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慶
學校的政教群是我們每一個老師都必須看的,因為群里經(jīng)常會發(fā)一些有關(guān)班級的事,以便我們及時了解情況。
這天,我吃過晚飯,點開學校的政教群,突然一張圖片映入眼簾。放大來看,這拍的不正是我班教室門口的文化牌嗎?這個文化牌屬于班級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牌的內(nèi)容包括班級集體照、班主任照片和班主任寄語、科任老師寄語、班級名稱、班級口號、班級奮斗目標、班級榮譽等,所以,文化牌對于一個班級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展示班級風采的重要載體。
可在這張照片中,我們班文化牌中的一張圖片是倒著放著,而且在白色的塑料框里露出半截,圖片上還有被水浸濕的痕跡。我不由得緊張起來,這到底是什么情況?這幾天都在下雨,會不會是雨水不小心沾濕了文化牌?那圖片為什么是倒著放的呢?
第二天早讀時間,我來到教室。
“同學們,看看我的臉與以往有什么不一樣嗎?”我故作神秘地問。
“沒什么兩樣?。 睂W生們七嘴八舌地說。
“昨晚,我的臉被打了,現(xiàn)在還熱辣辣的疼呢?!甭犖疫@么一說,學生們議論開來,都定定地看著我,似乎想要在我臉上找到受傷的痕跡。我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然后把昨晚政教群里的事跟學生們說了一遍。
“這無聲的批評比當面狠狠批評還要難受?!蔽野欀颊f。此時教室里安靜極了?!翱墒虑橐呀?jīng)發(fā)生了,我覺得現(xiàn)在再追究是誰干的已經(jīng)沒有什么意義了。而且我始終相信,這件事背后肯定是有‘故事的,我想聽聽這個‘故事?!?/p>
教室里依然很安靜,沒有人站出來。這個狀況其實在我預料之中,我沒有生氣,而是用更加柔和的語氣說:“沒關(guān)系,我相信這個想講‘故事的同學一定會選擇適當?shù)臋C會告訴我的,我愿意等著。”
事實證明,我的預想是對的。
第四節(jié)課結(jié)束后,我到辦公室拿會議記錄本,無意中發(fā)現(xiàn)桌面的電腦鍵盤底下壓著一張紙條。我迅速打開來看,講“故事”的原來是班里的紫妮。她在紙條上把“故事”講了一遍:“昨天,班級文化牌里有一張圖片被雨水沾濕了,圖片也變皺了,于是我想拿出來重新放好。可沒想到,圖片卻怎么也放不進去,于是我想,就暫時倒著放吧,等晾干了我再把它放好。然后我就去上課了,后來居然把這件事給忘了……對不起,因為我的行為,導致集體榮譽受損……我錯了,我想給您和同學們道歉,希望你們原諒我。”字里行間,我能真切感受到她深深的愧疚。
聽到這個“故事”,我長舒了一口氣,慶幸當時沒有發(fā)火,而是選擇相信我的學生。感慨之余,我趕緊坐下來給紫妮回信……
(責編 蔣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