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杰羅姆·大衛(wèi)·塞林格(1919年—2010年)
美國作家,出生于紐約。1951年發(fā)表的《麥田里的守望者》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
采訪塞林格之子馬特,是在成都春熙路附近的一個酒店里。很難想象鬧市區(qū)能有如此安靜的所在:墻外是時髦的太古里,萬丈紅塵,熙熙攘攘;墻里是庭院深深,風未起,草木靜。
這種強烈的反差,倒是很像杰羅姆·大衛(wèi)·塞林格。他的一生熱鬧無比,出版作品不多,但對當代文壇的影響力無人能出其右,無論愿意還是不愿意,一直都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他的一生也清寥成謎,在聲名日盛之時起身離場,像個修行中的禪者,不再發(fā)表作品,靜謐地生活、寫作,對外界鮮少言語。
2019年是塞林格百年誕辰。馬特受譯林出版社邀請,第一次來到中國,在上海、南京等地參加關于塞林格的紀念活動。此前不久,譯林出版社在國內推出了首套塞林格“全集”,包括《九故事》《弗蘭妮與祖伊》《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和《麥田里的守望者》。
2019年3月23日,馬特在北京一場塞林格百年誕辰紀念活動上為讀者簽名。
4本書中,最為讀者熟知的是《麥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此書一經出版,便為美國文學揭開了新的一頁,影響了全球幾代讀者,也改變了塞林格的一生。
此前,塞林格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出身于紐約一個猶太富商之家。小時候,塞林格的學業(yè)一直不怎么出色,也不是個合群的孩子,被學校開除過,于是上了一所軍事高中。畢業(yè)后,在紐約大學僅讀了一年就退學了,一度隨父親學做生意。
高中時,他就開始偷偷寫作。后來,還專門去哥倫比亞大學的小說創(chuàng)作課聽講。1940年,塞林格在《短篇小說》雜志上發(fā)表了處女作——《年輕人》,開啟了自己的文學之旅。次年,他首次向《紐約客》投稿,小說的名字叫《沖出曼哈頓的輕度反叛》。開頭是個圣誕場景,一對小戀人霍爾頓和莎利在紐約街頭游蕩:“你恨學校嗎?”“不,我不恨。我恨所有的東西?!币粋€叛逆之夜由此展開。在這個故事的基礎上,塞林格創(chuàng)作了《麥田里的守望者》。
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文化,既以保守著稱,同時又在醞釀民權運動、搖滾樂等時代浪潮?!翱宓舻囊淮弊骷艺卺绕稹=芸恕P魯亞克、艾倫·金斯堡等人對戰(zhàn)后美國的社會現(xiàn)實不滿,又迫于麥卡錫主義的政治高壓,便以“垮掉的人生”來對抗現(xiàn)實。他們奇裝異服,蔑視傳統(tǒng),廢棄學業(yè)和工作,在爵士樂、搖擺舞、吸大麻、性放縱中放逐自我。
塞林格和他們相似卻又不同。他筆下的逃學少年霍爾頓,也玩世不恭,滿口粗話,抽煙、酗酒、招妓,嘲諷一切,控訴學校和教育。但他不羈的舉止下,內心暗藏溫柔:他會關心紐約中央公園里鴨子的下落,為正在街邊募捐的修女捐錢,甚至在半夜被老師疑似騷擾而離開其家后,還擔心是不是誤會了老師。“長大是人必經的潰爛”“我只想做個麥田里的守望者”, 這些充滿感染力的文字深深打動了讀者,在當時的年輕人中引起共鳴。新書兩個月內就再版了10次,霍爾頓的風衣、紅色獵帽,以及他說話的方式,都成了爭相模仿的對象。
數(shù)據(jù)能輕而易舉地說明《麥田里的守望者》的影響力。出版30年之后,這本書是美國公立高中被禁得最多的書(后來解禁),同時也是課堂講授最多的書之一。到了2013年,這本書的銷量已經突破6500萬冊,并且以每年至少50萬冊數(shù)量累計。目前,這本書的銷量應是7000萬冊,“如果他們告訴我的數(shù)據(jù)對的話”,馬特說。
