譫臺明
意大利建筑史學家布魯諾·賽維曾這樣闡述建筑的存在之義:“建筑的意義幾乎囊括了人類所關注事物的全部,若要確切地描述其發(fā)展過程,就是等于書寫整個文化本身的歷史?!笔聦嵳侨绱?,最初可供人類休憩并帶來一定安全感的建筑自誕生以來,由簡陋到繁復,由就地取材到精雕細琢,由空間承載到安全保障,從信仰圖騰到文化標識與藝術具象,由地域、民族風格顯著到全域、多元相融……隨著人類的需求而不斷演變,不同的建筑鐫刻下不同時代人類的生產、生活印痕,而至今建筑的形態(tài)仍在持續(xù)演進與躍變之中。
何為歷史的紀念碑
毫不夸張地說,“建筑是歷史的紀念碑”,但其最早的誕生確與“功能”、“技術”與“形象”三方面的因素息息相關。
工具、材料與地形是決定早期建筑形態(tài)的重要因素,土塊、石塊、樹枝與動物殘骨及皮毛,天然洞穴與大樹枝丫,共筑起各式穴居、巢居,樹棚、石圈,帳篷、土屋……人類的生產水平緩慢而堅定地向前拓進,物資、材料由貧瘠到逐漸豐沛,自然材料與人工制造材料的采用比例逐漸顛倒,使用工具的品類漸次增多且愈加高效,技藝也由粗糙到精湛……這一切都讓建筑的發(fā)展之道闊步行穩(wěn),質量與數量雙雙大為提高,同時亦大大增強了人類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持續(xù)演進中的建筑實則有著一整套的嚴苛評判標準,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的建筑師及建筑理論家維特魯威在著名的《建筑十書》里提出“適用”、“堅固”、“美觀”的建筑三要素,成為世界通行的標準,及至后來亦成為評定優(yōu)秀建筑物的必備標簽。
人們普遍認為,建筑由本土生長而來,是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的結晶及載體。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其《幸福的建筑》一書里坦承,“建筑能夠開口說話,它說的是民主或貴族,開放或傲慢,歡迎或威脅,對未來的同情或對過往的渴望。材料和顏色是如此意味深長,一幢建筑的立面也可以自然講述一個國家如何統治,其外交政策采取何種原則,政治以及道德理念完全可以寫入窗框和門把手?!北热纾畔ED人將建筑材料從木磚和泥磚改為石頭,在講求實用的同時開始充分考慮和諧之美;古代東方的雄偉宮殿與古埃及時期的神廟封存著歷代王朝的興衰;古羅馬時期,巨大而功能分類明確的建筑成就了“石造的羅馬靈魂”;紛亂的中世紀歐洲,城堡建筑是貴族、領主們必須修筑的防御工事及土木工程;繁盛的維多利亞時代,建筑是典型的貴族風,浪漫而奢華;拿破侖時代,學院派建筑師興建起大量古典主義風格建筑,凱旋門即是其中典例;在新興的美國紐約,人們用褐石建筑展現富足、美好且雅致的中產生活狀態(tài);20世紀后半葉,創(chuàng)造出財富神話的日本打造了由潮流、新銳建筑綜合體聚合而成的六本木新城……正如曾將“天人合一”理念完美融入杭州西溪天堂設計中的瑞士建筑師馬里奧·博塔所說,“每一座建筑都在講述它那個時代的故事。人們都愛說某某建筑師設計了某座建筑,其實,是我們的時代設計了建筑?!?/p>
中國傳統建筑之本意
創(chuàng)辦了清華大學建筑系,撰寫了中國第一部建筑史的梁思成先生在《中國建筑史》里寫道,“中國建筑之原始,究起自何時,殆將永遠籠罩于史前之玄秘中。”確實,雖然古代中國建筑難以考證確切的源起之時,但與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亞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愛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為世界六支原生的古老建筑體系,于數千年的綿延發(fā)展期間呈兼收并蓄之姿,并未受到外來建筑文化的極致沖擊,直至20世紀初都堅守著自己獨到的造型特征與布局規(guī)則,且對鄰近國家的建筑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
