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狩獵秘籍

2019-05-09 03:54王族
西部 2019年6期
關(guān)鍵詞:爪印布魯圈套

王族

夾子

A:認知

夾子,是獵人對捕獸夾的簡稱,專用于狩獵。

獵捕對象不同,夾子也大小不一。大的有捕熊夾、捕鹿夾、捕野豬夾、捕黃羊夾等,小的有捕狐貍夾、捕兔子夾、捕旱獺夾、捕鳥夾、捕蛇夾等。常見的捕熊夾,其彎形扳機上帶有尖齒,可將熊腿夾斷。捕狐貍夾和捕旱獺夾,則專門夾擊獵物頭部,使它們在瞬間斃命。捕黃羊夾專用于夾擊野羊類的腿,它們被夾住后無力掙脫,過上幾日后會被餓死。捕兔子夾是最小的夾子,威力不大,卻能把兔子拖死。獵人收獲最多的,是在掙扎和絕望中斃命的兔子。

獵人安裝完夾子后,會用艾蒿、薄荷和爬地松等植物的葉子,將夾子擦拭一番。如果少了這個環(huán)節(jié),野獸就會嗅到人留在夾子上的味道,掉頭離去。

B:事件

獵人埋設(shè)夾子前,常常會對獵物念叨一句話:你死不為罪過,我活不能挨餓。狩獵是一種古老的職業(yè),獵人獵捕動物,是以名正言順的獲取方式維系自身生存,所以他們多無情獵捕,少感嘆猶豫,但他們說出這句諺語時,卻使人性閃現(xiàn)出了光芒。

獵人在埋設(shè)夾子時還會說一句話:看來它的皮毛成熟了。內(nèi)行人一聽便明白,動物經(jīng)過夏季食草后,已變得膘肥體壯,到了可獵捕的時候。這句話也會用到人身上,意思是一個人不學(xué)好該挨收拾了。

夾子多為鐵制,其夾擊力度迅猛,凡是觸動機關(guān)的動物,無一逃脫。十幾年前,我在阿勒泰碰到一人,知道他要去樹林里安夾子,便問他是不是去夾黃羊,他搖頭不語。又問是不是去夾兔子,他亦搖頭不語。再問是不是去夾呱呱雞、野豬、哈熊(狗熊)、旱獺、鹿,或是松鼠,他均搖頭不語??此募軇?,是不想讓人知道他要去夾什么,不料他看我不再問了,卻主動告訴我他要去夾狐貍。我聽后吃驚不小,狐貍那么狡猾能夾得住嗎?他嘿嘿一笑說,手再長,也有摸不到的地方。腳再小,也能走到遙遠的地方。夾狐貍自有夾狐貍的辦法,我可以告訴你一個辦法,保準你以后也會夾狐貍。人常說,狐貍一睜眼,心里有九個腦袋。什么意思呢?是說狐貍的心眼多,遇上事情只要看一眼,心里就會有九個想法。但是在撒尿這件事上,狐貍連半個腦袋也沒有,是死腦子。它們?nèi)瞿?,總是找別的動物撒過尿的地方,比如黃羊和鹿撒過尿的地方,一旦碰上那樣的地方,不管有尿沒尿都要撒一次。我就專找動物撒過尿的地方,安上夾子十拿九穩(wěn)能夾到狐貍。

任何事情都經(jīng)不起琢磨,即使是狡猾的狐貍也有致命的弱點,就看遇到它的是不是打獵時間長的獵人。譬如我眼前的這位獵人,看上去并無特別之處,但一開口說出的話,卻讓人覺得像巖石一樣堅硬。我與他閑聊時想摸摸他的夾子,他馬上捂住裝夾子的布包不讓摸。我說,不讓摸看看總可以吧?他一臉嚴肅,把那布包捂得更緊,看都不讓看一眼。他見我不高興,便湊近我的耳朵低聲說,夾子這東西,可不能讓人隨便看隨便摸,一看一摸就會壞事,人的味道就留在夾子上了,狐貍有九個腦袋,一聞到人的味道,哪怕尿憋得再難受,也會轉(zhuǎn)身跑掉。

他那么一說,我遂明白,以后碰到獵人的獵具,可不能隨便看隨便摸。

有一人用夾子夾住一只狼,那狼無望掙脫,遂咬斷被夾的那條腿逃走。從此,一只三條腿的狼,成為一團揮之不去的陰影,獵人們每每安夾子時,總是緊張地向四周張望,如果地上有三只狼的爪印,他們會遠遠避開。一只狼能咬斷自己的腿,如果人被它撲到爪下,后果不敢想象。

安夾子有學(xué)問。年輕獵人的夾子即使夾住了動物,卻仍會發(fā)生其掙脫逃走的事情。他們的夾子不錯,但因為沒有掌握獵捕規(guī)律,常常便空無所獲。

經(jīng)驗豐富的獵人一眼便可發(fā)現(xiàn)有利的環(huán)境。譬如他們從不將夾子設(shè)置在樹樁或石頭上,那里更容易讓動物的掙脫,他們常常把夾子固定在草叢或土中,動物一旦被夾住,便因無法向上蹦跳掙扎,被死死拖在原地,最多挨一天一夜便會死去。

白哈巴有一人,是牧民亦是獵人,他每去放牧總是盯著牧場后面的山坡看,看了三年終于看出了名堂。他說狐貍很狡猾,它們需要排泄時,總是要找到上一次排泄過的地方,將新排泄物壓在舊排泄物上,目的是讓人誤以為那里只有一推排泄物,它們出現(xiàn)過一次后再未現(xiàn)身。狐貍的思維接近人,反而容易被人識破。那人悄悄把一個夾子安在那堆排泄物下,一只狐貍再次來排泄時,便被牢牢夾住。那人上山時狐貍已死去兩三天,但它臨死前把尾巴折過來,讓自己臥在了尾巴上。它死得并不悲愴,像是一覺睡去再也沒有醒來。

另一獵人的經(jīng)歷更有意思,他耗十年時間,終于摸清狼的一個規(guī)律。原來,狼也有極為固執(zhí)的一面,它們每得到肉食后,必叼到上次啃食過的地方去吃。狼此舉有兩個原因,一是上次吃過的地方安全,此次可放心吃;二是它們認為熟悉的地方,好記又好找,所以它們便將吃剩的肉儲存在那里。那人將夾子埋在一只狼藏儲的肉中,幾天后那只狼來吃肉,被夾子把頭擊得粉碎,當場斃命。那人從狼頭上取下夾子時,無比驚訝地發(fā)現(xiàn),狼眼中布滿驚駭和恐懼。他想,狼在死去的那一瞬間,心里彌漫過怎樣的屈辱和恐懼。對于狼來說,那亦是內(nèi)心的火焰,從內(nèi)心躥至瞳眸,凝固成了最后的絕望。

大多動物游走牧場和便道時,都有循以往足跡的習(xí)慣。獵人發(fā)現(xiàn)這一規(guī)律后,便在沿途安下夾子,收獲頗豐。讓人不解的是,前面已有動物被獵捕致死,后面的動物卻重蹈覆轍,仍然沿記憶中的路線前行。于是,獵人們便守株待兔,捕獲一批又一批獵物。他們?yōu)榇丝偨Y(jié)出一句諺語:熟悉的路在你心里,等待你的夾子在路上。

也發(fā)生過獵人利用夾子和動物斗智斗勇的事情。譬如狼成群結(jié)隊經(jīng)過一地時,后狼會踩著前狼的爪印前行,那樣就會讓人覺得只有一只狼在走動。因為眾狼重復(fù)同一爪印,那爪印便顯得深厚,一位獵人因此上了當,以為是一只肥胖的狼走過后留下的爪印。另一獵人告訴他原因,他才恍然大悟。他們沿那爪印布下十余個夾子,三天后便夾住了六只狼。它們雖然被夾子死死拖著,但卻極力撲抓對方,要把對方咬死。起初那獵人不解狼為何那樣反常,后來才知道在狼界有一個規(guī)律,如果一只狼被囚禁后無望生還,別的狼便要把它咬死吃掉。

那六只狼終未掙脫夾子,它們被獵人打死時,眼睛里還冒著怒意,似乎要撲過去撕咬另一只狼。

布魯

A:認知

布魯是獵具的鼻祖,出現(xiàn)在弓箭、套索、捕獸夾、長矛和獵槍之前,是專用于攻擊獸類的獵具。

起初,人們將野獸的大腿骨作為擊打器物,騎馬追逐野獸,并將其砸倒。后來,人們?yōu)榱思哟蟠驌袅Χ龋瑢⒁矮F的大腿骨磨成圓形,那便是最早的布魯。布魯有兩種使用方法,一種是在馬背上將其掄起擊打動物,另一種是用力投擲出去,將動物打暈或打死。至今,布魯?shù)挠梅ㄈ詾檫@兩種,獵人們使用任何一種,野獸都難逃一死。

使用布魯?shù)哪甏?,人們用其上擊飛鳥、下砸走獸,每每收獲頗豐。

B:事件

有一年,在博樂見到一位蒙古族牧民,他雖然騎在馬上,卻不拿馬鞭,而是將一個長柄木器搖來晃去。那馬似乎害怕會被抽打,四蹄陡然快了很多。

細看,那木器頂端系有一個鐵錘,明晃晃地透著殺氣。當時心想,此物莫不是一件擊打物?

