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亞明
清朝時期,常州縣令趙芥堂于冬日午時外出辦事,路過一家裁縫店時,看到一堆人圍在店前,他就悄悄地擠進圍觀的人群,看了一會兒,他生氣了。
原來,是一個挑糞的農民將糞水灑在裁縫店門前地上。店主認為這會給自己帶來晦氣,逼著那個農民脫下衣服將地擦干凈。無論這個農民如何哀求,店主總是不依不饒。見此,一向堅持兼聽則明辦案原則的趙芥堂假裝若無其事地對圍觀者說:“難怪這家店主如此生氣,將如此污穢之物灑在人家門前,肯定會給人家?guī)砘逇饬??!甭犓@么說,身旁一人就不無埋怨地說:“這個農民哥惹誰不好,非得要惹這個裁縫呀,認倒霉,趕緊擦干凈,走人吧,要是他讓你留下地址,去你家吵上半年,就麻煩了?!?/p>
趙芥堂聽明白了,這個裁縫店主是個刁民,得出手治治他。于是,他站出來先怒斥那個農民:“人家讓你用衣服擦干糞水,你理當聽從,快、快,倘若再慢,本縣就治你重罪。”那天正刮著大風,天寒地凍的,那個農民見縣太爺如此喝令,就脫下衣服,擦起地來。圍觀的人不禁竊竊私語起來,責怪縣令不該幫富人欺負窮人。
地擦干凈了,趙芥堂扭頭問店主意下如何?店主見縣太爺當著大伙的面如此給自己面子,自己也得接了,就表示滿意。趙芥堂見他滿意了,就假裝有求于他的樣子說:“現(xiàn)在,這個窮農民沒衣服穿了,要是凍死了,讓上峰知道,會影響我前程咋辦呀?”
店主心想,得給縣老爺兜著,于是,他就當著大家的面說:“您說怎么辦,就怎么辦。”趙芥堂面帶感謝地說:“讓他在你的店里挑件衣服吧?!庇谑?,這個農民就在店里隨手拿了件布衫。趙芥堂見他不貪,就說:“這么單薄的衣服,怎能御寒,你換件厚的?!鞭r民就膽戰(zhàn)心驚地拿了件棉衣。見他如此淳樸,趙芥堂說:“棉衣不如皮襖暖和呀?!闭f著就將一件皮襖披在農民的身上,農民走了,店主卻在心中叫苦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