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教師上課互動問答的會話形式分析

2019-05-22 09:35:24馬紫田
祖國 2019年7期
關(guān)鍵詞:課堂提問教學效果課堂教學

摘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問答是語言交際中最常用的會話形式。教師會在講完某一知識點以后習慣性地發(fā)問:“聽懂了嗎?”教師的這個發(fā)問,看似是與學生建立互動關(guān)系,形成良好的反饋機制,但長期以來并未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是否該問學生“聽懂了嗎?”,又該如何巧妙提問呢?是本論文所想要探討的。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 ?課堂提問? ?“聽懂了嗎?”? ?教學效果

周小兵教授(2009)曾指出,提問與討論則是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課堂互動的主要形式。互動以話語形式為主,也包括非話語形式,如動作、表情等。在師生的互動中,教師通過問答可以較準確地了解學生,以此調(diào)整自己的話語,恰當?shù)貫閷W生提供有效輸入;學生則能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在適當?shù)幕又刑岣邼h語能力。

在教學課堂中,問答是教學中最常用的會話形式。通常老師講完一個知識點,總會習慣性地問:“聽懂了嗎?”言下之意可能是:作為教師把該講的都講了,不清楚的地方,那就是學生自己的問題了。久而久之,學生習慣了老師這樣的問話,總是會異口同聲地答“聽懂了”。學生們究竟懂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是100%?抑或是90%?這個回答不能真正的量化。

因此,筆者以《老師上課是否該問學生“聽懂了嗎?”》調(diào)查問卷開展調(diào)研,以廣州大學城十所高校以及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師生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其中老師100份、學生400份,其中包括一些外國留學生),回收496份,其中有效問卷488份,有效率為97.6%。由表1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老師(占66%),認為支持問;另外有34%老師認為沒必要。從學生而言,情況正好相反,不應(yīng)該問的占57%,多于應(yīng)該問的(43%)。但總體上看,支持和不支持所占的比例差距并不是非常明顯。說明這個問題值得商榷,也有待于細致分析。

一、從學生角度分析

(一)從班級學生人數(shù)而言

從課堂的學生人數(shù)來看,如果人數(shù)較多,老師沒辦法在講課的同時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那么,在講授完新知識點以后,提問學生“聽懂了嗎?”,認為還是有一定必要的,這樣的提問,可以使學生對老師所講內(nèi)容做出回應(yīng)。

但是,如果僅有幾個學生的小班教學或是一對一,老師其實沒有必要再問,老師可以迅速通過學生們的多種反應(yīng)做出應(yīng)有的判斷。如果學生表現(xiàn)得輕松愉快,心領(lǐng)神會,仿佛柳暗花明的樣子,即說明他們聽懂了。如果學生表現(xiàn)得眉頭緊蹙、云里霧里不知所措的樣子,那很明顯對老師剛剛講過的知識點存有疑慮,還沒有完全領(lǐng)悟。

(二)從學生年齡而言

學生的年齡不同,集中注意力時間的長短、對知識掌握的快慢及熟練程度都有所差異。幼小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受周圍影響,需要老師時時提醒。如果老師經(jīng)常提問 “聽懂了嗎?”,不僅可以得到教學效果的反饋,還可以把學生們渙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有便于下一步教學環(huán)節(jié)地實施。而年長一些的孩子,他們的注意力比較集中,且傾向于變得內(nèi)斂一些,老師提問“聽懂了嗎?”,一般學生們不愿意回答,即使有些同學存有疑惑,他看到周圍的同學都點頭示意,他自己不自覺地也會人云亦云,告訴老師“聽懂了!”。在此情況下,老師提問的“聽懂了嗎?”,也失去了意義,變成無效提問。

(三)從學生心理狀態(tài)而言

學生也有自尊心,如果老師提問“聽懂了嗎?”,在一定程度上,會被學生們解讀為,這個問題是對他們的質(zhì)疑,老師對學生是否真的掌握了這個知識點心存懷疑。師生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chǔ)之上的,這樣提問會給學生更多的焦慮和心理壓力,產(chǎn)生彼此不信任的想法。從這個角度來看,老師的提問不利于健康師生關(guān)系的建立于發(fā)展。

二、從教師角度分析

(一)從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而言

縱所周知,新老師普遍缺乏教學經(jīng)驗,無法從學生的動作或神態(tài)中判斷學生是否完全掌握。這時候 “聽懂了嗎?”一個問題,可以幫助老師判斷學生的掌握程度。但如果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不需要提問也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回答問題的速度快慢、積極程度和整堂課學生的反應(yīng)做出判斷。此時就沒有必要再提問“聽懂了嗎?”。

(二)從教師角色而言

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教師是高高在上的嚴師,是傳授知識的權(quán)威者,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教育界觀點認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合作者,是學習的引導(dǎo)者,更是探索問題激發(fā)學生強烈學習興趣的啟發(fā)者?!奥牰藛??”,老師這樣問學生,會有可能錯誤地被人解讀為“我已經(jīng)講得很明白了,你們?nèi)绻€聽不懂,那應(yīng)該是你們學生自己的問題啦”。這種具有高高在上意味的提問方式,學生也比較難以接受,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改善并沒有幫助。

