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禹
來美國留學,首先面臨的就是如何把國內(nèi)的資金換成美元來支付美國的學費。事實上,美國關于錢的一些制度、規(guī)矩和中國的很不一樣。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一些最基本的知識。
在中國,絕大部分銀行都是國有的,而在美國,所有銀行都是私立的。最大的5家商業(yè)銀行中,排在第二的美國銀行和排在第五的合眾銀行看起來像是國有的,但仍然是私人銀行。此外,國內(nèi)的五大商業(yè)銀行遍及各個省市,而在美國,沒有一家銀行在各州都有。
留學生剛來美國時,學校常常會幫著辦一張銀行卡,通常是本地網(wǎng)點比較多的銀行。注意,如果留學生自己去辦銀行賬戶,得去一些熟悉特殊國際業(yè)務的分行,因為普通分行的開戶業(yè)務只接受有美國的社會安全號碼者,不接受外國護照。
國內(nèi)的銀行儲蓄只分為定期和活期兩大類,而在美國,相當于中國活期儲蓄的又分成支票(Checking Account )和儲蓄( Saving Account) 兩種。個人支票是一種非常常用且被假定為人人都應該有的東西,大部分人都會用個人支票支付房租。我就先來說下支票。
一張支票的左上方印著你的姓名、地址,右上方是支票編號,稍下一點兒要由支票持有者寫上日期。再往下,你需要寫錢付給誰,然后以文字形式寫上錢的數(shù)量,右邊再用阿拉伯數(shù)字寫一遍。注意,在文字形式這一邊,一美元以下的部分會寫成百分數(shù),如123.75美元要寫成“One Hundred Twenty Three and 75%”。如果是整數(shù),后面則要加上Only 這個詞,如135美元要寫成 “One Hundred Thirty Five Only”。最下面左側(cè)是備忘錄,寫上錢的用途,右邊是你的簽字。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美國,個人簽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憑據(jù),所以,一般人都有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花寫體的簽字,基本沒有人會工工整整地用規(guī)范字體去寫,因為這樣太容易被仿造了。所以,從準備出國的時候,你就需要練好自己的特殊簽字體。一旦使用,就不能變化,否則會有想象不到的麻煩。
銀行要根據(jù)你存入多少錢來決定是否向你提供免費的支票本,并決定這個賬戶是否免月費。如果你放入的錢過少,一般就需要購買支票本,并且每個月要付十幾到幾十美元的費用。一般來講,5000美元以上的存款就可以免費了。通常情況下,支票賬戶的利息低得可以忽略不計,目前全國的平均年息是0.06%,一般大銀行會更低。
除了支票本之外,銀行會給你一張借記卡,用這張卡可以在本銀行和其他銀行的取款機上提款,但要收手續(xù)費。有些等級的卡可以用來購物,包括網(wǎng)上購物。但是,借記卡的保護性最差,用來購物是不夠安全的。
接下來說說儲蓄。所謂儲蓄賬戶也就是活期,其利率稍高,但全國平均也只有0.08%。有些小銀行為了吸引客戶,推出了年利率超過1%的儲蓄賬戶,最高的甚至有超過2%的。和支票賬戶比,這種賬戶的限制是每個月只能提款6次。而且,上述那些吸引人的利率是沒有時間保證的,銀行可以隨時把利息降下來。
如果要保證得到稍高一些的利息,那就需要存定期了。與中國相比,美國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還是很低的,全國平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僅0.65%,有些小銀行會高一些,1%或者2%以上。