向那人請教,答曰:布魯。

我先前聽說過蒙古族的布魯,今天突然見到,便從那人手中接過,學(xué)他的樣子揮舞了幾下。明顯的感覺是,其木柄長短適合,可自如揮舞。尤其是頂端的鐵錘,揮出便傳來重力感,捕獵時使用,一定得心應(yīng)手。

那人給我講了一個使用布魯捕獵的故事,說有一獵人發(fā)現(xiàn)了兩只兔子,只盯準其中一只去追,對另一只卻不管。等到追上兔子,一布魯砸翻在地,然后撿起布魯扭頭搜尋另一只。將布魯甩過去,那只兔子便也被砸翻在地。會使用布魯?shù)娜耍阔C物在他的掌控之中,所以不急。

那人又說起另一事,有一獵人多年使用布魯,不但運用自如,而且達到了能感知布魯?shù)牡夭?。一天,他騎馬經(jīng)過一片樹林,突然聽得掛在馬鞍子上的布魯發(fā)出了聲響,他取下布魯握在手中,看見不遠處有一只狼在看著他,雙眸中的眼神猶如升騰的火焰,似乎只要那火焰噴吐出來,它就會向他撲來。他舉起布魯準備迎擊狼的進攻,但狼看見他手中的布魯后,雙眸中的火焰瞬間熄滅,轉(zhuǎn)身跑進了樹林。狼怕布魯!那人想起一句諺語:沒有被騙走的狐貍,沒有被嚇跑的狼。布魯嚇走了狼,比打死一只狼還讓他高興。

那人講完故事,急匆匆要離去,問他要去哪里,他說有很多人在山的另一邊舉行圍獵,如果他去晚了,獵物就全跑了。我們不解,既然是很多人圍獵,為何會讓獵物全都跑掉?他說那些人的本事不行,說是圍獵,其實是湊熱鬧,真正捕獵的人是他,他不到場,那些獵物咋來的還會咋回去。

他說完便匆匆走了,我們盼望能從山那邊傳來消息,讓我們知道圍獵的情況。那人下午返回時與我們相遇,馬背上掛著兩只鹿角和一塊鹿肉。原來,他趕到山那邊時,能捕的小獵物譬如兔子、旱獺等都已被人捕獲,唯獨一只野豬咆哮嘶吼,既不攻擊人,又不打算離去。一群人與一頭野豬僵持在那里,似乎樹上落下一片樹葉,都能驚得人心顫。

他斷定那頭野豬是不能捕殺了。人們說起動物的兇猛時,都會說一豬二熊三老虎,況且現(xiàn)在的這頭野豬已發(fā)怒,萬萬不可與它硬拼。他將眾人勸退,藏在一塊石頭后用布魯猛擊石頭,野豬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疑惑了一會兒便轉(zhuǎn)身離去。

他為這件事遺憾,因為他已經(jīng)兩年沒有見到野豬了,此次錯過,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碰到。

我們閑聊,很快便說到了布魯。布魯在當時是一種武器,用于防身攻敵。其實,就布魯?shù)囊饬x而言,它是較早出現(xiàn)的冷兵器。后來,布魯作為獵具,給了人們?nèi)馐?,給了人們安全,更給了這個世界一種文明。那樣的年代,人是真正的大地之子,生存之景象極具詩意。一九九二年我在昆侖山下的葉城當兵,讀到朱增泉將軍的一首詩,尤為其中“山頂洞人的,老鄉(xiāng)/走下秦嶺,到渭河邊/用獸骨刺魚”這幾行而感動。秦嶺和渭河是我故鄉(xiāng),朱將軍詩中的遠古意境猶如人類圖騰,使我的懷鄉(xiāng)情愫多了一層幻象般的色彩。

說到這兒,他才說出今天圍獵中的又一幕。他趕到圍獵現(xiàn)場時,那頭野豬并非與人們在對峙,而是大聲咆哮著要撲向他們。他命令眾人:亮出布魯!眾人便舉起布魯,但野豬仍在往前撲。他又命令眾人:集中布魯。眾人便將布魯集中在一處,野豬看到布魯?shù)拈W光匯聚成一片,便停止咆哮站在那兒不動了。真正的對峙,其實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的。這么說,他用布魯敲擊石頭迷惑野豬是后來的事。相比之下,發(fā)生在前面的眾多布魯一起發(fā)光的事情,要有意思得多。

他聊得興起,便說起馬背上的鹿角和鹿肉的來歷。那頭野豬離去后,他們圍住了一頭鹿,但那只鹿很厲害,不但能躲過人們甩出的布魯,而且能從人們頭上跳躍過去。但它畢竟已被圍死,跳出一層包圍,很快又陷入另一層包圍。他看了看那只鹿的蹄子,便讓人們用布魯去擊打鹿的四蹄,每打一下便退后,讓后面的人上去再打。如此頻繁的攻擊,讓鹿亂了陣腳,加之四蹄一一被砸得粉碎,很快便倒在了地上。分肉時,因他功勞最大,便得了兩只鹿角,鹿肉也比別人多了兩公斤。

我問他如今使用布魯?shù)娜硕鄦?。他說,有人用,長生天給的東西,怎么能不用呢?人的眼睛是天給的,腿是地給的,肚子是肉給的,肉是動物給的,所以就一定有用布魯?shù)娜?。他伸出三個手指頭說,現(xiàn)在的布魯有三種。最大的是吉如根布魯,用銅或鐵打制的鐵錘,用牛皮繩系在布魯前面,專門打大野獸;其次是圖拉嘎布魯,把圓形的鉛頭、鐵箍環(huán)和銅帽,固定在布魯前端,用于直接擊打動物;最后就是海木勒布魯,多為鐮刀形,專用于投遠和投準的訓(xùn)練。

聽他這么一說,再去看他的布魯,才知是典型的吉如根布魯。

聊得差不多了,他騎馬離去。我發(fā)現(xiàn)那根布魯被他插在腰上,那小鐵錘雖然在晃動,卻不如被他持在手中威風(fēng)。等馬進入一片樹林,那人和馬便不見了影子。

過了一會兒,樹林里傳出一聲獸類的嗥叫,我盼望響起布魯?shù)膿舸蚵暎^了很久,都悄無聲息。

石夾

A:認知

石夾皆為天然生成,是用一根棍子,將或扁、或長、或?qū)挼氖鍝纹穑诠髯由舷涤型米?、沙雞或松鼠,誘惑野獸去叼吃。切不可小看這根棍子,一旦動物用嘴去叼那些誘餌,就會將棍子扯倒,落下的石板便將它們砸倒。這根棍子亦有講究,常用的是虎耳木、接骨木等硬木,只有這樣的棍子才能支撐石板的重量。

石夾的夾砸之力,雖然發(fā)于自身,但要借助地面,因此石夾布于石頭或硬實之地,才可將動物捕獲。

在獵具中,石夾是獵人構(gòu)思、設(shè)計和制作最為完美的一種,其使用材料之巧妙,發(fā)力之直接,砸擊效果之得力,堪稱一絕。

B:事件

走進石夾的野獸,命只剩下一半。

此諺語說的是,將石夾作為獵具,專用于捕獵。

我第一次見石夾,是在可可托海的一條小河邊。一位牧民指著河灘中的一塊扁平的石頭,問我看沒看出名堂。我不知道那是一個石夾,更不知其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就是獵具,便開玩笑說那是一個不怎么漂亮的石頭。他看我不懂,便一臉嚴肅地說,不怎么漂亮的石頭,會干出漂亮的事情。再會跑的動物,也會在不會跑的石頭跟前栽跟頭。哈薩克族人說話一向幽默,幽默中卻又包含著哲理。聽他那么一說,我斷定那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便虛心請教。他介紹石夾之前,先頗為興奮地介紹了一番黑貂。他說這一帶的黑貂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呢,給你打個比方,有多少石頭就有多少黑貂。我細看,河谷中的石頭多則多矣,且亂石成堆,如果這里的黑貂像石頭一樣多,豈不成了黑貂世界?再說了,黑貂在這樣一個地方如何生存,它們?yōu)楹尾蝗ふ一蠲暮萌ヌ帲?/p>

