC 1052-DF2就是這樣一個脫離了暗物質的旋轉星系。在假設它不含暗物質的情況下,用正常的引力定律計算所得的旋轉速度,跟測量到的速度十分吻合。但如果按另一派宇宙學家的觀點,用修正版的引力理論計算,那就跟測量結果不符了。
既然目前爭論方只有兩派,現(xiàn)在事實對“修正引力”一派不利,那也就證明了主張“存在暗物質”那一派的觀點更合理。所以,雖然NGC 1052-DF2星系本身不含暗物質,但它恰恰成了主張“存在暗物質”那一派的宇宙學家用來反駁另一派宇宙學家的最好證據。
但是,“修正引力”一派后來又把天平扳回來了。他們說,最初計算的時候,有一些情況沒考慮到,比如NGC 1052-DF2星系事實上處于一個更大的橢圓星系中,橢圓星系中的其他物質對它內部的引力也是有影響的;如果考慮到這一點,用“修正”后的引力理論計算,就能跟測量結果保持一致。
于是,兩派又打了一個平手。
但事情總不能老是這樣僵持下去吧,天文學家希望未來能找到更多的超稀疏星系,來驗證兩者的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