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靜
摘 要 通過高溫固相法在空氣氣氛中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LED用發(fā)光材料Ba6Y2W3O18:xMn4+(0≤x≤0.02),并對其物相結構和發(fā)光性能等進行了研究。討論了摻雜不同濃度的Mn4+對發(fā)光強度的影響,通過一系列實驗測試所得不同Mn4+離子濃度摻雜下Ba6Y2W3O18:Mn4+發(fā)光材料的激發(fā)與發(fā)射光譜。結果表明,在365nm波長激發(fā)下樣品發(fā)射692nm波長的紅光,Ba6Y2W3O18:Mn4+中Mn4+的最佳的摻雜濃度為0.125%。
關鍵詞 發(fā)光性能 發(fā)光材料 熒光粉
0引言
白光 LED由于具有高效節(jié)能,綠色環(huán)保,體積小,壽命長等優(yōu)點,已經在工業(yè)、農業(yè)等發(fā)光顯示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基于LED研究的主流技術是使用GalnN藍色LED芯片(發(fā)射波段在450-480nm)結合Y3Al5O12:Ce3+黃色熒光粉 。該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轉換效率高且成本低,但Y3Al5O12:Ce3+發(fā)出的光線在紅色區(qū)域較弱,顯色指數(shù)較低,白光色溫較高。應對白光LED存在的問題,研發(fā)一種合適的紅色熒光粉來補充Y3Al5O12:Ce3+所缺失的紅色光譜部分成為了當前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Mn4+在300-500nm波段具有寬廣的吸收帶,可以方便地與YAG:Ce3+共用藍光激發(fā)發(fā)出暖白光。在藍光激發(fā)下,Mn4+ 可以發(fā)出600-700nm波長的紅色熒光,相較于稀土離子摻雜的熒光粉,價格更加便宜,而且Mn4+ 躍遷發(fā)出的光譜位于紅色區(qū)域,且其激發(fā)光譜位于藍紫光區(qū)域,所發(fā)射出較窄的紅光。根據(jù)這一特性,使用Mn4+ 摻雜的紅色熒光粉,結合GaInN藍色LED芯片和YAG:Ce3+黃色熒光粉,可以有效補充紅光成分,提升白光LED的照明效果。
本文主要介紹了一種新型的Mn4+激活Ba6Y2W3O18熒光粉,并對其制備過程、結構表征、光譜性能等進行了分析。
1實驗
1.1 Ba6Y2W3O18: Mn4+ 的制備
通過高溫固相法制備Ba6Y2W3-3xO18:xMn4+ (0≤x≤0.02)原料為:BaCO3 (99%)、Y2O3 (99.9%)、WO3(99%)、MnCO3(99%)。 計算相關原料的質量,首先根據(jù)化學計量比準確稱量,在瑪瑙研缽中充分研磨均勻后放置于坩堝中;然后在管式爐中1500℃焙燒6h;冷卻后取出研磨測試。
1.2分析表征
采用X射線衍射儀(XRD,丹東浩元DX-2700BH)測定樣品的晶體結構. 采用FS5-MCS熒光分光光度計測試樣品的激發(fā)光譜、發(fā)射光譜和熒光衰減時間。以上所有測試均在室溫條件下進行。
2實驗結果與討論
2.1 Ba6Y2W3O18: Mn4+(BYW: Mn4+)熒光粉的物相分析
圖2所示為不同濃度Mn4+ 摻雜的BYW系列樣品的激發(fā)和發(fā)射光譜圖。從激發(fā)光譜可以看出,樣品的激發(fā)帶主要位于355 nm和520 nm,分別對應于Mn4+-O2-電荷遷移帶和Mn4+的4A2g—4T2g電子躍遷,這些激發(fā)光譜表明BYW: Mn4+ 熒光粉可以被紫外和藍光LED的芯片激發(fā)。在365 nm波長激發(fā)下,樣品發(fā)射峰位于692 nm處,由于Mn4+半徑與W6+半徑十分接近,Mn4+進入基質的晶格中取代了W6+位置。由BYW的晶格結構可知,W6+與周圍的O原子構成八面體六配位的環(huán)境,因此,Mn4+進入晶格中也與周圍O2-形成六配位環(huán)境。