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沛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圖書附屬物的借閱量已經逐漸與圖書借閱讀的比重接近,為了提高圖書館的借閱服務和管理質量,需要加強圖書附屬物的典藏流通管理方式和制度。本文基于圖書附屬物的典藏流通管理方式進行探討,論述圖書附屬物資源的合理利用及配置問題,就圖書附屬物的管理、典藏和流通措施進行分析,提出幾點建議和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圖書附屬物;典藏流通;管理方式
隨著數字化管理和信息技術的應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圖書借閱和圖書附屬物的使用需求越來越高。甚至于有些相關知識科普書籍,音像視頻資源會比圖書的應用率要更高。圖書附屬物是圖書資源內容的一部分,有些是知識的補充和拓展,有些是用另一種方式直觀的呈現。不管怎樣,圖書附屬物都是圖書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較傳統(tǒng)圖書紙質出版物,具有圖書附屬物的書籍應用較為廣泛,能夠以多種形式展現書籍內容,具有生動性和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較普通紙質書籍,具有圖書附屬物的圖書流通和典藏管理方式也需要具備相應標準,嚴格按照具體要求進行管理,以提高借閱和使用體驗。
1 圖書附屬物的分類說明
圖書附屬物是對圖書內容的補充、說明和參考,一般隨書出版或是分離統(tǒng)一管理。圖書附屬物的幾種內容形式分為四種,一是具有閱讀必要性的補充性介紹,多是因為文字形式無法呈現而通過視頻音像的形式加以展現,加深讀者對內容的理解和認知;二視聽型,多是操作流程示范、聽力素材資源庫以及視頻影像的方式直觀呈現書籍內容;三是電子文檔的備份,以數字化的形式轉化書籍內容可供讀者隨身攜帶;四是贈品形式的,附送與書籍內容無關的軟件或資料。
2 圖書附屬物的管理現狀
圖書附屬物一般來說就是隨書光盤,這類圖書既不屬于電子圖書、期刊的形式呈現,也不是傳統(tǒng)紙質書籍的范疇,是新舊書籍形式有效結合,圖書附屬物作為以電子、信息化的方式為圖書本身的內容服務,供以解釋、說明、拓展閱讀,有助于讀者理解和記憶。但是圖書附屬物的典藏流通和管理方式現階段還由于一些不可抗力,出現諸多管理問題。比如容易被擠壓、劃傷造成光盤內容損壞,需要密封保存,過度依賴相關設備等情況。
2.1 圖書附屬物的利用率較低
多數形式的圖書附屬物都是隨書粘貼在書籍扉頁或后記上,這就意味著圖書附屬物經常性的遺失,導致無法合理利用?;蛘邽榱颂岣唛喿x體驗將圖書與圖書附屬物分隔開,導致圖書附屬物無法發(fā)揮其作用。長此以往,圖書附屬物被破壞、丟失以及無法利用的可能性較大。并且缺少圖書附屬物不但會降低圖書自身的價值,而且還形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
2.2 缺少相關設施建設
圖書附屬物的借閱在圖書管理中通常是分隔開的,就算想要使用圖書附屬物,也由于缺少相關技術軟件和硬件設備而無法應用光盤、硬盤資源。圖書附屬物過度依賴基礎電子設施建設,然而有關圖書借閱只是將圖書和圖書附屬物的管理有序分隔,雖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保存了圖書附屬物的質量,但是大大降低了圖書附屬物的使用率,不利于圖書附屬物的應用。
2.3 對圖書附屬物的不重視
由于圖書附屬物無法直接呈現,讀者無法直觀的了解里面的內容和內涵,固有印象導致對圖書附屬物的不重視,缺少保護和儲存意識,隨意的摔、扔、書籍,造成圖書附屬物的損壞。這正是由于圖書附屬物的流通管理途徑匱乏,導致人們缺少對圖書附屬物的相關了解和認識。
2.4 電子化管理不全面
圖書附屬物也可以除光盤之外的形式呈現,以提高圖書附屬物的利用率會將圖書附屬物的內容數字化和信息化,將其資源壓縮上傳至網絡,把鏈接標注在書籍中,供起觀賞和下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圖書附屬物利用途徑,但是缺少圖書附屬物的實體表現,使人們更加容易忽視圖書附屬物的存在。
3 圖書附屬物的典藏流通管理方式
3.1 圖書附屬物的儲存管理方式
首先要基于對圖書附屬物的保存和管理,可以將圖書附屬物的光盤、硬盤進行登記,并與對應圖書記錄相對序號。如果需要加強對圖書附屬物的質量管理,則需要加強圖書附屬物與配套圖書的聯系管理,引導讀者通過圖書去找尋相應的圖書附屬物進行使用??梢园惭b圖書類別、使用頻率以及圖書資源的索引編號順序進行有序管理,既能保證圖書附屬物的資源有效利用,又能構建一個良好的圖書附屬物儲存保護環(huán)境。
對于圖書附屬物的分編和管理過程,可以通過按照圖書書籍的上架出版時間日期進行排序,也可以針對使用類別進行歸納整合,通過借閱情況,合理安排圖書附屬物的排序特征,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圖書附屬物與圖書的標識處理,注重實效性和實用性。
3.2 圖書附屬物的典藏流通方式
圖書附屬物的典藏流通管理現階段主要是通過把圖書附屬物隨書配套予以借閱,在書籍中具體標注圖書附屬物的內容部分,以便讀者根據需求自行查閱。另一種流通方式就是通過轉化圖書附屬物的內容資源上傳至網絡,讓讀者利用個人終端自行查閱所需內容。還有一種就是圖書發(fā)行后,后續(xù)發(fā)行優(yōu)質圖書附屬物供有需求的讀者購買閱讀,既滿足了讀者所需,又降低了資源浪費。
4 圖書附屬物的管理模式與典藏流通管理分析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傳統(tǒng)紙質圖書利用率不如從前,現代社會更注重網絡化資源的應用,由于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電子信息的數字化應用也對圖書附屬物的使用提供了相應途徑,通過合理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構建相應的圖書附屬物資源數據庫,可供讀者按照書名和內容進行查找,加強網絡化資源管理。對于圖書附屬物的管理與服務的建議如下:
4.1 加強相關工作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對于圖書附屬物的儲存保護管理和負責典藏流通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提高其專業(yè)管理素養(yǎng),培養(yǎng)現代化信息意識,首先要對圖書附屬物的借閱和歸還進行按時記錄,對圖書附屬物的使用情況做到詳細的損傷檢查,并根據相關書籍知識的內容更新,對圖書附屬物進行相應的內容改寫,及時更新,與時俱進。對于圖書附屬物的典藏流通管理,除了需要登記造冊之外,還需要做好相關備份,及時根據目錄檢查數目管理。圖書附屬物的管理人員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責任心和毅力,一絲不茍的完成工作。
4.2 加強圖書附屬物的管理規(guī)范
為了滿足高質量的圖書閱讀服務,必須要加強圖書附屬物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建設,從購買圖示上架到讀者進行閱讀使用的過程中,都必須要實施規(guī)范性的圖書附屬物管理。一是紙質圖書與圖書附屬物的配套使用操作流程,是否隨書借閱,如果分開管理,要對書籍內容進行相應補充,提供圖書附屬物的使用途徑和查閱渠道。其次需要對圖書附屬物進行登記、內容的檢查和審核。最后需要將圖書附屬物的內容交由技術部門進行光盤編刻或者資源上傳,建立圖書附屬物資源網絡數據庫。
4.3 拓展圖書附屬物的使用途徑
除了通過本身的光盤形式呈現在媒體設備,將相關內容資源上傳至專業(yè)資源網站上,還可以拓展圖書附屬物的使用途徑,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圖書附屬物的內容,給予讀者高質量的閱讀體驗。比如可以通過自定義個性化設置,為讀者設置不同音色的朗讀聲音以供選擇。為了提高圖書附屬物的利用率,還可以就圖書附屬物內容編寫設計與相應的書籍彩蛋,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
4.4 對圖書附屬物內容的有效刪減和更新
圖書附屬物現今已成為許多知識性書籍的必要內容,并且圖書附屬物增加趨勢逐年上漲,因此對于圖書附屬物的內存和整體資源庫的儲存帶來了一定壓力??梢酝ㄟ^動態(tài)管理的方式,反復使用光盤,將舊光盤內容轉移成信息資源和進行轉移,通過復刻改寫原有光盤,上傳新的圖書附屬物內容資源。
4.5 科學普及圖書附屬物的正確使用與合理利用
要想提高圖書附屬物的利用率,一是需要讓讀者合理意識到圖書附屬物利用的必要性,對圖書附屬物的使用提供必要性解讀和使用操作須知,二是需要提高使用體驗,減少閱讀障礙,盡可能將圖書附屬物的使用方式和內容規(guī)劃簡潔明了,并且能夠根據書籍內容及時找到相關信息。三是圖書附屬物資源信息庫的合理構建,以分析圖書附屬物利用率最高的特征、內容分布和結構,總結經驗加以改進和創(chuàng)新。利用圖書館宣傳欄、借閱室板報以及網絡公眾平臺等途徑,宣傳圖書附屬物的利用性,并定期進行示范應用的操作作為教程,給予讀者一定指導。
還可以為讀者提供相關資源數據庫平臺進行其他類別的查找,為滿足讀者檢索其他相關文獻的需求。
4.6 加強圖書附屬物與書籍內容本身的互動
圖書附屬物的利用率是基于對書籍本身的內容服務的,可以通過在書籍內容進行合理設置懸念和線索,促使讀者使用圖書附屬物進行輔助閱讀,加強圖書與圖書附屬物之間的互動性。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減少不必要的繁瑣流程,以服務讀者、服務內容為主,而不是以增加閱讀困難為目的。這就需要優(yōu)化圖書附屬物的使用流程,以盡可能直觀的方式展現。
5 結語
圖書附屬物作為與書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典藏流通的過程中應當注意資源管理模式和應用途徑。要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字化軟件進行合理轉化,優(yōu)化使用過程,提高讀者的使用體驗。
參考文獻
[1]成繼福.隨書光盤在線發(fā)布系統(tǒng)光盤發(fā)布管理模塊的設計與實現[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3(04):68-75+78.
[2]田向.圖書館隨書光盤資源的發(fā)布和管理實踐[J].職業(yè),2013(17):174.
[3]羅瑩.檔案圖書管理中光盤技術應用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3,25(07):153-154.
[4]宋湘敏.圖書附屬物的典藏流通管理方式淺析[J].辦公室業(yè)務,2013(03):134.
[5]趙秀君.檔案圖書管理中光盤技術的應用探討[J].科技傳播,2012(02):150+130.
[6]劉澎. 基于Web圖書光盤借閱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1.
[7]李躍青,孫文文,宋志飛.基于網絡的圖書隨書光盤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J].圖書情報工作,2010,54(S2):309-310+347.
[8]沈靜萍.一種與圖書管理系統(tǒng)整合的隨書光盤管理系統(tǒng)[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08):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