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澤
照例,在這里我必須談?wù)撟约?。我現(xiàn)在的問題是,都把自己嚼成渣了,實在沒什么可說的了。我很羨慕那些可以源源不斷地自我談?wù)摰淖骷?,而我即使在生活中也很少對著自己推敲玩味?/p>
與此同時,我又是非常尊重規(guī)則的人,我知道以上的話實際上都是在自我談?wù)?,我已?jīng)開始了,我出現(xiàn)在這里,我照例要談?wù)撟约?,雖然可能沒有什么新話可說。
首先,關(guān)于《會飲記》與“總體性”。
很多朋友都談到了這個話題,我知道這要怪我自己,我在這本書里談到了這個概念,而且,我記得有一次說著說著豪情萬丈,還站到了山頂上——讓暴風雨更猛烈些吧。我當然也知道,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如果碰到理論家就會出車禍,倒霉的會是我自己。
所以,在此我把這個問題簡化到相對穩(wěn)妥的經(jīng)驗層面上。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包羅萬象”。大概沒有哪個時代的人們像我們這樣,每天吞咽無窮無盡的消息、信息、感覺、印象,同時傾瀉出各種意見和情緒,未經(jīng)整理、互不相干的意見。這叫“碎片化生存”,我們習以為常。這種狀態(tài)有點近似于春秋,也有點像希臘。老子說,五音使人耳聾,五色使人目盲,看得多聽得多不一定等于知道得多,反而造成思考和認知能力的癱瘓。希臘人也有這個煩惱,希臘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如何處理“意見”和“真理”、表象和本質(zhì),他們有無窮無盡的零散的“意見”——永遠相對,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說服不了誰,整個希臘思想就是一場“奇葩說”,以吵架為能事為人生意義所在,最后終于來了一個“絕對”,大家全消停了。人自身和人的世界處于零散狀態(tài),這樣的“包羅萬象”不能形成恒星、星系、星云,只是在虛空中飄蕩的無數(shù)基本粒子?!稌嬘洝穼懙目赡芫褪沁@個,它要表現(xiàn)這種狀態(tài),同時,更重要的是,反過來,看看能不能由這些粒子造出星來,能不能從碎片中為生活、世界想象和書寫某種整全感、某種普遍聯(lián)系。
用什么辦法呢?我也沒想出什么好辦法,也不外是俗歌里唱的:“我要飛得更高”,當然我不是鳥,不過年輕時是半吊子鳥類愛好者,最近閑著沒事會翻翻《中國蝴蝶圖譜》——比小說好看。我想,超越、克服我們的碎片化狀態(tài)的一種方法就是飛翔,如果你不能想象一種后希臘式的或施特勞斯式的沉重的“絕對”降臨,你至少可以使自己靈敏一點、輕盈一點,成為盡可能廣博的人類經(jīng)驗的收集者,然后比較、分類、建立聯(lián)系。你不能死盯著一根雞毛或一地雞毛,你得飛起來,讓視野更遼闊,看到大處遠處,也從大處遠處照見自己。有人對我說,你多年來都特別喜歡用“寬闊”或“遼闊”或“空闊”,動輒就闊就上了天,我想了想,確實如此?!鞍倌甓嗖—毜桥_”,“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我向往的,是八極和千載、神游與曠達、深悲與慷慨。這既是空間的,比如社會空間,比如古人的天下和今人的全球化;也是時間的,比如歷史感。沒有歷史感也就沒有現(xiàn)實感。當你從山西的陶寺遺址看起,看到河南的二里頭,那被認為可能是夏朝的都城,一路看下來,你就知道,中國何以是中國,你自己何以是中國人。從孔孟老莊,到范仲淹宋徽宗,到魯迅丁玲,從當年南海上的無名船夫到三十年代陜北的青年革命者,這些都不是古人,他們此時此刻就在我們心里,和我們對話,參與構(gòu)造我們的現(xiàn)實。
我們都有一顆心,由此我們感覺到我們活著、在著。在哪里?在于心。這顆心又是什么呢?它就是一個場所、一所住宅,漢語里講“宅心”“心房”“心地”“心田”,說的都是此意。有住宅就有客廳,無數(shù)今人古人來來往往,但只有客廳,你就成了開茶館的了,開著門熱鬧,關(guān)上門空虛,心中無主,所以還得有起居之處,反躬自省。王陽明講心學,知行合一,徹內(nèi)徹外,就是說一方面要理會天下事,另一方面,自身也不能放在一邊。
所以,有句老話很管用: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這是情懷,也是方法。大事里有小事,小事里有大事,由此去找那個總體性。文學當然要關(guān)心人的細微、脆弱和柔軟,我自己也常常細微脆弱和柔軟,但同時,我也喜歡那種剛?cè)虥Q斷、天地不仁,這并不矛盾,這就是天地,也是本心。
然后,談?wù)劇皻v史”。