三、從提問本身分析

提問是一種重要的課堂技巧。巧妙的課堂提問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控教學進程。在語言教學課堂上,提問是傳授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發(fā)展學生智力思維的有效途徑。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語言技能教學的實施者,教師要圍繞教學目的設(shè)計問題,引導(dǎo)學生積極思考,啟迪學生拓展思維,活躍課堂氣氛,順利完成語言教學任務(wù)。

周小兵教授認為,課堂提問有一個教師發(fā)問、等待、叫答→學生回答→教師反饋的過程。教師的提問、學生的回答和教師的反饋,構(gòu)成了典型的師生會話“三話步”(three move)。因此提問應(yīng)該有針對性。教師問“聽懂了嗎?”這個設(shè)問,存在一定問題,本身針對性比較差,在學生與老師之間存在一定的信息差。“聽懂”這個概念比較難以衡量, 100%掌握這個知識點是聽懂,還是90%掌握就已經(jīng)是聽懂了,那怎么樣算是100%呢?怎么樣又算是90%呢?學生對這個概念難以把握。可能學生覺得,只要明白這個知識點就算是“聽懂了”,殊不知老師接下來需要學生們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剛剛所學的內(nèi)容。老師的要求遠遠高于學生自己的預(yù)判,此“聽懂了”而非彼“聽懂了”。

四、結(jié)論與建議

(一)結(jié)論

通過從學生、教師和這個問題本身三個角度出發(fā),我們可以較清晰地得出,“聽懂了嗎?”這個問題是否應(yīng)該在課堂上拋出,是視情況而定的。

比較適合提出這個問題的情形如下:

1.課堂上學生比較多,教師難以在短期內(nèi)掌握到全部學生的學習情況;

2.學生上課比較安靜,表現(xiàn)比較內(nèi)斂,教師難以通過學生們的課堂表現(xiàn)來判斷學生是否全部掌握所教知識點;

3.教師比較年輕,教學經(jīng)驗比較少,不能迅速通過學生們的課堂反應(yīng)來做出正確判斷。

不太適合提出這個問題的情形如下:

1.小班教學情況下,老師對學生的反應(yīng)一目了然;

2.課堂上,積極活躍參與互動的學生,很明顯對老師所講的知識點掌握了;

3.面對自尊心比較強的學生,或者當學生容易有從眾心理、隨大流的時候,這個問題不適宜提出,一來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二則這個提問得到的回答是異口同聲地“聽懂了!”,并沒有達到老師所想要的效果。

(二)建議

從上述結(jié)論看出,老師提問這個問題“聽懂了嗎?”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那么老師怎樣與學生交流才能有效避免以上情形中出現(xiàn)的問題呢,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議:

1.轉(zhuǎn)換提問方式,變“聽懂了嗎?”為 “這個問題我講明白了嗎?”或者“這個問題我這樣說,你明白了嗎?”,不要小看這一個小小的轉(zhuǎn)變,它包含了太多的涵義。后者的問法,是老師勇于承擔教學責任的體現(xiàn),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傳授者,而是我們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具有平等的關(guān)系。老師很好地保護了學生比較敏感的自尊心,從質(zhì)疑學生的學習領(lǐng)悟能力到質(zhì)疑自己教課能力,從自我反思出發(fā),想辦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2.觀察課堂和學生。通過課堂氣氛、學生們的互動反饋情況,觀察學生的神情、適當與學生進行眼神上的交流,老師可以判斷出學生是否已完全聽懂。這當然是基于老師的教學經(jīng)驗而言的,具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判斷起來比較容易;

3.巧妙設(shè)計練習。一堂課的知識點講授完畢之后,為了摸清楚學生們的掌握情況,通常老師會設(shè)計適當?shù)木毩暬蛘咴⒔逃跇酚腥さ挠螒?。在這個練習或者游戲中,我們要注意難易梯度的劃分,照顧到班里全部的學生,盡量平等對待,讓學生都有參與感。活學活用的練習可以有效反映出,他們是否真的聽懂了,或者有多少學生完全掌握了,又有多學生還是似懂非懂。

4.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導(dǎo)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問時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方式之一。有效的提問方式,會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提問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把握學生的交際需求,精心設(shè)計問題 。

參考文獻: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2]周小兵.對外漢語教學入門[M].中山大學出版社(第二版),2009,(09).

[3]歐陽林舟.教師話語策略——教學過程的一種社會學分析[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01).

[4]張鵬君.課堂教學中教師話語規(guī)訓的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14,(16).

[5]彭艷艷.處理好講與學的關(guān)系,實現(xiàn)教師角色轉(zhuǎn)換[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11).

(作者簡介:馬紫田,碩士,漢語國際教育,廣州涉外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猜你喜歡
課堂提問教學效果課堂教學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技巧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5:20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dǎo)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把“三個倡導(dǎo)”融入課堂教學
中國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富民县| 唐河县| 开平市| 堆龙德庆县| 兰坪| 镇宁| 武定县| 德安县| 敦煌市| 平阳县| 宝鸡市| 应用必备| 无棣县| 广西| 武清区| 永春县| 荆门市| 南木林县| 宁强县| 嘉黎县| 揭阳市| 江油市| 龙州县| 大埔县| 汤原县| 华阴市| 遵义县| 汕尾市| 天津市| 芦山县| 池州市| 沙湾县| 金门县| 甘孜县| 本溪市| 汤阴县| 香格里拉县| 佳木斯市| 万源市| 辉县市| 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