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東
小時候愛讀書,緣于家里有書。我父親是鄉(xiāng)村教師,母親是赤腳醫(yī)生,和村里多數人家一樣,我家經濟條件不好。更何況,我和兩個弟弟都特別能吃能喝。
即使這樣,愛讀書的父親和母親買了不少書。除了四大名著,還有《說唐》《三言二拍》等古典文學著作,也有高爾基的“童年三部曲”以及《紅與黑》等歐美名著。小小的我,還不認識多少字,就開始接觸這些書,雖然很多根本看不懂,甚至完全是囫圇吞棗似的翻閱,但也漸漸迷上了這些書。
記得每次放學,如果父母沒有安排我去挑水、喂豬或者摘菜,我就會拿起一本書,坐在屋里或門檻上認真地讀起來。母親喊我吃飯,第一遍我往往聽不見,“快來吃飯呀,菜都要涼了?!蹦赣H又喊了一聲,我才回過神,合上書,趕緊坐到餐桌邊端起飯碗。
母親從來不因為我讀書耽誤了干活而責備我,對我看課外書很支持。那時候,老師幾乎不布置課外作業(yè),我也不用擔心沒寫好作業(yè)而挨批。
很多個夜晚,煤油燈下,我手捧一本喜歡的書認真閱讀,而母親在煤油燈下縫補衣服,納鞋底,做一些鄉(xiāng)村女人常做的手工活。有時候,母親還會一邊做著活計,一邊哼著歌。我印象最深的是,母親經常哼唱《九九艷陽天》這首歌曲,還有一些我不知道歌名的民歌。
母親勤勞堅韌,質樸無華。她納的鞋底,正反面的圖案一模一樣,就像工藝品。她縫制的衣服,和街上的裁縫相比一點不差。村里誰家添了孩子,她都會縫制小鞋小帽,再用手絹包上兩個雞蛋,送給人家。我在讀書時,不時地觀察母親的手工,像釘扣子、補破洞之類簡單的縫補我也學會了。每當母親要換針線的時候,都會讓我?guī)椭鸭毤毜木€穿進針眼里。“我的大仔心眼細,做事也細致?!蹦赣H接過我穿好的針線,總會開心地看著我,夸我一句。
母親也像一本書,讓我讀出無盡的哲理與關愛。
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我喜歡看《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這類武俠小說,喜歡書里的戰(zhàn)斗情節(jié),羨慕書里的男人能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時?;孟胱约焊≌f里的英雄一樣,執(zhí)劍天涯,行俠仗義。到了四五年級時,我閱讀范圍更加廣泛,開始接觸國外文學名著?!痘缴讲簟贰恫杌ㄅ贰稄突睢返冉浀涿钌钗?,讓我心靈受到極大的震動。這幾本書我讀了好多遍,每一次,都讓我更加感受到沉默的力量——好的文字讓人安靜。
讀書不是一件熱鬧的事。真正的讀書,得在安靜的環(huán)境,讓心靜下來,才容易進入文字的世界,與書里的人物對話。
現在,我很難說出以前讀過的哪幾本書對我影響最深。小時候讀過的書,尤其是經典,它們都化成了我記憶的一部分,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一直到今天,它們依然是我精神世界必不可少的養(yǎng)分,變成了我成長路上的指路燈。
我想,自己之所以能成為一名作家和學者,一定與小時候讀過的那些書有緊密關聯。那些書教會了我理解生活,學會愛,發(fā)現美,找到了希望與理想。一本好書,就是一盞燈。我慶幸,我的心里亮著多盞書燈。
(作者系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