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麗,高 麗,申江紅
(延安大學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陜西延安716000)
上世紀90年代,美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F.Smarandache[1]提出了許多新的數(shù)論問題,并定義了若干新的數(shù)論函數(shù),對現(xiàn)代數(shù)論的發(fā)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中以F.Smarandache本人命名的Smarandache函數(shù)S(n),以及在其基礎上衍生出的若干數(shù)論函數(shù),如Smarandache LCM函數(shù)SL(n),近年來受到國內外諸多學者的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對于任意的正整數(shù)n,Euler函數(shù)φ(n)定義為在序列1,2,…,n-1中與n互素的整數(shù)的個數(shù),Euler函數(shù)是數(shù)論中一個重要的積性函數(shù)。Smarandache函數(shù)S(n)表示為,對于任意的正整數(shù)n,S(n)=min{m∈Z:n|m!}。Smarandache LCM函數(shù)SL(n)表示為,對于任意的正整數(shù)n,若n=p1r1p2r2…pkrk,其中所列的p1,p2,…,pk均為素數(shù)且順序排列,則Smarandache LCM函數(shù)SL(n)=max{p1r1,p2r2,…,pkrk}。近年來,關于上述數(shù)論函數(shù)方程相互結合求解及性質的研究備受關注。張?zhí)炱絒2]研究了復合歐拉函數(shù)方程φ(φ(n))=2Ω(n)的奇數(shù)解;田呈亮[3]研究了復合歐拉函數(shù)方程φ(φ(n))=2Ω(n)的正整數(shù)解;多布杰[4]研究了復合歐拉函數(shù)方程φ(φ(n))=2t的可解性問題。
近期,王洋、張四保[5]研究了復合歐拉函數(shù)方程φ(φ(n-φ(φ(n))))=2的可解性問題,但求解過程較為繁瑣,故袁合才、王波等[6]對其求解方法加以簡化,研究了復合歐拉函數(shù)方程φ(φ(n-φ(φ(n))))=4,6的可解性問題。張利霞、趙西卿等在文獻[7-8]中分別研究了數(shù)論方程S(SL(n))=φ(n),
S(SL(n))=φ2(n)的可解性,郭夢媛、高麗等在文獻[9]研究了S(SL(n2))=φ2(n)的可解性。本文基于此,探究了含Smarandache LCM函數(shù)的復合數(shù)論函數(shù)方程φ(φ(n-S(SL(n))))=8,10的可解性問題。
引理2[7]當n≥2時,有φ(n) 引理3[7]對于整數(shù)k和素數(shù)p,有S(Pk)≤kp;當且僅當k 證明由引理1—引理3易知,當滿足條件時, l=n-S(SL(n))≥n-kp≥ 則有l(wèi)+1≤n≤2l,證畢。 定理1 含Smarandache LCM函數(shù)的復合數(shù)論函數(shù)方程 φ(φ(n-S(SL(n))))=8 (1) 的正整數(shù)解為n=34,51,50,30,44,55,72,77,42,49,45,52,54,56,65,64,81,91,90,98,100,62,93。 證明因為φ(φ(n-S(SL(n))))=8,所以 φ(n-S(SL(n)))=15,16,20,24,30。下面分5種情況加以討論: 情形一:若φ(n-S(SL(n)))=15,由引理2可知式(1)無解。 情形二:若φ(n-S(SL(n)))=16,則 n-S(SL(n))=17,32,34,40,48,60。 當n-S(SL(n))=17時,由引理4,此時18≤n≤34,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34滿足 n-S(SL(n))=17,即n=34為式(1)的解。 當n-S(SL(n))=32時,由引理4,此時33≤n≤64,將其逐一代入驗證,此時式(1)無解。 當n-S(SL(n))=34時,由引理4,此時35≤n≤68,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51滿足 n-S(SL(n))=34,即n=51為式(1)的解。 當n-S(SL(n))=40時,由引理4,此時41≤n≤80,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50滿足 n-S(SL(n))=40,即n=50為式(1)的解。 當n-S(SL(n))=48時,由引理4,此時49≤n≤96,將其逐一代入驗證,此時式(1)無解。 當n-S(SL(n))=60時,由引理4,此時61≤n≤120,將其逐一代入驗證,此時式(1)無解。 情形三:若φ(n-S(SL(n)))=20,則 n-S(SL(n))=25,33,44,50,66。 當n-S(SL(n))=25時,由引理4,此時26≤n≤50,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30滿足 n-S(SL(n))=25,即n=30為式(1)的解。 