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佳
曼德拉說:“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fā)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無力發(fā)光,那就蜷伏于墻腳。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茍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熱情勇敢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蟲。”“知世故而不世故”,這是我對人生的第一次理解。
而第二次,便是在周國平的《愿生命從容》。
人活一世不過也就兩種姿態(tài),要么轟轟烈烈,要么平平淡淡??蓮臎]有哪一個人,像周國平那樣,要過那樣安靜但又豐富的人生。他說:“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后的無線廣袤的世界,這也許是最適合我的性情的一種活法吧。”我們生活的世界愈來愈喧囂,“靜”仿佛和我們眼前的這個世界背道而馳,但安靜并不是靜止,它依舊是永恒的運動。心靜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是面對人生苦短大起大落時的安之若素。當你歷經(jīng)歸來,看透人生百態(tài),你會發(fā)現(xiàn)眼底恍若有星辰大海,明明是冷色調(diào),卻預示著晨曦即將到來。
周先生說:“一切災禍都有一個微小的起因,一切幸福都有一個平庸的結尾?!笔虑榘l(fā)生總是有它的根據(jù),人生亦是如此。也許有人會反駁世事不公,“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些人生來就在羅馬。換個角度思考,縱他富貴如寶玉,身家如胡亥,不修身養(yǎng)性,努力進取,最終也不過落得個紙上談兵,一敗涂地。
到最后,周國平轉到了一個沉著的話題?!胺驄D之間,親子之間,情太深了,怕的不是死,而是永不相聚的失散?!币粭l小路,河邊稀稀落落的幾棵樹,一陣風吹過,樹葉翻飛,一對老人互扶著顫抖著走來。這是周國平的例子,但,它卻太容易讓人心頭泛酸。看著年老垂暮的親人,我們總不禁生出一種想要淚下的沖動,其實歸根結底也就三個字:“不容易?!眲⑾R恼f:“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痹谧哌^漫長的時光后,并肩行走的,才是最好的。
韶光易逝,凡塵幾載,人間也不過為浮華的集合。周國平的從容是生來的也是后天的,生命的各個階段在他筆下重組,當你親手把未來寫在曲譜上,人生才會響起錦繡華章。
浮世人生,萬物有靈,愿生命從容,愿日后清醒。
(編輯:關曉星)
作者精選了《愿生命從容》中的部分文字,與我們分享了她閱讀之后,面對這個浮世人生如何保持頭腦清醒的感悟:內(nèi)心平靜、修身養(yǎng)性、相互扶持……通透的眼光背后,是繁華落盡后的徹悟,是看淡俗塵的從容。文中,曼德拉的名言、劉希夷的名句、胡亥的事例,信手拈來,展現(xiàn)了作者豐厚的文學積淀,也增添了文章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