在美國存款需要注意兩個在中國可能不存在的問題。第一,一個銀行賬戶如果5年沒動,存款可能會被凍結(jié)甚至沒收。我認識一個中國訪問學者,在一個美國銀行存了一筆錢,8年后再回來已經(jīng)取不出來了。最后開了很多證明,才拿回本來就屬于他的錢。第二,如果銀行破產(chǎn),你最多可以拿到25萬美元的賠償。就算你存了100萬美元,也只能拿到1/4的本金,更不用說利息。事實上,美國銀行破產(chǎn)的幾率不算低,2008年金融危機時,有近500家銀行被關閉。
除了銀行外,美國也有許多“信用社”。這些信用社常常是專門為某些公司或?qū)W校的雇員服務的,屬于非營利的范疇。有個信用社是專門給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這兩家的教職員工服務的,存款方面并無特殊優(yōu)惠,借款利率比市面上低一些。一般留學生不太可能去信用社存款,就不多說了。
總體來看,在美國,大銀行網(wǎng)點多、取現(xiàn)方便,但利息極低、手續(xù)費高;小銀行利息高、手續(xù)費低,但存在網(wǎng)點少的致命缺點。現(xiàn)在,有不少人開始使用無實體銀行,是純網(wǎng)絡化的,一般費用低、利息高、使用方便,但可靠性和安全性還有疑問。
最后說下信用卡。一個剛從中國來的留學生感嘆美國在支付方面太落后,很多人還在使用現(xiàn)金和古董式的支票,蘋果支付等更現(xiàn)代化的支付手段大部分商店并不接受。
稍微現(xiàn)代化一些的支付手段是信用卡,美國口語戲稱為“塑料”(因為信用卡是一張塑料片)。美國的信用卡主要有四大家:Visa、Master Card、Discover 和 American Express。每年都會有信用卡的推銷員到大學去,鼓勵學生們申請信用卡。
大學生沒有錢卻有信用卡,可以刷卡消費,等將來有了工資再還錢。信用卡公司最喜歡這樣的持卡人,因為他們可以賺取高額利息。曾讀過文章說美國信用卡公司不喜歡華人,因為華人不習慣欠債,總是按月付清,這樣信用卡公司就賺不到錢。
如今,美國大學生的債務問題已經(jīng)被一些專家稱之為“危機”,因為數(shù)量巨大。據(jù)最新統(tǒng)計,在大學和讀研期間欠下的有待歸還的貸款總量已經(jīng)超過1.5萬億美元,這是個天文數(shù)字啊!難怪美國許多總統(tǒng)候選人都承諾要優(yōu)先解決這個問題。
說到信用卡,有個重要的概念叫作信用等級分數(shù)。滿分是850分,最低是300分。750分以上的信用等級為優(yōu)等,700~749分為良好,650~699分為中等,600~649分為低等,分數(shù)更低就是惡劣了。拖欠房租、水電費等都會使信用評級下降。透支不怕,只要按時還就會獲得好評。
有些信用卡有年費,有些則沒有。有年費的信用卡常常會有一些好處,如航空公司發(fā)的信用卡,你每花一美元會給你增加一到兩英里的里程積累。也有些信用卡在加油站加油可以獲得3%的返現(xiàn)等。一般而言,Visa 和 Master Card的接受率最高。
留學生在選擇信用卡的時候要注意,有些信用卡進行國際消費時要收比較高的外匯兌換手續(xù)費,有些則免收。另外,盡量避免用信用卡提現(xiàn),因為手續(xù)費高。此外,有些美國商店在接受中國信用卡時會有問題。辦張美國的信用卡在美國使用比較方便,也會增加你的信用評級。
美國有個類似于中國的支付寶的東西,叫作Paypal,如果你在一些不太知名的網(wǎng)站買東西,使用Paypal 可以避免你的信用卡信息被偷走,等于多了一重保險。同時,你也可以使用這個金融工具來向個人付款。例如,你和幾位朋友去吃飯,大家說好了AA制,一位朋友用信用卡付款,其他人則用Paypal 把款打給那位朋友。你在網(wǎng)上賣一些舊東西,也可以用Paypal 來收費。除非你開網(wǎng)店,這些最基本的付費功能是免手續(xù)費的。
寫到這里,我想對留學生們說,你們是幸福的。美國的父母一般是不會對大學生的學費負全責的,常常需要學生自己借貸款并自己償還,研究生就更不用說了。而中國的父母們則是自己省吃儉用,把孩子的學費、生活費都包了。希望學生們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更不要揮霍浪費,要學會理財,畢竟父母的錢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