那牧民說,黑貂的脾氣怪得很,跑出去抓到老鼠、兔子和旱獺等,一口也不吃,不論多遠都要叼回河谷中,直至鉆進石頭下面才會松口氣,慢慢地吃。黑貂吃東西很慢,每咬一口只是一小塊肉,細嚼慢咽半天,才又咬一小塊肉。它們吃東西時亦很警惕,一邊吃一邊四處張望,一旦有動靜便吐出口中的肉,將身子縮小做逃跑狀。我與那牧民討論,黑貂此舉怪則怪矣,但其背后一定有原因。那牧民笑著說,沒有人會無事爬到山上去,沒有動物會主動走到人家里。后來才知道,根源在黑貂的那張皮上,因為值錢,人們獵捕黑貂的最終目的,其實是為了那張皮。所以說,黑貂的日子過得很緊張,像在荒野中放羊的人一樣,總擔心自己的羊會受到侵害,只有把它們趕進羊圈,心里才會踏實。

聽他那么一說,便覺得黑貂以亂石為家,是在艱苦條件下守著自己的家。如果人類不把黑貂作為獵物,這個亂石成堆的河谷就是它們的天堂。堅硬厚實的石頭,密閉的空間,將世界隔離到寂靜、無聲、黑暗和模糊之中,它們安然偃臥,度過一個個白天和黑夜。

但在這個世界的構(gòu)成中,總有一些生命成為另一些生命果腹、馴服、殺戮、殘害和獵捕的對象。為了生存,人類在這方面做得最為得心應(yīng)手。譬如一塊石頭變成石夾,一個人變成獵人,一只動物變成獵物,如果要思考其正確與否,或具備怎樣的終極意義,誰又能給出準確答案?就像人吃羊,是殺生,那么羊吃草,同樣也是對另一生命的掠奪,只不過因為草木無聲,便不會引發(fā)共情。我這樣的感慨對那牧民來說,是沒有意思的話題。我不能對他訴說。在他眼里乃至他的觀念中,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亂石,如果用好了就是最厲害的獵具——石夾,那才是最有意思的事,也能讓他感受到快樂和幸福。

我們又談到石夾。他神秘地一笑,讓我看河谷中的石頭有什么不一樣,我看不出什么,他便又得意地一笑說,你看不出名堂就對了,如果你一眼就看出了名堂,那我不就白費工夫了嗎?我問后才知道,他利用板狀和錘狀的石頭,在河谷中安了五個石夾。用他的話說,那是他的五只手,一旦黑貂出現(xiàn),就一把抓住它們。他眼睛微瞇,似乎在看著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沒看。我疑惑,用石夾捕獵的人都是如此神情嗎?

他帶我去看石夾,走近后才發(fā)現(xiàn),一塊平展的石板下大有名堂,那么大一塊石板,居然只用一根撐桿頂著。他說這個撐桿不能太粗,否則擋了黑貂的路,它們就不會鉆入石板下面。我想摸一下那撐桿,他攔住我說,不想要手了嗎?那撐桿一碰就倒,石板砸下來,你的手就變成了肉糊糊。我細看那撐桿,果然其支撐處斜頂著石板,一碰就會砸下。

再看石板深處,才發(fā)現(xiàn)平鋪有一根木棍,木棍上趴著一只兔子。那兔子已放得久了,散發(fā)著一股腐臭味。我不解為何要在石板下放一只兔子,那牧民說兔子是誘餌,腿上有一根繩子連著撐桿,黑貂一扯兔子,那撐桿就被拉倒,石板轟然砸下,黑貂一聲慘叫后就會斃命。

我沒看見兔子腿上有繩子,那牧民說黑貂狡猾得很,所以把繩子埋在了沙子中,那樣才能讓黑貂上當??此坪唵蔚氖瘖A,卻具有極強的殺傷力。人類善于運用智慧,萬事萬物都能成為獵具,甚至能成為武器,用于防身攻敵,效果俱佳。

我問那牧民,為何石夾只獵捕黑貂?他說也有松鼠、野雞和兔子等誤入石板下,被砸得肉身模糊,一命嗚呼。它們沒有價值,反倒害得獵人重新設(shè)置石夾。后來,獵人們靈機一動,將死去的兔子當誘餌,很容易讓黑貂上當,被砸死在石板下。獵人們?yōu)榇丝偨Y(jié)出一句諺語:跑得快的動物,命在石夾下結(jié)束;跑得慢的動物,把命搭在一根虎耳木上。

說到黑貂,人們喜歡的是它們的皮毛。每有黑貂被砸死,他們從石板下小心翼翼將其取出,第一眼要看毛皮是否完好,如果完好便可賣上好價錢,如果受損就大打折扣了。

其實捕黑貂不易。有一次,他的一個石夾砸到一只黑貂身上,因為力度不夠,加之地上的沙子松軟,那黑貂便將腰彎下,嘴和爪子齊用,挖出一道槽子逃之夭夭。

獵人使用石夾久了,便發(fā)生了很多故事。有一位獵人,碰到一只母黑貂帶著剛出生的一只幼貂,聞到作為誘餌的兔子味道,便往石板下鉆。母貂在慌亂中碰到了石板,于是像所有觸碰機關(guān)的情景一樣,那石板砸了下去。母貂在那一刻將幼貂護在懷中,它被砸死,幼貂幸免于難。獵人有講究,如果野獸沒有徹底喪命,他們不會露面,因為他們不讓彌留之際的野獸看見他們的臉。母貂死了,那小黑貂像是明白了什么,嘶叫著消失在了亂石中。

之后數(shù)年,那獵人房前屋后便經(jīng)常出現(xiàn)貂爪印,他想起那件事,便覺得那小黑貂已經(jīng)長大,要找他報仇。

那人死后,墳前經(jīng)常出現(xiàn)貂爪的印痕。

圈套

A:認知

制作圈套,首先要選擇一棵高大結(jié)實且長有杈枝的樹,其次是選一根同樣結(jié)實的木頭和一塊大石頭。隨后,獵人在木頭一端綁上石頭,將木頭橫插在樹杈上,然后在另一端系上一個鐵絲圈,再在鐵絲圈與樹身之間連接一根鐵絲,把誘餌(通常是一塊肉)垂掛在那根鐵絲上,一個圈套便宣告完成。

野獸鉆進圈套時,是驚心動魄的一刻,因為它們看不到系于那根木頭一端的鐵絲圈,便將頭伸入鐵絲圈中,叼住那塊肉向下扯,鐵絲圈便脫開系肉的鐵絲,死死套在野獸脖子上。此時,木頭另一端的石頭受力下墜,那根木頭斜升而起,將野獸吊在了半空。

鐵絲圈是活扣,野獸越掙扎便被拉得越緊,加之它們自身在向下垂落,最后便被勒死。

B:事件

把一塊肉放在圈套中,就能讓野獸把頭伸進去;把一塊石頭綁在一根木頭上,就能把野獸吊起來。

圈套,是借力發(fā)力的一種獵具,在獵捕中用得最多。

圈套又稱為吊鉤圈套、索套、鐵絲圈,但叫圈套者仍為多,叫得久了便成為固定叫法。人們每說出“圈套”二字,旁人便感覺到有動物已被套住,鐵絲圈正在收緊,氣氛會變得緊張。

阿勒泰一帶的獵人說,圈套的由來很有意思,一位獵人在山林里轉(zhuǎn)了一天,沒有碰到一只動物,他怏怏然坐在一棵樹下準備休息,不料一陣風(fēng)把一根樹枝吹打在他臉上,打得他的臉一陣生疼。他罵了一句,打不到獵物,連樹枝也欺負人呢!為了解氣,他氣呼呼地扯過那根樹枝說,你打我的臉,我把你坐在屁股底下!休息完畢起身時,他忘了屁股底下的樹枝,一起身那樹枝便呼的一聲升起,將他的小包帶上去掛了起來。他頗為驚訝,一根樹枝的反彈力量有這么大,如果是一只兔子或呱呱雞,被帶上去掛起來,就會被吊死。他對那根樹枝看了又看,琢磨了又琢磨,終于琢磨出了門道:如果把一根樹枝壓彎,在上面布一個鐵絲圈套,誘惑兔子或呱呱雞來吃布好的誘餌,只要一觸動機關(guān),就可以把它們吊起來。

