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湖波,劉鐵忠,張湖源,李蕭薇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北京 100081)
根據亞洲減災中心的定義,災害是指一系列超過社會自身資源的應對能力,并造成人員、財富、環(huán)境損失,使社會功能遭到嚴重破壞的事件[1]。國際上一般將災害分為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兩大類。自然災害包括洪水、臺風、地震等,人為災害則包括?;肥鹿?、核泄漏、煤礦事故等。據統(tǒng)計,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頻發(fā),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為減輕災害帶來的影響和損失,各國除充分發(fā)揮政府、非政府組織等正式組織的減災救災作用外,已逐步開始關注發(fā)揮公眾的自救互救能力,如“第一響應人”計劃等[3]。同時,各國公眾參與災害應對,尤其是參與人為災害決策管理的熱情很高。以上事實說明將公眾納入災害應對計劃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但是,災害的演化性質,如干旱發(fā)生過程緩慢,地震發(fā)生過程猛烈會使公眾產生十分不同的恐懼心理;災害的類型,如“天災”臺風與“人禍”核泄漏會造成公眾與政府不同程度的對立。所以,如何使公眾對災害形成正確的認知是發(fā)揮公眾減災救災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目前關于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風險感知,如Slovic從恐懼和未知兩個維度將災害進行分類,并據此提出改善公眾風險感知的建議[4]。其他學者從心理學范式、啟發(fā)式等角度分析影響公眾風險感知的因素和機理也已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但是,當前的風險感知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然災害,缺少對人為災害的關注,對兩者的比較研究更是不足。因此,本文將從數據獲取方式、變量類別、變量關系、解釋理論等方面比較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風險感知的研究差異,并從人為災害的形成原因、發(fā)生過程和后果影響等角度分析差異的產生原因,最后給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人為災害主要是指由人為因素引發(fā)的災害,國外經常使用“Not an act of God”這一形象比喻來界定人為災害,如環(huán)境污染、危化品事故、核事故等災害。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自然現象,包括干旱、臺風、雪災、地震、泥石流、火山噴發(fā)等,一般屬于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5]。也有一些災害是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混合,如地震引發(fā)的福島核泄漏事故。關于兩種災害的風險感知研究在研究范式、數據獲取方法等方面比較類似,但關注重點和研究結論卻存在著一定差異。
(1)風險感知研究范式
人為災害與自然災害的研究范式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心理測量范式(Psychometric Paradigm)和啟發(fā)式(Heuristics)。Fischhoff等[6]和Slovic提出的心理測量范式理論試圖通過調查問卷來量化個體的風險認知和態(tài)度。該理論假定風險感知的特征和相互關系可以量化和模擬,并在問卷中要求受訪者表達他們對風險各種特征(如可能性、嚴重程度)的認識,他們處理風險的能力(如可控性,知識),他們的感受(如恐懼)以及他們對風險管理的態(tài)度(如信任),然后將所得問卷結果進行定量化分析處理(研究邏輯如圖1所示)。啟發(fā)式是指人們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并在不使用所有認知能力的情況下作出決定的方法。其特點是在解決問題時,利用過去的經驗,選擇已經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不是系統(tǒng)的、確定的步驟去尋求答案。主要包括可得性啟發(fā)式,代表性啟發(fā)式以及錨定和調整啟發(fā)式[7]等(研究邏輯如圖2所示)。所以,運用啟發(fā)式的風險感知研究經常結合案例分析或訪談進行,探究影響公眾風險感知的因素和機理。
圖2 啟發(fā)式研究邏輯Fig. 2 Heuristic research logic
圖1 心理測量范式研究邏輯Fig.1 Research logic of psychometric paradigm
(2)主要研究變量
人為災害與自然災害風險感知研究中的變量類別基本相似。從變量大類上主要包括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心理變量、能力變量、風險感知和行為(意圖)等[8,9]。其中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一般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職業(yè)、收入等,國外研究一般還會考慮種族因素;心理變量主要包括信任、負面情緒(如悲傷、憤怒、焦慮等)、責任感等;能力變量一般包括對相關風險、災害的認識和應對技能掌握情況;風險感知包括從恐懼等心理感受評價,也包括從風險的概率和后果等客觀認識評價;行為(意圖)包括可能會采取的風險減緩、應對、恢復措施,如購買保險、制定家庭應對計劃、疏散等。其他還有一些難以歸類的變量,如災害經歷等。
