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訥
小學教育中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比較新的學科,與數(shù)學、語文等基礎學科有許多不同之處。計算機課內(nèi)容十分豐富,許多小學生起初對計算機挺喜歡,但隨著時間推移和學習難度的增加,小學生基本開始厭學。要想讓小學生學好計算機,關鍵在于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興趣,讓計算機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在玩游戲中,使小學生“會”動
學習興趣是小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是學好一門課的內(nèi)驅力。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鄙虾玫谝惶谜n至關重要,它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我在為小學生上第一節(jié)計算機課時,將小學生帶入機房,在適當講述計算機室使用規(guī)則和維護常識后,讓小學生面對伸手可觸的計算機,看一看,摸一摸,仔細觀察各部分的外貌,然后提出“你認識面前的這臺機器嗎?”“你知道它由哪幾個部分的?”“這些部分各叫做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等問題,引導小學生思考,讓他們認識計算機的主機、鍵盤、鼠標、顯示器、驅動器等主要硬件組成部分。這樣,一開始就通過感性接觸刺激小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感官,使其很快“進入情況”,消除對電腦的隔膜和畏懼,保持初始的亢奮情緒,輕輕松松地開始計算機的學習。
計算機教學大多采用電教手段,運用多媒體與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化教育設備,把小學生所學習的內(nèi)容活生生的展現(xiàn)在小學生的跟前,解決了單調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在講述計算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時,教師可將一臺計算機拆開,將主板、CPU、內(nèi)存條、顯示卡等硬件通過視頻實物演示平臺展現(xiàn)于投影屏上,使每位同學對計算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讓他們初步了解計算機內(nèi)部的神秘感。這時可以將一些問題提出來讓小學生進行思索:這些芯片是怎樣組裝在一起而成為一臺能工作的計算機呢?各個芯片之間又將是如何工作的呢?小學生思索后,教師將這些硬件組裝在主板上,同時將CPU的作用、內(nèi)存條的功能、驅動器的用途——解說,最后啟動機器,當小學生看到顯示器出現(xiàn)熟悉的英文字幕時,都會產(chǎn)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欲望。
在小學計算機教學目標中,一個重點是讓小學生學會靈活、熟練、正確地操作鍵盤和鼠標。在具體課堂上,我們不能讓小學生只會機械地使用鍵盤和鼠標,而是要讓他們明白鍵盤和鼠標的功能是指揮計算機,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單一,怎樣讓小小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呢?計算機游戲的操作就是最好的“練兵場”。
在《金山打字通》這個軟件的游戲中,也只有在小學生熟練掌握鍵盤中的各個鍵時,才能得到高分。小學生們通過游戲過程,對游戲的使用技巧會自行琢磨,不用教師多說,他們也會根據(jù)計算機提示和自己的試驗熟練掌握,為以后其他應用軟件的使用打下基礎并且建立信心。由此看出,計算機游戲對小學生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有很大幫助。
二、發(fā)揮“小老師”和“興趣小組”作用,增強學習興趣
小學生當“小老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師生間單向傳遞知識的方式,使小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橹R的傳授者,發(fā)揮了小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于教學中的一些簡單而且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可以事先告訴小學生教學目標,讓小學生自己組織上課。這樣,小學生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備好課,并以自己最好的教學方式扮演“小老師”。同時,在實踐課中,教師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兼顧到每一個小學生,這時可以讓一部分操作較好的小學生當“小老師”,對其他同學在上機過程遇到的一些難題給予解答,互幫互助,共同學習。
對少數(shù)學習成績優(yōu)秀而又愛好計算機的小學生,可以組織計算機課外活動小組。通過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鞏固計算機基礎知識、操作技能,開闊眼界,增強小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興趣小組開展活動的內(nèi)容可以是利用學校淘汰下的計算機硬件設備組裝電腦,用計算機編排打印校報墻報。小學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也就更能促進小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
總之,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具有明顯時代發(fā)展性特點的新興課程,它沒有前面經(jīng)驗進行宣教,并且隨著時代的變遷,教學內(nèi)容也在不斷更新。對于小學教育階段,計算機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簡單常識和基本操作上,而應把教學重點放在計算機輔助教學和興趣培養(yǎng)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