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摘? ? 要: 《刺客列傳》中記載荊軻刺秦王一事,秦王拔劍的細(xì)節(jié),一直備受爭議。秦王不可立拔出劍,是劍過長,荊軻又緊追其后的緣故?!皥浴碑?dāng)依《廣雅》釋為“長短之長”。若此處為“劍豎”則與前文沖突,秦王已握住劍鞘,劍便不會再是豎立的狀態(tài)了。
關(guān)鍵詞: 劍堅? ? 劍豎? ? 史記
《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荊軻刺秦王的事件,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細(xì)節(jié),就是秦王拔劍。原文曰:
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環(huán)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乃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以手共搏之。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秦王方環(huán)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fù)劍!”負(fù)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1](3075)。
關(guān)于秦王在此處第一次拔劍未拔出的原因,一直備受爭議。《史記》原文記載:“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有的學(xué)者認(rèn)為“劍堅”當(dāng)解釋為“劍鞘又緊”或“劍插得緊”,還有的認(rèn)為是劍與衣帶的連接處過于堅固[2],也有認(rèn)為此處當(dāng)有異文,如高似孫《史略》記載江南本《史記》此處為“劍豎”[3](23)。
一、“劍堅”說
王叔岷《史記斠證》[4](2610)認(rèn)為此處當(dāng)為“劍堅”,和《戰(zhàn)國策·燕策》文字相同,“劍豎”是二字形近而訛。
丁國祥《秦王拔劍考辨》[2]一文指出秦王第一次拔劍未拔出的原因是他用了璏式佩劍法。璏即劍鼻,嵌于劍鞘中上部,有孔,戰(zhàn)國時用腰帶穿過璏上的孔,從而將劍固于腰間。丁國祥認(rèn)為正是璏與腰帶連接處過于結(jié)實,才導(dǎo)致“劍堅”“不可立拔”。他認(rèn)為秦王政腰帶與劍的連接方式與當(dāng)時普通人不同,當(dāng)是有類似劍帶的結(jié)構(gòu)連接璏與腰帶。秦王政在驚慌之下想扯斷璏與腰帶的連接物,把劍直接扯下,再拔出。但出土的戰(zhàn)國時期的文物,人物的佩劍方式是用腰帶穿過璏上的孔,從而將劍固于腰間的,沒有劍帶固定一說。用劍帶固定劍見于漢代。隨著佩劍越來越普遍,青銅、冶鐵工藝的進步,劍也越來越長,劍柄位置也越來越高,“佩劍者于腰帶之外另系劍帶,后者可稍稍向下拖垂,為拔劍留一些活動的余地”[5],既不妨礙腰帶固定衣物,又方便拔劍。丁國祥的說法未確。秦王的劍即使不常用來殺敵,也不可能沒拔過,怎么拔出劍必然是熟悉的,怎么可能想要從腰帶扯下再拔出。況“劍堅”,釋為劍與衣帶的連接處過于堅固也頗牽強。
黨士學(xué)《秦陵銅車御者佩飾與“王負(fù)劍”新釋》[6]中指出秦王政的佩劍方式是如圖一秦陵一號銅馬車上的御官俑那樣,掛在后腰處,而不是腰側(cè),所以“劍堅”難以拔出。出土的戰(zhàn)國時期的文物,人物的佩劍方式多是在左腰側(cè)的,不能只據(jù)此一例便斷言秦王政的劍是佩于腰后的。且御者佩劍于腰后,是為了方便駕車,并不能代表所有秦人的佩劍方式。御者雙手駕車,若劍置于左腰側(cè),車輛行進震動時,劍很容易晃動,從而碰撞手臂,影響駕車?!妒酚洝で乇炯o(jì)》:“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盵7](253)《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己酉,王冠,帶劍。[7](293)”可見秦始皇時,佩劍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用于戰(zhàn)斗,二是用于表明身份,是一種禮節(jié)[8](34)。并且秦時帶劍不僅限于貴族,“令吏初帶劍”,可以看出士人也可以,佩劍的群體向下延伸了[9](19)。不論是用于戰(zhàn)斗,還是表明身份,除了御者等個別職業(yè)人群,佩于左腰側(cè)都更方便。因此文中觀點難以令人信服。
樊麗慧《破解秦王“負(fù)劍”之謎》[10]中認(rèn)為劍插得很緊,所以秦王政在惶急之下才沒拔出,轉(zhuǎn)而去負(fù)劍才拔出。秦王的佩劍,必然代表了秦國兵器制作的最高水準(zhǔn),怎么可能讓劍鞘過緊不好拔出呢。況劍鞘過緊,用力也拔不出,把劍甩到背后難道就拔得出了嗎?且前文有言“拔劍,劍長,操其室”,因劍長不好拔出,才握住劍鞘拔劍,而后又言劍插得很緊,文意前后不一,令人費解。
二、“劍豎”說
最早提出此處當(dāng)為“劍豎”的是宋代高似孫《史略》:“最如《刺客傳》云‘劍堅故不可拔,而江南本作‘劍豎,尤為有旨,劍堅安得不可拔耶?[3](23)”他認(rèn)為此處當(dāng)從江南本《史記》作“劍豎”,文意更為明了。
李泰棻《方志學(xué)》[11](310)也認(rèn)為此處當(dāng)依江南本作“劍豎”,言“劍堅”無不可拔之理。李慈銘在《越縵堂讀書記》(12)(556)中也贊同高似孫的看法:
其自序言成書不及一月,故粗略殊甚,亦多復(fù)舛。惟舉江南古本《史記》一條云:《刺客列傳》“劍堅故不可拔”,江南古本作“劍豎”,劍堅安得不可拔?豎為有旨。案此說甚是。古人佩劍皆在夾下脅旁,故有上士、中士、下士之長短異制,上、中、下士以身之長短言也。秦王身長則劍長,豎于夾下,故不可卒拔。左右告王負(fù)劍,謂舉劍負(fù)于背上,則易拔,作豎字則情狀宛然,亦可考見古人佩劍之制矣。
