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然
摘 要:為了比較不同藥劑處理下大棗的坐果及品質(zhì)的變化情況,特開展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硼液在提高單個鮮果重上效果較好,但是其坐果率不高,落果率偏高,多胺、赤霉素2種藥劑在提高坐果率、降低落果率上相對效果較好,但是產(chǎn)出的果實單個重量較輕;3種藥劑處理在提高品質(zhì)上的效果與常規(guī)栽培管理的對照處理差異不明顯。整體來說大棗栽培中建議選擇多胺 600mg/L、赤霉素 100mg/L,對減少落花落果現(xiàn)象有明顯的作用。
關鍵詞:藥劑;大棗;坐果;品質(zhì)
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415039
大棗為薔薇科杏屬木本糧油植物,是以杏仁為主要產(chǎn)品的杏屬果樹的統(tǒng)稱,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且適應能力強,保持水土的效果比較好,具有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是我國北方干旱地區(qū)的理想經(jīng)濟造林樹種之一[1]。大棗自然狀態(tài)下存在嚴重的落花落果現(xiàn)象,自然坐果率偏低,加上我國北方地區(qū)的氣候干燥寒冷,給大棗種植戶造成較大的經(jīng)濟損失[2-3]。目前我國北方大棗生產(chǎn)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做好花果期的管理,減少落花落果現(xiàn)象,目前有研究表明,對杏樹、桃樹噴施多效唑、赤霉素等化學藥劑后可取得較好的?;ū9Ч岣咝尤势焚|(zhì)[4-5]。為了研究硼液、赤霉素、多胺3種化學藥劑對大棗坐果情況以及杏仁品質(zhì)的影響,特開展了此研究,旨在摸索出一條適合在北方地區(qū)提高大棗產(chǎn)量、品質(zhì)的有效途徑,以促進大棗的大面積應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地點攝制組愛遼寧朝陽孫家灣鎮(zhèn)某大棗種植園,棗園面積為2hm2。供試的大棗品種為八年生的大平頂棗,選擇樹勢生長一致。選擇3種藥劑,分別為硼液(山西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赤霉素(山東上水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和多胺(河南焦田豐科技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10個處理,分別為硼液100、200、300mg/L,多胺400、600、800mg/L,赤霉素100、200、300mg/L,以未噴化學藥劑常規(guī)管理作為對照(CK)。在林間選擇長勢健壯一致、沒有病蟲害發(fā)生的大棗植株作為試驗對象,每個處理噴施10株作為重復。
1.3 試驗方法
各個處理按照設計的濃度分別噴施。硼液處理是在春季剛開花時噴施;多胺處理是在大棗的新梢長度達到5cm左右、二次生長期之前分別噴施,總共噴2次;赤霉素處理是在大量開花時期對準大棗植株噴施,每隔21d噴1次,連噴3次;對照處理未施化學藥劑。各處理除了化學藥劑施用的類型及濃度有所差異,其它管理同常規(guī)管理[6]。
1.4 調(diào)查內(nèi)容及方法
各處理落花后10d左右調(diào)查大棗的坐果情況,20d左右統(tǒng)計落果情況。在大棗的果實完全成熟時,將每個處理中10株杏樹的全部果實采摘回來,隨機選擇其中的100個健康單果稱量,計算各處理單個鮮果重,并將果仁送到測試中心進行粗脂肪、蛋白質(zhì)、不飽和脂肪酸等含量的測定,以比較各處理下大棗的品質(zhì)[7]。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藥劑對大棗坐果情況的影響
