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目的論視角下《醒世恒言》中量詞“寸”的翻譯

2019-03-29 01:14:48陳鑫嬋董銀燕
戲劇之家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量詞目的論

陳鑫嬋 董銀燕

【摘 要】長度量詞是英、漢語的共性之一。但與英語量詞相比,漢語量詞更為豐富。中英文量詞不能完全對等,所以在互譯的時候,需經(jīng)過轉(zhuǎn)換。本文基于翻譯目的論的視角探討《醒世恒言》譯本中量詞“寸”的翻譯策略。

【關(guān)鍵詞】目的論;量詞“寸”;《醒世恒言》

中圖分類號:H315.9 ? ?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3-0214-03

一、引言

量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運用非常普遍,數(shù)目大約有500多個。在文學(xué)作品中,作者為了語言的凝練,也會用到大量量詞(梁漢平,2009)。相比較而言,英語量詞遠(yuǎn)沒有漢語量詞豐富、發(fā)達(dá)。所以在漢譯英的時候,通常需要經(jīng)過轉(zhuǎn)換,在英語中找到相對應(yīng)的詞。本文的語料來源于《醒世恒言》。該書是明末文學(xué)家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其題材或來自民間事實,或來自史傳和唐、宋故事。本文基于翻譯目的論的視角,探討《醒世恒言》譯本中長度量詞“寸”的翻譯策略,給今后的量詞翻譯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二、翻譯目的論的概述

翻譯目的論誕生于20世紀(jì)70年代后期的德國,是德國功能翻譯學(xué)派的核心理論。該理論由Hans J. Vermeer(1984)提出,他認(rèn)為翻譯是一種基于源語言文本且“有目的的人類交際活動”以及“跨文化活動”,同時也指出決定翻譯的重要因素是翻譯指令。該理論認(rèn)為,翻譯作為跨越文化壁壘的交流工具,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即目的決定過程。所有的翻譯都應(yīng)當(dāng)遵循三個法則: 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

(一)目的原則是指翻譯行為所要達(dá)到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結(jié)果決定方法;所有翻譯活動遵循的首要原則是“目的原則”,即翻譯應(yīng)能在譯入語的情境和文化中,按譯入語接受者期待的方式發(fā)生作用。譯者可以為了達(dá)到目的而采取任何適當(dāng)?shù)姆g策略。

(二)連貫原則指譯文必須符合語內(nèi)連貫的標(biāo)準(zhǔn),即譯文具有可讀性和可接受性,譯文必須能讓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語的交際環(huán)境和文化中有意義。

(三)忠實原則指原文與譯文之間應(yīng)該存在語際連貫一致,即譯文應(yīng)忠實于原文,但忠實并不等于照搬,與原文忠實的程度和形式取決于譯文的目的和譯者對原文的理解。

三、從目的論看長度量詞“寸”的不同翻譯

“寸”是中國傳統(tǒng)長度單位,與“尺”“丈”都為十進制(10寸=1尺,10尺=1丈)。寸,十分也。它可以比喻極短或極小,如:寸步難行,鼠目寸光,手無寸鐵。英語中最小長度單位為“inch”,意為英寸,與“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并不是所有的“寸”都能翻譯成“inch”,譯者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采用了不同的翻譯策略,下文中將結(jié)合目的論中的三大原則分析具體的例子。

(一)目的原則下的翻譯

目的原則是指翻譯過程由翻譯目的所決定。在進行文學(xué)翻譯的過程中,翻譯的目的是既要轉(zhuǎn)述原作的故事情節(jié),還要再現(xiàn)原作的藝術(shù)審美意義,而這卻是一個難以捉摸的“變量”(劉星光,2015)。這樣的目的決定了譯者的翻譯過程就是一個創(chuàng)作文學(xué)作品的過程。譯者在進行文學(xué)翻譯創(chuàng)作時,應(yīng)注重譯文功能,更應(yīng)注重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選擇適當(dāng)?shù)姆g策略。如:

例1:理直千人必往,心虧寸步難移。

譯文:You go where crowds are thickest when justice is on your side;

You stay behind closed doors when stung by your conscience.