圈套就那樣被創(chuàng)造了出來。

此圏套與人們通常所說的圈套不同。人們通常所說的圈套,是一人運用智慧,將另一人引誘進某個事件中,令其喪失自我掌控能力,滑向命運突變后的深淵。這種情況下的圈套,是意念和思維運作模式,不需要具體物質(zhì)。獵人們所說的圈套,則有具體指向,亦有固定的使用方法。譬如圈套有大小,大的用于獵捕哈熊、野豬、鹿等,用的是粗硬的鋼絲繩;小的則獵捕兔子、呱呱雞、山鷹等,用一般的細鐵絲即可。

作為誘餌的那塊肉,時間長了會發(fā)出異味,這正是獵人之所望,因為野獸對腐爛發(fā)臭的肉敏感,遠遠聞到就會撲過去。作為誘餌的一塊肉,于是便變得像圈套的開關(guān),一旦吸引了野獸的目光和嗅覺,它就打開了圈套的一連串密碼,亦將野獸一步步引向死亡深淵。

作為誘餌的肉,常常是一只兔子或長尾鼠,獵人在出門時就已經(jīng)備好。

設(shè)此圈套,必須在野獸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有的野獸喜歡走熟悉的路,還有的野獸習(xí)慣在以前捕食過的地方覓食,這些都是讓圈套發(fā)揮威力的機會。如果圈套周圍地形開闊、樹木稀少,獵人就會設(shè)置障礙,譬如放幾塊石頭、用樹枝阻攔等,逼野獸走向已變成圈套的那棵樹。

圏套是借樹木和石頭之力致獸類喪命的捕獲方式。有一位獵人說,樹嘛在山上長著哩,石頭嘛在樹根躺著哩。它們嘛在一起把你的手等著哩;你的手嘛,只要把它們制作成圈套,很快就能享受吃肉的幸福。

因為圏套制作方便,捕獲率高,至今仍被獵人們青睞。在捕獵時,有人喜歡騎馬去荒野中,一旦發(fā)現(xiàn)動物便縱馬追趕。有人喜歡去山谷中,一旦發(fā)現(xiàn)動物的爪印,便不動聲色地一笑,然后沿爪印追逐而去。還有人喜歡在動物大小便過的地方等待,有的動物習(xí)慣于在前一次停留過的地方出沒,獵人們抓住它們的這種心理,往往有一定的獵獲。但布置圈套的獵人卻不以為然,經(jīng)常譏笑那樣的打獵太辛苦,他們安好圈套后便回家睡大覺,圈套會替他們等著動物,只要動物接近圈套,圈套就會替他們“干活”。他們說的“干活”,是新疆人說話的一種習(xí)慣,意思是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獵人會定期去査看圈套,大多野獸被吊起后,挨三四個小時后就會斃命。獵人將圈套卸下,抽出深深勒進野獸脖頸的鐵絲,一次獵捕完美結(jié)束。

也有意外,有一次,一頭哈熊掙脫了鐵絲圏,卻并不離去,而是躲在旁邊的樹林里,等待獵人上山后進行報復(fù)。它熬過幾日,終于等到了獵人,它大叫著撲過去,獵人閃身躲過,才知道捕熊不成,熊反過來要用大掌把他拍成肉餅。情急之下,他躲到圈套一邊揺動那根木頭,意欲用鐵絲圈去套哈熊的頭。那哈熊深知那根鐵絲圈的威力,嗥叫幾聲后轉(zhuǎn)身離去。

圈套的殺氣令哈熊生畏,那位獵人亦得以在關(guān)鍵時刻躲過了一劫。奇怪的是,自此再也沒有野獸接近那里,也許是那只哈熊向所有野獸傳遞了某些信息,它們每每走近那里,便頭一轉(zhuǎn)繞道而去。

還有一個意外事件,一位獵人安了一個小圈套,用一塊兔肉當誘餌,意欲獵捕山鷹。只要山鷹伸嘴去叼那塊兔子肉,就會被圈套死死套住,他就可以將它拿到集市上賣個好價錢。他天天趴在圈套一邊的樹林里一動也不動,他知道山鷹的目光銳利,嗅覺亦很靈敏,如果他動一下便會前功盡棄。終于有一只山鷹發(fā)現(xiàn)了那塊兔子肉,它從高空俯沖下來,意欲用鷹習(xí)慣性的動作叼走那塊兔子肉。這正是獵人之所望,只要它一頭伸入圈套內(nèi),用嘴叼住兔子肉一扯,圈套就會發(fā)力。但是卻出了意外,那位獵人因為在地上趴得太久,忍不住放了一個屁,不巧又有一陣風(fēng)刮過,那山鷹很快就聞到異味,在快要進入圈套時,將嗉子里的嗉食(鷹吃東西時,會將骨頭一并吞下,因需要兩三天才能消化,所以積在嗉子里,被稱為嗉食)吐出來,擊打在圈套上,圈套便自行發(fā)動,縮成了一團。山鷹將雙爪在圈套的木頭上一落,借力飛向天空,很快便在云層中變成一個小黑點。

那獵人勃然罵屁,早不出來晚不出來,偏偏在這個時候出來,害得他白忙活。

另有一位獵人,設(shè)置的圈套空放了幾年后,便將其移回家中,準備選擇合適的地方再次設(shè)置。不料家中的牛羊和馬都懼怕圈套,每每近前便驚恐嘶鳴,轉(zhuǎn)身往遠處跑去。那獵人驚嘆,圈套這東西任何動物都害怕。他扛起那根木頭和鐵絲圈,搬到村后的山岡上,家中才安靜下來。

受此事啟發(fā),一位牧民在狼群頻繁騷擾牧場時,做了幾個圈套立在牧場邊上,狼群便再未出現(xiàn)。整個夏天,牧場上一片安寧。

格扇

A:認知

格扇,是將繩子織成絲網(wǎng)狀,纏繞于木桿上,然后一圈一圈繞成陀螺狀,一直盤旋至圓心。從形狀上看,格扇猶如一個迷宮,一旦野獸到了格扇跟前,因經(jīng)受不了放置在格扇圓心的誘惑,譬如一只雞、一只兔子或一塊羊肉,縱身撲過去,便被絲網(wǎng)死死纏住四爪。

此外,野獸陷入格扇中后,因辨識不了方向,便上躥下跳亂撞,絲網(wǎng)被越撞越亂,以至于它們?nèi)矶急焕p住,最后被困死。

格扇久置一地,只等獸類,往往五六年仍能發(fā)揮出作用。

B:事件

保護院子的是柵欄,保護羊群的是格扇。

格扇是柔軟的獵具,卻同樣能讓野獸斃命。

與所有的獵具一樣,格扇也是由獵人設(shè)置在某一地,日復(fù)一日等待野獸前來。此等情景,是典型的守株待兔。其實,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原本是與狩獵有關(guān)的,亦可從中看出某種技巧,但因為經(jīng)常被用于比喻與人有關(guān)的事情,便喪失了狩獵色彩。有不少獵具,譬如圈套、格扇、石夾、陷阱、箭弩等等,都是形式不同的“守株待兔”,因為“等”的特殊形式,其殺傷力往往頗為驚人。

獵人的計謀或圈套,是專用于對付野獸的,其設(shè)計的發(fā)力或打擊環(huán)節(jié),往往會對野獸形成致命的誘惑,所以被獵人盯上的野獸,一般都難逃厄運。

格扇是牧民發(fā)明的。最早時,牧民為了防止狼的侵害,便把羊圈的頂部封死,羊群雖然安全了,但因為密不透氣,不少羊患病死去。一位老人說出一句像諺語一樣的話:封閉的羊圈,會讓羊群得疥瘡。于是,人們便在羊圈的頂部開一個通風(fēng)口,將羊圈中的臊氣放出去,羊群果然不再生病。但那個通風(fēng)口卻給狼提供了機會,它們悄悄爬上羊圈,觀察到羊圈中沒有危險,便從通風(fēng)口跳下,瘋狂撕咬羊群。有時候夜深,牧民們睡得酣沉,狼咬死羊后吞吃一番,然后從容離去。第二天,牧民在打開羊圈門的一瞬,才知昨晚發(fā)生了多么可怕的事情。

有一只狼貪吃,直至牧民進入羊圈,仍將頭伸在羊肚子中吞吃內(nèi)臟。那牧民一急之下罵了一句:毛驢子下的狼(生下的意思),干啥呢?那只狼驚起,他害怕狼白森森的獠牙,本能地往旁邊一閃,狼竄出了羊圈。他的羊被咬死好幾只,但他在情急之下喊出的那句話,卻迅速在牧區(qū)傳開。之后人們罵狼,便也咬牙切齒地吐出一句:毛驢子下的狼,干啥呢?人們想收拾狼,但又怕狼,于是便想到了雖然柔軟但卻頗有困厄之力的格扇。他們將格扇設(shè)置在羊圈的通風(fēng)口下,狼一跳下來,四爪便被纏在格扇孔中,無論它們怎樣掙扎都無濟于事。人們聽到羊圈中有動靜,就會拿上刀棍去要了狼的命。

