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身體之所以生病,絕大多數(shù)是人們的心理出現(xiàn)狀況所致。思維牽引情緒,情緒生成壓力,壓力呈現(xiàn)病癥,病癥造就疾病。因此疾病、病癥、壓力、情緒和思維息息相關,想要健康就必須面面皆顧,缺一不可。
故此,為身體排毒的同時,也得為自己的心理剔除壓力這種負面有害的毒素。值得一提的是,情緒排毒對于身體的吸收能力起著顯著的改善,對于虛弱的患者有莫大的助益。
心理出現(xiàn)問題多數(shù)源自壓力。現(xiàn)在生活環(huán)境處處充斥著壓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淡漠,人們有苦無處訴,把壓力往心里堆。無數(shù)研究成果顯示壓力是毒素,這就是為何我們的身體有很多癥狀或毒素的原因。
若是長期處在一個幸福、開心或無壓力的氛圍下,人們身體出的狀況會少很多。有些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也會設法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平衡,只是這類人只占少數(shù)。
大部分人只會看到身體出了異況,卻不會留意自己的情緒是否健康。其實,負面情緒都必須趕快處理,不然累積起來就會變成一種壓力,像滾雪球那般越來越大。
很多時候,很多所謂的不滿根本與我們無關,可是我們卻把它當成自己的事那般生氣、傷心、痛苦。比如看到朋友分手,自己卻感到非常不滿;或是一些人總會一直耿耿于懷自己一人之力無法控制的事,比如社會問題、罪案太多。
朋友遇到難題,我們當然可以安慰、開解、幫忙,但不能讓自己也跟他一起投入那種痛苦當中??吹缴鐣y象,你可以表達不滿,但是不要讓自己長期陷入怨懣的情緒。
如果讓心中堆積了這些不滿、憤慨,就會令我們一直處于恐慌當中,壓力也越來越大。
在這情況下,不管你吃再好的營養(yǎng)補益身體,也只有非常小的幫助。換句話說,這影響你的腸胃吸收能力。
情緒的毒素必須及時處理。當人們有某種負面情緒出現(xiàn)的時候,不要壓抑它。反之,人們需要細心感覺這個情緒,讓它釋放出來。
把情緒釋放出來,不是鼓勵我們可以任意直接對別人發(fā)脾氣,而是鼓勵我們找個地方獨自一人,細心感覺心里的負面情緒。接著,問一問自己生氣或傷心是為了什么事情,而很多時候以前發(fā)生的事往往是導致情緒波動的主因。
很多時候,人們生氣不是因為當下的事直接引發(fā),而是以前的事所致。那件事在當時沒有獲得妥當?shù)奶幚砘蛑芏鴱褪嫉匕l(fā)生,令不滿的情緒一點一滴地積累到一個頂點,然后撐不住,爆開了。
如果人們可以找到觸發(fā)情緒的源頭,再正面理解那個事情,尋找解決方案(如有),不再執(zhí)著,然后放下,壓力也就少了。
另外一種情緒排毒的方式是通過宗教信仰來達成。當我們有了可信賴的正面力量依靠,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托交給宗教,久而久之,習慣這個模式,壓力會減輕。當人沒有了負面壓力,那么吸收能力就會獲得改善。
我們必須清楚為何自己要做情緒排毒。只有有了目標、它才能變成動力支撐你進行挑戰(zhàn),結果也較為理想。也因為有了明確的目標,營造對勝利的渴望讓你不會半途而廢。
不管是身體的排毒或情緒的排毒,絕不是去了排毒營幾天,以后就完美無缺了。參加是為了學習排毒的重要性和正確的排毒方法,還有處理壓力的方法,以便日后可以長期自行排毒。
很多人堅持定期自行身體排毒,卻忽視了心靈的排毒。然而,兩者是息息相關。在自然療法里,生理問題的原因都在心理。
那么,外在的因素也會致病吧?其實,如果你的心理是健康,自然會注重和奉行健康的生活習慣,遠離垃圾食物。你也不會讓自己處于衛(wèi)生條件惡劣的地方過久,即使迫不得已,你會千方百計避重就輕的應對。你會懂得排遣壓力,不會讓自己處于壓力底下。當然基因也是患病的因素,但基因也只是代表你有比較高的幾率罹患某種疾病而已,不是一定。只要來得及領悟健康重要性,懂得照顧自己的健康,還是有機會改變這個結局。只要有正能量,我們就有自我修復的能力。
我們常常聽人說,壓力就是動力,動力讓我們前進,沒有壓力就沒有進步。這無疑是激勵學的方式,的確可以帶來明顯的進步,但它有一個潛伏的危機:如果你感到壓力時,你的意志力夠強,足以讓你承受壓力,讓你的能力可如常地發(fā)揮,那么你還可繼續(xù)運用這個壓力來鞭策你前進。可是,如果你的意志力比較薄弱時,就會明白這個理念是行不通的。因為,在那時你會被壓力壓垮,以致你完全發(fā)揮不出正常的水準,于是你會無助、恐慌、自責,覺得自己沒用,結果這些負面情緒又帶來更大的壓力,讓你墜入壓力的旋渦。
適當?shù)膲毫脝幔m當?shù)膲毫Φ臉藴食惺芊秶谀?,這都是因人因文化因背景因環(huán)境而異。
其實,我們想做好一件事,要的是一股熱忱來推動,而不是壓力。有了熱忱,就有使命感,不管你做多久,多辛苦,還是會無怨無悔撐下去。
所謂的壓力的確會幫助人們前進,但這僅限于短期內(nèi);長期而言,這對身心都不好。倒是熱忱,無論長期或短期的奮斗,都對身心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