(3)數據獲取方法
人為災害與自然災害風險感知的數據獲得主要包括問卷調查、(半)結構化訪談和實驗觀察等,其中問卷調查應用最為廣泛[10]。大多數問卷都是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研究需要進行設計或者將相關問卷進行改編調整,但是很少有研究報告他們是否對問卷進行了測試(如焦點小組、專家評議等)。問卷的發(fā)放方式包括現場發(fā)放、網上調查、郵件調查和電話調查等,大多數研究選擇樣本時都采用了概率學方法,如簡單隨機抽樣、分層抽樣或整群抽樣等。研究的樣本量大多為400以上,也有部分研究的樣本量為100以上。
(1)具體變量的差異
主要體現在心理變量上。自然災害關注最多的是一種自我的負面情緒,如悲傷、恐懼或心理應激反應等,人為災害則更多地關注對立情緒,如憤怒、厭惡等[4,8]。
(2)變量間關系的差異
主要體現在風險感知與行為(意圖)的相互關系上。研究發(fā)現,自然災害的風險感知與行為(意圖)間一般存在相關或因果關系,即自然災害的風險感知可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公眾的行為。相反,人為災害的風險感知與行為(意圖)之間的關系則相對模糊,如Haynes等[11]的研究發(fā)現風險感知與行為之間無顯著相關關系,而Ruin等[12]的研究則認為兩者之間有相關關系。
(3)理論依據的差異
學者一般使用期望價值理論理論(Expectancy Valence)來解釋自然災害的風險感知,該理論認為,個體完成各種任務的動機是由他對這一任務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對這一任務所賦予的價值決定的。個體自認為達到目標的可能性越大,從這一目標中獲取的激勵值就越大,完成這一任務的動機也越強。具體應用時又分為保護動機理論(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保護行動決策模型(the Protective Action Decision Model),動機意向義務理論(the Motivation Intention Volition Model)和風險信息的尋求與處理模型(the Risk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Processing Model)等。人為災害的風險感知解釋理論除包括以上理論外,還包括社會交換輪。社會交換輪主張從經濟學的投入與產出關系的視角研究社會行為的理論。用該理論解釋風險感知的基本思路是風險感知的大小與風險帶來的收益和損失大小有關。這種理論在“鄰避”型設施風險感知的研究中應用較多[13]。
表1 人為災害與自然災害風險感知研究的比較
(1)組織管理不善是人為災害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人為災害最初的危險源一般都來源于人類的活動,如興建水壩、核電站、化工廠等,類似設施建立后還需要人員進行監(jiān)督與管理。雖然管理實踐和學科的發(fā)展為其生產效率和安全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仍避免不了疏漏或存在當前管理制度、方法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為人為災害的產生埋下了隱患。而且,當前人造設施開建前的論證等往往會有“相關技術十分成熟,安全性極高”等類似評價結論,就使得部分公眾會將人為災害的發(fā)生大部分甚至完全歸咎于組織管理因素[14],將人為災害視為“人禍”。
(2)科技不成熟是導致人為災害發(fā)生的另一個原因。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今天,各國、各行業(yè)都在積極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或引進。雖然最終運用到實踐中的科技大都經過充分的科學論證和試驗檢驗,但由于安全監(jiān)測技術的局限性和技術使用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科技的一部分副作用并未被完全識別和認識,所以時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不利后果。同時,根據Slovic的風險感知“恐懼-未知”二維劃分,科技的未知性也是導致公眾的人為災害風險感知更強烈的重要原因。
(3)利益博弈是人為災害發(fā)生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與自然災害相比,人為災害的發(fā)生有更明顯的利益沖突,尤其是“鄰避”(NIMBY)型設施引發(fā)的人為災害。如化工廠、核電廠、垃圾處理場可為社會生活、生產提供必不可少的原料、能源或者便利,具有比較明顯的正向外部性。但相關設施建在公眾周圍時都會遇到比較大的阻力甚至反對,這是因為公眾認為相關設施是為整個社會服務的,利益歸社會或者企業(yè)所有,自己卻承擔了與所得利益相差甚遠的風險(如健康損害)甚至利益損失(如周圍地價房價的貶值)。從利益與風險的分配承擔上公眾會認為人為災害是更不能接受的[15]。而且,一旦相關人為災害真正發(fā)生,那么周邊公眾就會自然覺得自己的利益損失是被他人強加的,部分風險感知研究將其稱為風險的“自愿性”(Voluntary)。
(4)信息不足和難以理解是公眾損失擴大的客觀原因。由于人為災害本身的社會敏感性等原因,與自然災害相比,政府、企業(yè)等發(fā)布的關于人為災害的信息相對較少,很多公眾甚至根本不清楚自己周圍是否存在危險源,很難做出有效地預防準備。另外,由于人為災害的產生機理相對復雜,且常涉及技術因素,所以與自然災害相比,公眾對相關信息的理解也是不足或者存在偏差的,進而會導致公眾采取不正確的災害應對行為,擴大災害損失。