三、結(jié)論
荊軻逐秦王這段描寫中,首先點出一個不可立拔出劍的原因,便是劍長。秦俑坑中發(fā)現(xiàn)了非常多的青銅長劍,很多長度接近一米。戰(zhàn)國時期的其他墓葬甚至還出土了鐵長劍,有些超過了1米,最長的有1.4米。《鹽鐵論·論勇》中記載:“大夫曰:‘荊軻懷數(shù)年之謀而事不就者,(三)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憚于不意,列斷賁育,介七尺之利也?!盵13](226)漢代一尺為23.1cm左右,則七尺為161.7cm左右。這些都從側(cè)面說明了,秦王所佩長劍的長度足夠讓他在突發(fā)情況下一時難以拔出劍。
秦王第一次拔劍,感受到劍太長,秦王握住了劍鞘,準(zhǔn)備再拔,因“劍堅”或“劍豎”未拔出,欲赤手空拳與荊軻搏斗,后被荊軻逐,繞柱走。經(jīng)臣下提醒,秦王將劍拉至后背,拔出了劍。將劍置于后背應(yīng)是將劍滑向后腰處,腰帶穿過璏上的孔將劍固定在腰間,劍在腰間是可以滑動的。秦王左手執(zhí)劍鞘將劍滑至左后方,并壓低,右手握住劍柄,向右斜上方用力,加大了左右手活動距離,將劍拔了出來。司馬貞《索隱》引王劭注釋此處為:“古者帶劍上長,拔之不出室,欲王推之于背,令前短易拔,故云‘王負(fù)劍?!笨蔀樽糇C。王劭認(rèn)為璏位于劍中上一些的位置,劍柄到璏的距離過長,手可活動范圍較窄,拔不出劍鞘,將劍推至后背處,右手有了充足的活動范圍,便“前短易拔”了。
那么,此處到底當(dāng)為“劍堅”還是“劍豎”,又該如何解釋呢?若為“劍豎”,所據(jù)唯有江南本《史記》的異文,馬開樑《中國史部目錄學(xué)》[14](145-146)曾舉此例來說明??痹瓌t,他認(rèn)為作“劍豎”,義雖優(yōu),但其他版本皆作“劍堅”,《戰(zhàn)國策·燕策》[15]此處亦為“劍堅”,孤證只好存疑。且從文義來講,作“劍豎”也并不妥當(dāng)。太史公在“劍豎”之前,已寫“拔劍,劍長,操其室”了,秦王手已經(jīng)握住劍鞘了,劍怎么還會是豎立的呢?“劍豎”雖能解釋通“不可立拔”“王負(fù)劍”,但與上文矛盾,也使本段描寫邏輯不通,文意斷裂。此處當(dāng)作“劍堅”,但不是“劍鞘過緊”之義,而是“劍長”之義?!兑葜軙ぶu法》[16](52):“堅,長也?!薄稄V雅疏證·釋詁四》[17](131):“、镺、堅為長短之長?!薄稄V韻·先韻》[18]:“堅,長也。”可見“堅”有“長”之義,從東漢便有記載。如此,本段描寫便解釋得通了。秦王起身拔劍,劍太長,便握住劍鞘拔劍,但太驚慌了,加之劍長,不能很快地拔出劍??此魄昂髢蓚€劍長語義重復(fù),但恰能使文意貫通,明白曉暢。且本段描寫,語言重復(fù)之處頗多,如“拔劍”“立拔”“劍長”“劍堅”“時惶急”“卒惶急”“卒惶急”“荊軻逐秦王”“乃逐秦王”“秦王環(huán)柱而走”“秦王方環(huán)柱走”等,這也符合本段語言的特點。故此處當(dāng)作“劍堅”,為“劍長”之義。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冊八[M].北京:中華書局,2014.
[2]丁國祥.秦王拔劍考辨[J].黃山學(xué)院學(xué)報,2013(6).
[3][宋]高似孫.史略[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3.
[4]王叔岷.史記斠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7.
[5]孫機.玉具劍與璏式佩劍法[J].考古,1985(1).
[6]黨士學(xué).秦陵銅車御者佩飾與“王負(fù)劍”新釋[J].咸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8(3).
[7]司馬遷.史記冊一[M].北京:中華書局,2014.
[8]梁少熊.秦始皇新探[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3.
[9]楊彥鵬.戰(zhàn)國秦漢劍的凡俗化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4.
[10]樊麗慧.破解秦王“負(fù)劍”之謎[J].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2008(6).
[11]李泰棻.方志學(xué)[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5.
[12][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3[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13][漢]桓寬.鹽鐵論注譯[M].合肥: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12.
[14]馬開樑.中國史部目錄學(xu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15][宋]鮑彪.戰(zhàn)國策注卷九[M].宋紹熙二年刻本.
[16][晉]皇甫謐,撰.[清]宋翔鳳,[清]錢寶塘,輯.劉曉東,校點.逸周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17][清]王念孫.廣雅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8][宋]陳彭年.重修廣韻卷二[M].四部叢刊景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