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學時有個室友,為人老實本分,說話、做事特別謙卑,還常常以貶低自己來取悅別人。最初還以為謙虛只是因為他想和我們盡快地熟絡起來,但事實證明大學4年他一直沒變,總說自己腦子笨、學習不夠努力,但獎學金卻年年拿到手軟,而他口中常常念叨的我們這些“能人”反倒一次沒有!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他有點兒虛偽,一點兒也不可愛,都不愿意與他真心實意地交朋友了。 琛鍇
便當 孤獨癥康復師:
有句諺語說,謙虛日久人人愛,驕傲日久成孤人。你也許會問:這么說的話,我室友那么謙虛,不應該是人見人愛嗎?為何大家反倒都遠離他呢?其實,凡事都有一個度,就像王爾德關于真誠說的一句話:“不夠真誠是危險的,太過真誠則是致命的?!彼圆艜小岸Y多必偽”的說法。
中華民族自古以謙虛為美德,在傳統(tǒng)文化中更是如此。追求謙虛值得推崇贊賞,但要適度,因為謙虛一旦過度那就是自卑了。在“積極心理治療”的理論中,不認為人會出現(xiàn)消極、負性的心理。之所以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是因為機體正在積極地通過產(chǎn)生消極心理這種心理保護機制,來減少自己受傷害的可能性。簡單來說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因為當他們表現(xiàn)出自己可憐的一面時,人們才會去同情他,同情的同時會減少對其的憎恨。那些貪污腐敗的“老虎蒼蠅”們被抓后,痛哭流涕地懺悔,大多也是這個心理。
當一個人形成“我是笨蛋”的自我暗示后,就會弱化自己不當行為所造成的內疚感,并且在消極心理保護機制的作用下,對自己的行為產(chǎn)生認知上的自我接受。此外,消極心理中的這種自卑還有諸多保護作用:首先就是降低自我期望值,當自己犯錯或遭遇失敗時不會像常人一樣過分自責;還有就是可以降低他人對自己的期望值,當自己失敗時更容易獲得他人的諒解;最為重要的是,一旦自己超越了他人的期待,就會獲得額外的敬佩與贊賞,這種精神層面的強化物,被很多人看作自己的精神食糧!
此外,過度的謙虛,也是一種“明褒暗貶”。表面上謙卑恭敬,實則內心是排斥他人。本來兩個人是同一個水平線,但通過過分貶低自己延長了兩線間的距離,從而拉遠了彼此的心理距離。通過這種滴水不漏的“表演”,不僅依靠貶低自己展示了傲慢,還站上了謙虛的道德制高點。換句話說,這種謙虛實則是一種冷漠,是對他人的毫不關心,更是對他人的無視。
在生活中,我們雖然不太情愿去接受他人的批評與責備,但比起這些,更為可怕的是被他人忽視??此撇煌床话W,實則最為致命。所以你室友越謙虛謹慎,越難以交到真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