時間長了,格扇便不僅僅只用于保護羊了。人們發(fā)現(xiàn),格扇在柔軟中蘊藏著不可預(yù)估的殺傷力,遂將其當作獵具,大可獵捕狼、鹿、黃羊,乃至哈熊和野豬,小可獵捕刺猬、兔子、貓頭鷹、雪雞、沙雞、黑耳鳶、紅隼、烏鴉、山雞和鷹。鷹性烈,抓撲小動物時動作迅猛如閃電,正是它們有此習(xí)慣,遇到格扇就會吃虧。有一人用格扇捕到一只鷹,那鷹在格扇中猛烈掙扎,不但逃脫不了,反而弄得身上的羽毛像樹葉一樣紛紛掉落。那人捉住鷹后從格扇中往外一扯,不料鷹的足爪太脆,隨著一聲慘叫,兩只爪子便斷了,像風(fēng)中的樹枝一樣甩來甩去。

有一年狼患成災(zāi),一位牧民怕自己受到狼的攻擊,便將格扇設(shè)置在氈房門口,心想你毛驢下的狼如果敢來,我的格扇還不把你套住,還不把你困死。有一只狼因為聞到了他氈房內(nèi)的羊肉膻味,在一個黃昏接近了他的氈房。狼因為在一天之中沒吃到一口食物,往往會在黃昏瘋狂捕食,否則就得忍受一晚的饑餓。那只狼因為捕食心切,剛一到達氈房門口就陷入了格扇之中,但它在困境中反而冷靜下來,不出一聲,亦不動一下,在琢磨逃出格扇的辦法。那人無意間從氈房通風(fēng)口往外一望,看見那只狼的三只爪子已被格扇纏死,但它將唯一能動的那只爪子從格扇縫隙中伸出,要模仿人敲氈房的門,如果他以為有牧民來叫他去吃手抓羊肉或喝酒,只要一開門,狼就會一口咬住他的喉嚨,頃刻間讓他斃命。那牧民一笑,心想你毛驢下的狼聰明得很,我比你還聰明,我就不開門,讓你在格扇中困著。那狼敲了幾下門,見計謀未能生效,便絕望地掙扎,這一掙扎連那只爪子也被纏死,再也動不了一下。當晚大雪,那狼在后半夜衰嗥,聲音越來越嘶啞,越來越小。那牧民躺在氈房中不動,他知道時間、大雪和寒冷會給他幫忙,那只狼正一點一點滑向死亡深淵。次日雪霽,他出門一看,那狼被積雪裏著,只有一個大致的輪廓,他用手一觸,早已硬邦邦。

另有一人,他的羊被狼禍害了不少,他恨狼,發(fā)誓哪怕再搭上幾只羊,也要抓一只狼,活剝了它的皮,砍下它的頭掛在樹上,讓所有狼都看看禍害羊的下場。他思前想后,將一只羊放在格扇中心,不給吃也不給喝,那羊又餓又恐懼,便大聲咩咩叫。一只狼被引誘到格扇跟前,可看見羊的肉身,可聞見羊身上的味道,卻無法撲過去把羊咬倒在地。格扇的厲害之處就在這里,站在外面便看不見里面,唯一的辦法就是一躍跳進去。后來,那只狼蓄足力氣,意欲一躍到羊身上,但它的彈跳力遠遠不夠,轟隆一聲便掉了下去。它緊張亂抓,爪子被絲網(wǎng)死死纏住。那人用繩子綁了它的嘴和四條腿,用小刀一點一點地剝它的皮。狼疼得長嗥,那人卻不心軟,一直剝到只剩下腳趾和鼻尖,才覺得解了氣。狼疼得暈了過去,那人以為它死了,便把它扔到了河谷中。當時正值冬季,那狼被凍醒后沿河谷逃竄而去。之后有人見過那只狼,它一身糊狀,如同是從未見過的怪物。有鳥兒在空中看見它,都會驚恐地叫著飛走。

人們都覺得那人太殘忍,并不是那只狼吃了他的羊,但他卻認為只要是狼皆要為他的羊抵命。牧區(qū)有一句俗話:不管是狼吃了還是沒吃,它的嘴總是血淋淋的。那人那樣做,大概便是這樣想的。

人們認為那件事不是好事,都閉口不提。

事情并未過去,那格扇有一晚發(fā)出隱隱聲響,像在有什么在低聲哭泣,又像在不停地哀怨。那人想起那只狼被剝了皮后瘆人的樣子,心里掠過陰影,不由得渾身顫抖。整整一夜他不敢出門,手持一面結(jié)好的格扇緊盯著房門,如果有狼破門而入,他就會把格扇扔出,先把狼套住,然后再做打算。

他在誠惶誠恐中等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發(fā)現(xiàn)他的羊死了兩只。它們身上無一絲傷痕,卻已經(jīng)硬邦邦的,不知是因何而死。

接下來的每晚,他的羊都會死去一兩只。他找不出羊的死因,便懷疑這樣的怪事與那只被剝了皮的狼有關(guān)。他不敢再往下想。

無法挨下去,他便趕著羊群提前返回了村莊。奇怪的是,那格扇再未傳出聲響,他的羊也沒有再死一只。

狼牙棒

A:認知

狼牙棒出自北方游牧民之手,最早的用途是捕獵。

最早的狼牙棒,上面像牙一樣的骨釘,用的是鹿的下頜骨,且?guī)в腥坎垩?,故稱“鹿牙棒”。后來因為用了一種叫麡狼的頭骨,且同樣帶有槽牙,才被稱為狼牙棒。人們之所以用麡狼的頭骨和槽牙制作狼牙棒,是因為當時有一種麡狼很像鹿,而且人們在當時鹿狼不分,混淆后反而用麡狼頭骨制作出了狼牙棒。無論是鹿牙棒還是狼牙棒,在當時除了偶爾在部落間的爭奪中用作武器外,更多則用于捕獵。

狼牙棒后來作為兵器,在冷兵器時代發(fā)揮過猛烈攻擊的力量。冷兵器時代結(jié)束后,狼牙棒又復(fù)歸用于獵捕,其擊打方法有劈、砸、蓋、沖、截、攔、撩、帶、挑、掄、旋、磕等,被擊中的野獸,能存活者不多。

B:事件

殺傷力最強的獵具,是狼牙棒。

明人茅元儀在《武備志》的“狼牙棒”卷中記載:“取堅重木為之,長四五尺……植釘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p>

古時的人,因為生存條件所限,人人都是獵人,狼牙棒就發(fā)揮出了作用。狼牙棒在宋朝變成了兵器。狼牙棒的這一轉(zhuǎn)變是順勢而為,一種具有殺傷力的器物,既然能用于打獵,便也能用于殺人,只不過換了使用地方和攻擊目標而已。狼牙棒一用于打仗,無論對身披鎧甲的敵人、輕裝甲甚至沒有裝甲的步兵或砸擊或鉤扯,凡被擊中者很少能夠活命。狼牙棒的外形亦會發(fā)揮出威力,無論持此兵器者武功怎樣,但其碩大的棒頭和恐怖的鐵釘,都會讓對手害怕。所以,在萬馬奔騰的戰(zhàn)場上,狼牙棒是攻擊力最強的兵器。

狼牙棒成為兵器后,曾被稱為“敲棒”。宋人張知甫在《可書》中說:“金人自侵中國,唯以敲棒擊人腦而斃?!苯B興有一人寫了一部雜戲,里面有一個情節(jié):“若要勝其金人,須是我中國一件件相敵乃可。且如金國有粘罕,我國有韓少保;金國有柳葉槍,我國有鳳凰弓;金國有鑿子箭,我國有鎖子甲;金國有敲棒,我國有天靈蓋?!贝藨蛟谖枧_上一唱,人皆笑之。在今天看來,能笑出來的都是事不關(guān)己者,真正為金人的敲棒發(fā)愁的,是臨戰(zhàn)的宋朝將軍和士兵。金兵揮著敲棒打了過來,士兵們無以應(yīng)對,只好把自己的天靈蓋迎上去抵擋。如此情景下的笑謔,其實包含著無奈和悲憤。

魯迅在《補白》一文中提到這個典故時,曾感慨:“自宋以來,我們終于只有天靈蓋……”

金屬武器出現(xiàn)后,骨頭武器逐漸淡出,狼牙棒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回歸成了獵具。作為獵具的狼牙棒,由棒頭、棒柄和底鉆三部分組成。其棒頭上的錘,多用鋼鐵鑄就,擊打到獸類身上,可使它們身骨碎裂,倒地斃命。而錘面上的鐵刺,則用于刺擊獵物,但凡獸類連皮帶肉被鉤扯起來,輕則留下血槽,重則血肉飛濺,一命嗚呼。另有尖形底鉆,裝于柄棒的尾部,既可保護棒尾不致破裂,又可擊敵且便于插立于地。

