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涵斌
大概從去年開始,大批我們熟悉的共享經濟品牌慢慢淡出了大眾的視線,小鳴單車、悟空單車等企業(yè)或已關閉或正進入破產程序,ofo的押金退還排號已經排到了一千多萬號,而經營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的一些企業(yè)日子也不好過。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有些人認為共享經濟其實是新世紀騙局,即資本家包裝概念后用來騙錢的。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只不過是遇到了發(fā)展的瓶頸,是共享經濟企業(yè)自我調整的必由之路,不必大驚小怪。
共享單車當初以綠色、低碳、便捷的特征橫空出世,契合環(huán)保、利民理念,故而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有的還獲得了海量投資。而沒過一兩年時間,問題就大爆發(fā)了。
首先是共享單車免費占用了大量公共道路資源。要知道這些公共資源是全社會的“福利”,平時哪怕擺個小攤也需要有關部門的許可。而共享單車的出現,把這些寶貴的公共資源據為己有,還冠冕堂皇說是為大家服務,有點說不過去。
其次,共享單車過度發(fā)展造成大量報廢車輛無人管理,形成了新的環(huán)保污染和資源浪費,著實與當初共享單車推出時所宣稱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理念南轅北轍。
而借著共享單車的“東風”還興起了一股共享潮,共享充電器、共享玩具、共享雨傘、共享服裝、共享停車場、共享辦公室等等,都打著共享的旗號一路狂奔,結果紛紛中槍倒下?!肮蚕斫洕辈⒉皇鞘裁葱赂拍?,從廣義上講,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圖書館可以看作是共享房屋、共享圖書館,公共交通可以看作是共享交通工具,這些都可以認為是共享經濟的一部分。雖然沒有打著共享旗號,大家卻是一直在享受著共享的待遇。
其實,起初共享經濟呼喚的是加強人與人的交往,而現在它卻是億萬富翁、巨額資本和風險投資家的游戲場。它已經成為了一個規(guī)模巨大的新生意,規(guī)避了確保交易和交易者安全的開銷,也規(guī)避了工資和勞動福利,甚至基本上避免了納稅。僅2017年一年,共享單車領域的融資金額就達到了258億人民幣,加上2018年的ofo再融資55億人民幣和美團收購摩拜的233億元,光共享單車這一行業(yè)總投入已經超過了550億元人民幣。這就讓人不得不疑惑,投資者對所有與共享沾邊的企業(yè)感興趣恐怕不僅是因為支撐它們的科技很酷、理念很潮,更關鍵在于能夠通過這些共享經濟項目獲取高額的利潤回報。
在巨額資本面前,我們不能以過于理想化的視角去要求共享經濟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因為共享經濟就是以更低成本獲得想要的東西的一種服務,是商業(yè)發(fā)展的必然產物,無法替代政府和社會的責任?,F在我們對共享經濟的看法,還只能是對那些“偽共享經濟”說不。而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們也相信共享經濟是一定能夠帶動消費升級和服務轉型的模式。畢竟解決復雜的社會問題沒有捷徑,充分發(fā)揮共享經濟的作用也沒有捷徑,都需要時間對集體智慧進行檢驗,所以共享經濟也該回歸理性了。 (作者單位:黃浦區(qū)人大常委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