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萌,趙小婷,儲江偉,李洪亮,吳勃生
(東北林業(yè)大學 交通學院, 哈爾濱 150040)
濕地具有的抵御洪水、調節(jié)氣候、促淤造陸等功能,是其他生態(tài)系統(tǒng)所不可替代的。因此,世界各國都十分強調對濕地的保護。但是,由于濕地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傳統(tǒng)的水上交通運載工具在此類區(qū)域的使用受到了一定限制,這給濕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保護帶來了不便。與傳統(tǒng)的交通運載工具相比,氣力推進艇憑借著在沼澤、淺灘和濕地區(qū)域移動便捷、迅速等特點,已成為當今濕地交通的主要工具[1]。例如,在美國Florida的Gatorpark地區(qū),加拿大巴倫斯( Brysons) 地區(qū)和大湖地區(qū)都有氣力推進艇的觀光項目[2];在馬來西亞地區(qū),氣力推進艇已用于沿海和河流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實地調查[3]。同時,相關的文獻也報道了氣力推進艇在冰雪情況下用于救援的特殊功用[4]。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國外氣力推進艇已用于濕地勘查、災害救援以及觀光旅游等諸多方面,并體現(xiàn)出了其他交通運載工具不可比擬的特點。與國外相比,我國目前對相關產品的研究應用還較少。
濕地是一種帶有靜止或低速流動水體的成片淺水區(qū)域[5]。在此種環(huán)境條件下,氣力推進艇在行駛過程中水的流場狀態(tài)及其艇體的受力狀態(tài)與其他在江河中行駛的船舶有差異[6]。為此,本文采用XFlow軟件,對氣力推進艇的運動狀態(tài)進行模擬分析,求解計算氣力推進艇在達到穩(wěn)態(tài)運動過程中艇體周圍的瞬態(tài)流場,評估在不同推進力作用下的運行阻力、加速性能和艇體所受靜態(tài)壓力等特性,為氣力推進艇的設計制造提供參考依據(jù)[7-8]。
氣力推進艇由艇體、動力系統(tǒng)、轉向機構(方向盤、轉向舵)、附屬裝置等組成。其中,動力系統(tǒng)由發(fā)動機、傳動機和螺旋槳等零部件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氣力推進艇的基本組成
氣力推進艇的動力系統(tǒng)是用發(fā)動機產生的原動力驅動螺旋槳轉動,并由螺旋槳產生的推力克服艇體運動過程中的阻力使之運動前行,即構成“機-槳-船”體系,且使原動力、推進力和運行阻力之間達到動力傳遞的平衡。本文所研制的樣機選用了4G63S4T 2.0L增壓汽油發(fā)動機,其額定功率為130 kW,最大輸出轉矩為253 N·m,設計運行速度為30 km/h,載質量為130 kg,總質量為530 kg。艇體采用鋁型材焊接,結構尺度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艇體結構參數(shù)
對推進艇航行中所受阻力進行分析和預測,是艇體結構優(yōu)化、推進系統(tǒng)設計和主機功率確定的參考依據(jù)。當氣力推進艇在水面上航行時,處于空氣和水2種流體介質中,受到空氣和水對艇體阻力的作用,即艇體所受到的總阻力是空氣阻力和水阻力之和??諝庾枇κ侵缚諝鈱νw水上部分的反作用力,水阻力是水對艇體水下部分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反作用力。
水阻力的總阻力可以分為摩擦阻力、興波阻力和黏壓阻力,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1) 摩擦阻力Rf。由于水的黏性作用在艇體表面形成很薄的邊界層,當艇體運動時帶動部分水的運動,且邊界層內的速度梯度相對較大,艇體表面受到剪切應力而造成運動阻力。
2) 興波阻力Rw。艇在靜水中航行時,隨著艇體的運動會在水面上產生波浪,航速越高,水面波浪的興起越明顯。波浪的產生影響著艇體表面的壓力分布,使艇首部和尾部產生壓力差而對艇體運動形成阻力。
3) 黏壓阻力Rpv。在航行過程中因水具有黏性而使艇尾處形成漩渦,產生漩渦處的壓力一般比較小,使艇首部和尾部形成壓力差而產生艇體運動阻力。
水阻力的總阻力Rt可表達為:
Rt=Rf+Rw+Rpv
(1)