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圖2中看出,熒光粉BYW:Mn4+的發(fā)射峰強度隨著Mn4+濃度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原因是Mn4+取代W6+時,先是單獨的離子取代形成孤立的Mn4+發(fā)光中心使發(fā)光強度提高,但是當Mn4+濃度繼續(xù)增加超過0.125%時,電荷匹配不平衡程度也會增加,為了補償電荷平衡Mn4+會在 BYW結構中俘獲間隙位置的O2-形成Mn4+- Mn4+-O2-離子簇,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孤立的Mn4+數(shù)量, 同時Mn4+- Mn4+之間的交互作用引起的無輻射躍遷也增加,而明顯降低Mn4+的發(fā)光效率,引起濃度猝滅。當摻雜達到臨界濃度為0.125%時,在室溫350nm 波長激發(fā)下其相應的色坐標值為(0.7266,0.2734),Mn4+之間能量傳遞的臨界距離可以通過Blasse公式計算:
RC≈2()(1/3) (1)
其中RC為對應臨界距離;V是晶胞體積;XC是臨界濃度;N是單位晶胞中摻雜離子的可用位置數(shù)。實驗分析可以得到V=588.84 3,N=4和XC=0.00125,然后計算出Mn4+在中 Ba6Y2W3O18的能量傳遞臨界距離RC為38.31。
2.2 Ba6Y2W3O18: Mn4+熒光粉的衰減
3結論
本文利用高溫固相法在空氣氣氛下合成了Ba6Y2W3O18: Mn4+紅色熒光粉。激發(fā)光譜和發(fā)射光譜表明BYW:Mn4+熒光粉在365nm波長激發(fā)下,其主發(fā)射峰位是692 nm波長為中心的帶狀峰,樣品的激發(fā)帶主要位于350nm和520 nm處。Mn4+最佳摻雜濃度為0.25%。BYW:Mn4+熒光粉的CIE坐標為(0.7266,0.2734)。結果表明,Ba6Y2W3O18: Mn4+熒光粉為目前紅色熒光粉的缺乏和Mn4+ 作為發(fā)光中心的熒光材料的發(fā)光機理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致謝:
感謝渤海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學院以及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對本工作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Wang,L.&X.Zhang& Z.Hao&Y.Luo& L.Zhang& R.Zhong&J.Zhang&J.Electrochem. Soc., 2012(159):68- 72.
[2] Yeh,C.W.&W.T.Chen&R.S.Liu&S. F.Hu&H. S.Sheu&J.M.Chen&H. T.Hintzen.2012(134):14108-14117.
[3] Nguyen,H.D.&C.C.Lin&M.H.Fang&J. Mater. Chem C.2014(02):10268-10272.
[4] Wei,L.L.&C. C.Lin&M. H.Fang. J. Mater. Chem. C..2015(03):1655-1660.
[5] Wang,B.&H.Lin&J.Xu&H.Chen&Y.,Wang.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4(06):22905-22913.
[6] Pan Y. X.&G. K.Liu&J. Lumin.2011(131):465-468.
[7] Jiao,M.M.&N.Guo&W.L?Y.C.Jia&W.Z.Lv&Q.Zhao&B.Q.Shao&H.P.You.Inorg. Chem., 2013(52):10340-10346.
[8] Xuan,L.H.& L.H.Chen& Y.W.Wei&J.D.White&Chem. Phys. Lett., 2017(686):212-217.
[9] Zhu,Y.G.&C.Tong&R.Q.Dai&C.Y.Xu&L.Yang&Y.D.Li.Mater.Lett..2018(213):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