例1的原文是一句很簡潔的中文諺語,意思為理直氣壯,哪兒都敢去;虧心無理,連一步都不敢邁。原文兩個短句字?jǐn)?shù)對等,是一句在漢語中典型的無主語句。譯文兩個句子都同樣用了“you”作為主語,增添了主語,符合英語句式表達(dá)。若僅是根據(jù)句子意思將“心虧寸步難移”翻譯成“If you are guilty, you can not take an inch away. ”或是將“寸步”翻譯成“one step”,雖在語意上也傳達(dá)出了原作所想表達(dá)的意思,但翻譯得過于直白,又缺少與原作形式上的對等,因此無法體現(xiàn)原作的詩性功能?!按绮诫y移”一詞,譯者并沒有按正面的意思翻譯,而是處理成了“stay behind closed doors”,中文意思為“待在門后”。英文是注重形合的語言,譯者這樣的處理,巧妙使用兩兩對應(yīng),“stay”與“go ”相照應(yīng),“where crowds are thickest”與“behind closed doors”相照應(yīng),既符合了英文的習(xí)慣表達(dá),也突出了原作的詩性功能。譯文接受者在讀到這句譯文的時候,能夠在腦海中想象出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一是若人理直氣壯,就哪里都敢去,大無畏。二是一個理虧的人,躲在門后,甚至都沒有勇氣邁出去一步。

譯作看似與原文差異很大,其實就是譯者先理解了原文的意思,采用了能動的翻譯方法,將譯文處理成了兩句對仗的英文,傳達(dá)出原作的詩性功能,讀起來朗朗上口。

文學(xué)語言的意義及其復(fù)雜,僅僅理解表面的意思遠(yuǎn)遠(yuǎn)不夠(劉星光,2015)。在文學(xué)翻譯過程中,譯者需要探究原文的深層意義,根據(jù)不同的語境,把握原作的文學(xué)效果,再現(xiàn)原文的審美意義。

(二)連貫原則下的翻譯

連貫原則是指譯文必須連貫,譯者必須考慮到譯文接受者的文化環(huán)境和文化習(xí)俗,使譯文接受者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背景知識和情景環(huán)境達(dá)成理解(卞建華,2008)。在文學(xué)翻譯中,譯者應(yīng)盡量使用符合譯入語表達(dá)的句式規(guī)范和特色詞匯表達(dá)。無法采用忠實翻譯實現(xiàn)時,譯者也要跳出原文,采用更加靈活的翻譯策略,表達(dá)出作者的意思,使得譯文能夠取得近似于原文的效應(yīng)(周子堯,2017)。比如將漢語中的習(xí)語轉(zhuǎn)化成譯文接受者可以理解的目的語詞匯。如:

例1:屢勞姐姐費心,這物件權(quán)表寸心,望姐姐勿嫌輕薄。

譯文:Thank you, sister, for having gone to so much trouble. These are a token of my gratitude. I hope you wont despise them.

例1中的“寸心”表示微薄的心意,倘若譯者對此逐字翻譯,可能會翻譯成“inch of heart”,譯者就沒有真正理解原文所傳達(dá)的意思,會顯得十分生硬,并且譯文接收者在讀不懂原文的情況下無法理解“寸心”的真正含義。所以此處譯者將寸心直接處理成了“gratitude”?!癵ratitude”在《柯林斯高階英漢雙解學(xué)習(xí)詞典》中的釋義為“a state of feeling grateful”,其漢語意思為“感激之情,感謝”。從“gratitude”這個單詞,可以體現(xiàn)出原文所想表達(dá)的說話人既怕小物件表達(dá)不出自己的心意又打從心底里真心實意感激對方的這樣一種矛盾心理。這樣翻譯不僅能表達(dá)出原文的意思,讓譯文接受者能理解句中所表達(dá)的感激之情,更能顯得用詞地道,更易于譯文讀者接受。英語句中有時可能不使用漢語句中的這些數(shù)量詞語,硬加上去反而會使行文顯得不順。譯者巧妙地運用了省略的策略,使行文流暢且不會對整體語境效果造成影響。

例2:這般恩德,未有寸報。

譯文:I havent yet repaid the slightest fraction of your kindness to me.

