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春
【摘 要】秦漢時代是中國雕塑發(fā)展并趨于成熟的時代。秦代雕塑氣勢恢宏、厚重寫實;漢代雕塑雄渾寫意、古樸自然,秦漢雕塑形成了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本文將以秦兵馬俑和霍去病墓前石雕為例,來與讀者共同領略一下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秦漢雄風。
【關鍵詞】秦漢雕塑;藝術風格;兵馬俑;馬踏匈奴
中圖分類號:J305?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3-0138-01
秦漢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開端和興盛時期,秦皇“掃六合,吞八荒”,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tǒng)帝國;漢武“罷百家,尊儒術”,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和中央集權。政治和思想上的統(tǒng)一不僅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也激發(fā)了統(tǒng)治階級開疆擴土,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因此,為了宣揚政治統(tǒng)一,記錄下王侯將相的豐功偉績,雕塑這一藝術形式變得空前興盛和發(fā)達,因而出現(xiàn)了大量優(yōu)秀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震驚中外的“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以及讓人嘆為觀止的霍去病墓前石雕,它們都體現(xiàn)著封建社會前期昂揚雄放、博大沉雄的時代風貌和雄渾奔放、氣勢恢宏的藝術風格。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中國目前為止規(guī)模最大,數(shù)量最多的陵墓雕塑群像,它以軍陣為題材,象征著秦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俑像數(shù)量龐大,面部神情、精神狀態(tài)、服飾發(fā)型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tài)寫實;陣容整齊劃一,裝備精良,威風凜凜,氣勢雄偉。俑皆面向東方,象征著對中原的統(tǒng)治。威武雄壯的軍陣在總體布局上給觀眾造成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充分的展示了秦始皇“千古一帝”宏大氣魄。
秦俑造型的第一個特點是形體高大。俑像一般高度在1.8米左右,最高者達2米,最低的為1.75米,如此高大碩壯的體型,絕對是力量的象征。而這也正是皇帝所需要的軍事威懾力的表達,是龐大封建帝國統(tǒng)治者的精神支柱。
秦俑造型的第二個特點是數(shù)量眾多。到目前為止,有發(fā)掘出來的武士俑七千余,陶馬六百多匹,各類兵器數(shù)萬余件,如此眾多的秦俑配以規(guī)模宏大的軍陣編列,在世界雕塑史上都是無以倫比的。那千軍萬馬,凝聚著撼動山河之力,是秦人力量和進取精神的表現(xiàn),是當時秦國國力的強大象征。
秦俑造型的第三個特點是真。這里的真,不僅僅是秦俑、陶馬等在雕塑塑造上的寫實逼真,也不僅僅是戰(zhàn)車、兵器等真實再現(xiàn)。更重要的是真實的反映了秦國社會生活和排兵布陣,塑造了秦國軍隊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藝術形象,具有劃時代的藝術意義。
秦兵馬俑的雕塑直接繼承了我國古代寫實藝術的傳統(tǒng),但相對于西方古典雕塑,則又顯示出更多的表意性和主觀性,這是一種間接模仿的再現(xiàn),顯示出獨特的中國式寫實風格。
如果說秦兵馬俑主要是在氣勢上恢宏磅礴,那么漢霍去病墓前石雕則在藝術風格上顯得更加雄渾大氣,古樸寫意。
霍去病是西漢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侵擾的青年名將,它驍勇善戰(zhàn),曾以八百人殲敵兩千余人,受封為“冠軍侯”。霍去病不幸因病英年早逝,年僅24歲便撒手西去,漢武帝痛失此名將,深為惋惜和震悼,為了表彰其顯赫戰(zhàn)功,不僅給予陪葬茂陵的榮譽,并起墳形似祁連山,寓意霍去病生前在祁連山一帶戰(zhàn)無不勝,威震匈奴。
在整個霍去病墓前石雕中,最為代表性便是“馬踏匈奴”。它神情凝重、姿態(tài)莊嚴、蘊含著高昂飽滿的剛毅氣概,而作者通過塑造一匹氣宇軒昂、傲然屹立的戰(zhàn)馬象征這位年輕而戰(zhàn)功赫赫的將軍,在戰(zhàn)馬的蹄下是一個蜷縮著身體的匈奴武士。一個高大威猛,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佇立在那里;一個渺小丑陋,蜷縮著身體進行著垂死掙扎,一上一下的對比不僅使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取得一致,并且具有特別耐人深省的藝術感染力,充分的體現(xiàn)了西漢帝國的強大和對匈奴侵略者的征服。
霍去病墓前石雕突破了漢代以前舊的雕刻形式,形成了成熟的中國式紀念碑雕刻風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霍墓石雕第一個藝術特點便是雄渾古樸?;裟故穸际怯谜麎K石頭雕刻而成,“依山造勢,因石施刻”,在雕刻時巧妙的借用石頭的天然形狀稍加雕飾,按其自然形態(tài),去粗求精,融合圓雕、浮雕、線刻等手法。在關鍵部位稍加雕琢。體現(xiàn)出雄渾厚大、樸質自然的風格。
霍去病墓前石雕的第二個主要藝術特點是傳神寫意,如果說秦兵馬俑是中國古代寫實主義雕塑的典范,那么霍墓石雕則是中國古代寫意雕塑的先驅。與西方哲學注重“尚形”和理性分析不同,中國哲學強調形而上的“道”,所以“尚意”,這也是中國藝術寫意理論的基礎?;裟故虥]有注重形象的形體逼真寫實,但經過簡單的加工,卻能將動物形象特有的體質與精神狀態(tài)刻畫的惟妙惟肖,并且還能很好的與周圍景象形成特有的氣氛。這也是中國寫意雕塑的獨有的藝術特點。
秦漢雕塑作為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第一個高峰,為中國古代雕塑的發(fā)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秦代雕塑的中國式寫實風,漢代雕塑的意象風對后世雕塑的影響意義深遠?;趾晷蹨喌那貪h雕塑體現(xiàn)著朝氣蓬勃、壯闊雄渾的時代精神,表現(xiàn)出讓后人敬仰贊嘆的秦漢雄風。
參考文獻:
[1]吳為山.中國古代雕塑風格論[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7.
[2]韓璐.談中國雕塑史上的秦漢雄風[J].大眾文藝,2012,(05):124-125.
[3]王子云.中國雕塑藝術史[M].長沙:岳麓書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