早前的中國先民和散布地球各處的人類文明一樣,視天然洞穴為棲身所在;后來,長江流域出現了干闌式建筑,黃河流域出現了木骨泥墻式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因材施為的典例,隨后夯土技術被廣泛用于筑墻造臺;西周時期,中國古代建筑風格特征初步定型,瓦開始被作為建材使用,木質結構和封閉形式成為主流,中軸線院落式布局出現;春秋末戰(zhàn)國初的《考工記》描述了彼時的周王城之營造,“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弊阋娖浣ㄖ?guī)劃之有序,后世也多依此為基礎再行發(fā)揮。秦漢時期,中國建筑數次進入發(fā)展高潮,秦時大肆修筑宮殿與陵墓,漢武帝先后五次修筑長城都是其中之一。中國的“基建狂魔”屬性在隋唐時期就業(yè)已展現,彼時的大規(guī)模建設使建筑逐漸具備標準化與模式化,于漢時基本形成的木構架建筑體系亦是在唐時達到成熟階段,唐代建筑的屋頂樣式、裝飾手法、營建手段等流轉至日本,唐時頒發(fā)的《營繕令》還特別規(guī)定不同等級的官吏可興建何等規(guī)模的房屋與裝飾,以區(qū)分尊卑貴賤;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宋朝興建了大量佛塔、石橋、園林、皇陵與宮殿,尤為追求意境之美,宋時的《營造法式》作為中國現存時間最早、最完善的一部古籍建筑技術專著,系統而深入地描述了建筑設計、施工的種種細節(jié)與度量,詳解何為“宮、闕、殿、樓、亭、臺、榭、城”;能與之相較的,則是清代的《工程做法則例》,用現代語言來說,其可“確定官方建筑形制,統一房屋做法標準、用料標準、用工標準,加強工程管理制度,便于主管部門規(guī)范建筑等級,審查工程做法,驗收核銷供料經費”。
盡管總有人吐槽中國古代建筑的木架構致使存留不易,但從數千年前河姆渡遺址中的榫卯連接件,到至今矗立的恢弘園林,中國建筑以“柱、斗、拱、枋、梁、椽、檐、檁”等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難以抹去的印記。
梁思成先生曾說,“世界上真正實現過建筑設計標準化的只有中國的傳統建筑”。中國建筑的技術性與文學性從來不缺,其間的社會科學性亦是與時代相融——“塔與臺的關系可現統治階層的信仰與理想,建筑層高、大小與室內裝飾細節(jié)體現社會地位之分寸,園林從來講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情調……”于這個角度而言,每個建筑形制都有其特征及標準與傳承關系,不僅是凝固的音樂,亦是凝結著的社會生活。
及至到了近現代,盡管國人的過度包容心態(tài)讓西式建筑在中國大行其道,各種以洋名字命名、洋風格混搭的建筑遍布城內郊外,但當代中國建筑依然不乏精品,建筑已成當代中國文化創(chuàng)新的前沿陣地,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內驅動力,中國建筑借助當代建筑的設計理念和手法逐漸尋回以往的情感歸依。另一個事實是,在世界建筑市場上,中國建筑企業(yè)已經取代日本建筑企業(yè),成為西方同行倍感頭疼的競爭對手。
當巴洛克遇上東方水墨
雖然同樣遵循物質需求和美的規(guī)律,但東西方建筑顯然呈現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風貌,物資與自然環(huán)境的差別、社會結構形態(tài)的差別、思維方式與審美理念的差別歸根結底是文化的差別所致,承載著不同文化與信念的建筑既共同繪就多姿多彩的世界建筑體系,也在相當長的時段里涇渭分明,直至隨著東西方的交流日漸頻繁與全球化的逐步深入而呈融合之態(tài)。
