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祥
如果可以用一個詞形容楊明這篇小說的話,那就是溫暖。小說實在太簡單了,簡單得幾乎看不到故事。作為鐵路題材的中篇小說,沒有故事,或者說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故事支撐,能寫到這種感人程度,真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小說寫了三個人,孟老六、葉知霜和他的女兒葉心蕾。中心人物孟老六連個正當名字都沒有,還“死”過一回,但是,他勤勤懇懇無怨無悔精細工作的精神和純樸真誠對待同志的情誼,打動讀者,讓人動容。
楊明的小說一向注重細節(jié)。他描述孟老六縫補車廂劃破的坐席椅:“孟老六架上花鏡,往大號鐵針的針眼里穿魚線。釣魚用的尼龍線,又細又韌,縫補著坐席,哧哧的聲音回響在車廂里,針腳均勻細密?!睂懨侠狭鶎W⒐ぷ鳎骸懊侠狭鶖Q開茶爐上方的注水閥,眼睛盯著爐壁上玻璃管的水位儀將水補滿,關上注水閥向爐膛里填一鍬煤,推起小車進了車廂?!倍际强陀^行動,都是具象實錄,如果不是作家細密扎實的觀察和對環(huán)境的熟悉是很難如此真切生動地描述出來的。
從外觀看,楊明長得高高大大,有時候說話還爆粗口。由于聽力欠佳,與之交談甚至感覺不夠順暢。但是,他絕對是個熱心腸,就連秋雨中的小鳥如何度過漫長寒冬他都擔心。他的文字充滿溫情,讀他的小說怎么也和他的模樣重疊不起來。他常常賦予簡潔語言以神奇力量,努力顯示人物在小說和真實生活環(huán)境里的內心世界,讓讀者既感受到豐富的詩意情調,又體會到作家的心情態(tài)度,親切如溫暖的燈火。
只有內心充滿愛意的人,才能用有情眼睛看無情世界。托爾斯泰在《什么是藝術》中說:“這種純樸的感情是一個非常純樸的人,甚至是一個小孩所熟悉的,它使人為別人的快樂而高興,為別人的痛苦而憂傷,并使人的心靈和另外一個人的心靈融合到一起,這種感情就是藝術的本質?!毙≌f中流露出的同志情和父女情交織在一起,讓讀者在充滿溫暖和愛意的世界里,感受人間真情。
當然,小說并不僅僅是寫溫情故事。小說要表現(xiàn)的是兩個曾經立過功的老鐵路人的工作狀態(tài)和奉獻精神。兩個“守車員”并不需要誰來監(jiān)督或指導他們工作,他們完全是自動自覺不知疲倦地干活。即使這樣,孟老六還是在完成應該做的事情之后,像個父親一樣和列車說話,為列車坐席縫縫補補,他把列車當成了自己親人和自己的家。
楊明將目光投放在了鐵路最底層,書寫了他們日常工作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小人物。鐵路人都知道,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擎起了整個鐵路的大廈。他們那么渺小又那么偉大,那么樸實又那么真實。他們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情,把同志當成自己的親人,他們無論對工作還是對同志都有著深厚的情感。而恰恰正是這樸素的情感和微不足道的小事,才應該是作家沖動和寫作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