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 梁 連晨曦
(1.清華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北京 100062;2.莆田學院 媽祖文化研究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在不斷發(fā)展的兩岸文化研究領域,民間信仰是其中的研究重點與研究難點。媽祖作為一種從地方民間信仰演變而來的世界性華人信仰,在兩岸民間交流體系中扮演著難以替代的中心角色。同時,隨著時代的不斷演進,媽祖的功能價值亦從傳統(tǒng)的“助戰(zhàn)、海上救難、驅除災害、消除旱災”轉向更多元的領域,如信徒心中有求必應的“媽祖婆”、庇佑北投地區(qū)的“雨水媽”等。自1987年我國臺灣地區(qū)放開“戒嚴”后,“媽祖牌”在兩岸非官方層面上所具備的巨大影響力,不僅使其長期為臺灣地區(qū)政治人物所依賴,且對兩岸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深化合作起到了關鍵性的“橋梁”作用。
其中,以1987年大甲媽祖湄洲進香活動及2000年大甲媽祖湄洲行最具有代表性。通過對這兩場時隔十三年的媽祖“回家”活動進行分析,探討鎮(zhèn)瀾宮媽祖湄洲二次行的多重影響,并歸納總結此種影響形成的原因,同時對當下媽祖對臺灣島內政治走向趨勢的影響做一定的評判。
大甲媽祖鎮(zhèn)瀾宮作為全臺最具影響力的媽祖廟,其勢力已遠超文化信仰之范疇,滲透至當?shù)囟鄠€領域,甚至出現(xiàn)“部分信徒認為自己與廟宇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單純的拜大甲媽而已,有時不同的地方人士與不同立場的人,也會拿大甲媽祖做文章”的情況。雖然鎮(zhèn)瀾宮的政治影響力早在20世紀40年代便已形成,并對其所在地臺中地區(qū)政治產生深刻的影響,但鎮(zhèn)瀾宮信徒越來越急切的進香要求卻是當時擺在其董事長面前的難題。同時,另有兩個直接原因促使了此次湄洲進香的成行。其一,北港“分靈說”的甚囂塵上給鎮(zhèn)瀾宮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回到湄洲進香并迎回一尊媽祖,象征著大甲媽祖重新與湄洲媽祖祖廟這個“靈力的源頭”產生聯(lián)系,并能擺脫過去經由北港朝天宮“引火”的尷尬事實,改變舊有臺灣天后宮譜系排行。其二,完成部分信徒之夙愿,并吸引全臺目光,創(chuàng)造極高的新聞價值。
為此,鎮(zhèn)瀾宮制定了極為縝密的湄洲進香計劃。1987年7月,臺灣當局宣布臺灣地區(qū)“解嚴”,加之有與廟宇關系頗近的“中央”民意代表“保護”,這使鎮(zhèn)瀾宮管理者堅信前往湄洲意義重大,不僅能夠擺脫當時廟宇的諸多負面壓力,且能夠創(chuàng)造“第一”價值,同時還透過媒體,巧妙地曝光了活動的時間安排。當年10月25日,鎮(zhèn)瀾宮董監(jiān)會從臺北出發(fā),迎請“三媽”回湄洲謁祖進香,于11月7日搭機回臺,并帶回神像諸器若干。此次事件使得鎮(zhèn)瀾宮成功引領臺灣信仰潮流,其在政治、經濟兩個領域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首先,“湄洲行”所處“解嚴”前后特殊的歷史背景,迅速引爆了島內的兩岸話題,鎮(zhèn)瀾宮不僅成為島內各方關注的焦點,也因此吸引了大批信徒:
有大甲鎮(zhèn)瀾宮自大陸湄洲祖廟迎回媽祖金身后,全省各地媽祖信徒蜂擁至大甲進香,瞻仰湄洲媽祖圣容者絡繹于途。大甲鎮(zhèn)瀾宮更在月前舉辦三獻禮。
同時,此事件引起了其他媽祖廟宇的覬覦和不滿,如豐原慈濟宮便不愿讓鎮(zhèn)瀾宮專美于前:
