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潞 王晶
【摘 要】大學生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勁后備軍,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正確的社會思潮引導下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投入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當中。
【關鍵詞】社會思潮多樣化;大學生思想行為;現(xiàn)狀;原因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現(xiàn)人的現(xiàn)代化,首要任務就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的水平,培養(yǎng)其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后備力量,是祖國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更承載著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追求與使命。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肯定了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意義,也對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殷切期望??倳浀闹v話更加深刻的表明了對大學生加強思想引導極其重要,是關乎我國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社會思潮多樣化背景下研究大學生的思想行為,提高其思想道認知及行為,增強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將其塑造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一、社會思潮的含義及類型
(一)社會思潮多樣化的內(nèi)涵及形成
社會思潮是“反映特定環(huán)境中,人們的某種利益或要求并對社會生活有廣泛影響的思想趨勢或傾向”。改革開放前,我國經(jīng)濟結構相對簡單,外交方面不夠開放,受經(jīng)濟技術條件限制信息的傳播方式較為單一。因此,馬克思主義在社會意識領域占有絕對優(yōu)勢。改革開放之后,經(jīng)濟技術得到了迅猛發(fā)展,社會風氣逐漸開放,我國也與其他國家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外交關系,國際交往日益頻繁,這為各種社會思潮的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多元化的社會思潮逐步形成。
(二)社會思潮多樣化的類型
當代中國的社會思潮主要有八種,其中鄧小平思想居于主導地位,除此之外還存在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民主社會主義思潮、自由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義思潮[1]。
二、社會思潮多樣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行為現(xiàn)狀分析
(一)社會思潮多樣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行為現(xiàn)狀積極方面
1.社會參與感強,有主人翁意識
在調查中,被問及“是否會主動關心國家大事,參與民主管理”時,超八成的受訪者均表示會關注國家大事,對重大的決策、會議等會主動關心并搜集信息;還有四成的受訪者表示會通過有序參與政治生活進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為政府建言獻策??梢姰斚掠邢喈斠徊糠执髮W生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關注自己的權利與義務。
2.有較強的自我意識
當代大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自我觀念,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不盲目服從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注重個性的發(fā)展,更加關注發(fā)掘與眾不同的特點,對于新鮮事物有較高的熱情。這和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大學生在無形之中會受到影響。
3.有較高的志愿服務意識,樂于奉獻
受從小接受的教育的引導,再加上物質條件作為基礎,當代大學生更加愿意主動參加志愿者組織,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對他人進行幫助,對貧困地區(qū)進行捐助,例如南通地區(qū)高校的“暖冬計劃”,超八成的受訪者表示會主動整理閑置衣物、書籍等進行捐贈。還有很多學生主動報名學校的支教計劃,利用寒暑假去貧困地區(qū)進行支教。除此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畢業(yè)生響應國家號召到西部進行建設。
4.有較高的權利與義務意識
調查中,被問及“是否會與侵犯自己合法權利的行為作斗爭”時,超過九成的受訪者均表示當自己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時,會主動通過各種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當問到“是否會主動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時,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表示這是公民應盡的責任,主動履行義務是享受各項權利的基礎和前提。這表明當代的大學生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二)社會思潮多樣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行為現(xiàn)狀消極方面
1.信仰不堅定
當調查中問到“你是足夠了解馬克思主義”這一問題時,大部分受訪者都表示只有表面的了解,并不能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內(nèi)涵,而表示相對了解的受訪者幾乎都是相關專業(yè)的學生;當問到“除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外,是否會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時,大部分受訪者均表示沒興趣或不喜歡;當問到“你是否堅定的相信馬克思主義時”超八成的受訪者表示肯定,但仍有不到兩成的受訪者表示存在懷疑、不夠堅定。信仰不堅定是大學生思想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必須以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引導學生。
2.涉及到自我利益和公共利益沖突時,存在猶豫甚至選擇個人利益優(yōu)先
受西方社會思潮的影響,再加上對部分思想的錯誤理解,部分受訪者表示在面對利益沖突時,會更加注重個人利益。這說明當下部分大學生在陷入道德兩難的境地時,缺乏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奉獻精神以及優(yōu)先履行應盡的義務的社會責任意識。
3.受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否認革命先輩的功績
歷史虛無主義通過詭辯混淆視聽,鼓吹“西化”,否認甚至抹黑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對缺乏辨別能力的大學生產(chǎn)生了嚴重的誤導,使部分大學生成為他們危害社會的工具,踐踏革命先輩通過流血犧牲換來的和平成果,阻礙歷史進步和社會發(fā)展[2]。
三、社會思潮多樣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行為消極方面的原因分析
(一)內(nèi)部因素
1.部分大學生對利己主義的崇拜
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從而更多的關注自身利益,忽視他人、集體和社會的利益。雖然經(jīng)過中學政治的教育,大部分學生在意識上能夠認識到當面對利益沖突時應該優(yōu)先考慮國家利益,但當遇到現(xiàn)實情況時,他們并不能果斷的做出選擇,甚至會利用個人主義進行詭辯,在認知和行為上不能達成一致。
2.大學生還沒有分辨社會思潮本質的能力
由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還不想成熟,社會經(jīng)歷相對欠缺,知識儲備量也不夠充分,無法分辨接觸到的社會思潮是否正確,更無法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再加上一些有心人的惡意鼓動,很容易受到錯誤的社會思潮的影響,并且作為受影響的大學生本人無法認清自己的錯誤,因此,必須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引導,以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引導大學生發(fā)展。
3.大學生理想信念不堅定
當今社會存在多種多樣的社會思潮,而部分大學生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當面對如此多的思想沖擊時,很容易受到迷惑,做出錯誤的選擇[3]。
(二)外部因素
1.社會思潮的傳播特點
社會思潮具有碎片化、隱性化、含混化的特點。事實上,有的大學生并不了解某一社會思潮的系統(tǒng)理論,但卻知道這一社會思潮中的某些觀點,再加上他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并且對新思想的接受度較高,很容易將碎片化的觀點誤認為某一社會思潮的核心觀念,并且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對這一觀念進行自我加工,從而產(chǎn)生誤解。
2.社會思潮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些大學生不認為自己受到了某種社會思潮的影響,而實際上他們卻了解或接受了一些社會思潮的具體觀點,并且這些觀點對他們的影響甚至體現(xiàn)在了日常行為之中。
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效果不佳
高校雖然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必修課程,但上課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由于理論類課程本身就較為枯燥,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再加上大多數(shù)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重視度不夠,考試形式較為簡單,學生也不愿花費時間學習政治理論,因此收效甚微。
十九大以來,我國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在多次會議中強調思想政治引導的重要性,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且發(fā)表了重要的講話。正確認識各種社會思潮,高校必須堅持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指導地位,抵制反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以正確的思想引導人,幫助大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參考文獻】
[1]馬立誠.當代中國八種社會思潮[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2).
[2]路維,楊凱,孫超,孫文君.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問題研究[D].河北.河北水利電力學院.2017(04).
[3]郭青華.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及應對策略[D].泉州.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系.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