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加
現(xiàn)實生活中糊涂有兩種:一種是真糊涂,懵懵處世,與生俱來;一種是裝糊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在古代官場信奉“難得糊涂”哲學的也無非是兩種人:一種是一些有能力的官吏,在無法施展政治抱負時,往往會采取這種處事態(tài)度來應對;另一種是能力很差的庸官,樂得整日糊里糊涂,以此明哲保身。
宋代有一位高官名字叫呂端,他的“糊涂”境界卻非同一般,毛澤東曾夸他“呂端大事不糊涂”,其實這句話是有來歷的,據(jù)《宋史·呂端傳》載,宋太宗曾說:“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h3>該糊涂時要糊涂
呂端果真是小事犯糊涂嗎?不妨看看呂端做過的那些小事:至道元年(995年),宋太宗將呂端提升為宰相。他沒有沉浸在高升的喜悅中,而他的三板斧竟然是放權和讓位。當時名臣寇準擔任參政知事,即副宰相??軠适莻€辦事干練、很有才能的人,但是他性子有些剛烈。呂端擔心自己當了宰相后寇準心中會不平衡,怕影響工作,他請?zhí)诹硐铝艘坏烂?,寇準和他輪流掌印,領班奏事,并一同到政事堂中議事。后來,太宗看寇準處理政事不如呂端精干,又下詔:朝中大事要先交給呂端處理,然后再上報給太宗。但呂端遇事總是與寇準一起商量,從不專斷。過了一段時間,呂端又主動把相位讓給了寇準,自己去當了副宰相,有讓吃讓穿的竟然還有讓官的,大家自然認為呂端“糊涂”了。
由于大家經常說呂端“糊涂”,在他剛剛擔任副宰相的時候,一個小官聽多了這些“糊涂”的傳聞,認為他就真糊涂,對他就有些不服氣,不屑一顧地在大庭觀眾之下說,這個人竟也當了副宰相了?呂端的隨行人員聽了很刺耳,要問那個人的姓名,看看他是干什么的。
呂端制止說,不要問,你問了他就得說,他說了我也就知道了,而我一知道,對這種公然侮辱我的人也會終生不能忘,刻意地去報復對我來說我做不到,但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涉及他,撞到我手里,想做到公正對待也一定會很難,這就會折磨我。所以,我還是不知道的好。呂端這種君子不念惡,揣著明白裝糊涂的舉動,本來是他自我修養(yǎng)的高尚境界,但在世人眼中,自然又被看成了“糊涂”。再加上他為官非常清廉,從來都不置產業(yè),還常常拿出自己的一些俸祿周濟照顧別人。他雖然以宰相之尊,家里的日子卻過得很困難,這在常人眼里不是“糊涂”是什么?
然而“糊涂”的呂端卻具有很強的政治才能,在各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一點也不糊涂。北宋的開國宰相趙普曾這樣評價他:得到褒獎不曾高興,遇到挫折不曾害怕,具有宰相的氣度。
當時,西夏李繼遷對抗朝廷造反,宋廷出兵攻打西夏,捉住了李繼遷的母親,宋太宗想把她殺了,以儆效尤。當聽說此事后,為了維護國家安定的大局,在皇上沒有召見的情況下,呂端卻主動上朝奏本,提出不要斬殺李繼遷母親的意見。宋太宗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問他該當如何處置呢?呂端經深思熟慮說,可以把她放到延州去,派人好好護養(yǎng)著她,來換取李繼遷回心轉意。即使李繼遷不馬上就降宋,也可以拴住他的心。
宋太宗就采納了呂端的意見,李繼遷死后,他的兒子李德明感念宋廷厚待他祖母的情分,暫時歸順了宋朝。此計一舉多得,既讓李繼遷不敢輕舉妄動,又給宋廷以息兵喘息的機會,還利于西北邊境穩(wěn)定。
后來,宋太宗去世,在擁立太子趙恒繼位的問題上,呂端沒有辜負太宗給他的“大事不糊涂”的評價,勇敢地站出來維護太子。
至道三年(997年)二月,太宗病危時,宦官王繼恩暗中串聯(lián)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勛、知制誥胡旦等,并與李皇后一起暗謀,打算廢掉太子趙恒,想讓長子趙元佐即位。呂端入宮探視太宗病情??吹缴刮5奶谧笥抑挥型趵^恩和李皇后,卻不見太子趙恒。他擔心王繼恩別有它意,急忙回府寫了封密信,讓趙恒趕快入宮,以防不測。
正在這時,太宗駕崩了,王繼恩來到中書省通知呂端入宮。呂端知道有變,急忙抽身出閣,反手將王繼恩鎖在中書畫閣中,并派人看守。控制住了叛逆頭領后,呂端來到萬歲殿和李皇后理論,李皇后終于回心轉意,同意擁立趙恒即位,是為宋真宗。
趙恒即位后,垂簾引見群臣。呂端平立殿階下,還是不放心,請求侍臣卷簾,他登殿審視,確認是趙恒后才退降殿階,率群臣高呼“萬歲”。
呂端一生經歷了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代帝王?;潞I?0年幾乎沒有受到什么沖擊,這在封建王朝中是不多見的。這正是因為他在大局、大節(jié)問題上毫不糊涂,反而細致入微,但在事關個人利益的問題上卻能“糊涂”了事的品質。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