如今,狼牙棒仍多為著獵人使用。有一位獵人騎馬持狼牙棒去打狼,一狼牙棒劈下去,狼靈活躲開,那獵人正為沒有擊中而遺憾,不料那狼卻并不逃走,反而轉(zhuǎn)過身來要咬馬腿。獵人一時惱怒,毛驢子下的狼,你還想咬我的馬的腿,我先敲了你的腿。獵人掄起狼牙棒砸向狼的后腿,狼發(fā)出一聲慘叫,一條后腿便像折斷的樹枝一樣拖在身后。獵人又將狼牙棒對準狼的另一條腿砸下去,狼又發(fā)出一聲慘叫,便趴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獵人一勒馬韁繩,那匹馬的兩只前蹄懸立而起,然后踩在了狼身上,狼沒有再發(fā)出聲響,眼睛里的不屈凝成了一團。

在阿勒泰見一人收集了十余種狼牙棒,但其柄棒僅兩種,分別為接骨木和白楊木。狼牙棒出彩的地方在棒頭的錘上面,因形狀和分量不同,分別有松頭狼牙棒、六梭狼牙棒、梭梭狼牙棒、短柄狼牙棒、袖珍狼牙棒等,有的用駱駝皮將錘包著,隱去了殺氣;有的則嵌以飾物,顯得頗為漂亮。

向那人打聽那些狼牙棒的來處,他說死在每個狼牙棒下的野獸,最少不下五十個。有的狼牙棒打死的是狼、黃羊、鹿、哈熊和野豬等大動物,有的狼牙棒打死的是狐貍、兔子和呱呱雞等小動物。問他,大動物恐怕不好打吧?他一笑說,大動物反而好打,那么大的東西,隨便選一個地方打下去,不是骨頭碎的聲音,就是皮肉被鉤扯掉的聲音。聽他那么一說,便覺得小動物一定不好打,和他一聊果然不出所料,小動物因為靈活,狼牙棒擊下的準確性和著力點都大打折扣。所以使用狼牙棒打獵,有一句諺語說得好:打大動物靠力,打小功物靠巧。

那人說,他爺爺一輩子用過十余個狼牙棒,堅持兩個原則:其一,外出或走親戚必帶狼牙棒,爺爺認為狼牙棒避邪,隨身攜帶可一路平安;其二,遇到比人高大的獸類,必使用狼牙棒,其鐵錘和鐵刺對獸類的打擊往往致命。

他說狼牙棒不好用,爺爺練了十年,才敢提著大狼牙棒出去打大動物。因為大狼牙棒都很沉重,獵人砸出狼牙棒時,憋足勁用了全部力氣,如果一擊砸不倒野獸,便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另外,還必須找準野獸的要害部位,譬如頭部,一砸就讓它們頭顱開花,血濺如飛。還有腿和腰,必須一擊使其斷裂,癱在地上再無攻擊人的能力。

狼牙棒是否順手,關(guān)鍵在棒柄。那人的爺爺有一年騎馬去打獵,因棒柄大短,揮出后并未擊中目標,反而差一點砸到他的馬。那馬被驚得轉(zhuǎn)身就跑,不過幸虧那馬跑得快,否則那野獸撲來時,他就會被它撲倒在地,如果被它一口咬住,用那人的話說,他就沒有了爺爺,也就沒有了后面的他。

那人的爺爺后來制作了長柄狼牙棒,遇到一只黃羊,他便騎馬去追擊。但他揮擊出數(shù)次,皆因棒柄太長而沒有力度,那只黃羊閃轉(zhuǎn)騰挪,從他眼前逃脫。他爺爺搖頭嘆息,棒柄太短了不行,太長了也不行,把握不住長短的人當不成好獵人。因為是一只黃羊,那馬沒有受到驚嚇,總想奔馳追趕,他好不容易勒住韁繩,它才老實了。他思前想后,終于明白棒柄的長短,以一人身高為最佳。他拿一根接骨木量出自己的身高,做成了狼牙棒的棒柄。再用,果然順手,連哈熊也倒在了他的狼牙棒下。

奇怪的是他的那匹馬,自從他換了狼牙棒,它常常反應(yīng)遲鈍,在他攻擊野獸時不能配合他。遇了幾次危險,他便不再騎它,它閑在村中,見有人扛的狼牙棒很長,會興奮地嘶鳴。他明白,那次用長柄狼牙棒攻擊黃羊的情景,被它牢記在心,所以它見到長柄狼牙棒,才會如此興奮。

他因此又感嘆,那次用短柄狼牙棒打獵失敗的事,恐怕會給這馬心里留下陰影。果然,那馬見到扛短柄狼牙棒的人,便驚恐而去。

望著受驚的馬,他覺得手中的狼牙棒陡然重了。

草烏

A:認知

草烏是一種毒草,獵人若是要投毒,草烏往往是首選。

以前的獵人,用得最多的毒草是草烏。將烏草用于投毒的方法很簡單,在動物出沒的地方投放一包含有烏草的東西,譬如一塊肉、一只兔子、一簇青草,野獸食之兩三個小時后,便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縮成駭人的一團。

草烏經(jīng)過加工,其毒性更加厲害。譬如用一只鍋扣住一根草烏的根,斷了它的陽光和水分,讓它在陰濕之中成長。草烏屬陰,黑暗和潮濕可使其毒性劇增。一個月后,草烏的根盤結(jié)在一起,沁出陰森森的白色汁液,聞之惡臭撲鼻。這時用棍子將鍋挑開,戴上手套把那根草烏拔出,曬干后磨成粉,放進作為誘餌的肉中,再難對付的野獸,吃了也必定會被毒倒。

B:事件

有時候,獵人會使用投毒的方法,將動物毒死。不過那樣的手段并非是為了捕獲獵物,因為人不能吃被毒死的動物,而被毒死的動物,大多是因為對人構(gòu)成了危害,人不得已才會下毒。

新疆阿勒泰一帶的獵人們常說,野獸給人帶來一場災(zāi),人給野獸送去一朵草烏。這句話看似平靜,但卻充滿設(shè)計、布置、誘惑和毒殺,無不驚心動魄,充滿生與死的較量。

草烏雖然有毒,卻長得很好看。夏季,草烏長得像玉米一樣有稈有葉,尤其是葉子酷似耳朵,頂部的花冠一串一串的像鞭炮一樣。不知情者會用手去摸那花冠,或把鼻子湊近去聞。手摸摸倒無妨,但用鼻子聞過后,輕則過敏發(fā)燒,重則一命嗚呼。

用草烏對付的,多為狡猾的動物,譬如狼或沙狐,把牛羊和雞禍害得太厲害,獵人們便要想辦法收拾它們。據(jù)說狼和沙狐都懂人,它們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被獵人盯上,就會迅速離去,從此不再回來。但它們躲得了獵人,卻躲不了草烏,獵人把草烏包在誘餌中,一年不夠等兩年,兩年不夠等三年,終能等到它們返回。狼或沙狐返回后,忘了一兩年前的事情,便被毒倒在地。

大多時候,獵人盯上狼或狐貍后,并不急于下手。如果在洞穴附近投放含有草烏的誘餌,它們吃后進入洞穴斃命,會導(dǎo)致尸體腐爛傳播瘟疫。獵人也不會將誘餌放在河邊,那樣的話,狼或狐貍被毒死后一頭栽入河中,會污染一整條河流。什么時候?qū)游锵虏轂?,是有講究的。等到狼或狐貍遠離洞穴、草場和河流,在沙漠、戈壁和樹林里出現(xiàn)時,獵人則把草烏放在它們必經(jīng)之處,誘惑它們吞吃。它們在那樣的地方斃命,哪怕變質(zhì)腐爛,也不會傳播瘟疫。我有一年在沙漠中見到一副狼骨,其皮肉早已消失殆盡,只剩下白森森的骨骼,看著駭然。有人說,狼感覺到自己快不行了時,會悄悄離開狼群,找一個不會被輕易發(fā)現(xiàn)的地方死去。所以,很少有人能見到死去的狼。他由此斷定那副狼骨出自一只被毒死的狼,它吃了獵人或牧民放了草烏的東西,感到渾身充滿力量,打算穿過這片沙漠,去尋找一處更美好的棲息地。突然之間,它腹內(nèi)劇烈疼痛起來,雙眸中閃出密集的金星。那一刻,絕望猶如寒冷一般浸入內(nèi)心,很快它便一頭栽倒。之后,風(fēng)沙一日日吹刮它的尸體,它慢慢變成了一堆白森森的尸骨。

