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梅
摘 要:多年來,韭蛆防治難度較大,過去用劇毒農藥防治效果好,但多次發(fā)生中毒現象。采用農業(yè)、低毒和物理防治方法韭蛆,降低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經濟效益。
關鍵詞:韭蛆;無公害;防治技術
一、韭蛆生活習性
成蟲不取食,喜腐殖質,有趨光性,但喜在陰濕弱光環(huán)境中活動。上午9-11時最為活躍,同時也是交尾高峰,夜間不活動。雌蟲產卵趨向寄主附近的隱蔽場所,多產于土縫,植株基部與土縫間的縫隙,葉鞘縫隙,多是成堆產,少數散產,并且韭菜植株、大蒜素、大蒜乙醇提取物和多硫化鈣對韭蛆成蟲均有明顯的引誘作用,但不同味源物和不同劑量間引誘力有較明顯差異。
幼蟲隱蔽式群居生活。聚集在地下部韭菜鱗莖、根部及假莖處為害,從外及內蛀食,導致植株葉片從外及內變黃,繼而干枯。幼蟲可繼續(xù)向下為害,蛀食鱗莖及根部,使生長點受破壞,不能產生新葉而整株枯死。韭蛆幼蟲喜潮濕,土壤濕度以20%—24.7%為最適。土壤濕度過大或干燥不利各蟲態(tài)的存活和發(fā)育。夏季的高溫、干旱或高溫多雨是韭蛆種群數量下降的主導因素。土壤濕度是決定其發(fā)生數量的關鍵因素,據有關專家研究發(fā)現,溫度對韭蛆的生長 和繁殖有較大的影響。在低溫下,韭蛆的發(fā)育歷期較長,產卵量較低,不利快速建立種群,高溫對韭蛆的影響更大,成蟲壽命、產卵量和種群趨勢指數均為最低;20-25℃韭蛆的種群增長指數和繁殖力較高,是其適宜生長溫度。
二、韭蛆發(fā)生規(guī)律
一般一年發(fā)生4代,分別發(fā)生于5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上旬及9月下旬。以蛹越冬,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幼蟲大發(fā)生,幼蟲成群為害韭菜地下根莖;成蟲喜陰濕能飛善走,甚為活潑,常棲息在韭菜根周圍的土塊縫隙間。韭蛆老熟幼蟲或蛹在韭菜鱗莖內及根際3~4厘米深的土中越冬。成蟲畏光、喜濕、怕干,對蔥蒜類蔬菜散發(fā)的氣味有明顯趨性。卵多產在韭菜根莖周圍的土壤內。幼蟲危害韭菜地下葉鞘、嫩莖及芽,咬斷嫩莖并蛀入鱗莖內危害。露地栽培的韭菜田,韭蛆幼蟲分布于距地面2~3厘米處的土中,最深不超過5~6厘米。土壤濕度是韭蛆發(fā)生的重要影響因素,黏土田較沙土田發(fā)生量少。
三、韭蛆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
(1)加強管理,苗床要更換新土,育苗時要浸種催芽,移栽時挑選無蛆鱗莖。韭根移栽時,將韭根暴曬1-2天,然后再栽。韭菜萌芽前,清除敗葉和雜草,沿寬行和簇間深鋤松土,剔除簇心土,曬根晾土。
(2)基肥處理,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做基肥,可減輕韭蛆的發(fā)生,每立方米糞肥加入石灰粉20千克,或加入樂果800倍液調勻堆悶。
(3)藥肥灌溉滅幼蟲,當田間發(fā)生幼蟲危害時,結合澆水,每畝隨水追施碳酸氫銨15-20公斤,可有效殺滅幼蟲。另外,畝用硫酸銅1公斤,對水200公斤,澆灌韭菜根部,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4)韭菜剛剛收割后,因在韭菜畦上空飄散著濃郁的韭菜味,所以引來大批成蟲產卵。因此,割后一定要立即在韭菜畦面上覆蓋塑料薄膜3-5天,待韭菜傷口愈合,氣味消失后,再揭掉薄膜。
(5)韭菜小區(qū)栽培中覆蓋50目防蟲網避免韭蛆的發(fā)生,減少農藥使用,并且對韭菜的累計產量無影響。防蟲網覆蓋在南方部分地區(qū)應用較多,且在速生蔬菜上的應用技術比較成熟。但在韭菜大田生產中用于防治韭蛆的研究較少。在韭菜大田生長中的應用技術需進一步研究。
(6)根據溫濕對韭蛆生長發(fā)育的影響規(guī)律,溫度對韭蛆的生長和繁殖有較大的影響。土壤濕度是決定其發(fā)生數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可以通過農業(yè)措施控制環(huán)境的溫、濕度來防治韭蛆。越冬韭菜在春季開始解凍時,剔開根株周圍的土壤,使韭蛆暴露在地皮之外,經低溫干燥,韭蛆便會死亡。此法可降低韭菜被害率10%。收獲韭菜后進行松土,并撒施草木灰,這種方法可使土壤表層干燥,減少韭蛆的為害。
2.生物防治
(1)蘇云金桿菌,有關專家用8000Iu/ml蘇云金桿菌Wp防治韭蛆的初步試驗表明,當每畝用藥劑5-6kg時,防治效果可達75%左右。生物農藥15%蓖煙Ec,蘇云金桿菌對韭蛆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交期較長。
(2)阿維菌素:在韭菜上推廣應用已收到很好的效果,應用時要把握在卵孵化盛期用藥,把韭蛆幼蟲消滅在鉆蛀韭菜之前,可提高防治效果10%以上。
(3)1.1%苦參堿DP是一種從多種藥用植物中提取分離出的雙稠啶類生物堿加工而成的植物源農藥,畝用1.1%苦參堿DP2kg,對水500kg,順壟灌根,對韭蛆的防效可穩(wěn)定在91.84-93.67%之間,持效期達30天。
3.物理方法
糖醋液誘殺成蟲技術,黏蟲板捕殺成蟲,滅蚊燈誘殺成蟲,對韭蛆的防治都有較好的效果。糖醋液誘殺成蟲技術是無污染、無抗性的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韭蛆幼蟲發(fā)生數量,減輕化學防治的壓力,在無害化治理措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防治時比較費工費時,大面積種植須成方連片進行誘殺,才能保證效果。
4.化學防治
要嚴格掌握各種農藥的安全間隔期(即施藥至刈割間隔時間,灌根防治幼蟲的不少于10天,噴藥防治成蟲的不少于3-5天)。為確保防治效果,在防治策略上掌握狠治第一代和第五代??刂频诙⒉扇∮昵巴粨粲盟帯^r藥選用上注意不同種類農藥交替使用,避免韭蛆產生抗藥性。
(1)防治成蟲,在大田成蟲羽化盛期,可在韭菜收割后,于上午9-11時用菊酯類農藥2500-3000倍液或50%辛硫 EC1000倍液噴灑畦面,殺滅成蟲,防治效果可達80%以上。
(2)防治幼蟲,低齡幼蟲對滅幼脲最敏感,隨著齡期的增加敏感性降低,預蛹對滅幼脲的敏感性強,蛹對滅幼脲的敏感性低??稍诰虑l(fā)生盛期前5天左右進行施藥,采用20%滅幼尿SC600-800Ml/畝,加水灌根,可較好地控制該蟲為害,持效期可達9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