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fēng)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睙o數(shù)的清明詩詞里,我獨喜歐陽修的這首《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二十四個節(jié)氣,只有清明時節(jié),春風(fēng)剪柳如畫,草木在煙雨中潛滋暗長;萬物俱在蘇醒,包括那些冬眠的蟲兒,整個世界一派生機。所以才有春半踏青,賞花觀柳,與蛺蝶相戲。
兒時,每到清明節(jié),媽媽都會讓一家人穿得整整齊齊的,整理好一籃子的祭品。然后說,去看看你姥爺姥姥吧。
我們到了姥姥姥爺?shù)膲炃埃刃屑腊荻Y,再給墳培土。母親跟我說完二位從未謀面的親慈的模樣和故事后,就把那些供果挑一些和紙錢一起燒掉,余下的給我和姐姐吃,說是吃了不膽小。忙完這些,父親就回去了。母親就帶著我們在山坡上挖野菜,蔥綠的小根蒜、婆婆丁、曲麻菜,一會兒就裝滿了籃筐。母親還會用新柳給我編一頂花環(huán),上面簪滿了野花,多是金燦燦的蒲公英和藍瑩瑩的紫花地丁。我戴在頭上,感覺美極了。
母親講究寒食的習(xí)俗,清明這天是不動火的,筐里的野菜就是清明當(dāng)天的佳肴。提前攤好的小米面煎餅用雪白的屜布包裹著。洗凈的野菜十分鮮嫩。飯桌上還有咸疙瘩和青辣椒剁成的小菜,一碟黃澄澄的大醬。把野菜搭配著放在綿軟的煎餅上,再撒上菜末抹上醬卷成卷,那個美味啊想起就流口水。吃完餅后,母親還會把小野蔥、香菜末放在碗里,放上點醬油,挑一塊豬油,用熱水一沖,就是一碗極好喝的湯了。也是那個時候,我知道了介子推和寒食節(jié),還知道了母親為什么最喜歡春天,因為在那些兵荒馬亂的災(zāi)年里,只要熬到春天,就有活路了。
后來因父親工作調(diào)動,舉家南遷。清明這一天,只能在家中祭拜。但母親每年清明都會跟我們說,給姥姥姥爺上炷香,告訴他們,又是春天了,一家都好著呢。即便是父親故去后,母親也沒把這個節(jié)過得恓惶。她總是說,讓離去的人安安心心,春天來了,再難也不怕了。母親駕鶴西歸后,逢清明,我都會去給她上香,告訴她,又是春暖花開,我們都好著,不用惦記。
一切如故,如孩提時光。因為我知道,父母一定遙遙祝福著我們,他們喜歡春天,喜歡我的快樂。那縷縷暖陽就是我父母慈愛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