兩個月前,該宮委員會亦計劃到湄洲祖廟迎回媽祖金身,其與鎮(zhèn)瀾宮一樣擁有媽祖金身,并商得該宮福州籍顧問鄭錦銓同意,藉返鄉(xiāng)探親之便,赴湄洲祖廟迎回媽祖金身一尊、清道光年間纂刻“湄洲祖廟天上圣母護國庇民靈寶符笈”玉璽一方及古香爐一座。
可見,島內媽祖廟宇間有關“分靈”的爭斗已擺上臺面,并有趨于白熱化趨勢?!颁刂逕帷焙汀吧衩鲗じ鶡帷钡呐d起使得其他宮廟迅速跟進。就在這一年,桃園慈護宮、松山奉天宮、梧棲朝元宮、新港奉天宮、新竹長和宮、蘇澳鎮(zhèn)南天宮、三重市圣佑宮、臺南市土城圣母廟、蘇澳鎮(zhèn)進安宮、日南慈德宮等十余座廟宇先后派出代表赴陸進香。《聯(lián)合報》更是直截了當?shù)刂赋?,“大甲媽祖進香之后半年,已經有六十多間臺灣的媽祖廟組團前往進香,而且廟宇與私人分靈湄洲媽祖也將近千尊?!?/p>
而更為引人注意的是,藉由此次媽祖進香活動,兩岸民間信仰的互動全面展開。濟公、觀音等先后“回鄉(xiāng)”。首先是靈隱寺濟公:
靈隱寺濟公也渡海而來。大甲圣賢宮人士前往杭州西湖靈隱寺進香,并于昨日迎回濟公一尊。繼前往大陸湄洲迎取媽祖金身的宗教熱之后,大甲圣賢宮在四月八日啟程,前往浙江杭州西湖靈隱寺進香,并迎回一尊濟公,以及一杯圣土和香爐。
而觀音亦不甘落后:
紫云巖趕搭進香列車,往大陸迎請觀音神像……據(jù)觀音廟管理委員會主任周詒文表示,該廟進香團是第一個到大陸南海普陀山進香的團體,因此頗受普陀山普陀寺的重視。進香團原希望普陀寺迎請一尊二尺二寸黑檀木雕的觀音佛像,但普陀寺的妙善方丈特別割愛,將一尊歷史悠久的珍貴觀音佛像贈給進香團。
此外,其他神明的宮廟亦紛紛行動。如阿里山壽鎮(zhèn)宮、南投松柏嶺壽天宮前往武當山玄天上帝祖廟進香;臺南慈濟宮、臺中元保宮等多座以保生大帝為主神的廟宇,均前往白礁慈濟宮、青礁慈濟東宮進香??梢哉f,1987年鎮(zhèn)瀾宮湄洲進香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兩岸民間信仰交流的大門,是那一特殊時期兩岸進行民間文化往來的開拓者與示范者,有首創(chuàng)之功。而從此事件的后續(xù)來看,大規(guī)模的“進香潮”涉及兩岸關系、直航(小三通)等問題,對臺灣的政治人物而言不能不說是值得依靠的關注點,因此進香很快便呈現(xiàn)出濃厚的政治色彩。
自1987年后,鎮(zhèn)瀾宮每年都會派遣人員前往湄洲進香祭拜,成員不定,規(guī)模不一。而“進香潮”和“回陸潮”經由十幾年的變遷,亦趨于沉寂。不過,隨著1999年兩岸直航議題在島內的熱絡,大規(guī)模的媽祖湄洲行成為解決直航問題的關鍵所在。1999年,鎮(zhèn)瀾宮希望在2000年,以輪船直航小三通的模式,再次前往湄洲祖廟。但這一提案卻經由各方政治勢力積極炒作,迅速上升為各方關注的問題。當時鎮(zhèn)瀾宮負責人顏清標認為得到了媽祖的允許,執(zhí)意推動媽祖“宗教直航”進香活動:
昨天上午十時,顏清標在多位“立委”及大批大甲媽信眾的簇擁下,在大甲媽神位前上香、獻花,然后拈香祈福,慎重地擲完兩次圣筊杯,獲得大甲媽“同意”,敲定宗教直航的確切時間是今年七月十六日。顏清標在擲完筊杯后表示,大家都已經很清楚看到大甲媽同意以直航的方式,于七月十六日前往福州湄洲進香,這是天意。
如此直接的“政治施壓”遭到了民進黨的強烈反對。這實際上與當時臺灣復雜的政治形勢有關。顏清標雖屬無黨籍人士,但卻是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好友,關系十分親密。因此,鎮(zhèn)瀾宮媽祖直航湄洲事件的實質是當時民進黨與親民黨爭奪臺中地區(qū)兩岸關系主導權的斗爭。針對顏清標的言論,呂秀蓮很快進行了回應,她認為“有人以神的旨意,壓迫政府民間信仰直航,行政部門應謹慎思考這種激情做法是否妥當。”林國龍亦緊隨其后,質問“到底是媽祖大?還是蔡英文大?要不要信徒也向蔡英文擲筊?”而蔡英文的態(tài)度則相對緩和,“她相信媽祖慈悲為懷,媽祖也可以體認到‘陸委會'促進兩岸關系的用心,積極在做;如果來不及民間信仰直航,相信媽祖會諒解的?!边@種觀點也得到了民進黨的大力支持:
民進黨“立委”口徑一致反對直航,并批評大甲鎮(zhèn)瀾宮董事長顏清標是神棍,要求顏不要綁架媽祖。在野黨立委則要求“陸委會”在完成評估報告后,交由“立法院”最后裁決。當然,親民黨亦積極采取行動,力求推動鎮(zhèn)瀾宮直航進香一事的成行:
親民黨明天上午將邀鎮(zhèn)瀾宮管委會董事長、臺中縣議會議長顏清標,到“立法院”現(xiàn)身說法。黨團總召邱創(chuàng)良說,前“立法院長”劉松藩全力支持7月16日時進行民間信仰直航,親民黨團不排除屆時全體立委一起上船,支持媽祖兩岸直航,不讓政治力介入民間信仰。而國民黨雖對這一事件表示支持,但并未有太多實質性的舉動,頗有“坐山觀虎斗”之意。同時意欲團結當時的諸多“在野黨派”,對民進黨在臺的政治地位進行施壓:
包括國民黨團書記長林建榮、親民黨團總召集人邱創(chuàng)良、新黨黨團副總召集人鄭龍水、無黨籍“立委”羅福助等在野“立委”共同舉行記者會……表示兩岸媽祖信眾最多,這才是多數(shù)民意,希望“行政院”在民間信仰直航、小三通后,盡速實現(xiàn)全面三通政策。眾人最后牽手高呼“媽祖直航”。
最終,此事件最終以“陸委會”未批準,鎮(zhèn)瀾宮采取妥協(xié)方式告終。2000年7月16日,在進行了諸媽祖登轎儀式及祈安典禮后,鎮(zhèn)瀾宮媽祖湄洲行再次成行,采用轉機的方式經由香港(部分經由澳門)抵達廈門,后搭車前往莆田,再搭船前往湄洲島,規(guī)模為歷次進香之最,鎮(zhèn)瀾宮意圖將其在臺進香的全部人馬都調往莆田,人眾逾兩千。
1987年、2000年兩次由鎮(zhèn)瀾宮主導的大規(guī)模赴陸進香活動,成為兩岸交流“破冰”的重要契機,并在多方面產生了多元、復合的影響。
鎮(zhèn)瀾宮媽祖兩次赴陸進香,雖所處時代背景和使命均有不同,卻有其相通的共性。
首先,兩次湄洲進香使得鎮(zhèn)瀾宮具備了三重政治屬性。從廟宇自身屬性角度出發(fā),鎮(zhèn)瀾宮藉由“第一”效應,迅速成為臺灣民間宗教團體赴陸,以及大陸廟宇訪臺接洽溝通事務的主要渠道。尤其在鎮(zhèn)瀾宮成立“臺灣媽祖聯(lián)誼會”,將島內媽祖宗廟資源整合后,大陸諸多天后宮,如湄洲祖廟、賢良港天后祖祠、莆田文峰宮、泉州天后宮、天津天后宮等,“在舉辦各項活動、募捐相關經費或是來臺各種參訪,幾乎都是透過鎮(zhèn)瀾宮與臺灣媽祖聯(lián)誼會的安排。”而后,隨著上海、無錫、松江、青島、洛陽等地媽祖廟在聯(lián)誼會的安排下陸續(xù)訪臺,鎮(zhèn)瀾宮在兩岸的影響力不斷上升,幾乎穩(wěn)坐島內“第一天后宮”的位置。
從鎮(zhèn)瀾宮的地區(qū)影響力而言,藉此兩次事件,該廟宇已在兩岸三地民間信仰團體間掌握大量“話語權”。2001年澳門媽祖文化旅游節(jié)期間,鎮(zhèn)瀾宮亦組織人員前往祝賀,而后澳門路環(huán)疊天后宮分靈大甲媽祖回澳,并在2004年回臺謁祖進香,使得鎮(zhèn)瀾宮的影響力進入澳門。
湄洲進香的第三重政治屬性便是兩岸屬性。一直以來,媽祖便作為和平的象征而為人們所銘記。大甲媽祖與其祖廟間的親密互動,也為兩岸交流由民間向官方發(fā)展提供了充足的過渡空間。早在1998年的“紀念湄洲媽祖金身巡游臺灣一周年”座談會上,便有部分媽祖機構代表提出成立“世界媽祖信眾聯(lián)誼會”。2004年,經民政部批準,“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xié)會”成立。時任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在成立大會上對媽祖對兩岸關系的正向促進作用給予了很好的評價并提出了若干愿景:
長期以來,海內外媽祖文化機構和人員在弘揚媽祖文化、傳承中華美德、聯(lián)系世界華僑華人、促進兩岸交流交往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xié)會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擴大世界影響、團結中華兒女、促進海峽兩岸交流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目前,這一機構已有43個國家和地區(qū)、770個團體,湄洲媽祖祖廟、臺灣大甲鎮(zhèn)瀾宮、臺灣北港朝天宮、臺灣鹿港天后宮、臺灣新港奉天宮、臺南大天后宮、泉州天后宮為副會長單位,賢良港天后祖祠、天津天后宮、南京天妃宮、昆山慧聚天后宮、唐山曹妃甸天后宮、馬來西亞雪隆海南會館天后宮、新加坡興安天后宮、新西蘭媽祖文化交流協(xié)會等103家媽祖文化交流機構為常務理事單位,依舊在為“加強宣傳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媽祖文化傳播水平;加強產業(yè)構建,進一步提升品牌經濟融合發(fā)展水平;加強協(xié)會自身建設,進一步提升會員隊伍的素質和水平”而持續(xù)努力。大甲媽祖湄洲進香的巨大政治影響持續(xù)至今。
其次,湄洲進香還帶動了以宗教旅游為主體的經濟發(fā)展。這種經濟模式是雙向且持續(xù)的。對臺灣地區(qū)而言,這種經濟上的刺激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第一,媽祖周邊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產生與興盛。1987年鎮(zhèn)瀾宮首次進香后,部分臺灣商人看中其中商機,不僅推出了一系列“媽祖成道一千年”的紀念品,且通過特殊方式,將富有湄洲色彩的“軟身媽祖”像運至臺灣販賣,反響熱烈:
信徒熱,商人更熱!媽祖成道千年,紀念品紛紛上市,社會各界為紀念媽祖成道一千年,近年來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紀念方式,生意人也攀住這個“偉大的日子”,設計各種不同的產品供信眾典藏紀念。目前已知的各種紀念方式,包括北港朝天宮已著手編印一本《媽祖成道一千年環(huán)島繞境紀念專集》……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有人鑄造媽祖紀念金幣,每套數(shù)千元……由于媽祖的威名顯赫,信仰的人多,加上電視臺也制作媽祖?zhèn)髌娴墓?jié)目,部分跑單幫的人專門至福建訂制富有湄洲色彩的“軟身媽祖”,以水貨的方式進口臺灣,供應各地有意供奉媽祖的信眾,擺一尊湄洲來的媽祖。
同時,媽祖這一具有重要兩岸屬性的產物,對初來乍到的臺商有著巨大的鼓舞和激勵作用。2000年,在閩投資的臺企在得知媽祖進香后,紛紛組隊前往莆田歡迎大甲媽祖。多家臺灣媒體,包括TVBS、三立、中天、中視、民視、東森等電視臺全程直播媽祖回臺過程,這也引起了大陸媒體的積極回應和互動,中央電視臺、福州電視臺、廈門電視臺、莆田電視臺等均全程直播媽祖進香過程。而另一方面,這一過程產生的傳媒效應亦帶來了諸多附加的經濟利益。如媒體與大甲當?shù)氐母怙灅I(yè)企業(yè)(先麥、裕珍馨)或贊助鎮(zhèn)瀾宮活動的企業(yè)團體(中華汽車、福特汽車等)合作,在擴大宣傳規(guī)模的同時亦獲得了豐富的經濟回報。
鎮(zhèn)瀾宮媽祖“二次”進香這一事實,對臺灣天后宮自身的發(fā)展亦大有裨益。鎮(zhèn)瀾宮通過赴陸交流、在陸捐款等一系列活動,在大陸的民間宗教領域建立起自己的脈絡,而所獲來訪或交流的相關資料,使得其在臺灣信徒中的歸屬感進一步增加,香火更為旺盛:
臺灣媽祖信徒人數(shù)非常多。每年前往媽祖故鄉(xiāng)福建湄洲島進香朝拜的臺胞都在10萬人左右。自1990年以來,湄洲島共接待前來朝拜媽祖的臺胞超過90萬人次。湄洲祖廟的朝拜活動已成為聯(lián)結海峽兩岸信眾的感情紐帶。
