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姬新元
正月十五的元宵吃完后,紅色跟著春節(jié)暫時離開了,城市像退潮后的沙灘,只剩下零星幾抹紅。沒有了鮮艷的顏色,城市的冰冷直接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風也帶著寒冷,不留情面地直接給人迎面打過來。
一夜夜的冷雨下個不停,催的人直往被窩里縮。當樓下的光禿禿的紅葉李冒出第一朵花的時候,春天終于來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著報春使者,桃花、杏花、梨花、海棠花,像排著隊一樣地全開了,先是一朵,再是一樹,最后是一片,從高處看,花樹緊挨在建筑物旁邊,柔和了建筑物的剛硬,整個城市都陷入了花的海洋。
之前除了衣服的增減,我并不能直接感受到季節(jié)的變化。直到高三那一年的春天,整天都埋頭于枯燥乏味書籍的我見到了一棵樹,一棵春天的樹。它立在告示牌后面,我每天從告示牌前經(jīng)過,并沒有注意它的存在。在一個天氣陰沉的下午,我抬起頭,發(fā)現(xiàn)開花了的它,它是一棵玉蘭,有著乳白色的花朵。那個景象我一直都記得,它像一把劍,劃開了濃郁的沉悶。以前讀林徽因的“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只覺得這個景色很美?,F(xiàn)在真的看見一樹一樹的花開,看見經(jīng)歷了冬天的滄桑的樹上開出明媚的花,才真的感受到春天。
現(xiàn)在每年春天,我都要去花草樹木旺盛的地方欣賞春天。春天的花多得讓人數(shù)不過來,有的嬌艷,有的絢爛,有的可愛。還記得小時候學的朱自清的《春》中“紅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現(xiàn)在看來怕是和我一樣都看花了眼,哪里只有這幾種顏色,光是紅的就還有嫣紅,紫紅這些。有些顏色還叫不上名字,中國古人就在這方面顯示出來他們的智慧,桃花的顏色就叫桃紅,海棠的顏色就叫海棠紅,梅花的顏色就叫梅紅。
春天萬紫千紅里也少不了最彰顯活力與自然的綠色。柳樹先是冒出了芽,再是舒展出葉子,最后就甩起了長長的辮子。小草一個接一個從被露水打濕的草坪中探出腦袋,接著喝飽了水后,便趕著往上竄。春天可不止有植物的變化,連水都變得不一樣?!按簛斫G如藍”,不管是不是江水,在春天,都是碧綠如玉。有風時,微起波瀾,無風時,映照著岸邊植物的身姿。
“小樓一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杏花”,春天這么多美好的景色,可離不開春雨的滋養(yǎng)。春雨下得不僅霸道,反而非常溫柔,把手伸出雨傘好一陣,它也只能打濕你的手掌。但是春雨給春天增添了不少美景,在煙雨朦朧中,賞花,看景,都別有一番風味。按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給景物加上了一層濾鏡。
春天,不僅停留在文人墨客的詩詞中,它更存在于我們身邊,窗邊的樹上有春天,天上的風箏上有春天,落在傘上的雨里也有春天。
作者簡介:王奇(1998-),男,漢族,四川隆昌人,本科,愛好文學,經(jīng)常寫作。
通訊作者:姬新元(1991-),輔導員,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