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是人之本能。一鍋熱騰騰的湯,時間久了總會變涼。人也是這樣的,時間久了,總會遺忘一些事,一些人。然而,生命中總會有些人與事,是你忘不了也不能忘的。
我初一的班主任——黃老師,就是我忘不了的那個人。
我從小就是一個無憂無慮、自由散漫、不愛動腦筋的孩子。整個小學階段,老師對我的印象就是:活潑、機靈,但比較懶散,十分隨性,尤其是不愛寫作文……
進入初中之后,我遇見了她,她領我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不僅讓我擺脫了懵懂,而且令我備受鼓舞,興奮不已。
那年夏天,有一天早晨,黃老師把我叫到辦公桌前,笑嘻嘻地對我說:“曹語桐呀,老師認為你是一個很機靈、很有潛質的孩子,想讓你報名參加全國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蔽乙汇?,馬上推辭說:“老師,我不行的!再說,我最怕寫作文了?!秉S老師仍然笑著說,“你沒試過怎么就知道不行?接受挑戰(zhàn)才能錘煉人的勇氣和膽識。不要怕!老師會幫你的。”說完,她順手遞給我一些她早已準備好的資料。當時的我既驚慌又興奮。不知是因受到老師的“分派”而有一種被信任的喜悅,還是因好奇老師所說的“潛質”是什么,我報了名。接下來便是一連串的閱讀、寫稿、修改、易稿、再修改的訓練,我全身心地投入了進去。
其實我對那次參賽并沒有多大底氣,對于獲獎更無奢望。只記得整個夏天我都浸泡在書卷里,黃老師也一直幫助指導著我……漸漸地,我好像領悟到了作文的窗戶正慢慢向我開啟,我的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也就是在那年冬天的一個下午,黃老師高興地告訴我,我的參賽作文獲得了全國創(chuàng)新作文三等獎。但我心中裝滿了藏不住的喜悅!
第二年的“五一”勞動節(jié),黃老師調到別的學校任教去了。歲月無法停留,我的學業(yè)還在繼續(xù),每當我翻閱書卷時,都會想起她來。她就是我的初一班主任黃老師,那個我不能遺忘的人。
點評
在少年的心底,始終流淌著記憶的涓涓小溪,與其說是教師對學生學業(yè)的傾心輔導,不如說是教育者用機敏與真情在叩啟學生的智慧之窗,激發(fā)起學生內心的自信與上進。小作者娓娓敘來,文思流暢,文筆細膩,個性活脫,情感真切,字里行間充溢著感念之美德!
(指導老師:吳義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