譯者孫仲旭曾說過,《麥田里的守望者》不是一部“只破不立”的作品?!?0歲的塞林格在寫作時加入了自己的人生經驗,通過霍爾頓的老師之口,他引用了一位心理學家的名言:一個不成熟的人的標志是他愿意為了某個原則轟轟烈烈地死去,而一個成熟的人的標志是他愿意為了某個原則謙恭地活下去……說明塞林格認識到憤怒與發(fā)泄并非解決問題的辦法?!?p>
2018年10月出版的塞林格作品。分別為短篇小說集《九故事》,長篇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篇小說集《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弗蘭妮和祖伊》
馬特第一次閱讀父親這本著作是在12歲時,“當時我以為老師會在課堂上教《麥田里的守望者》,就讀了。我認為沒有哪本書的愛比《麥田里的守望者》更多,它的每一行每一個字里都充滿了愛。人生中會有很多重要的轉折點,讓你覺得失落、找不到方向。人們經常說到霍爾頓身上的那種憤怒和絕望,我父親身上也有這種憤怒和絕望,他本人是一個對世界充滿意見的人。但他所有的憤怒其實都來自于希望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更善良、更有愛。”
在馬特看來,《麥田的守望者》永不過時,因為“我們對生活、對這個世界的懷疑和困惑實際上從來都沒有停止,我覺得這就是人生的主要動力之一?!倍斚碌闹袊?,“和那個時代的美國很像,我們都在向前沖,但是到底要沖向哪兒呢?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我父親就開始問這個問題,他希望大家能停下腳步,去思考更多的問題,問一問自己是誰,想成為什么樣的人……類似這樣的問題?!?/p>
《麥田里的守望者》很有名,但它不是塞林格唯一引起轟動的小說。
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曾受托給《紐約客》上世紀40年代刊登的55篇小說評級,他吝嗇地只打了兩個A+,一篇給自己,另一篇給塞林格的《抓香蕉魚最好的日子》。
這篇和塞林格其他8個發(fā)表在《紐約客》上的短篇小說一起,收錄在這本《九故事》里。1953年《九故事》問世時,連續(xù)3個月蟬聯(lián)《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
塞林格對于寫作的要求是精益求精。他寫過的短篇不止9個,但諸如之前發(fā)表的《年輕人》《破碎故事之心》《傷感的中士》之類的作品,從未被他選入集中。中國作家葉兆言在塞林格的百年誕辰紀念活動上說:“《九故事》的最大好處就是它里面很多能當作短篇小說的范本,我知道美國短篇小說課經常會選它們,為什么?你讀懂了《九故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有可能讀懂現(xiàn)代的短篇小說?!?/p>
《九故事》也是塞林格4本著作中,馬特很喜歡的一本,“我第一次讀《九故事》時大概13歲。最初讀的時候,我也并不因為認識我父親,就知道他寫作的時候在想些什么。我很驚異,有人能寫出這種故事。他們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來了解父親。在這本書里,我可能最能聽到父親的心聲?!?/p>
中篇小說集《弗蘭妮和祖伊》里則有馬特最喜歡的故事《祖伊》,“我父親也很喜歡這本書,這是他生前重讀最多的自己的作品?!?/p>
在《九故事》《弗蘭妮和祖伊》和另一部中篇小說集《抬高房梁,木匠們;西摩:小傳》里,塞林格的筆下不斷出現(xiàn)一家人。他們姓格拉斯,兄妹7人,從大哥西摩到小妹弗蘭妮全是有語言天賦的神童,都參加過少兒競賽節(jié)目。1965年,塞林格在《紐約客》上發(fā)表了自己最后一篇小說《哈普沃思16,1924》,占據(jù)了雜志整整81頁,也是關于西摩·格拉斯的。