而受贈的媽祖廟,亦會將鎮(zhèn)瀾宮捐獻的匾額或來訪的照片公開展示,說明與其的互動,并希望藉此獲得更多的臺胞赴陸進香或進行捐贈。并且不僅要“推進媽祖慈善事業(yè),實現(xiàn)媽祖文化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還要“推進活動場所建設,實現(xiàn)媽祖信俗活動規(guī)范化”。這樣的雙向互動,使得鎮(zhèn)瀾宮的知名度在兩岸不斷提升。
對大陸而言,臺灣媽祖來陸加快了各地媽祖廟的基礎建設進度。如湄洲祖廟建筑群,在特殊歷史時期曾遭破壞,雖然媽祖神像被虔誠百姓偷藏于他處,但其寢殿卻完全遭到破壞。媽祖祖廟的修復工作自1978年便已展開,但進度較為緩慢,甚至在1987年媽祖千年祭時,其外觀尚有諸多細節(jié)還未完工。而在大甲媽祖進香后,臺灣信徒實地考察和了解了部分情況后,出資對其進行了修復。如湄洲祖廟儀門由鎮(zhèn)瀾宮捐建、媽祖梳妝樓由新港奉天宮捐建、朝天閣由鹿港朝天宮捐建、媽祖石雕由北港朝天宮捐建。而1998年新辟的湄洲祖廟南軸線,更是幾乎被臺灣媽祖廟“包捐”。而其他天后宮,如賢良港天后祖祠、莆田文峰宮、泉州天后宮、天津天后宮等亦得到了大量的援助??梢哉f,以鎮(zhèn)瀾宮為結點和“樞紐”的兩岸媽祖交流機制,大大促進了大陸諸天后宮的升級和發(fā)展。
而隨著大陸第三產業(yè)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的逐年增高,以媽祖信仰為代表的各類觀光產業(yè)亦蓬勃興盛,并改變了原有的較為古板的經營方式。如泉州天后宮在2000年進香前以門票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這顯然加大了信徒的祭拜難度,因此香火難以旺盛。而后經部分鎮(zhèn)瀾宮工作人員建議,遂取消門票制度,改為允許信徒自由參拜的寺廟運營模式,其所獲香油錢遠超以往。而天津天后宮則更為封閉,完全以博物館模式進行運營,也在接受鎮(zhèn)瀾宮的合理建議后走向市場化的運營模式,目前已成立天津天后宮管理委員會,有效地對廟宇的運作進行科學、規(guī)范、可持續(xù)的管理?;A建設的提升也促進了旅游業(yè)的提升。這種相輔相成的良性互動關系也促進了兩岸交流以不可阻擋的趨勢向多面發(fā)展。
再次,湄洲進香的效應模式在多處亦得到了體現(xiàn)。其一,大甲媽祖祭祀儀式以“回流”的方式得到兩岸天后宮的一致認同。鎮(zhèn)瀾宮兩次湄洲進香時,其獨特的媽祖祭拜儀式對大陸部分小型天后宮而言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多地天后宮亦前往大甲當?shù)亟涣髟L問。尤其是在2004年,大甲媽祖在天津天后宮的邀請下經由松江天后宮前往會香,大甲媽祖攜全副金鑾及五團偶繞境,引起當?shù)厣鐣懊癖姷臒崃曳错?。這就為大甲媽祖分靈大陸其他廟宇提供了群眾基礎。而這種民間信仰“分靈—進香—巡游”機制的建立與反饋,也是媽祖兩岸正統(tǒng)性與合法性的表達途徑。這種“神緣相通”的現(xiàn)狀為兩岸的宗教認同奠定了基礎。其二,大甲媽祖引領的“步行模式”依靠赴陸進香的巨大影響力成為臺灣地區(qū)祭神的標準,鎮(zhèn)瀾宮借助媒體的持續(xù)關注,集中展示信徒徒步的虔誠姿態(tài),引起島內廟宇的模仿,如高雄朝后宮便“信徒采取古禮,行進路線是早前北港天后宮回大陸湄洲的古香路,引起全臺信徒和文史工作者重視。”
