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亞
【摘要】目的:讓學生對婦產科專業(yè)的抽象內容進行更為主動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方法:從2015屆、2016屆、2017屆學生中分別隨機抽取80名學生組成傳統(tǒng)教學組、臨床觀摩組合實驗組(臨床觀摩結合模型教學)。對授課結束之后開展理論和技能考核,并對兩組學生的成績進行統(tǒng)計。與此同時,通過問卷調研學生對教學方式的滿意度。結果:實驗組學生成績更好,且與其他兩組相比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臨床觀摩結合模型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讓學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里,獲得較為豐富的知識和臨床經(jīng)驗,從而有效提升婦產科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臨床觀摩結合模型應用;婦產科教學;應用效果
婦產科是當前臨床醫(yī)學的重要課程,更是一種具有實踐性的學科。婦產科的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婦產科基本理論和知識;充分熟悉婦產科基本操作技能。近些年,婦產科臨床教學問題日益突出,因為女患者的解剖位相對特殊,再加上心理影響的特殊性,這些都會給見習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尤其是患者隱私意識不斷增強,她們很難配合相應的教學工作,這樣,實習生的實踐學習機會就會顯著減少。為了提升實習質量,引入模型教學法,并引導學生進行模擬訓練,將臨床觀摩和模型教學進行結合,就能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動手能力。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40位來自2016級學生,將學生按照教學方式分成傳統(tǒng)教學組、觀摩組合實驗組,每組80人。這幾組平均年齡分別為:19.5±2.1:19.3±1.8和19.2±1.6歲。其中她們的入學時間分別為15、16和17級。這幾組學生的入學成績,分別為85.7±11.4:86.1±13.6:83.4±12.7分。三組學生在入學成績上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參與調查的學生都是自愿參與本次的研究。其中傳統(tǒng)教學組采用傳統(tǒng)授課模式進行教學。觀摩組學生,采用臨床觀摩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而實驗組則是采用臨床觀摩結合模型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本次研究,將240位學生分成了三個小組,以下對這幾個小組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傳統(tǒng)教學組基于普通教師展開,運用多媒體和傳統(tǒng)理論教學模式展開教學。臨床觀摩組教學模式在第一種教學模式的基礎之上,讓醫(yī)院的見習醫(yī)師帶領學生現(xiàn)場觀摩她們的診斷和治療過程,讓學生能夠參與一線和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在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關鍵點,強化對患者隱私的保護,進而疏導病患的緊張心理,為患者提供咨詢服務,并給予恰當?shù)幕卮鸬取Mㄟ^這種臨床觀摩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試驗組教學模式是建立在第二種教學模式基礎之上,進一步引入高仿真智能模型,來進行相關操作技巧、婦產科檢查等方面的學習。通過模型、情境、腹腔鏡模擬裝置等展開試驗教學。而且在此教學過程中,將實踐和理論進行了有機的融合,不僅注重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同時還能夠基于模型,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另外,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老師還可以結合相關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進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通過病理和標準化病人等諸多方式,來指導學生,并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給予實時的引導和總結。因此利用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并能夠對婦產科的多發(fā)病、常見病的診斷和資料有著深刻的印象,進而能夠更加細致的完成相關操作,而且在此過程中,還能將臨床觀摩的成果進行實踐化,通過反復的操作,可以更好的增強教學效果。
1.2.2檢測項目及方法