式中:Rf為摩擦阻力(N);Rw為興波阻力(N);Rpv為黏壓阻力(N)。
由于黏壓阻力一般所占比例不大,且實際上難以與興波阻力分開,故通常把黏壓阻力與興波阻力合并在一起稱為剩余阻力Rr。因此,船體總水阻力Rt又可分為摩擦阻力Rf和剩余阻力Rr兩部分。根據(jù)氣力推進艇的結構特點,船的運動阻力主要是船體摩擦阻力、剩余阻力及空氣阻力。在艇體設計階段,可以利用艇體在流體中的仿真模擬分析估計運動阻力。
以推進艇質心為坐標系的原點o(x,y,z),設浮力Ff作用點在浮心(與所排開液體體積的形心重合),其坐標點為o1(x1,y1,z1);螺旋槳推力T的作用點在氣力螺旋槳的軸心,其坐標點為o2(x2,y2,z2);剩余阻力Rr的作用點在o3,其坐標點為o3(x3,y3,z3);風阻力Fw的作用點在艇體水面以上部分的與縱向軸線垂直的橫截面中心點,其坐標點為o4(x4,y4,z4);艇體的縱傾角為α,剩余阻力Rr與x軸的夾角為γ,如圖2所示。
圖2 氣力推進艇的受力分析
在x-y坐標系內,沿x軸的氣力推進艇動力平衡方程為
Tcosα-(Fw+Rf+Rrcosγ)=ma
(2)
式中:m為總質量(kg);α為加速度(m/s2)。
船體總水阻力Rt又可分為摩擦阻力Rf和剩余阻力Rr兩部分。為了從實驗求得實際氣力推進艇阻力,根據(jù)傅汝德假定:假定總阻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只與雷諾數(shù)有關的摩擦阻力,另一部分則是與傅汝德數(shù)有關的剩余阻力:
(3)
式中:ρ為流體密度(kg/m3);v為氣力推進艇運行速度(m/s);S為艇體濕水表面積(m2);Cf為摩擦阻力系數(shù);Cr為剩余阻力系數(shù)。
摩擦阻力系數(shù)Cf可用相當平板摩擦阻力公式,在速度為對數(shù)分布時的桑海公式、柏蘭特-許立汀公式和休斯公式計算,但各公式的計算結果有一定的差距。對此,在第八屆國際船模試驗池會議(ITCC)對當時的各計算公式進行了整理和比較,最終提出了1957ITCC公式,其表達式為:
(3)
(4)
式中:Re為雷諾數(shù);LW為水線長(m);μ為流體運動黏性系數(shù)。
在船模與實船幾何相似的基礎上,剩余阻力系數(shù)Cr只與傅汝德數(shù)有關。本項目研制的氣力推進艇屬于河流水域用小型船舶,故體積較小,幾何形狀較為簡單。本文所建立的氣力推進艇模型與艇實體等比例,所以剩余阻力系數(shù)可按式(5)得到,而Rr直接由軟件求得:
(5)
傳統(tǒng)的計算流體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是基于有限元法、有限差分和有限體積法進行空間離散的近似[9],而且需要對模擬對象進行網格劃分,而劃分網格質量對運算結果的準確性影響較大,對于復雜流場還需要進行局部網格的細分,這將耗費大量的人工時間及勞動量。本文所采用的XFlow模擬分析軟件基于格子玻爾茲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在湍流模型上將精確的大渦模擬(LES)與格子玻爾茲曼方法(LBM)結合[10],可以增強對復雜幾何模型和移動邊界問題的處理能力,模型無需過分簡化即可實現(xiàn)艇體模型符合剛體運動學的運動分析。
本文在模擬計算過程中,考慮到計算量的影響,將艇體的模型進行了適當簡化,簡化后艇體的尺寸為長5 m、寬2 m、高0.5 m。在模擬仿真中計算域尺寸的加大會增加對計算機硬件要求,且計算時間更長。因此,在滿足模擬精度和兼顧盡量縮短仿真時間的同時,經過多次測試確定最優(yōu)流體計算域尺寸設置(長200 m、寬10 m、高4 m、流體深2 m)。其簡化艇體模型及流體計算域如圖3所示。
圖3 艇體簡化模型及流體計算域
選取長度為200 m的流體計算域,可以足夠地滿足模擬仿真為20 s的時長。模擬初始點在艇體尾部距流體計算域后端20 m的位置,可以減小開始運行后尾流接觸壁面反作用于艇體的影響;艇體頭部距流體計算域前端175 m,使艇體有足夠長的運行距離而不至于沖出模擬流體域??紤]到減少側面流體觸碰流體域邊界反作用于船體的影響,使流體計算域的寬度為10 m,是艇體寬度的5倍。
在螺旋槳推力為600 N的條件下,氣力推進艇運動區(qū)域水流場狀態(tài)的數(shù)值模擬結果如圖4所示。
1) 流速場分布。氣力推進艇周圍的流速場分布不均勻,前后兩端的流速大于左右兩側;其流場中最大的水流速度為4.53 m/s,且位于船體尾部區(qū)域,如圖4(a)所示。
2) 壓力場分布。氣力推進艇艇體周圍的壓力分布不均勻,且最高的壓力分布在尾端的艇體底部,如圖4(b)所示。在與之相對應的艇體前端,艇體與水流相對速度較小,對艇體的靜壓力較小。