從整體風格而言,東方講求含蓄與內斂,西方更顯直白而個性;東方文化中思維凸顯混沌性,西方文化中思維力呈邏輯性;東方建筑尤以中國建筑更重精神與意境,西方建筑則偏物質與外觀;雖然同在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并展示更高水平的技藝,東方建筑更著意體現人與人的倫理關系,西方建筑則更在意科學完善的建筑體系;以土木為材的東方建筑質地熟軟,自然而優(yōu)美,以石為材的西方建筑質地堅硬,線條感十足,前者更傾向于占據地面,后者更多占領空間;梁思成先生對比東西方建筑時說,“一般地說,一座歐洲建筑,如同歐洲的畫一樣,是可以一覽無遺的;中國的任何一處建筑,都像一幅中國的手卷畫,手卷畫必須一端端地逐漸展開過去,不可能同時全部看到。走進一所中國房屋,也只能從一個庭園走近另一個庭園,必須全部走完,才能全部看完?!?/p>
單從住宅而論,“粉墻黛瓦,詩意吾居”的中式住宅建筑是國人心里的理想所在。庭院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群體布局里的靈魂,由屋宇、圍墻、走廊圍合而成的內向性封閉空間,不僅是人們組織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間,也成為人們在居住空間內與天與自然對話的場所。國人對庭院的狂熱由來已久,無論是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庫門,還是江南水鄉(xiāng)民居、蘇北村落古鎮(zhèn),都有庭院的影子存在。無論在生理和心理上,庭院都形成了一個為人們各種活動所需要的場所。林語堂先生曾感嘆;“中國建筑的基本精神是平和與知足,其最好的體現是私人的住宅和庭院建筑。這種精神不像哥特式建筑那樣只指蒼天,而是環(huán)抱大地,自得其樂……最好的建筑是這樣的,我們居住其中,卻感覺不到自然在哪里終了,世術在哪里開始……宅中有院,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閱。不亦快哉!”關于這一點,西方建筑師也有自己追逐的自然原始造屋夢想,很多建筑師都是黎巴嫩詩人紀伯倫那首《On Houses》的擁躉,“你的房屋是你身軀的放大,在陽光下成長,在深夜中沉睡,也會做夢。你的房屋不曾做過夢嗎?做過遠離塵囂,住在田園或是山丘的夢嗎?”由此,近年來,東西方建筑師不再拘泥于還原抑或再現傳統庭院的豐潤表象,而是取其實質,迎合現代建筑的需求與標準,重新演繹傳統空間意境,以創(chuàng)造古今交融的當代庭院生活方式。
事實上,與其他很多領域一樣,“融合”才是實現發(fā)展的關鍵詞,建筑亦是如此。無論身處東方抑或西方,優(yōu)秀的建筑設計師都在虛心吸收世界建筑藝術之精髓,并將其充分糅合。貝聿銘、丹下健三、勒·柯布西耶……一系列大師已經無所謂來自東方還是西方,他們的作品從不是單一體現東方抑或西方的文化與風格,而是融合兩者,既具時代感、又尊重歷史文化的佳作。
這亦可從世界建筑桂冠普利茲克獎的第一次中國選擇看出端倪,2012年,普利茲克獎對于中國建筑師王澍的獲獎評委詞是,“討論過去與現在之間的適當關系是當今一個關鍵的問題,因為中國當今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引發(fā)一場關于建筑應當基于傳統還是只應面向未來的討論。正如所有偉大的建筑一樣,王澍的作品能夠超越爭論,并演化成扎根于其歷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笔冀K在中國建筑被遺忘的傳統中開掘,重塑當代中國的精神堡壘是王澍的獲獎緣由,這也符合用“空間建筑”演繹“城市復興”之義。當世界的多元融合是大勢所趨,建筑文化的融合進程也必然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