野獸吃了含有草烏的誘餌后,必經(jīng)受一番痛苦掙扎,才會跌入死亡深淵。有一只狼中毒后,在地上抓出了深深的爪痕。想必劇毒在它體內(nèi)掀起的裂痛,讓它恨不得把大地抓破,但最后它渾身無力,慢慢沒有了聲息。

另有一只沙狐,死在距毒餌一百多米的地方。它身上布滿爪痕,全身的毛幾乎已被拔光。不難想象,它掙扎出去的那一百多米,是如何疼痛難忍,又是如何抓挖自己軀體的,最后,體內(nèi)倏爾變得輕松,緊接著巨大的黑暗包圍了它。那一刻,它的疼痛終結(jié),生命亦終結(jié)。

有一位牧民,被狼禍害了不少羊,無奈之下遂決定使用草烏去除狼。他擔心牧民反對他使用草烏,因為在牧區(qū)有一個說法:毒死一只狼,十只狼會來報仇;毒死十只狼,一百只狼會來報仇。曾有人使用草烏毒死了一只頭狼,結(jié)果羊群當晚便被狼群襲擊,一下子被咬死三十多只。狼群把羊咬死后一口不吃,拖到山坡上擺成月亮的形狀,讓牧民在第二天早上看得目瞪口呆。牧民們想起,古西域的游牧民族認為,狼是蒼穹之子,受蒼穹之命在春天驅(qū)趕草原上的動物,并將其死后腐爛的尸體吃掉,避免瘟疫傳播。狼與游牧民族的死亡亦有密切關(guān)系,當老人去世后,他們會將死者放置在山岡,或讓其從運送的牛車上自行滑落,等待天黑后讓狼將死者吃掉。他們堅信,只有讓狼吃掉死者,死者的靈魂才會被狼帶入蒼穹……當時,牧民們看著狼群用羊在山坡上擺出的“月亮”,恐懼他們的投毒會遷怒神,便早早地轉(zhuǎn)場。但在轉(zhuǎn)場中,一位牧民見駱駝不停粗喘,且發(fā)出怪異的叫聲。牧民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駝背上的衣物中有一只毛茸茸的耳朵。他以為羊爬到了駝背上,待掀開衣物,一只狼慌忙跳了下去。原來這只狼藏在駝背上,是想給狼群帶路,引它們晚上來偷襲羊群。

那位牧民雖然害怕狼的詭異行為,但他的羊被狼禍害了那么多,他不除狼不足以解恨,但他又為難于以一人之力不能成事,于是決定使用草烏,毒死幾只狼再說。為了避免被牧民議論,亦為了不受牧民的阻攔,他決定一人單干。在一個早晨,他一大早便出門去找狼。哈薩克族有一句諺語:有人就有賊,有山就有狼。他上山尋找了一天,終于在太陽快落山時找到了一個狼穴,里面有幾只小狼崽,而大狼則趁著黃昏捕食了。他將包有草烏的羊肉扔進狼穴,那幾只小狼崽爭搶吃過后,被一一毒死。

那牧民幾天后聽到一個消息,說一個狼穴中的小狼神秘消失,一公一母兩只大狼被毒死,有螞蟻從鼻孔中爬出爬進,看上去很是嚇人。只有他知道,那幾只小狼并不是神秘消失了,它們被他毒死后不久,一公一母兩只大狼回來,見它們已全部死亡,便一一將其吃掉,結(jié)果兩只大狼亦中毒,倒在了狼穴中。在狼界,小狼出生后如果活不成,大狼會將其吃掉,這是狼的生存法則,那牧民堅信在那個狼穴中亦上演了這一幕。這個秘密,那牧民未吐一字,所以在那個夏天,沒有一位牧民知道真相。

草烏本應(yīng)用于清除惡獸,但后來使用草烏的人多了,牛羊馬,還有狗和雞便跟著遭殃。有一只貓吃了毒餌,在村后的山坡上號哭半夜,讓全村人都坐臥不寧。那一夜,凡是投過草烏的人,都發(fā)誓不再碰草烏。

如今,沒有人再用草烏。

草烏兀自生長,一歲一枯榮。沒有人去碰它,它便不會毒人。到了花季,它綻開的花朵,引得人們駐足觀賞。

狼爪

A:認知

將狼爪作為特殊的獵具,是獵人利用狼的心理想出的一種對付狼的奇妙計謀。

狼走路時,如果前面的狼留下爪印,它們便會踩著那爪印前行。狼那樣做是為了不暴露自己,讓獵人以為從那里經(jīng)過的只有一只狼。

獵人受到啟發(fā),發(fā)現(xiàn)地上有狼走過,便用樹枝將其爪印掃去,然后把備好的狼爪從口袋中取出,在地上蓋下一串狼爪印,給狼制造出有一只狼從那里經(jīng)過的假象,然后在爪印下安上捕獸器。不久狼來了,看見那串爪印便踩上去往前走,這正中獵人的下懷,那狼的爪子觸到捕獸器的機關(guān),咣的一聲便被夾住,再也無力掙脫。

B:事件

狼爪,也能成為獵具。

獵人和狼之間,一直是你死我活的關(guān)系。有一句諺語說:同一件事,狼看一眼,人看兩眼。意思是面對同一件事時,狼一眼就能看明白,而人要想看明白,卻需要兩眼。不僅如此,狼的思維狡猾,動作靈活,攻擊迅速,所以人與狼的關(guān)系,常常是人怕狼,而狼不怕人。

但人善于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譬如調(diào)動智慧設(shè)置、調(diào)配和組裝出新的獵捕方式,對狼實施致命的打擊。將狼爪利用成獵具,就是典型的例子,亦是人常說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有一位獵人捕獲一只狼,剝了狼皮,取了狼牙和狼髀石,用狼肉做了一頓抓飯,最后只剩下狼爪。眾人都覺得狼爪沒有用處,那人卻把狼爪留了下來。他說,狼能用爪子騙人,我也要用爪子騙狼。眾人問他如何騙,他不說,只是把狼爪小心收好,臉上露出詭異的笑。

獵人們都知道一句諺語:獨狼難追,群狼難攻。獨狼常常是走散的狼,被孤獨、絕望、饑餓折磨,如果受到攻擊,很容易發(fā)狂,亦會在轉(zhuǎn)過身反咬一口的動作中,拼盡全力對人一擊。還有一種情況,獨狼奔跑時因為不會像在狼群中那樣要顧及和幫助別的狼,速度往往會更快,不論人徒步還是騎馬追趕,都會被甩在身后。狼群深知獨狼孤立而強悍的優(yōu)勢,便讓自己利用爪印裝成獨狼,迷惑獵人放棄獵捕。

獵人深知狼的狡猾,如果它們從氣味和地形上覺出不對勁,就會悄悄離去。所以人們安裝捕獸器前,要用艾蒿、爬地松和薄荷擦凈雙手,避免留下人的氣息。為了不使狼起疑心,獵人們會事先鏟一些人跡罕至之處的土或者雪,安裝好捕獸器后蓋在上面,再在上面用狼爪蓋上狼爪印,這樣不但不會留下氣味,而且看上去像有一只狼剛剛走過。

大雪天,是獵人讓狼爪派上用場的最佳時機,他們在一場大雪剛下起時,就埋置好捕獸器,然后任大雪一層層覆蓋。等到雪霽,捕獸器在積雪中已不露一丁點痕跡,獵人為了迷惑狼,會在積雪上將爪印深蓋幾次,讓狼相信,有狼從此處經(jīng)過時不驚不慌,它們可放心前行。

有狼爪的獵人可利用狼爪,沒有狼爪的獵人只能在狼留下的爪印上動腦子。他們把狼在雪地上踩下的爪印輕輕鏟下,等埋好捕獸器后,再輕輕把爪印放上去,同樣會讓后面來的狼覺得有一只狼剛剛經(jīng)過。但有時候卻不如意,因為狼留在雪地上的爪印,鏟下后無法留存,很快就化成了一攤水。