通過對10個不同藥劑處理下大棗的坐果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結果見表1。根據(jù)表1可以看出,硼液整體來說在提高平均單果鮮重上效果比較好,明顯好于對照處理,但是其坐果率相對不高,且落果率較高,因此會影響大棗最終的產(chǎn)量,在硼液 的3種濃度中,以300mg/L的處理平均單果鮮重最重,為21.2g,比對照高4.5g,坐果率在3個濃度中最高,為11.2%,比對照處理提高1.9%,落果率在3個處理中最低,為18.4%,比對照處理低2.9%;多胺、赤霉素2種化學藥劑的處理中,整體來說其坐果率好于硼液,落果率低于硼液,但是平均單果鮮重輕于硼液的處理;多胺的3個濃度處理中,以600mg/L的處理效果最好,平均單個鮮果最重,為25.8g,與對照重4.1g,坐果率最高,為20.1%,比對照高10.8%,落果率相對較高,為10.1%,但是比硼液的幾個濃度處理的低,比對照處理低11.2%;赤霉素的3個濃度處理中,以100mg/L處理的效果相對最好,平均單個鮮果最重,為13.2 g,比對照處理重1.5g,坐果率最高,為22.3%,落果率最低,僅為5.8%,比對照低15.5%。綜合比較起來,以多胺600mg/L、赤霉素100mg/L 2個處理的效果相對較好。
2.2 不同藥劑對大棗仁品質(zhì)的影響
通過對10個不同藥劑處理下大棗的品質(zhì)進行調(diào)查分析,結果見表2。根據(jù)表2可以看出,大棗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品質(zhì)優(yōu),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各種藥劑處理以多胺 600mg/L、赤霉素100mg/L 2個處理在提高品質(zhì)上有一定的效果,粗脂肪、蛋白質(zhì)、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均高于常規(guī)的對照處理,但是差異不是特別明顯。
3 結論
通過選擇硼液、多胺、赤霉素3種藥劑共10個處理在大棗上開展試驗,比較了其對開花及品質(zhì)的影響,結果表明,整體來說硼液在提高平均單果鮮重上效果比較好,明顯好于對照處理,但是其坐果率相對不高,且落果率較高;硼液的3個處理中以300mg/L濃度下平均單果鮮重最重,坐果率最高,落果率最低;多胺、赤霉素的處理坐果率好于硼液,落果率低于硼液,但是平均單果鮮重輕于硼液的處理;多胺中以600mg/L的處理效果最好,平均單個鮮果最重,坐果率最高,落果率相對較高,但是比硼液的幾個濃度處理的低;赤霉素中以100mg/L效果相對最好,平均單個鮮果最重,坐果率最高,落果率最低;各種藥劑處理以多胺 600mg/L、赤霉素100mg/L ;2個處理在提高品質(zhì)上效果最好,但是差異不是很明顯。
參考文獻
[1] 石慧,勵映聰,羅云波,等.外源茉莉酸甲酯處理對采后綠熟番茄果實根霉果腐病抗病性的影響[J].食品科技,2008 (5):255-257.
[2] 韓雅珊.食品化學實驗指導[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 1999:26-77.
[3] 胡文忠,姜愛麗,楊宏,等.茉莉酸甲酯對鮮切蘋果生理生化變化的影響[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33(16):338-341,346.
[4] 路超,薛曉敏,王翠玲,等.山東省蘋果園果實品質(zhì)指標、葉片 營養(yǎng)與土壤營養(yǎng)元素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1,27( 25) : 168-172.
[5] 孫寧川,葛春輝,徐萬里,等.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對哈密大棗采 前落果、果實品質(zhì)及產(chǎn)量的影響[J].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7(12) : 2385 -2389.
[6] 梁小娟,張旦兒,梁勝發(fā).化學技術措施對仁用杏生長、結實影響的研究[J].山西林業(yè)科技,2001(1):14-17.
[7] 溫婭麗,溫源,姚力.不同藥劑處理對仁用杏結果的影響[J].林業(yè)科技通訊, 2015(5):43-44.
[8] Javier O,Sandra N,Khalid Z, et al. Potato starch edible films to control oxidative rancidity of polyunsaturated lipids: effects of film composition, thickness and water activ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4(7): 1360-1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