例2中的“寸報”表示極少的報答。這里的“寸”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量詞,只是對這個報答起了一種程度上的修飾作用。這個例子中,說話人雖將對方的恩情牢記在心中,但是還無以為報。此處的“寸報”中的“寸”意為程度最小的,所以譯者根據(jù)此意將其翻譯成了“the slightest fraction”,用“slight”的最高級“slightest”強調(diào)出輕微的程度。譯作表達(dá)出說話者雖然很感激幫助過他的人,但卻沒有什么可以報答的,“slightest”將一種有心卻無力的情感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譯作既強調(diào)出報答的程度,又將漢語中常見的“量詞+名詞”結(jié)構(gòu)巧妙轉(zhuǎn)化成目的語中符合譯文接受者閱讀習(xí)慣的一些單詞和詞組,貼近原文。由此可見,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貫徹了連貫原則。

雖然這兩個例子中的“寸心”“寸報”都是有著感激報答之意,意思相近。但譯者卻沒有將兩處作同樣的處理。一是因為譯者考慮到英語中用詞的多樣化,不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同一個詞,而會選擇其他詞語進行代替。二是譯者根據(jù)語境因素,考慮到兩句中“寸”的差異,一個是已經(jīng)作出報答,一個還未報答過,依附著原文,在翻譯時選用了不同的詞語。譯者對不同的語境運用不同的譯法,很好地證明了翻譯既包括兩種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又包括兩種文化之間的轉(zhuǎn)換。翻譯并不是脫離文化的單純的語言之間的文字轉(zhuǎn)換。

例3:誰想這年一秋無雨,做了個旱荒,寸草不苗。

譯文:As it turned out, there was no rainfall throughout the autumn of that year. Nothing grew in the fields.

例3是說一個名為張權(quán)的人本想靠著種點糧食貼補家用,但誰能想到,一個秋天都沒有下雨,十分干旱,所以沒有收成。此句中的“寸草不苗”意為一點兒草都不長,倘若此處翻譯成了“One inch of grass didnt grow”,雖符合英文句式的表達(dá),也能夠表達(dá)出原作的意思,但文字略微繁瑣,結(jié)構(gòu)顯得佶屈聱牙,譯文接受者無法體會到原作的簡潔感和美感?!按绮莶幻纭笔巧弦痪洹耙磺餆o雨,做了個旱荒”的結(jié)果。譯者就直接處理成了“Nothing grew”,簡潔地表達(dá)出“寸草不苗”的意思。在語意上承上接下,讓譯文接受者讀來連貫不顯突兀。

以上幾個例子譯者考慮到譯文接受者的理解能力,即譯文的連貫原則。該原則其實就是語內(nèi)連貫,即原文中的信息情景能夠在譯文接受者的腦海中再現(xiàn),也就是“這些東西在目的語的文化背景下和交際語境下有意義?!保悇?,2011)

(三)忠實原則下的翻譯

忠實原則即語際連貫原則,指的是“存在于目標(biāo)文本與原文文本之間的連貫”(Mark Shuttleworth, Moira Cowie, 1997)。它要求譯文對原文要有一定的忠實,這一點與其他要求譯文忠實于原文的翻譯理論有些類似。據(jù)本文統(tǒng)計,《醒世恒言》中近一半的“寸”被翻譯成了“inch”。這和兩位譯者的翻譯理念緊密相關(guān),即忠實原則。因此譯者將漢語中的最小長度單位翻譯成為英語中的最小長度單位。如:

例1:還不上一寸,便露出一搭雪白的東西來。

譯文:Before he had gotten one inch deep, he caught sight of something as white as snow.

例2:傳到張權(quán)父親,已是寸土不存,這役子還不能脫。

譯文:By the time Zhang Quans father was head of the household, the last inch of land was gone,but the tax-collecting duty was still his to perform.

例3:覷鞋兒三寸,輕羅軟窄,勝蕖花片。

譯文:A three-inch silk shoe, soft and narrow, it is prettier than a flower petal.

