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正清
摘 要:在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時候,不能僅依賴于傳統(tǒng)的認識,而應當由其追求人類最終解放的目標的中得出,以人為本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應當基于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不斷發(fā)展及豐富馬克思主義哲學。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不僅僅是哲學的中國化,更應當注意其理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指導。在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不能只重視政治層面的內容,也應當由學術領域對其進行研究。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 政治層面 學術領域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重要作用
首先,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問題牽涉到了馬克思哲學的發(fā)展史。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及根基,馬克思哲學一旦形成,其不僅完成了哲學發(fā)展史上的歷史性變革,具備了世界性的意義,而且也提供了有效的世界觀及方法論以促進無產階級的解放,極大的轉變了世界歷史的發(fā)展進程,同時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因此,處于新時代的背景下,在面對其他哲學理論及文化思潮的挑戰(zhàn)是否可以堅持及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同時維持其強大的活力,這是有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命運的關鍵問題。
其次,其中國化的發(fā)展問題是牽涉到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堅持及發(fā)展指導思想的關鍵問題。不管其在理論層面是否得到了完全的驗證及揭示,但由其實踐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及發(fā)展都與無產階級及勞動人民的解放、落后國家的生存及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不論是從歷史層面,還是由現(xiàn)實的角度,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都對我國的革命、改革等起到了引導作用,因此,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涵義、路徑及相關經驗進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幫助人民實現(xiàn)文化的認同,對于我國正在進行的建設及改革事業(yè)有著極其關鍵的意義[1]。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實際運用
第一,理論化。作為科學的方法論幾世界觀,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我國建設及改革的各項事業(yè)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民主革命階段,共產黨基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來分析研究社會的階級情況及時代的發(fā)展,提出了以農村圍繞城市,創(chuàng)建人民部隊和依賴于人民進行戰(zhàn)爭等相關的理論及思想。在社會主義的建設初期,共產黨基于歷史及辯證的唯物主義理論來分析研究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時期,針對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發(fā)展的動力及戰(zhàn)略等等提出了相關理論。在社會主義的建設初期,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原理及思想來指導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建設,同時形成了相應的思想,這是共產黨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及運用歷史及辯證唯物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主要展現(xiàn)。
第二,方法化。從某種意義上講,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使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將其轉變?yōu)閷嵺`過程中的思想、領導及工作的方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顯著展現(xiàn)。同時將該哲學的原理轉變?yōu)閷嵺`工作中有效的思想及領導的方法,充分的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性及科學性,這就意味著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人民及無產階段的緊密結合。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群眾及實踐的觀點相結合,將其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產生了有效的領導及工作方法。換言之,我國實際工作中的工作、思想及領導的方法均是由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相關原理所轉化,是共產黨通過不斷實踐所建立起的方法論,是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做出的貢獻。
第三,群眾化。馬克思提出:無產階級是哲學的物質武器,相對應的是,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精神手段。對于廣大人民群眾而言,其爭取解放的思想武器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然而人民群眾若要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及觀點,將其轉化為自身的武器,應當將該哲學的群眾化及通俗化的問題加以解決。馬克思主義趨于中國化發(fā)展的領軍者,他通常運用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來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利用有效的語言來表達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道理,從而使其具備中國化的風格及氣派,成為中國人民樂于運用的東西。在我國發(fā)生革命的時期,他不僅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效的結合中國實際,而且全力培養(yǎng)了具有我國特殊的作風,從而使其對世界的改造性能得以加強。該群眾化的特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鍵內容及表達形式。
第四,實踐化。指的是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我國革命、建設及改革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基于本國的國情來加以運用,其終極目標在于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轉變?yōu)橹袊默F(xiàn)實。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適用于世界各個地區(qū)的真理,是無產階級及人民群眾得以解放的重要武器。由民主革命發(fā)展到社會主義建設的時期,共產黨始終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我國實踐及行動的指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三個代表”及鄧小平理論。在中國的革命、建設及改革時期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使其在我國轉化為現(xiàn)實,是實現(xiàn)中國化的基本要求及最高形式[2]。
三、總結
若要完成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必須全力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強化對“三個代表”及鄧小平理論的學習研究,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指導人們養(yǎng)成優(yōu)秀的三觀,從而使我國經濟及文化取得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宋緒富. 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幾點思考[J]. 社科縱橫, 2012(10):13-14.
[2] 閆江利. 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幾點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 2010(25):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