獵人們常說,狼的眼睛看十里,狼的鼻子聞五里。有一人在安裝捕獸器時,不小心吐了一口痰,過了幾天,一群狼經(jīng)過安裝捕獸器的地方,仍聞到了味道。它們吱吱吾吾叫了幾聲,從捕獸器一側(cè)繞了過去。也有人在設(shè)置捕獸器后撒了一泡尿,結(jié)果狼群遠遠就聞了出來,一轉(zhuǎn)身就去了別處。人們說,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狼算。與狼打交道,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獵人一直是計謀的設(shè)計者,而且具有主動出擊的優(yōu)勢,所以,不論狼多么狡猾,獵人總是能想出層出不窮的計謀,加之有諸多捕獸器,所以獵人對狼的獵捕,便一直在荒野中進行,而且一次比一次精彩。有一位獵人,專選黃羊下山喝水的日子,去獵捕饑餓已久的狼。狼撕咬吞吃黃羊時,他并不急于開槍,而是等狼吃飽了,才騎馬去追擊狼群。狼吃得太飽,嗅覺不夠靈敏,聞不出獵人已在荒野中埋了捕獸器,獵人便接連對著射擊,如能擊中便可使它們斃命,如擊不中便逼向埋捕獸器的地方。有一只狼想吐出食物,以便輕松逃離,獵人識破了它的意圖,一槍逼得它慌不擇路,一爪子踩在了捕獸器上。獵人對準它的腦袋又開一槍,它嘴里尚未吐出食物,而是先冒出一團黑血。

有一位獵人,什么都想得周全,唯獨忘了處理曾留過爪印的積雪,一只狼對他設(shè)置的爪印并未起疑,卻敏感地聞到了原爪印的味道。雖然那爪印已隨著雪融化,但味道并未散去,那狼一轉(zhuǎn)身便離去,獵人的計謀隨即落空。更為離奇的是,第二天早上他才發(fā)現(xiàn),那捕獸器夾著一塊石頭。是狼在半夜用一塊石頭觸碰了捕獸器的開關(guān)嗎?為什么會這樣?獵人思前想后,終是無解。

獵人與狼斗智斗勇,時間長了,便讓獵捕這一古老的職業(yè)煥發(fā)出浪漫的色彩。狼群經(jīng)過陌生地域時,從不留下痕跡,所以會讓走在最后的狼負責清理爪印。那只狼或用尾巴,或拖一根樹枝,將狼群留下的爪印一一清理干凈。獵人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便在它們有可能經(jīng)過的地方設(shè)置障礙,逼迫它們從另一處經(jīng)過,而那里早已布有陷阱、捕獸器、弓弩和標槍等,只要它們走進去,必然會發(fā)生驚心動魄的夾擊。

有一只狼,曾吃過重復(fù)狼爪前行的虧,所以看見地上有狼爪,便會另選道路。有獵人已盯了它很久,便故意在一條路上用狼爪蓋上爪印,誘惑它從另一側(cè)穿行。它不知道,在它繞行的地方早已布有捕獸器,并設(shè)置了一個臺階,它一爪踩下便被捕個正著。

狼喜歡在以往吃過肉食或撒過尿的地方停留,左聞右嗅一番后才會離去。據(jù)說除了狼之外,哈熊和狐貍也有此習(xí)慣,它們是在觀察那些地方是否有變化,借以判斷自己的生存會不會受到威脅。

有一只狼,看到吃過肉食和撒過尿的地方后,留下了一串爪印,下次它再來,查看爪印便成為首先要做的事情。獵人掌握了它的這一規(guī)律,隔幾日便拿上狼爪,對著地上的爪印蓋一下,無論刮風(fēng)下雨,那爪印都像剛剛踩過一樣。

那狼后來又經(jīng)過那里,見地上的爪印頗為清晰,便覺得自己是安全的。它一高興,便在以前撒過尿的地方,揚起腿撒尿。獵人早已在那兒設(shè)置了捕獸器,它剛?cè)鐾昴?,便啪的一聲被夾住脖子,不一會兒就斷了氣。

獵人上山收捕獸器時,見那只狼的眼睛仍死死地盯著獵人蓋在地上的爪印。

勸誡骨

A:認知

勸誡骨是羊的第十根腰椎骨,即臀骨前面的那塊骨頭。

這塊骨頭并不用于獵捕,亦不對野獸起到殺傷力,但與獵人密不可分,并對獵人起到精神引領(lǐng)。

其引領(lǐng)之一,是老獵人教年輕人打獵時,常常從一塊勸誡骨開始,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教年輕獵人學(xué)會打獵的方法。

引領(lǐng)之二,是老獵人和年輕獵人,亦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讓年輕獵人明白道理,建立狩獵美德。

B:事件

一塊骨頭,如果沒有用途,便普通至極,一旦被派上用場,則被賦予意義,也會具備文化色彩,變得非同一般。

勸誡骨便如此。

人們選這塊骨頭當勸誡骨,是用于有關(guān)打獵的一問一答的智力游戲。問答由兩人進行,通常這樣進行:

這是什么?

好男兒的額頭。

為何叫“好男兒的額頭”?

軍隊向前他領(lǐng)頭,軍隊后退他斷后,因而叫“好男兒的額頭”。

這是什么?

鳥中之王的翅膀。

為何叫“鳥中之王的翅膀”?

它不怕風(fēng)吹雨打,因而叫“鳥中之王的翅膀”。

這是什么?

金鞍。

為何叫“金鞍”?

它鞴在未馴馬背上不會壞,鞴在嬌氣馬背上不會爛,因而叫“金鞍”。

這是什么?

金須彌山。

為何叫“金須彌山”?

它后部滿盛酸奶,前部滿堆肉油,因而叫“金須彌山”。

這是什么?

平原上的河流。

為何叫“平原上的河流”?

千匹萬匹馬兒飲水碰不著也擠不著,因而叫“平原上的河流”。

那這究竟是塊什么骨頭呢?

這是吃嫩草、飲清泉的花臉綿羊二十六塊椎骨后的那一塊、臀骨前的那一塊、人稱“勸誡骨”的那塊骨頭,它被主人用來待客,被客人用來測智力,是塊勸人向善的骨頭。讓我們祝愿羊只繁殖到千千萬萬,祝愿主人永享安康!

從形式上看,勸誡骨在一問一答間顯得頗為有趣,完成一輪忍不住還想再來一輪。但千萬不要把它當成是玩的,往深里看,或經(jīng)得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勸誡骨蘊藏著大世界。一位老獵人教孫子打獵,他看重勸誡骨的說教形式,便想用勸誡骨來完成對孫子的引導(dǎo)。但是他缺少一塊勸誡骨,扭頭一看所有的羊都在吃草,它們還沒有長到膘肥體壯,還不到宰殺的時候。老獵人對孫子說,咱們就從一只羊身上借一塊勸誡骨,用完后暫時寄存在它身上,一兩年后它被宰殺了,就可以把那塊骨頭取出。他還告訴孫子,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作為勸誡骨,它在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就已經(jīng)為這個世界做了一件事。

孫子聽得非懂似懂。

老獵人看了羊群一眼。孫子不知道爺爺從哪只羊身上借了勸誡骨,但老獵人不做解釋,他引著孫子問他,爺孫二人一問一答。

打獵要記住什么?

會打肥的大的獵物,但有一種不打。

哪一種獵物不打?

三只動物算一群,打死了兩只,剩下的一只不打。

為什么剩下的一只不打?

梨的把兒切不成塊,草原和年輕人分不開。把剩下的一只留下,就留下了草原的命。

草原有命嗎?

草原的命就是讓河水流過,讓鳥兒從天上飛過,讓動物在地上吃草。河水要流向大海,鳥兒的歸宿在遠方,吃上青草的動物,會守著草原。

除了這些,還應(yīng)該怎樣打獵?

領(lǐng)頭的動物不打。

為什么領(lǐng)頭的動物不打?

如果打死了它,動物們就會迷失方向。

還有不能打的嗎?

不打懷胎的,不打幼小的。

為什么?

懷胎的母的是兩個生命,不能掠奪它肚子里的那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的權(quán)利;至于幼小的動物,應(yīng)該讓它長大,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記得你說過公的也不能打?

要看情況,如果一群動物中只有一只公的,留下它,有利于那群動物的繁殖。

老獵人和孫子的一番問答,閃爍著獵人的精神光芒。作為獵人,他們必須遵循古老的法則,獵捕動物用于果腹。他們懂得平衡大自然的生物鏈,懂得尊重動物的生命。他們讓獵捕這一古老的職業(yè),煥發(fā)出了浪漫色彩。

后來,老獵人不幸病歿,孫子不知道爺爺當時借勸誡骨的是哪只羊,于是他每宰殺一只羊,便留一塊勸誡骨,一群羊被宰殺完后,他攢了一大把勸誡骨。他每用一塊勸誡骨完成一次問答,便解決一個難題。他終于明白,爺爺借了一群羊的勸誡骨,他每遇到一個難題,都有一個勸誡骨等著他,他便什么也不怕。這樣一想,他就笑了。

猜你喜歡
爪印布魯圈套
雪白的世界
警惕團伙作案 遠離非法薦股圈套
狼的圈套
雪后
小小數(shù)迷澤西之時間圈套
蜘蛛的圈套
影子布魯
野貓爪印會說話
拯救“布魯”
狼的三只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