《青鳥故事集》的大部分,2000年就曾出過一本小書,叫《看來看去或秘密交流》,90年代有閑,讀了大批閑書,搜奇志異,特別對邊疆史地、中外交通史、絲綢之路什么的感興趣,所以寫了一組中國歷史上的外國人的故事。現(xiàn)在看,我也可以自夸,那時已經(jīng)有了全球史的明確意識,而全球史——全球化視野中的歷史、麥克尼爾近些年才成了顯學。我當然做不了學問,不是學問中人,我頂多算是個知識享樂主義者,我那時著迷于冷知識、暗知識,比如名物史、刀劍冶煉史。那時又沒有百度谷歌,很多冷門書要四處搜求,泡舊書店和潘家園,有一次在琉璃廠看見斯文赫定西北科考團報告的初版本,嶄新的,要價二百,巨款啊,在書店里出來進去凡三個來回,終于沒買,至今抱恨。總之,讀了很多,寫就寫了那么一點兒,讀本來也不是為了寫,就是歡喜得趣。不像現(xiàn)在,讀什么書都先存了種地打糧食的心思。
再往前說,我小的時候,七八歲吧,最早讀的書就有范文瀾的中國史、呂振羽的中國史,還有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那時不懂什么,看熱鬧而已。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閑得發(fā)呆,把《史記》 《漢書》都用白話手寫翻譯了一遍,現(xiàn)在看當然沒什么價值,但用這個笨辦法也學了一點文、學了一點史。
自古文史不分家,現(xiàn)代文學以來很多作家都有胡適所說的“歷史癖”“考據(jù)癖”。在這個時代,通過大眾文化和視聽媒介,對歷史的認識和想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刻地介入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蛘哒f,歷史作為精神的、想象的資源正在有力地參與當今中國人的自我意識和文化認同。歷史需要一代一代人反復(fù)講,因為歷史講述的真正起點恰恰是逆時間而上的,順流而下那是純粹的時間,那不是歷史。這種講述不僅是學術(shù)的,也是文學的,通過這樣的講述,我們不僅僅是在擴展關(guān)于歷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在歷史的縱深里認識自己。
比如《青鳥故事集》,它的前身《看來看去或秘密交流》十八年前出版時也沒賣幾本,不小心被我父親看到了,他是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出身的,我出了書不想讓他看,結(jié)果老爺子看了,憂心忡忡,欲言又止,有一天送我一本白居易集,在《與元九書》那頁夾個條,在“文章合為時而著”旁邊劃了線。他的意思是可能是,你怎么搞這么不合時宜的東西。當時我心中大慚,我覺得白居易說得對,我家老爺子也很正確,確實不該這么玩物喪志,于是專心發(fā)憤做文學批評,每月在報紙上開一個版的專欄,專談新作,出了本《見證一千零一夜——21世紀初的文學生活》,從書名就看得出來,絕對為時而著,當然這本我也沒敢給老爺子看,怕他另有批評意見。
不過話說回來,十八年后這書增補了一些內(nèi)容,改名《青鳥故事集》出版,到現(xiàn)在也賣得不錯。我想不是這書忽然好了,而是時代變了,這本《青鳥》終于也是為時而著了。
最后,說“文體”。
這是我寫的時候想得最少,書出來后談得最多的問題。顯然是被評論家朋友們帶了節(jié)奏,說著說著好像我真是在文體上琢之磨之、處心積慮。我過去當批評家時也常常被夸文體好,我知道大家是在提醒我:作為一個批評家,文體好不好其實沒那么重要。就因為不會寫論文、不會寫小說、不會寫散文,所以我把自己活活弄成了“文體好”。現(xiàn)在,每當人家介紹我是散文家,我常?;炭?,因為我很懷疑我寫的那些東西算不算人們通常認為的“散文”。當然,我也意識到這比較吃虧,文體、體裁,這不僅涉及你怎么寫,也關(guān)系到別人怎么讀。這里存在著讀寫雙方的一套約定,你說你是散文家,好了我放心了,我想讀小說時就不會找你,而且我也已經(jīng)有一套預(yù)期,知道你會滿足我?,F(xiàn)在這樣一個家伙,他自己都說不清他是哪家的,這就很讓人煩。所以,現(xiàn)在人家說我是散文家,我也沒意見。不過,我還是愿意做一個寫作者,向莊子學習,或者向羅蘭巴特、本雅明學習,把人的經(jīng)驗、想象、思想作為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里,那些文體規(guī)范其實不是多大的問題。我想大家之所以覺得我的文體值得一說,主要因為前邊談到的,寫東西的時候,我是一只鳥啊,我確實知道自己在飛,很爽,像沖浪和滑翔,但是我也清楚地知道,我總會兜回來,不會迷路不會找不回來的。下筆的時候很少有成竹有結(jié)構(gòu),只是有個念頭、想法,好吧開始吧,看看我們能飛到哪兒。我喜歡那種自由自在的線條感,這就像游泳,你知道命懸一線,但是你不會讓這根線斷了。然后,詞語和比喻紛至沓來,邏輯和聯(lián)系的線條會自然地在空中畫出來。對我來說,寫作,至少寫《青鳥故事集》《會飲記》這樣的文章,就是讓我們碎片的、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經(jīng)驗、思緒獲得一種形式感,這種形式感不僅是文體,也是意義,也是某種總體性的閃爍。
2019年3月5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