人為災害與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快慢不同,會給公眾產生不一樣的直觀感受和心理沖擊。人為災害的發(fā)生大多都伴隨著燃燒、爆炸等現象,災害表現快速猛烈,給人印象深刻。如火災、化工廠爆炸、核泄漏等能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對人的心理造成沖擊,親歷者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并留下陰影。而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則相對緩和,雖然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的發(fā)生也比較迅猛,但干旱、暴雨、熱浪、雪災等的發(fā)生則比較緩慢、可預測,甚至有比較準確的預警,給公眾的心理沖擊相對較小[16]。因為人為災害的可控性較低,所以公眾即使感知到風險巨大,也會覺得自己無能為力,風險感知對公眾的行為失去預測作用。
人為災害與自然災害都會造成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和基礎設施破壞等物質損失,但兩者的社會影響存在巨大差異。
(1)自然災害一定程度上會改善公眾與政府的關系,人為災害則會損害公眾與政府間的關系。如汶川地震發(fā)生后,中國政府和公眾積極救災,國際社會也予以積極援助,整個社會展現出了空前的團結,公眾對政府的救災活動給予了積極評價。與之相反,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后,雖然日本政府也積極救援,但日本公眾和環(huán)保團體組織仍對日本政府展開了猛烈的抨擊。認為日本政府和監(jiān)管機構沒有完全致力于保護公眾的健康和安全,福島核泄漏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日本政府內部腐敗和對公眾的漠視[17],公眾對日本政府的信任大打折扣。
(2)人為災害的發(fā)生更容易促進公眾追求風險管理的過程公正,即公眾要求參與到相關風險的決策和管理中。如近些年發(fā)生的反“PX”項目事件和反垃圾焚燒廠事件都反映了公眾不再滿足于獲得政府、企業(yè)披露的風險評價和管控信息,公眾有進一步參與人為風險、災害決策和管理的訴求[18]。尤其是在人為災害中公民不應再是可有可無的人或者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解決問題和決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3)人為災害和自然災害引起的公眾情緒不同。兩種災害都會引起公眾的焦慮,但公眾在人為災害中往往表現出憤怒,在自然災害中則表現出悲傷。這是因為公眾認為自然災害人類無法控制,一旦造成損失人們只會為失去的親人、財產等感到悲傷。相反,根據事故致因理論,人為災害的發(fā)生大多是因為人的疏忽或者安全措施不到位等積累質變引起的,所以公眾對這種人為因素造成的災害會十分憤怒。而且,憤怒也為公眾開辟了批判權力持有者的空間[19]。
(4)人為災害的補償方式更復雜。不論自然災害還是人為災害發(fā)生后,政府或者企業(yè)經常會出于利益補救或者人道主義對受影響公眾進行補償,但是在對人為災害進行補償時應該更加謹慎。因為對公眾進行補償時,他們有時會認為這是一種“賄賂”,是一種變相的“風險補償”[20,21],這種補償可能會導致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
表2 人為災害與自然災害風險感知差異的形成原因
(1)人為災害中更應關注公眾情緒。在人造設施、項目的啟動、立項、建設、運營、處置等過程中廣泛聽取公眾的建議和意見,重點關注公眾消極和對抗性的言論,及時發(fā)現公眾在情緒上的波動,并通過知識宣傳、現場答疑、項目參觀等多種方式與公眾保持溝通,確保公眾的憤怒或不信任等對立情緒能夠得到及時釋放和化解。
(2)在人為災害中謹慎使用風險感知預測公眾行為。人為災害中公眾的行為是由心理、風險應對能力和利益博弈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除多方面調研公眾對人造設施、項目看法和態(tài)度作為預測公眾行為的依據外,還應結合其它手段和指標綜合判斷公眾的行為(意圖),如公眾的相關科學素養(yǎng)和風險應對技能水平,以及項目可能帶來的預期經濟和社會收益。
(3)嚴格區(qū)分人為災害的賠償和人道主義補償。有針對性地制定人為災害發(fā)生后的賠償和人道主義補償適用條件和標準,嚴格依據規(guī)定進行賠償或補償。發(fā)放款項時注明賠償或補償的具體分類,并對發(fā)放原因和依據進行說明,這樣既能減少公眾因款項數額產生的對人為災害嚴重性的誤解,同時也能使公眾感受到政府、相關企業(yè)對人為災害處理的誠意。
(4)人為災害應盡快實現從管理向合作的轉變。政府部門和企業(yè)應轉變公眾僅是可有可無的信息接收者的觀念,認識到公眾是人造設施、項目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在涉及公眾利益的情況下通過公告、新聞、聽證會等多種形式保證公眾的相關知情權,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促成公眾參與到人造設施、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決策和管理中。
(5)提高公眾參與風險管理的能力。既要肯定公眾參與風險管理的作用,也要認識到當前公眾在風險認識和決策參與能力上的不足。政府部門、社區(qū)可以通過宣教培訓、知識技能競賽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公眾的知識技能培訓,鼓勵企業(yè)邀請公眾參觀、評價其風險管理工作,提升公眾的風險管理認識和水平,循序漸進地引導公眾參與風險管理。
文章從數據獲取方式、變量類別、變量關系、理論依據等方面比較分析了當前人為災害與自然災害風險感知研究的異同,并根據兩種災害的形成原因、發(fā)生過程和社會影響解析了造成其風險感知不同的原因,提出了針對人為災害的風險管理建議。人為災害與自然災害風險感知的比較研究有助于區(qū)分公眾對兩種災害的認知差異,幫助政府部門更好地理解公眾行為,提升公眾參與風險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