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石
不知為什么,每遇荸薺就會想到雞雛,或者相反,見了雞雛就想到荸薺。
這跟幼時的一次經(jīng)歷有關(guān)。有次年關(guān),父親從街上買回小半籃荸薺。我嘴饞,踮起腳夠桌上的荸薺,一不小心,籃翻了,荸薺水一樣從桌上漫下來,骨碌碌滾了一地。特別清晰記得一個細節(jié),一地的荸薺在滾,像一群小雞雛聞著雞媽媽的叫喚,齊刷刷向一邊滾。想來這便是那神奇聯(lián)想的出處了。其實也不無道理。荸薺扁而圓,剛孵出的小雞也是毛茸茸、扁圓的一簇;荸薺的芽尖從頂上拱出,錐狀,像極小雞緊抿的喙。要說區(qū)別也是有的,荸薺栗紅、紫醬,小雞少有這種顏色;再便是,小雞除了睡覺,喙極少緊抿,更多時候在“嘰嘰嘰”不歇地啼,似乎它一出世,那嫩而柔的喙就沒合上過。
荸薺抿嘴不說話。荸薺覺得生而為荸薺,沒什么可說。
荸薺口感甜脆,營養(yǎng)豐富,可生吃也可熟食;又名馬蹄、水栗、芍、鳧茈、烏芋、菩薺、地梨,是莎草科荸薺屬的一種;古稱鳧茈,說白了就是野鴨子愛吃的食;俗稱馬蹄、地栗?!侗静菥V目》有“馬蹄,能清熱消渴,治脾熱,濕中益氣,開胃下食,清心明目……”等記載,是集食用藥用價值于一身的果蔬。明王鴻漸有《題野荸薺圖》云:“野荸薺,生稻畦,苦薅不盡心力疲,造物有意防民饑。年來水患絕無谷,爾獨結(jié)實何累累?!彼翁K舜欽《城南感懷呈永叔》詩:“老稚滿田野,斫掘?qū)D茈。”清趙翼云:“君不見,古來饑荒載篇牘,水?dāng)X鳧茨野采蔌?!笨梢娸┧j是上好的度荒食物。唐宋以來多以荸薺作粉。孟詵的《食療本草》載“荸薺可作粉食”。林洪的《山家清供》“鳧紫粉條”記:“鳧紫可作粉食,其甘滑異于它粉……采以曝干,磨而澄濾之。”鳧紫即鳧茈。
對此,荸薺無話可說。在荸薺看來,生為荸薺,叫什么不叫什么,那是人類的事;與人類食跟被野鴨吃,沒什么區(qū)別。
荸薺原產(chǎn)印度,喜水,準確說應(yīng)是喜歡溫暖的水。南方多水,多泥沼,氣候溫潤,是荸薺的第二故鄉(xiāng)。北方也有水,也有荸薺,由于氣溫原因,生長期短,因而長不大,產(chǎn)量沒保證,多見的是手指頭大小,算盤珠兒似的算是巨物了。南方最大個的可以長到頭生雞蛋大小。荸薺對此無話可說,荸薺沒長腳,去哪兒不去哪兒都不是它的事。它的原則是,任由好“這一口”的人帶了走,往那兒一丟,遇水則長,水溫適不適、長多久聽天由命。
老家地處山腳下,種水稻種席草也種油菜麥子,讓人想不通的是居然少見種荸薺的。記憶里,很多人家只有過年了,作為年貨才會上街買些回來,讓家里的小人解饞。某年夏,聽說鄰里人家有種荸薺的,我們幾個沒懷好意地跑去人家田里找,結(jié)果沒找到。那家田里除了水稻和幾畦席草、芋艿外,再不見其他作物。這年冬,這家孩子兜揣著荸薺吃得嘴泛白渣時,我們咽著口水,一問,居然是自種的。這才明白,原來那“幾畦席草”就是荸薺。
