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敏
(華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東 廣州510006)
《二十四詩品》是一部經(jīng)典的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初看《二十四詩品》便被它短小的篇幅、凝練的語言所吸引,細讀發(fā)現(xiàn)字字珠璣、意蘊深長,讀的過程仿佛就是在品讀詩歌,是美的享受,這本身就是二十四首好詩,從形式上反映了作者的詩學理論。
一般認為《二十四詩品》的作者是晚唐詩人、詩論家司空圖。司空圖的論詩著作以審美感受為中心,推崇以“味”論詩,要求詩歌有“味外之味”。在《二十四詩品》中,司空圖把詩歌的藝術(shù)形式和美學意境分為了二十四種風格,每一種風格一品,每品用統(tǒng)一篇幅的四言詩加以闡述,言簡意賅、含蓄蘊藉又意蘊悠長,其中包含了作者的思想內(nèi)涵和對詩歌創(chuàng)作方法的探析。
要研究《二十四詩品》的“以詩論詩”,離不開對作者司空圖的研究。司空圖的思想經(jīng)歷了從積極從政時推崇儒家思想,到遭受挫折后潛心鉆研佛學和道家思想,再到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二十四詩品》既包含了儒家思想同時更多充滿了道家佛家思想,推崇道家的“自然”、“虛無”。而道家思想是《二十四詩品》真正的思想來源。
司空圖思想的轉(zhuǎn)變和他個人人生經(jīng)歷的變化密切相關(guān)。司空圖出生在一個官吏之家,早期受父輩的影響,積極從政,三十三歲考中進士,并為考官所賞識,成為其幕僚。當時多次被詔入長安為官、胸懷抱負的司空圖推崇儒家思想??墒恰帮L波一搖蕩,天地幾翻覆”,隨著規(guī)模浩大的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政局動蕩,皇帝無能,宦官專權(quán)。面對這樣的情況,司空圖選擇了避世隱居。他曾多次入世,也曾多次出世,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失去了為政的熱情,潛心創(chuàng)作,在佛學、道家思想中尋求心靈慰藉,但同時也沒有放棄儒家思想。后期的司空圖人生充滿了掙扎與矛盾,這也反映在他歸隱后創(chuàng)作的詩歌和詩論中,思想上是儒釋道三家的融合。公元908 年,當他聽聞皇帝被弒之后,憂憤交加,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
中國傳統(tǒng)詩歌主要通過創(chuàng)造意象和營造意境來傳達思想感情,具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傳統(tǒng)。在意象的選擇上,《二十四詩品》主要選取了高雅清新的事物,營造或雄渾或靜謐的意境。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創(chuàng)作中選用了四言詩而不是五言詩、七言詩的形式,這在晚唐時期顯得獨樹一幟。
除此之外,《二十四詩品》的創(chuàng)作還深受以陶淵明、王維等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的影響。司空圖在評論唐朝詩歌時重點突出了王維、韋應(yīng)物等山水田園詩人的地位,并且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由于《二十四詩品》是司空圖在隱居后創(chuàng)作的,體現(xiàn)了返璞自然、隱逸恬淡的精神情操,這和山水田園派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司空圖在這期間創(chuàng)作的很多詩歌也與山水田園詩風格接近。以審美感受為中心,《二十四詩品》中傳達的自然之美、含蓄之美、整體之美、動態(tài)之美等,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山水田園詩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多以山水田園、自然風光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來。
《二十四詩品》既是一部詩歌作品也是詩學理論著作。它采用的是四言詩的形式來表達司空圖的詩學理論思想。四言詩和五言詩、七言詩相比,一句話里字數(shù)更少,節(jié)奏更為明快緊湊。受字數(shù)的限制,表情達意會較為局限,五言詩和七言詩在表達形式上會更豐富,表達內(nèi)容也更明確到位。但也正因為四言詩表達的不確定性,后人在解讀《二十四詩品》時可以更多元。
《二十四詩品》產(chǎn)生于晚唐時期,當時比較盛行的并不是四言詩,但司空圖別出心裁地使用四言詩來評論詩歌,使之形成了與其他詩論所不同的語言藝術(shù)特點——含蓄蘊藉、品位清雅且韻味無窮,也透射出古樸莊重的感覺。
作為一部詩論專著,《二十四詩品》涵蓋的理論非常廣泛,對詩歌的研究是多方面、多維度的。有研究者把《二十四詩品》與清代王國維所著的《人間詞話》相提并論,認為兩者都系統(tǒng)地總結(jié)了我國古典詩歌的風格、意境、創(chuàng)作構(gòu)思和表現(xiàn)手法,兩者合起來,“可窺中國詩詞風格、意境、藝術(shù)技巧及詩人思想藝術(shù)修養(yǎng)等方面的理論”。
前文提到司空圖思想的來源和轉(zhuǎn)變,雖然他的思想是儒釋道三家的融合,但他在《二十四詩品》中展現(xiàn)的主要是道家思想,像《飄逸》和《曠達》等,展現(xiàn)了超然物外、超脫塵世的精神。在《二十四詩品》中,司空圖以道家哲學為主要思想,以自然虛無為審美基礎(chǔ)。像第一章《雄渾》中的“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第十一章《含蓄》中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第二十章《形容》中的“離形得似,庶幾斯人”。從這些詩句中都可以看到道家“自然”、“虛無”的影子,司空圖認為這是詩人創(chuàng)作詩歌的宗旨。雖然《二十四詩品》涵蓋的理論非常廣泛,但主要推崇的是道家思想。例如第六章《典雅》:
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鳥相逐。
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典雅”所展現(xiàn)的是一位隱居的“佳士”形象,前面八句描述了佳士怡然自得的生活情狀,幽靜的環(huán)境、恬適的畫面。后面八句描寫了佳士的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境界:淡泊曠達。這里的“典雅”,不同于儒家傳統(tǒng)的典雅。儒家的典雅是積極進取的,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目標的。這里的典雅和道家推崇的形象很接近,是有風度、有雅量的“清談名士”,對得失看得非常坦然。道家的雅是以任乎自然為準則的,“佳士”是一位出世的形象,在自然之間讓精神超脫于現(xiàn)實。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中滲透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詩歌”這種文體對于“議論”有著先天的不足。嚴格來說,議論需要有論點、論據(jù)和論證的過程。論證的過程還應(yīng)包括立論、論證和結(jié)論三個方面。但受詩歌這一文體的限制,要在短小的篇幅、有限的字數(shù)中要充分實現(xiàn)議論、說理和評價,實屬難事。
在《二十四詩品》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每一章都是工整的十二句四言詩,許多篇章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詩歌文體的限制,議論只能是一筆帶過或蜻蜓點水、點到即止,存在著論證不清、表意不明的明顯不足之處,未能深刻地揭示出詩歌內(nèi)在的問題,例如第二章《沖淡》:
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
閱音修篁,美曰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全詩只是隱隱揭示了“沖淡”的某些屬性:“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但全詩并沒有解釋沖淡的定義是什么,沒有鮮明地指出其特點,也沒有對此展開深入的探討,我們很難從詩中提煉出對“沖淡”這一文學風格的定義和特點?!膀唑腰c水”般地論詩,缺乏論點、論據(jù)和論證過程無疑會削弱其作為詩論的價值。而由于四言詩本身字數(shù)和韻律等的限制,詩人在寫作過程中難免會為了控制字數(shù)和押韻,進行一定的刪減或調(diào)整,這就更加削弱了詩論本身的準確性與權(quán)威性了,因此后人的解讀常常會帶有主觀性或產(chǎn)生歧義。
從《詩經(jīng)》開始,詩歌在于通過意象營造意境,而不是為了直接說理。但隨著詩歌的傳播和發(fā)展,功能也越來越豐富。但詩歌仍然強調(diào)“言外之意”,不是簡單的白描和論述,即使是說理,也反對通篇艱深地進行論述。
從這個角度出發(fā),“以詩論詩”也顯示出了不足之處?!罢摗本褪亲h論、評論,是一個說理的過程?!耙栽娬撛姟毙枰e例來論證,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詩歌整體丟失“意境美”。如果詩歌的創(chuàng)作單純是一個論證的過程,那么不但談不上“意境美”,就連最基本的審美標準都不能達到。而有的時候“以詩論詩”本身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達到了詩的審美標準,但卻少了“論”的味道,分析不夠深入透徹,議論得不夠具體到位。在《二十四詩品》中,存在著這一矛盾——“詩”和“論”兩難全,文學性和思想性不能同時兼顧。例如第十三章《精神》:
欲返不盡,相期與來。明漪絕底,奇花初胎。青春鸚鵡,楊柳樓臺。
碧山人來,清酒深杯。生氣遠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誰與裁。
從詩歌的意思來看,《精神》論述的主要對象是詩歌的“靈氣”。但是司空圖在行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描寫和抒情,仿佛一首徹底的詩歌,散發(fā)出“詩”的韻味,但全詩并無太多“論”的筆墨,對詩歌本身“靈氣”的議論很少,雖然達到了“詩”,但距離“論”卻相去甚遠。綜合來看,這離嚴格意義的“論詩詩”就有點遠了。
雖然《二十四詩品》在“以詩論詩”上,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不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藝術(shù)價值是非常高的。以詩論詩,詩畫一體,在中國古代文學評論史上建立了一種特殊的形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為“諸體畢備,不主一格”。詩的韻味、風格、情趣和意境,在《二十四詩品》中可以得到集中的體現(xiàn),也實現(xiàn)了從研究語言風格到研究意境風格的轉(zhuǎn)變。評價別人的詩的同時,把自己評論的語句打磨成“詩歌教科書”般的形式,構(gòu)思巧妙,含蓄蘊藉,這也是司空圖的匠心獨運和高超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