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英 ,石長偉 ,張廣林
(1.陜西水利水電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86;2.陜西省江河水庫管理局,陜西 西安 710018;3.陜西省河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 西安 710018)
北洛河屬黃河流域,為黃河二級支流,發(fā)源于榆林市定邊縣白宇山南麓王盤山鄉(xiāng)石澇溝,在大荔縣東南三河口注入渭河,流域地跨陜、甘兩省,共涉及19個縣(區(qū)),中游支流葫蘆河上游伸入甘肅的華池、合水兩縣。河流全長680.3 km,平均比降1.79‰,其中上游平均比降為2.51‰,下游平均比降為1.34‰,總落差達1175 m;總流域面積26905 km2,其中陜西省境內流域面積24575 km2,占91.34%[1],甘肅境內流域面積2330 km2,占8.66%,北洛河支流眾多,流域面積在1000 km2以上的較大支流有葫蘆河、沮河、周水河3條。
流域降水的地域分布差異較大,總的變化趨勢為山區(qū)大于平原,自東南向西北遞減,平原以北的北山抬升地形,形成黃龍山、子午嶺兩個關中與陜北過渡帶的降水高值區(qū),降水量大于600 mm。洛河中上游,是降水低值區(qū),降水量在400 mm~500 mm之間。流域降水量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不均。地表徑流分布與降水基本一致,總的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山區(qū)多、平原少,屬資源型缺水區(qū)。徑流年內分配和降水的年內分配關系十分密切。
北洛河流域為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陜北部分為溫帶半干旱區(qū);流域內大部分地區(qū)光熱資源充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及果業(yè)基地,上游地區(qū)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礦產,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5.8億t,中游地區(qū)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屬陜西省主要產煤區(qū)渭北黑腰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布著蒲白、澄合、黃陵等礦區(qū)。截至2010年底,流域內總人口297.40萬人,其中農業(yè)人口197.37萬人,非農業(yè)人口100.03萬人;總耕地433.02萬畝,其中川臺及塬地293.65萬畝,山坡地139.37萬畝。流域內GDP519.83億元,人均GDP1.75萬元。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71.31億元,第二產業(yè)增加值308.69億元,第三產業(yè)增加值139.82億元。
陜西省北洛河流域的入境河流為支流葫蘆河,葫蘆河發(fā)源于甘肅省華池縣川家岔,流經合水縣,入陜西富縣、黃陵,抵咀頭入洛河,河流全長235.3 km,流域面積5449 km2,平均比降2.4‰;其中,甘肅境內、陜西省境內流域面積分別為2330 km2、3119 km2,分別占葫蘆河流域面積的42.8%、57.2%。
由于目前葫蘆河在陜、甘界無水文站,根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陜西省渭河流域水文監(jiān)測能力體系規(guī)劃》[2]在陜、甘界張家灣鎮(zhèn)楊家灣村規(guī)劃新設入境控制楊家灣水文站,控制集水面積2330 km2,包括葫蘆河甘肅省境內全部。由于該水文站控制了北洛河陜西以外的流域面積,其建設已列入規(guī)劃,目前正在逐步實施;因此,選擇葫蘆河楊家灣水文站作為北洛河入境控制斷面,能夠滿足日常省際水量協調與管理的要求。
北洛河支流葫蘆河流域主要地貌為山區(qū),流域內有橋山林區(qū),植被茂密,河水清澈,年徑流量1.8億m3,年輸沙量僅為69萬t,水含沙僅有3 kg/m3;流域上已建水庫兩座,蓄水能力500萬m3,灌溉面積6000畝,規(guī)劃中甘肅境內無新建水源工程;北洛河流域(葫蘆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0.532億m3。葫蘆河水質比較好,全年平均全都是Ⅲ類水質河段,是北洛河開發(fā)的重點;下游陜西境內將建設南溝門水庫與引干入支重點水源工程,保證上游入境生態(tài)水量是該工程發(fā)揮正常功能的基本條件。