確實,荸薺秧太像席草:管狀,光滑、細溜、青蔥,無枝無蔓;花也跟席草一樣細碎淺白;只是沒席草高,中有細孔,不似席草呈海綿狀。難怪我們錯把它視作席草了。后來想想,荸薺與席草生長原本不在一個節(jié)拍上。荸薺初夏期間下種,恰是席草收割時節(jié);等秋后席草栽插時,荸薺差不多要落秧采收了。這一方面是無知導(dǎo)致的笑話,另一方面,說明荸薺秧太樸實。在我們看來,荸薺秧至少應(yīng)該有配得上荸薺的可愛樣貌才行,再不濟也至少不該長得跟席草一個模樣。
荸薺從來沒有想過要表達些什么。除了秧本身,除了在水下泥土中默默膨大的果實,什么花呀、葉呀、蔓呀都屬多余,都可以忽略不計。待到入冬后,人們念想到荸薺甘甜的滋味,這時候荸薺針管狀的秧亦已萎謝成一蓬枯槁,與冬閑的田地渾然呈一片莽荒之色。誰會想到,這樣一片荒蠻的泥地里居然蟄伏著枚枚迷人的烏珠。你貪嘴,要采掘,只好勞駕踩著冒著寒氣的冰碴,耐下心一鋤鋤地從泥水里扒出來……這是老天的安排,荸薺表示無可奉告。
荸薺在南方有“江南八仙”之美稱。但是,或許由于南方冬令物產(chǎn)太過豐饒的緣故,南方人骨子里其實并不怎么待見荸薺。反倒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荸薺居然走進年俗里,成為“神”一樣的存在。
肖復(fù)興在《除夕的荸薺》里說,在老北京,除夕夜,在轟然炸響的鞭炮聲里,胡同里會傳來一聲聲“買荸薺嘍!買荸薺嘍”的叫喊?!案骷业拇笕艘话愣紩约鹤叱黾议T,來到胡同里,招呼賣荸薺的:‘買點兒荸薺!賣荸薺會問:‘買荸薺喲?大人們會答:‘對,荸薺!賣荸薺的再問:‘年貨都備齊了?大人們會答:‘備齊啦!備齊啦!然后彼此笑笑,點頭稱喏,算是提前拜了年”?!拜┧j,就是取‘備齊之意。那時候,賣荸薺的,就是專門來賺這份錢的。買荸薺的,就是圖這個荸薺的諧音,圖這個吉利”。據(jù)說,荸薺名就是這樣來的。
天津人對荸薺也情有獨鐘。津菜中以荸薺作為主料的菜品很多,如素炒蝦仁、荸薺鼓、蝦扁菜等。素炒蝦仁是將荸薺切成蝦仁狀清炒,是素席中的名菜。拔絲荸薺鼓的難度更大,需要廚師將荸薺削皮,修成小鼓形狀,然后配上豆餡過油炸制,再用冰糖炒出金黃色綿長而脆甜的糖絲。爨翁在《荸薺》里道:“老天津衛(wèi)有俗話說:‘蝦仁炒南薺,干飯(米飯)茄子泥,嘛也別提!天津人的家常菜中也少不了用荸薺作俏頭,如素什錦、炒肝尖、滑熘里脊等菜。荸薺和里脊放在一起熘時,色澤和順,口味咸鮮,回口甘,天津味十足?!?/p>
當(dāng)然,南方人也不是不喜歡荸薺,蘇州菜杭幫菜中就有不少用到荸薺的。據(jù)說,魯迅先生就很喜愛荸薺,尤其愛吃風(fēng)干的荸薺。他曾寫信給廣西的朋友說:“桂林荸薺,亦早聞其名,惜無福身臨其境,一嘗佳味,不得已,也只好以上海小馬蹄代之耳?!敝皇菬o論作為水果抑或蔬菜,荸薺個兒太小,處理起來麻煩。在南方,這個時令有更多食材可以取代罷了。
荸薺對此的態(tài)度是——愛吃不吃!自打離開水后,荸薺就一直心情不好,緊抿著嘴,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