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釋
在蕭瑟的寒風中,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瑟瑟發(fā)抖似乎成了生活的常態(tài)。行色匆匆的人們臉上,只見凍紅了的鼻尖,和被寒冷侵襲了的漠然的臉。然而,依然有許多人在“燃燒”著耀眼的正能量,他們照亮了我們周遭的社會,給寒冷的心帶來溫暖的力量。
多些“遲到證明”式的愛心呵護
2018年11月1日一早,河北省滄州市實驗二小二年級的王一涵在自家地下車庫撿到6元錢,當即讓父親帶她交給警察叔叔。于是,父女二人來到滄州市交警二大隊煤建崗亭,小朋友親手把撿到的錢交給交警。在得知小朋友因此事可能面臨上學遲到的問題時,交警吳吉國拿出紙、筆給孩子寫了一份“證明”給學校說明情況。
網(wǎng)友稱贊孩子有顆難能可貴的公益心,父親的耐心呵護使孩子健康成長,交警字美心更美。這也讓很多人回憶起那首兒歌,感慨時光流逝,屬于孩子的純真令人感動。
王一涵父親王祥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沒想到自己和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能讓這么多人拾起關(guān)于童年最美好的回憶。王祥臣回憶,事發(fā)當天早上,他和孩子7點20分照常從家出發(fā),在地下車庫一根柱子旁邊,女兒看到了一張1元和一張5元的人民幣。“柱子旁邊沒有車位,我也不知道誰丟的,本想在業(yè)主群里問問,孩子卻執(zhí)意要交給警察叔叔。這也是他從兒歌里學來的。”王祥臣說。
想到上學路上會經(jīng)過一處交警崗亭,王祥臣決定把錢交到那兒。他說,一路上孩子一直把錢攥在手里,就想趕緊親自交到警察叔叔手里。
精要點評
我們總說“從娃娃抓起”,其實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也是從小養(yǎng)成的。如果成年人都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去一點點地呵護、引導孩子的善心,孩子成年后的人格底色必然不會差到哪里去。這些小事,可以是愛護小動物、積極參與募捐、寬容待人等。而實現(xiàn)對愛心的保護與引導,不僅需要我們常觀察多留意,還得有不怕麻煩的耐心。
適用話題
愛心 引導 勿以善小而不為
等待也是一種守護
大連三八廣場公交站點,20點35分,是529路區(qū)間車原本發(fā)車的時間。但是司機張翰沒有啟動車輛,直到兩分鐘后,跑來了高一學生小劉和小楊。
小劉、小楊兩個女生是大連市一所高中的高一學生,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她們需要先乘27路公交車到達三八廣場,然后再換乘529路區(qū)間車。由于這個時間段529路區(qū)間車只有一輛在運營,所以倆人如果趕不上20點35分這一班,就需要再等半個小時乘坐末班車。為了趕上20點35分的那班車,小劉和小楊放學后總是爭分奪秒,然而畢竟是換乘,時間很不好把握。
司機張翰覺得應該等等兩個孩子,但工作畢竟也有制度,張翰將這件事和隊長邱富進行了匯報和溝通,公交五分公司相關(guān)人員一起合計,決定延遲2分鐘發(fā)車。
邱富告訴記者,晚八點半以后的乘客少且大都比較穩(wěn)定,這個時間點稍晚兩分鐘發(fā)車,容易和其他乘客溝通。他們非常理解對于高中生來說時間有多寶貴?!霸缁丶野雮€鐘頭,倆孩子就能多睡半個鐘頭,孩子得上三年高中呢,累積下來就久了?!鼻窀徽f,“尤其眼看快到冬季了,大半夜在街頭凍半個小時很多人都受不了,何況倆女生?!彪y題迎刃而解,所以熟悉的乘客,每天到了發(fā)車點,都和司機一起,等待兩個高中女生的“姍姍來遲”。
“這樣的事可能對于每天拉載成千上萬旅客的公交車司機來說微不足道,但對這兩個學生和她們家庭來說卻影響不小?!睆埡哺嬖V記者,每當有司機替班,他肯定第一時間把“延遲2分鐘發(fā)車”的事交代清楚,那以后,小劉、小楊每天放學總能按時回家,車上的其他乘客也都在每天這個時候期待兩個孩子的到來,然后大家一起乘坐溫暖的529路公交車回家。
精要點評
等待兩分鐘,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卻能給人很多啟示。抽象的道德,轉(zhuǎn)化為鮮活的實踐,才更能浸潤人心。一個社會要成為價值共同體、道德共同體,也需要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從來就不是一次性的、單向度的。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友善撒播出去,把心靈的火種點亮起來,才能讓更多人一起攜手前行。公交司機的等待,若能帶領(lǐng)更多人以體己之心體人,守候友善、守護文明,那么它的意義就遠不止是兩分鐘、遠不止是一段路,而會讓整個社會風清氣朗,讓更多人向好向上。
適用話題
等待 溫暖 文明
賣花老太冷風中的等待
2018年11月9日晚上,一個頭發(fā)花白、70多歲的奶奶在杭州黃龍體育中心附近撿到了一個手提包,包里有現(xiàn)金一萬多元,還有身份證、醫(yī)保本、十多張銀行卡等重要證件。