在整個學期結束之后,開始對學生的實踐和理論知識進行考核,所涉及到的考核內容,每項各位一百分,分數(shù)越高,對應的知識掌握水平就越高,學生通過六個月的實習,就能夠展開出科考核,具體的考核內容涵蓋了檢查之前的人文關懷、檢查過程對患者的關心程度、主要的婦科檢查方法,譬如,四步觸診、雙合或者三合診等。最后對這幾項考核結果進行打分,其中人文關懷、對患者的關心度,各為10分,查體的每項內容各為20分,總分值為100分。獲得的分數(shù)越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就越強。隨機抽取學生在實習期間所管理的三十位患者進行問卷調研,由此便可獲取患者對這些學生的總體評價,以及學生對這些患者的隱私保護程度。其中每項成績的滿分為100分,如果分數(shù)越高,那么學生的成績越好。其中80至100分,為A級,而60至79分,則為B級,59分以下,則為c級。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SPSS22.0版統(tǒng)計學軟件,展開相應的分析,得到的計量數(shù)據(jù),需要滿足正態(tài)分布要求,方差齊的數(shù)據(jù),則可以通過x±s來進行表示。組間對比,可以通過LSD-T檢驗模式,計數(shù)資料的組間對比,則可以使用x2檢驗,當P<0.05,意味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對比這三組學生的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實驗組相比其他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更高。在期中和期末的兩次考試中,無論是實踐還是理論成績,這兩組的差異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P<0.05。而試驗組學生的成績則好于另外兩組,而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所示。
在出科考核時,對比這三組學生的成績發(fā)現(xiàn),臨床觀摩組的諸多成績,要比傳統(tǒng)教學組更好,其中四步觸診、雙合診以及骨盆外測量以及理論的成績對比,兩組的差異,都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試驗組的多項成績,都要比梁歪兩組的成績好,而且差異也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根據(jù)問卷調查,可以得到患者對這三組學生的反饋評價,其中臨床和試驗組的學生,得到了患者的認可,傳統(tǒng)組學生則表現(xiàn)較差。其中x2大小為6.565、31.72,P<0.05。而試驗組的學生,所得到的患者評價,也優(yōu)于臨床組,其中x。大小為6.058,P<0.05。具體見表3。
3討論
因為婦產科教學內容有著自身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復雜、抽象、解剖位私密。這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變得相對困難。也就是說,相當多的知識,需要大量的手動實踐才能更好的掌握。所以,婦產科醫(yī)生必須要有更為綜合性的知識體系,為此,培養(yǎng)合格的此專科學生,就具有頗大的難度。作為老師,必須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深入的掌握相關婦產科知識,以及在妊娠期間,能夠對全身器官的變化和反應有著很好的了解。此外,婦產科學生還需要擁有豐富的實踐和操作技能,能夠進行各項檢查和治療工作。傳統(tǒng)實踐教學模式,就是老師在課堂上將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為了能夠提升傳授效果,還引入了多媒體技術。但是整體效果還是差強人意。所以,創(chuàng)新相應的授課模式,爭取在有限時間之內,產生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則是當前婦產科教學的重難點工作。婦產科專業(yè),對學生的動手和操作能力要求很高,然而,當前臨床觀摩很難得到患者的認可,即使有患者支持,也很難忍受多名學生的重復檢查和操作。所以,很多時候大多是由老師進行示范性操作。而通過高智能的仿真模型來進行實踐教學,無疑具有可行性。
研究結果顯示,在進行理論教學的同時,輔助相關的臨床觀察,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加深入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能增強他們的臨床實踐能力。另外,通過臨床觀摩,還能幫助學生和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而溝通的技巧主要體現(xiàn)在:態(tài)度要適當,不能讓患者覺得醫(yī)生十分的冷漠,也不能讓患者覺得過于熱情??梢圆捎眠m當?shù)奶釂柗绞剑诤苌俚碾[私內容,來取得全面的診斷結果。如果患者配合度差,或者有著緊張的情緒,那么需要耐心交流,幫助患者消除緊張心理,耐心的幫助患者解釋相關病情,并對檢查治療的必要性進行分析,進而獲取患者的最終理解和積極的配合。本次研究從成績對比分析角度來看,臨床觀摩組的學生,其各項成績要好于傳統(tǒng)組,這意味著臨床觀摩有著切實的治療效果,然而并非所有學生成績都能夠顯著提升。而試驗組學生的諸多成績,則要比另外兩組更好(P<0.05)。這也充分表明,在觀摩基礎之上,進一步引入高智能仿真模型進行實踐操作和重復練習,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并能夠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
總而言之,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基礎之上,進一步引入臨床觀摩和模型教學模式,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讓他們更加輕松的理解和學會重、難點內容。與此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活躍課堂氛圍,并能夠顯著提升臨床教學的安全屬性。而且借助于該教學模式,還能顯著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顯著提升臨床教學效率。所以,這種教學模式,完全可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被積極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