最后,鎮(zhèn)瀾宮媽祖的二次進香,為兩岸媒體行業(yè)模式地再升級創(chuàng)造了條件。1949年以來兩岸的長期隔離,造成了兩岸媒體往來幾近斷絕,或多帶有政治對立情緒的情況。而鎮(zhèn)瀾宮的兩次湄洲行,在海峽間構建起跨越社群、地區(qū)界限的“虛擬實境”。因為媒體全天候、多時段、多角度的大量報道,使得觀眾雖然并未親自參與體驗大甲媽祖的進香活動,但多媒體上所呈現(xiàn)的虛擬化、全境化的現(xiàn)場,為觀眾參與浸入式的宗教體驗提供了條件。這樣的“媒體優(yōu)勢”顯然與鎮(zhèn)瀾宮人員的積極運作密不可分。廟宇對外宣傳的工作人員相當熟悉媒體的作業(yè)程序以及生態(tài),深知與媒體的合作之道。他們會在每年進香前召開媒體說明協(xié)調會,小到轉播車位置的排序、拉線等瑣碎的事務,大到轉播主題與重點的敲定,均會給予細致的安排。同時,考慮到每家媒體都需要獨家新聞的特性,均會給予每家媒體不同的獨家新聞消息。這些安排一方面顧及各方媒體的實際需要,確保其從中獲益并與之開展長期的合作,另一方面這讓信徒感受到大甲媽祖進香的豐富性和可變性,持續(xù)增加廟宇對信眾的吸引力。
當然,兩岸媒體的信息篩選能力亦隨著媽祖報道的逐漸成熟而不斷提升。廟宇與媒體在某個層面達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如對于鎮(zhèn)瀾宮的負面新聞,諸如群體性打架事件、內部管理失范等,媒體多采取有意避之的態(tài)度,將專題報道集中于鎮(zhèn)瀾宮的歷史、陣頭介紹、信徒靈驗經歷等,其真實性雖毋庸置疑,卻有類似的“曲筆”現(xiàn)象。以下報道便可證實這一情況的存在:
一年一度的臺中縣大甲鎮(zhèn)鎮(zhèn)瀾宮天上圣母南下嘉義新港繞境進香活動,十三日凌晨起駕,中視現(xiàn)場轉播……起駕時刻,大甲媽祖神轎卻被困在廟內超過一個小時,亦是空前之舉……為了配合中視轉播的時間,大甲媽祖神轎離開廟埕后即加快腳步,過去商店或陣頭刻意利用鞭炮阻擋神轎再膜拜的情形,則被工作人員阻止,結果神轎果然匆匆忙忙地于凌晨兩點時趕到水尾橋附近,廟宇人員才因而松了一口氣。
由鎮(zhèn)瀾宮主導、媒體配合所形成的媽祖信仰“虛擬實境”有效地“跨越了地理限制,讓許多人都得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了解到鎮(zhèn)瀾宮的儀式,甚至讓影響力從地方延伸延伸到國際上。”
以上分析可知,鎮(zhèn)瀾宮在1987、2000年的兩次赴湄洲進香活動,在兩岸政治、經濟、民間文化方面均產生了重大且持久的影響。而這以媽祖為載體、以鎮(zhèn)瀾宮為溝通渠道的兩岸民間信仰體系之所以迸發(fā)出輻射面如此之廣的能量,勢必與多種因素有關。
首先,兩岸交流是兩地民眾普遍民意的體現(xiàn)。一直以來,以民間信仰為內核的兩岸廟宇體系,一直承擔著超乎其單一宗教功能的社群組織角色。廟宇作為地方“公共領域”的典型代表,是中國地方社會頭人、望族、士紳、名流等組織群體介入活動,并彰顯其財富、拓展其勢力的重要“舞臺”,是“鄉(xiāng)紳效力桑梓之回饋,同時更是鄉(xiāng)紳支配地方社會的主要管道或領域之一。”而“進香”“建醮”“祭典”等儀式在媒體“虛擬實境”的烘托下,為民間信仰突破兩岸政治隔閡創(chuàng)造了充分的條件。更重要的是,這種民意的相通,為當時幾近隔絕的兩岸“對話”找到了一條捷徑,從而開啟了兩岸長達三十余年的常態(tài)化、制度化交流模式,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更為開放多元。
當然,“站在”媽祖身后手握選票的選民,讓臺灣地區(qū)各方政治勢力有意將鎮(zhèn)瀾宮湄洲進香政治化、復雜化。很早便有候選人在當?shù)剡x舉中使用“媽祖牌”,如鎮(zhèn)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的競選文案便為:
信仰媽祖至誠的他,更是在第一時間尋聲救苦,租借直升機前往災區(qū)……顏清標對災民適時伸出援手溫暖凄苦的心,您的一票正是對媽祖精神無私的致意。