3) 渦度場分布。速度穩(wěn)定后水流的渦度場如圖4(c)所示,艇體尾部區(qū)域水流旋轉最為劇烈,即渦度最強。此區(qū)域的湍流強度也最大,如圖4(d)所示。
圖4 氣力推進艇運動區(qū)域水流場狀態(tài)的數(shù)值模擬
目前,研究推進艇阻力的方法有理論研究方法、水池船模試驗方法和數(shù)值模擬計算方法3種。本文采用XFlow軟件模擬計算船體運行阻力,如圖5所示。
氣力推進艇運行速度變化過程如圖6所示,螺旋槳推力為600 N,當達到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時所需時間約13 s,速度約為7.8 m/s。螺旋槳推力為300 N,當達到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時所需時間約17 s,速度約為4.9 m/s。
圖5 氣力推進艇行駛阻力變化關系
圖6 氣力推進艇運行速度變化關系
根據(jù)使用XFlow數(shù)值模擬出的氣力推進挺運行速度和運動阻力模擬結果輸出,確定出在螺旋槳推力分別為300、600 N作用下的行駛阻力隨運動速度變化關系曲線,如圖7所示。
圖7 行駛阻力隨運動速度的變化曲線
在模擬分析的基礎上,利用本研究項目研制的氣力推進艇進行恒推力下加速性能測試,試驗地點為松花江流域的潛水區(qū)域以模擬濕地生態(tài)區(qū)域。具體測試過程為:氣力推進艇在靜止水域中,從初速度v0=0開始,啟動發(fā)動機使其達到一定的轉速后,螺旋槳槳葉旋轉直到達到測試所需的300 N或600 N恒推力,進行相關阻力測試。從氣力推進艇在靜止水域到加速行駛的過程中,不考慮風阻影響,將式(2)簡化為:
T-Rt=mai
(6)
式中ai為i時刻的瞬時加速度。
同時,依據(jù)加速度、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即
ai=(vt-v0)/t
(7)
可得出推進艇加速過程中的水流阻力的表達式為
Rt=T-m(vt-v0)/t
(8)
式中:vt為末速度(m/s);v0為初速度,這里指達到恒推力后的速度(m/s);t為由v0加速到vt的時間(s)。
依據(jù)試驗測得的發(fā)動機轉速與螺旋槳推力的關系如圖8所示??刂瓢l(fā)動機以某一穩(wěn)定轉速(4 600 r/min)運行,即保持螺旋槳推力(600 N)基本不變,記錄運行狀態(tài)的數(shù)據(jù),測試情景見圖9所示。按照同樣的測試方法記錄螺旋槳推力為300 N時的運行數(shù)據(jù),根據(jù)式(8)計算相應的運行阻力。
圖8 螺旋槳靜態(tài)推力實驗數(shù)據(jù)
圖9 阻力測試場景
在螺旋槳推力為300 N 和600 N的運行條件下,氣力推進艇模擬與測試的行駛速度、運行阻力的對比結果,見表2。
表2 模擬值與實地測試值情況對比
螺旋槳推力分別為300 N和600 N的實地測試結果表明:當艇體達到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時的速度及按公式計算的阻力值均小于模擬值,推力為600 N時的實際運行速度與目標運行速度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為艇體在加速的過程中,隨著速度的逐漸增大,除水體施加在艇體的阻力增加外,與運行速度相關的空氣阻力所占比例也不斷增加,導致速度越高,速度差越大。
1) 利用XFlow軟件分析了在最佳推力下的氣力推進艇周圍流體流場狀態(tài),最大的水流速度和最大渦度出現(xiàn)于艇體穩(wěn)定運行后的尾流區(qū)域,且艇體的前端的水流速度相對較小,流體流動具有連續(xù)性。
2) 分析了推進艇在不同螺旋槳推力下的運行狀態(tài)。螺旋槳推力為300 N,氣力推進艇的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時的速度約為5.16 m/s;螺旋槳推力為600 N,氣力推進艇的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時的速度約為7.27 m/s,故運行阻力隨運行速度增加而變大。
3) 隨著推力的逐漸增大,推進艇達到運行穩(wěn)態(tài)的時間逐漸縮短,且平均穩(wěn)定運行速度逐步提高、滑行距離逐步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