為保證張村驛斷面的河道生態(tài)需水量,楊家灣入境斷面必需保持一定的水量。因此,本次在推求楊家灣水文站生態(tài)需水量時,采用先推求張村驛站生態(tài)需水量,再采用地區(qū)經驗公式與按面積比擬法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楊家灣站的生態(tài)需水量值。
根據本計算區(qū)域洪水資料綜合分析并參考《延安地區(qū)實用水文手冊》,采用文獻[3]中的公式,計算楊家灣生態(tài)流量。
90%年徑流采用下式計算:
式中:Wp為徑流量,m3;Kp為某頻率模比系數(查附錄二);Y均多年平均徑流深,mm;F為流域面積,km2。
從文獻 [3]查得葫蘆河流域平均徑流深27 mm,Cv=0.52,Kp=0.48,計算得楊家灣控制斷面90%枯水年徑流量2680萬m3。
生態(tài)基流量采用下式計算:
式中:Qp為某設計保證率日平均流,m3/s;F為流域面積,km2;Cp為經驗系數,取值見表1。
表1 日平均流量經驗式計算參數表
依據楊家灣斷面集水面積,可求得楊家灣斷面90%頻率日均流量為0.29 m3/s,即為楊家灣生態(tài)基流量;楊家灣生態(tài)需水量為2680萬m3,非汛期生態(tài)需水量為610萬m3,汛期洪水及沖沙用水2070萬m3。
3.3.1 面積比擬法適用性分析
支流葫蘆河水量較大,且水質較好,含沙量小,張村驛年均流量3.69 m3/s,徑流量1.16億m3,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21萬t;張村驛斷面以上區(qū)域水文氣象地質地貌條件相近,均為黃土林區(qū);下墊面條件及產匯流條件亦相似。因此,可以以張村驛水文站為參證站進行面積比擬,推求楊家灣斷面生態(tài)需水量。
3.3.2 參證站張村驛站基本情況
葫蘆河控制站為張村驛站,位于陜西省富縣張村驛鎮(zhèn),距陜甘省界約70 km,1952年7月由西北黃河工程局設為水位站,1956年改為水文站,1958年1月基本斷面向上遷移2.5 km為張村驛(二)站,1962年停測,1963年4月恢復觀測,1964年由陜西省水文局管理。張村驛站控制集水面積4715 km2,占葫蘆河總面積的86.5%[4]。
1956年~2000年資料系列,張村驛站各級頻率年徑流量成果[5]見表2,90%、95%枯水水平張村驛斷面年徑流量分別為6710萬m3、5920萬m3;汛期徑流占年徑流量的46%,徑流極值變化不大。1990年以來,張村驛站徑流量較多年均值減少了14.0%。
利用Tennant法[6]計算張村驛斷面生態(tài)基流量為0.60 m3/s,非汛期生態(tài)需水量為1250萬m3。
表2 北洛河支流葫蘆河張村驛水文站天然徑流量主要特征值統計表
3.3.3 面積比擬法生態(tài)需水量推求
采用面積比擬法,對張村驛水文站生態(tài)基流與生態(tài)需水量按兩站集水面積進行轉換從而得到楊家灣站生態(tài)需水量。黃委會設計院通過部分資料分析得出[7]:黃河中游地區(qū)雖然自然條件、水文暴雨、洪水特性有較大差異,但設計徑流量與流域面積關系的變化梯度基本一致。
把有關數值代入上式可求得:楊家灣斷面90%枯水水平年徑流量為3320萬m3;楊家灣斷面生態(tài)基流量為0.30 m3/s,非汛期生態(tài)需水量為630萬m3;汛期洪水及沖沙用水2690萬m3。
地區(qū)經驗公式與面積比擬法兩種方法計算的生態(tài)基流分別為0.29 m3/s、0.30 m3/s,地區(qū)經驗公式成果偏小3.33%,相差在5%以內,兩者基本一致。地區(qū)經驗公式與面積比擬法兩種方法計算估算的楊家灣95%枯水徑流量為2680萬m3、3320萬m3,地區(qū)經驗公式成果偏小19.3%,面積比擬法成果與北洛河其它水文站頻率分布較為一致;同時,從更為有利于保持生態(tài)考慮,采用面積比擬法成果為楊家灣控制斷面生態(tài)需水量成果。
綜上,北洛河楊家灣入境控制斷面生態(tài)需水量為3320萬m3,生態(tài)基流量采用0.30 m3/s,非汛期生態(tài)需水量為630萬m3。
(1)選取規(guī)劃的葫蘆河楊家灣水文站作為北洛河入陜控制斷面是適宜的,用其生態(tài)需水量作為入陜控制生態(tài)水量,能夠滿足當前執(zhí)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需要,是可行的。
(2)楊家灣斷面非汛期生態(tài)需水量采用經驗公式與面積比擬法計算,綜合分析得出:楊家灣入控制斷面全年均生態(tài)需水量3320萬m3,生態(tài)基流量采用0.30 m3/s,非汛期生態(tài)需水量為630萬m3,成果具有一定精度,可供水量調度與生態(tài)治理有關部門參考。
(3)建議進一步加快北洛河陜、甘省界水量控制斷面楊家灣水文站建設步伐,在積累一定系列資料后對該斷面生態(tài)需水量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為北洛河水量管理與調度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