這種將候選人與媽祖直接等同的作法,對信徒有著強大的吸引力。而鎮(zhèn)瀾宮在全臺的政治影響同樣不容小覷。在2000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前夕,四位有意參與選舉的候選人連戰(zhàn)、宋楚瑜、陳水扁、許信良均在媽祖起駕當天齊聚大甲鎮(zhèn)瀾宮,各自參與相關祭祀活動,“鎮(zhèn)瀾宮從地方政治人物競爭的舞臺一躍成為‘總統(tǒng)'大選的舞臺”,鎮(zhèn)瀾宮在臺中地區(qū)的“話語權”可見一斑。
其次,媽祖形象的符號化和“產業(yè)化”是兩岸經貿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其產業(yè)化主要體現(xiàn)在贊助行銷和形象行銷兩部分。贊助行銷主要是進香活動贊助商所為,如在2001年大甲媽祖繞境活動期間,日產汽車便推出“鎮(zhèn)瀾宮保平安金牌”限時領取活動,反響良好。而形象行銷則從符號學的角度入手,將作為符號(sign)的媽祖靈力、作為編碼(encoded)的祭祀儀式、作為意義符號(signifier)的實體物質三者相結合(見圖一),賦予媽祖紀念品以特殊的意涵。
圖一:媽祖符號“意向-實體”的三重轉變過程(作者自制)
2000年湄洲進香后,鎮(zhèn)瀾宮更是與中華電信合作,推出了“天上圣母神像IC電話卡”、媽祖電子平安符等周邊產品,引領了一波媽祖流行熱。而大陸方面亦抓住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在不斷提升地區(qū)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借鑒先進旅游管理經驗,發(fā)揮“后發(fā)優(yōu)勢”,依托旅游業(yè)來提升地方經濟效益,不斷為第三產業(yè)注入啟動資金,構建起良性的宗教旅游業(yè)發(fā)展循環(huán)模式,甚至對其后臺商赴陸投資行為產生影響。這些行為并不是有意為之,而是市場經濟主導下民間宗教產業(yè)所呈現(xiàn)出的必然走向和趨勢。
自1987年以來,臺灣地區(qū)雖經多輪政黨交替,海峽風浪時有時無、時大時小,但兩岸民間交往不斷擴大和深入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大趨勢。大甲媽祖鎮(zhèn)瀾宮1987年的首次湄洲進香,奠定了長期以來兩岸“神緣”相通的基礎,而2000年的大規(guī)模湄洲進香,則極大促進了兩岸媽祖產業(yè)經濟、傳媒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和升級。當前,面對日趨復雜的兩岸局勢,作為象征和平的海上女神媽祖所奠定的和平、友善的政治文化氛圍,必將藉由兩岸交流得到進一步落實和體現(xiàn),成為加快兩岸發(fā)展融合、民眾“心靈契合”的重要催化劑。
注釋:
[1]張珣:《文化媽祖——臺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年,第180~207頁。
[2][20][34][39]洪瑩發(fā):《解讀大甲媽:戰(zhàn)后大甲媽祖信仰的發(fā)展》,臺北:蘭臺出版社,2010年,第14頁,第317頁,第341頁,第267頁。
[3]大甲鎮(zhèn)瀾宮管理委員會編:《大甲鎮(zhèn)瀾宮志》,臺中:大甲鎮(zhèn)瀾宮管理委員會,1974年。
[4]當時“立法院長”劉松蕃、“國大副秘書長”陳川等均力挺鎮(zhèn)瀾宮的相關行動。
[5]董振雄:《心靈原鄉(xiāng):大甲媽湄洲行》,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4年,第8頁
[6]包括分靈媽祖像一尊、石雕龍紋印一枚、香爐一只、天上圣母香火、神杯、墨寶、錦旗等。
[7][8]《民生報》1988年1月14日第三版。
[9]《聯(lián)合報》1988年8月3日第七版。
[10]《民生報》1988年4月19日第二版。
[11]《聯(lián)合報》1988年6月20日第九版。