從《九故事》出版前后,塞林格就開始離開紐約曼哈頓東57街的家,去鄉(xiāng)下斷斷續(xù)續(xù)地居住?!拔腋赣H對出名這件事情大概只享受了一天。他完全看透了出名這件事的本質,他甚至為自己的出名而后悔。”
后來,塞林格干脆在新罕布什爾州考尼什鎮(zhèn)定居。在馬特看來,塞林格和其他所有的作家都不一樣?!芭e個例子,比如約翰·契弗或厄普代克,這些作家都是愛喝酒、愛聚會,打打撲克什么的。你仔細讀契弗和厄普代克寫的東西,會覺得他們好像很相似,而且有種隱隱約約的競爭。我父親不想那樣,他只想安安靜靜地寫自己的東西,不被別人影響?!?/p>
對《麥田的守望者》之后的寫作,評論界毀譽參半。有人認為,塞林格的寫作是“病態(tài)的”;另有一些評論家則認為,一種超凡脫俗的腔調在塞林格作品中越來越響,他們還為塞林格的隱居提供了一種解釋:“這個時代配不上那些為數(shù)不多的貴人,這些貴人被置于其中,只會被逼瘋和毀滅?!?p>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塞林格應征入伍,參加過諾曼底登陸和阿登戰(zhàn)役。戰(zhàn)爭時期,他也不忘寫作。
對此一個最好的例證,是塞林格剛住到新罕布什爾州時,接受了一個高中生的采訪。結果本來應該發(fā)表在校園報紙上的文章,卻被賣給了一家大報。塞林格非常生氣,從此拒絕任何采訪。
塞林格也宣布不再發(fā)表任何作品。美國女作家喬伊斯·卡羅爾·歐茨曾預言:“塞林格無法忍受批評家們的各種惡評,所以他要是愿意再寫,情愿為抽屜寫也不會為發(fā)表寫。他生前到底留下多少著作無從所知。如今整個世界急切地等待塞林格遺作的出版——它們肯定有,也是非常特別的遺產?!?/p>
馬特正是這些遺產的“第一手”接觸者和執(zhí)行人。自從2010年塞林格去世之后,他就停止了自己的事業(yè),著手整理那些文字?!皩ξ窗l(fā)表的那些內容,可能我的回答會讓你有些失望。我父親不允許他的作品改編成電影,也不希望他和作者之間有什么介紹人或闡述人,甚至不讓自己的作品封面上有任何圖像。他希望讀者能不帶預設、不帶偏見地讀他的作品。如果我對大家做預告或解讀的話,我真的就不是他的好兒子?!?/p>
但馬特肯定地告訴記者,“這些東西一定會出版,不會是一年之內那么快,也不會拖至10年。他真的是一直都在寫,所以會有很多很多的內容。我得把壞的、好的都整理出來。他已發(fā)表的作品經過了長期的、復雜的打磨,而后期這些沒發(fā)表的材料是沒有經過打磨的,更加粗獷、原始。對我來說,整理這些就像我還在和他對話,他還活在世上。我有時還要克制一種沖動,就是把那些文字只讓我一個人看?!?p>
《麥田里的守望者》早期的英文版封面。
馬特生于1960年,是塞林格和第二任妻子的孩子。他還有個一母同胞的姐姐:瑪格麗特·塞林格。
在來中國之前,馬特鮮少對媒體談父親?!霸谶@個世界上,了解他的人就那么三四個,我們碰巧都很保護他、尊重他,不愿意在公眾面前談他的事?!钡@也杜絕不了外界的好奇心。甚至當馬特使用信用卡簽名時,都會招來有心人的搭訕,詢問他和著名作家塞林格是否有關系。
不管怎么樣…… 我會站在一道破懸崖邊上。
我要做的, 就是抓住每個跑向懸崖的孩子……
我整天就干那種事,就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得了。
——《麥田里的守望者》
外界對塞林格的各種不靠譜的猜測、詆毀,馬特也看到過,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被驚呆,然后覺得很好笑,有時也會生氣?!懊襟w、讀者們從維基百科或傳記里讀到的他,離真實的塞林格其實非常遙遠。長期以來充滿了不真實的信息。而我不去說點什么,不去給大家展示離真實塞林格更近的塞林格,那是很遺憾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