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潔 /文
在湖北省的襄陽市內,有一條寬闊的大江穿城而過。它曲折伸展向東,清波平緩,一眼望不見盡頭。
它的名字叫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發(fā)源于陜西,流經(jīng)一千五百多千米。江岸青山聳立,茂密的深林如綠毯鋪向遠方,巖壁上分布著許多石刻,寺廟與樓亭掩映在云霧之中。
這里流傳著不少的傳說,都來自遙遠的上古時代。據(jù)傳,伏羲曾化身于此間靜臥的大石,這里的每一個角落似乎都有著來自華夏始祖的神秘氣息。數(shù)千年來,不知有多少人踏過此間的徑道;鼓角爭鳴之中,又經(jīng)歷過多少世事風云。
大江邊的山,往往都不孤立,而是群峰彼此連接。漢水之畔的數(shù)座峰巒,或隔岸相對,或并列成門,形成了很獨特的風景。山的海拔雖然不高,但臨崖壁絕,起伏險峻,曾是古時兵家必爭之地。
唐代一位著名的詩人與這片地方的緣分尤為深厚。他曾多次走入深林,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亭,都在不經(jīng)意之間,觸發(fā)了他滿腔的詩情。
他就是孟浩然。
孟浩然生于襄陽,長于襄陽,直到三十多歲,才第一次離開那里。在城郊峴山的附近,有一片清雅的澗南園。他在澗南園中閉門苦讀,結交了一些同道的朋友。
據(jù)史料記載,在閉門讀書的三十余年間,孟浩然不曾去往京城長安赴考。這種情形,在那時極為少見。
他分外鐘情于隱逸的生活,親近鄉(xiāng)野田園?;蛟S也可以說,山水與田園是他的靈魂居所;而對于都市的繁華與紛爭,他似乎有著天然的距離感。
其后,他被稱為田園派詩人的代表,與王維齊名。
然而,那個時代的文人,尤其是年輕文人,有些建功立業(yè)的愿望還是很正常的。雖然性情恬淡,但孟浩然對于走入社會去一展抱負,同樣有著不小的期望。
因此,在很長的時間里,他也為自己屢不得志而頗感苦悶。為紓解這種苦悶的情緒,他常與朋友們一道飲酒聊談,登山游覽。
峴山就在澗南園的附近,是一座遍布古跡的名勝。孟浩然多次在詩中提起過它,留存至今的有二十多首,其中《與諸子登峴山》就是一篇流傳甚廣的代表作。
題目中的“諸子”,是指他的友人。詩中提到的羊祜是三國時期的名將,作戰(zhàn)驍勇,為官清廉,文學造詣也很高,被當時的人們稱為“文為辭宗,行為世表”。他在鎮(zhèn)守荊襄一帶時,致力于減免賦稅,促進發(fā)展生產(chǎn),給當?shù)貛砹酥T多益處,深受百姓尊崇。
羊祜也曾很喜歡游覽峴山。每年春秋之季,他都要去那里置酒詠詩,終日不倦,還曾植下柏樹。后來,為了紀念他,襄陽的百姓們就在山間建了一座廟,立起石碑—這也就是詩中所說的“羊祜碑”。
此前,羊祜登峴山時,曾經(jīng)很有感觸地對其僚屬說:“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后有知,魂魄猶應登此山也?!?/p>
百姓滿足了他的心愿,讓石碑永久地留在了山間,傳名后世。據(jù)說,每逢節(jié)日,周圍的百姓來祭拜他時,莫不睹碑生情而淚下。也因此,羊祜的繼任者杜預又把它稱作“墮淚碑”。
羊祜與孟浩然生活的年代雖相隔有四百余年,然而羊祜當年所發(fā)出的那段感慨,清晰地喚起了孟浩然心中的感傷。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盡管詩人眼前的羊公碑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依然屹立在峴山上;但他的內心卻對自己是否也能如先賢一般建功立業(yè),實現(xiàn)匡世濟國的心愿,懷著深深的迷茫。
而在后來的歲月里,孟浩然大部分時間依然隱居在山水之中,或者在遠地旅行。他以文才名動四方,但始終都游離于當時的官場之外,沒有踏入過那條曾經(jīng)也向往的道路。
什么才是成功?什么樣的生活最適合自己?每個人的心中,或許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孟浩然沒有為失意而悵然一生,因為他在山水田園之間找到了自己此生的最愛。他后來寫的許多詩,都富有妙趣,淳樸親切,比如那首著名的《過故人莊》。
因為深愛,他的詩篇充滿了感情,也充滿了引人共鳴的力量。他用手中的筆,將對生活的愛和對大自然的詠嘆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而峴山的美也隨著他的詩篇綿延至今。
峴山是一座古跡甚多的名山,沿著山路走下去,步步都能遇到故事,比如顯亭、高風堂、嘉客祠,等等。在峴山頂上有一個凹形的石樽,據(jù)舊志載,此樽“可貯酒五斗”。據(jù)說,唐太宗的曾孫常貯酒于此。
這里幾乎就是一個天然的歷史博物館,以云為頂,以林為院,以水為歌。
除了羊公碑,還有許多古跡,大多與三國有關,比如劉備馬躍檀溪處,關羽水淹七軍遺跡,等等。向西望去,古隆中是諸葛亮曾經(jīng)所在的躬耕地,劉備就是在這里三顧茅廬,將諸葛亮請進軍隊中的。
峴山美景出美石。峴山北部的半腰上,一塊形狀像蘑菇的巨石赫然而立,上面刻有“峴石”兩個大字,是古石中的極品。山間的石頭不斷被沖進漢水,在魚梁洲附近形成了一大片卵石灘,各種顏色的水墨石、火爆石、臘石等鋪列其中,俯拾可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秀麗的鹿門山與峴山隔江相對。鹿門山云霧遮繞,林木茂密,與周圍多個山峰一起,形成了被稱為“圣山”的風景。人們置身其中,宛如來到仙境。
山腰間有座鹿門寺,無論天氣多么干旱,寺后的八角井始終保持著清水盈盈,令人稱奇。相傳孟浩然常來此井飲水,接山中靈氣,才有了傳世才華。
除此之外,沿岸還有萬山和紫蓋山等名勝。這兩座山與峴山一起被人們稱為“三峴”。孟浩然在《萬山潭作》一詩中曾記,他在清朗的月色之中,找尋古老傳說中
他十分喜歡萬山潭,時常來到此地,在固定的位置垂釣。潭邊一塊石頭,由此成了一處景點。
家鄉(xiāng)詩意的山水養(yǎng)育了孟浩然,如今他的故居就矗立在其間?!昂迫辉娫贰惫艠阊胖?,里面有春曉閣、孟園等多間房舍,寬闊的院子里石徑交錯,綠草如茵,環(huán)境甚是清幽。
園中立有一塊幾米見方的石墻,幾行草書將《春曉》展于其上:“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p>
古城襄陽邊的漢江,清澈安寧,美麗如畫。近年來,它沒有因為工業(yè)的擴大而受到污染,依然保持著質樸的田園風貌。如果你也有機會到那里去瀏覽一番,感受來自大唐的詩韻,定當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