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照清
【摘 ?要】
語言積累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課前3分鐘活動,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的最佳時間,是優(yōu)化學生語文積累的一種輔助性的手段。利用各種媒介輔助閱讀,并將所獲取到的知識通過聽、說的方式進行表達,既融合了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增強學生語感,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語言積累
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課前3分鐘,是指語文課開始后的前3分鐘的時間。作為語言積累支點的課前3分鐘,離不開課外閱讀,因為無論什么主題,都需要有可以表達的素材,而課外閱讀則是這些素材的源泉所在。
一、課前3分鐘“朗讀”是語言積累的基本點
1.鋪墊朗讀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語言積累的一種重要方法。在課前3分鐘積累活動中,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熟讀語言材料,并將材料中的情感以及趣味讀出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而課前3分鐘誦讀的材料還是要依托課后進行準備,也就是說在課前3分鐘積累活動,必須要融入課外閱讀內容,這樣才能保證朗讀材料的豐富性。
2.精選朗讀內容。課前3分鐘活動在“朗讀”的形式和內容上都有很大的豐富性。也可以這么說,在挑選課外閱讀內容的時候,要能夠選好材料,貼合主題,且讓輪流到的學生做好摘抄、識讀字音的準備。朗讀的內容可以是教材文本中要求學生背誦的內容,當然也可以是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的優(yōu)美的句子、精美的成語、古詩詞等。其實,教師可以將“朗讀”的部分設定為選取課外閱讀內容,因為這樣學生的知識廣度和寬度都能夠得到有效拓展,還能夠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3.豐富朗讀形式。此外,在“朗讀”的形式上,可以是輪流到的學生一個個輪流到講臺上帶著大家朗讀,也可以是在相同語言材料下,進行單個人的朗讀活動。亦或是由當天輪流到的同學當主持人,由主持人說出相關題目,下面的其他學生進行搶答。在課前3分鐘朗讀之后,教師要能夠及時的組織學生對活動過程進行評價,在最適合的時機指出朗讀中出現(xiàn)的相關問題,并給予一些策略上的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順利的完成自己的展示任務,并能夠將課外閱讀很好的穿插在展示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擴寬學生的知識面。
二、課前3分鐘“背誦”是語言積累的發(fā)展點
我們經常會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也就是告訴我們背誦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背誦,學生可以記憶很多優(yōu)美的詞句、精美的篇章,不斷地擴充自己的語言知識量。在課前3分鐘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將“背誦”作為一種途徑,盡可能多地識記課外閱讀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背誦興趣,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升課前3分鐘趣味。
(一)通過圖片進行背誦,實現(xiàn)語言積累的可視化
一般地,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背誦文字相對困難,經常會通過看圖片進行背誦。在適合小學低年級背誦的語言材料里面,穿插一些主題鮮明、貼近內容的圖片,能夠吸引學生閱讀興趣。這樣圖文相結合的背誦方式,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又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到語言知識,識記課外閱讀的內容。
(二)通過歌曲進行背誦,實現(xiàn)語言積累的興趣化
唱歌,是一種很個性化的行為,課外閱讀也是。如果將這兩者融合在一起,利用歌曲的方式進行背誦課外閱讀內容,那么課前3分鐘活動的趣味則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通過競賽進行背誦,實現(xiàn)語言積累的激勵化
競賽,是教師組織課堂活動,調動課堂氛圍的一種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前3分鐘的活動之中,針對課外閱讀內容,教師可以組織生生競賽或者是師生競賽,幫助學生識記課外閱讀內容,提升小學語文課前3分鐘趣味。
三、課前3分鐘“運用”是語言積累的生長點
課前3分鐘積累活動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在選擇課外閱讀素材的時候,一般也會選擇一些短小精悍的內容。而又因為每個學生的年齡以及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存在差異,學生對事物觀察的角度也不盡相同,所以課外閱讀的素材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提升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深化學生課前3分鐘的感受。下面就來談談課前3分鐘積累活動中,如何靈活“運用”課外閱讀內容的方法。
(一)創(chuàng)編小故事,增加積累和認識
故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不可阻擋的吸引力,讓學生通過創(chuàng)編小故事的方式,將自己課外閱讀積累在課前3分鐘活動上進行呈現(xiàn),不僅能夠激起展示學生的興趣,還能夠吸引到講臺下面學生“聽”的興趣。
(二)賞析優(yōu)秀素材,深化理解和感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前3分鐘活動中,教師可以讓2-3名學生選取課外閱讀中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素材,在活動中進行誦讀,并讓學生說說自己閱讀之后的感受,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閱讀到更多優(yōu)秀的作文素材,積累到更多的寫作素材,深化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和感悟。
(三)分享生活趣聞,拓展廣度和深度
生活,是一種偏向社會化的行為,也就是說生活是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的。課前3分鐘活動,也可以是分享、交流生活趣味的活動。而生活趣聞包含很多方面的課外閱讀素材,如社會熱點新聞、風景名勝亦或是菜譜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在課前3分鐘分享的素材。
【結 ?語】
總而言之,課前3分鐘積累活動是優(yōu)化學生課外閱讀的一種輔助的手段。教師要能夠把握好課前3分鐘的主題,通過朗讀、背誦以及應用等方式,系統(tǒng)而有目的地幫助學生進行積累訓練,這樣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素材,拓寬學生的眼界,還能夠強化學生課前3分鐘活動的積累,提升學生聽說能力,進而實現(xiàn)課前3分鐘積累與課后閱讀的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黃健容.學生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指導【J】.科技資訊,2016(31)
【2】段寶寶.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J】.科技資訊,2013(21)
【3】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4】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