[12]《民生報》2000年6月5日第二版。
[13]《聯(lián)合報》2000年6月7日第三版。
[14]蔡英文時任臺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
[15][18]《聯(lián)合報》2000年6月9日第三版、第九版。
[16]《聯(lián)合晚報》2000年6月9日第四版。
[17]《聯(lián)合晚報》2000年6月6日第四版。
[19]共有開基湄洲媽、千年祭湄洲媽、正爐媽、副爐媽、三媽前往湄洲。
[21]《中華媽祖文化基金會成立 全國政協(xié)主席賈慶林賀信祝賀》,《莆田日報》2004年10月31日第一版。
[22][26]《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xié)會簡介》,天下媽祖網。見http://www.mazuworld.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3&id=4840.
[23]《民生報》1988年5月13日第六版。
[24]如當時在陸發(fā)展的正新輪胎、德力、立偉手袋廠、名慶織帶、三創(chuàng)投資、嘉毅凈水、宏記塑料、鴻華模具、富民投資、荃隆電子、新雅電子、富荃拉鏈、大西洋建設公司等企業(yè)。
[25]《解放軍報》2000年6月23日第八版。
[27]世界媽祖廟大全編輯部:《世界媽祖廟大全》(第一部),北京: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24頁。
[28][30]黃敦厚:《大甲鎮(zhèn)瀾宮往湄洲媽祖祖廟進香的影響》,《2005年中國湄洲媽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未刊本,第84~85頁。
[29]祖廟南軸線由戲臺、廣場、牌坊、宮門、弘仁普濟天妃宮、順濟殿、赦封天后宮、靈慈殿等眾多建筑群組成,其修建均與臺灣媽祖廟有關。
[31]林國平、范正義:《福建祖廟金身巡游臺灣的文化現(xiàn)象探析——以湄洲媽祖金身巡游臺灣、金門為例》,《東南學術》2013年第3期。
[32]《聯(lián)合報》2004年4月29日第七版。
[33]虛擬實境的概念最早由“虛擬實境之父”米隆·克魯格于1970年提出,乃指運用計算機仿真科技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可以提供使用者如同真實世界中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的模擬,使用者可以和這個空間的事物進行互動,可以隨自己的意志移動,并具有融入感與參與感。這里亦可將計算機技術轉化為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35]《中國時報》1997年4月14日第九版。
[36]楊美惠:《跨越臺灣海峽的女神媽祖:國界、進香和衛(wèi)星電視》,載北港朝天宮:《媽祖信仰的發(fā)展與變遷:媽祖信仰與現(xiàn)代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宗教學會,2003年,第207頁。
[37]卓克華:《從寺廟發(fā)現(xiàn)歷史:臺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廈門大學2012年博士論文,第8頁。
[38]《中國時報》2004年12月10日第一版。
[40]《經濟日報》2001年4月20日第十版。
[41]郭宣瑄:《宗教是門好生意 媽祖出巡財神報到》,《新新聞》2004年4月27日(總第895期),第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