當n-S(SL(n))=33時,由引理4,此時34≤n≤66,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44滿足 n-S(SL(n))=33,即n=44為式(1)的解。 當n-S(SL(n))=44時,由引理4,此時45≤n≤88,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55滿足 n-S(SL(n))=44,即n=55為式(1)的解。 當n-S(SL(n))=50時,由引理4,此時51≤n≤100,將其逐一代入驗證,此時式(1)無解。 當n-S(SL(n))=66時,由引理4,此時67≤n≤132,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72,77滿足 n-S(SL(n))=66,即n=72,77為式(1)的解。 情形四:若φ(n-S(SL(n)))=24,則 n-S(SL(n))=35,39,45,52,56,70,72,78,84,90。 當n-S(SL(n))=35時,由引理4,此時36≤n≤70,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42,49滿足 n-S(SL(n))=35,即n=42,49為式(1)的解。 當n-S(SL(n))=39時,由引理4,此時40≤n≤78,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45,52滿足 n-S(SL(n))=39,即n=45,52為式(1)的解。 當n-S(SL(n))=45時,由引理4,此時46≤n≤90,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54滿足 n-S(SL(n))=45,即n=54為式(1)的解。 當n-S(SL(n))=52時,由引理4,此時53≤n≤104,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56,65滿足n-S(SL(n))=52,即n=56,65為式(1)的解。 當n-S(SL(n))=56時,由引理4,此時57≤n≤112,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64滿足 n-S(SL(n))=56,即n=64為式(1)的解。 當n-S(SL(n))=70時,由引理4,此時71≤n≤140,將其逐一代入驗證,此時式(1)無解。 當n-S(SL(n))=72時,由引理4,此時73≤n≤144,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81滿足 n-S(SL(n))=72,即n=81為式(1)的解。 當n-S(SL(n))=78時,由引理4,此時79≤n≤156,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91滿足 n-S(SL(n))=78,即n=91為式(1)的解。 當n-S(SL(n))=84時,由引理4,此時85≤n≤168,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90,98滿足 n-S(SL(n))=84,即n=90,98為式(1)的解。 當n-S(SL(n))=90時,由引理4,此時91≤n≤180,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100滿足 n-S(SL(n))=90,即n=100為式(1)的解。 情形五:若φ(n-S(SL(n)))=30,則 n-S(SL(n))=31,62。 當n-S(SL(n))=31時,由引理4,此時32≤n≤62,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62滿足 n-S(SL(n))=31,即n=62為式(1)的解。 當n-S(SL(n))=62時,由引理4,此時63≤n≤124,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93滿足 n-S(SL(n))=62,即n=93為式(1)的解。 定理2 含Smarandache LCM函數(shù)的復合數(shù)論函數(shù)方程 φ(φ(n-S(SL(n))))=10 (2) 的正整數(shù)解為n=46,69。 證明因為φ(φ(n-S(SL(n))))=10,所以 φ(n-S(SL(n)))=11,22。下面分2種情況加以討論: 情形一:若φ(n-S(SL(n)))=11,由引理2可知式(2)無解。 情形二:若φ(n-S(SL(n)))=22,則 n-S(SL(n))=23,46。 當n-S(SL(n))=23時,由引理4,此時24≤n≤46,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46滿足 n-S(SL(n))=23,即n=46為式(2)的解。 當n-S(SL(n))=46時,由引理4,此時47≤n≤92,將其逐一代入驗證,只有n=69滿足 n-S(SL(n))=46,即n=69為式(2)的解。2 主要結論及其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