老奶奶在冷風中等了失主一個多小時也沒有等到。第二天一早,在女兒的陪伴下,奶奶找到了玉泉派出所,拜托民警找失主。
通過包內(nèi)的證件信息,民警很快聯(lián)系到了包主人。主人表示離派出所不遠,很快就能趕來,并再三請求民警要留住奶奶,要當面感謝。在等待主人來的時間里,民警與老奶奶聊了聊。這一聊才知道,奶奶和女兒都是安徽人,在杭州這邊打工,家里條件并不好,奶奶一大把年紀還在賣花。
前一天晚上撿到手提包,看到包里有這么多現(xiàn)金和證件,奶奶怕失主著急,就一邊賣花一邊守著,結(jié)果左等右等也不見失主來,因為時間很晚了,加上年紀比較大不方便走遠,只好先把包帶回家。第二天,在女兒的陪伴下,奶奶把包送到了派出所。民警跟奶奶開玩笑說,“幸好是你撿到了呢,要是換個人可能這錢就沒了。”老奶奶很認真地說:“再窮也不能貪別人的東西。”
隨后趕到的失主對奶奶表示萬分感謝,并在民警的見證下拿回了自己的包。
精要點評
七旬老人在冷風中等待,只為堅守內(nèi)心的原則,她拾金不昧的可貴品質(zhì)令人欽佩。在當下社會日漸冷漠的氛圍里,依然有人在堅守著溫暖、善良以及尊嚴這些美好的信條。
適用話題
拾金不昧 等待 原則
患癌老師堅守三尺講臺
提起謝宗萬老師,遵義市桐梓縣羊磴鎮(zhèn)許多村民都會豎起大拇指:“這兩年來,患癌的謝老師依然堅持著給學生們上課,太讓人感動!”謝老師至今已33次放療2次化療,做了2次手術(shù),但他依然堅守在三尺講臺上。
羊磴鎮(zhèn)坐落在桐梓縣最北端,距縣城90公里,與重慶接壤,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屬貴州省一類貧困鄉(xiāng)鎮(zhèn)。羊磴小學現(xiàn)有學生659名,25名教師?!霸S多是寄讀學生,加上老師緊缺,每名老師都承擔著較重的教學任務?!痹撔@蠋熇钪菊f。他還告訴記者,有幾次,謝老師上課期間,突發(fā)病痛,痛得他汗流滿面,他強忍著上完課,下課后才趕到寢室服藥。曾有人問謝老師,“每次去做放療或化療,不肯休息,又返回課堂,是什么力量在支撐著自己?”謝老師回答:“這點病痛算不了什么,只要看到學生,聽到學生的讀書聲,就能給我?guī)韯恿土α?,只要身體還能堅持,就不能耽誤學生的課程,讓每名學生走出這大山,就是我的愿望?!?/p>
32年從教生涯,謝老師榮獲“先進教師”“辛勤園丁”等榮譽,但更讓他欣慰的是,學生家長以及畢業(yè)的學生,會不時地發(fā)信息來慰問或祝福他,期盼他早日康復。
精要點評
謝宗萬在癌癥面前,仍然保持樂觀、向上、開朗的態(tài)度,過好每一天,上好每節(jié)課,教好每個學生。如此敬業(yè)的職業(yè)精神令人動容,而這些皆源自他對學生的熱愛、對這一崗位的堅守。
適用話題
堅守 職業(yè)精神 熱愛
“女焊子”式正能量
網(wǎng)紅多多益善
近日,1998年出生的常州女孩鄭蓮在網(wǎng)絡上走紅,跟其他靠唱歌跳舞等才藝受到關(guān)注的同齡姑娘不同,她靠的是多次獲獎的焊接技術(shù)。由于從事焊接工作的女生相對較少,不少網(wǎng)友戲稱她為“女焊子”,更多的網(wǎng)友則為她點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為這位女狀元點贊?!?/p>
穿著厚厚的白色防護服,戴著沾滿污漬的紅色防護手套,鄭蓮眉頭微皺,眼盯著需要焊接的部位,一手拿過面罩遮住臉部,一手果決地拿起焊針,一時間火花四射。這是鄭蓮日常工作中的一段視頻,她告訴記者,這樣的場景在過去的幾年中基本占據(jù)了她學習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而剎那間的電光石火,正是她與焊接技術(shù)結(jié)緣的關(guān)鍵。
“我從小生活在工業(yè)園區(qū),經(jīng)常看見有人在路邊做焊接,媽媽總是拉著我讓我不要看,但是我總?cè)滩蛔⊥悼?,焊接時的火花像焰火一樣。”就是這一次次的忍不住偷看,在鄭蓮心里埋下了對焊接的興趣與好奇。
2014年初中畢業(yè)后,鄭蓮做了一個與大部分孩子不太一樣的決定:放棄升高中考大學,直接學習一門技術(shù)。最終,她選擇了常州鐵道高等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的“焊接技術(shù)與自動化”專業(yè)。“這是一個5年制的大專班,入學的時候一個班38個人,只有5個女生。”鄭蓮說。
充滿化學氣味的工作間、厚厚的工作服、火光四射的焊接現(xiàn)場,這一切似乎與一個年輕女孩沒有多大關(guān)系。然而就是這個20歲的女孩,在各種焊接大賽上多次斬獲獎項。面對網(wǎng)友把她戲稱為“女焊子”,她也毫不在意。在她心里,“焊接就是目前最喜歡的職業(yè)?!彼穆殬I(yè)規(guī)劃是成為一名焊接大師,“雖然差很遠,但是要向著這個目標努力。”
精要點評
心理學上有一種錨定效應,一個社會宣傳什么、弘揚什么,就有可能變成什么。正是從這一意義上講,“女焊子”式正能量網(wǎng)紅多多益善。事實上,不只這位“女焊子”,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積極向上的年輕人。把更多視線投向這些正能量網(wǎng)紅,就會有更多不一樣的青春風采。
適用話題
正能量 選擇 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