1寸約合0.333米,而inch本意為英寸。 1 英寸約為 0.0254 米。由此可見,這兩個計量單位并不完全相等。以上的幾個例子譯者都是將“寸”直接譯成“inch”,也就是采取了譯文忠實于原文的直譯策略?!爸弊g”,最初成為“質(zhì)直”的翻譯,實際所指應(yīng)是逐字翻譯(楊天,2016)。例1是一行人在挖地下的的一壇米,挖了還不到一寸,就看到了雪白的東西。例3的原文使用“寸”相對于另外的例子是還算準(zhǔn)確的計量尺寸,三寸的覷鞋兒,又柔軟又小巧,比花瓣還美。這兩個例子將“寸”翻譯成“inch”,能夠傳達(dá)出原作中想表達(dá)的長度。與之相比,例2中的“寸土不存”是形容土地所剩無幾,是較夸張的說法。此處譯者沒有將“寸土”中的“寸”處理成“the slightest fraction”,而是同樣翻譯成“inch”,強調(diào)土地少的程度。因為土地是一種具體的實物,而上文中提到的“寸報”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譯者根據(jù)語境中“寸”所搭配的不同名詞用不同的方法翻譯看似很類似的詞,讓譯文接受者能夠有所區(qū)別。

這里三個例子都是以“寸”來形容極小計量單位,而“inch”是英制中日常生活中計量的較小單位,為 1 /12 英尺。雖然“寸”和“inch”在具體的尺寸上不同,但是分別作為漢語和英語中人們印象中較小甚至是最小的度量單位。根據(jù)忠實原則,用“inch”翻譯“寸”可以很好地被目的語的譯文接收者接受與理解。

四、結(jié)語

量詞起到了數(shù)詞和名詞之間的連接作用,在漢語寫作中十分常見。長度量詞更能表達(dá)出尺寸長度。但在翻譯時,要在目的語中找到對應(yīng)的詞,實屬不易。這時,譯者就需要運用多種翻譯策略才能讓譯文接收者能夠理解譯文。本文正是基于翻譯目的論的三大原則,分析了常用量詞“寸”的幾種不同翻譯方式,探究了譯者所用到的多種翻譯策略。希望本文可以為類似的翻譯實踐提供可借鑒的經(jīng)驗,并在日后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xiàn):

[1]Shuttleworth Mark,Cowie Moira.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Routledge,1997.

[2]Vermeer Hans J.,Rei? Katharina.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theorie[M].Berlin:De Gruyter,1984.

[3]卞建華.傳承與超越: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5.

[4]陳勛.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探微[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4):348-349,355.

[5]梁漢平.漢語量詞的英譯[J].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9(6):645-647.

[6]劉星光.文學(xué)翻譯芻議[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5.

[7]楊天.從目的論視角探索文學(xué)作品的英漢翻譯——以《金翅雀》漢譯為例[D].南京大學(xué),2016.

[8]周子堯.目的論視角下《魔戒同盟》中譯本對比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2017.

猜你喜歡
量詞目的論
目的論視角下的宜興特產(chǎn)翻譯實踐研究
十二生肖議量詞
集合、充要條件、量詞
十二生肖議量詞
量詞大集合
“目的論”視角下西安高校簡介翻譯探究
從“目的論”三大法則談外宣中古詩修辭的翻譯
量詞的意義
中外文摘(2017年6期)2017-11-13 15:33:09
從目的論看環(huán)保公示語的漢英翻譯
量詞歌
靖宇县| 色达县| 察雅县| 临汾市| 鞍山市| 柏乡县| 景泰县| 洛南县| 于都县| 贺兰县| 平舆县| 扶风县| 盐山县| 安义县| 福海县| 桓台县| 涡阳县| 思南县| 德江县| 玉溪市| 吴川市| 高安市| 宾阳县| 夏津县| 湖北省| 汪清县| 镇安县| 五常市| 彝良县| 阳高县| 三台县| 东宁县| 玉溪市| 靖江市| 屯门区| 上虞市| 象州县| 南康市| 邓州市| 固阳县|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