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條石板小道上,上山的人和下山的人擦肩而過。上山的人雖然汗流浹背,但興致勃勃,心中充滿了期待,并主動和下山的人打招呼:“山上好玩嗎?”
下山的人疲憊不堪地搖搖頭:“一座破廟,幾尊菩薩,沒意思,我勸你不必上去了?!?/p>
上山的人不以為然:“噢,是嗎?我上去看看再說?!闭f完,上山的人揮舞著竹杖,擦拭著汗水,繼續(xù)攀登。
過了一段時間,這撥人下山了,興致勃勃向上爬山的人問他們:“山上好玩嗎?”
看過了山頂風景的人回答:“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一座破廟,幾尊菩薩……”
上山的人仍不以為然:“噢,是嗎?我上去看看再說?!?/p>
如此這般,周而復始。
這就是我們的世界,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山上,不斷有人往上爬,也不斷有人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上山的人和下山的人,就這樣絡繹不絕。
(北方摘自《高中生·青春勵志》)
●素材立意點睛:這個故事讓人想起小學時學過的一篇課文——《小馬過河》。就像是從未蹚過河的小馬一樣,上山的人不停地詢問著下山人,山上的風景如何如何。慶幸的是,不論是小馬還是上山的人,他們最終都沒有被別人的意見而左右,依然堅持自己前去實踐摸索。從這一點上看,我們很容易看出“獨立”“學會思考”“堅持自我”等作文立意;再接著往下讀,這篇文章的結(jié)尾頗有深意:我們的生活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上山的人和下山的人都如此絡繹不絕。這又很容易讓人想到錢鐘書在《圍城》里那段人人皆知的話。其實,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坝幸馑肌边€是“沒意思”,不在于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而在于追求過什么,征服過什么。因為,對每個人來說,人生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jié)果,最重要的是體驗這個過程,而非在意最后的結(jié)果。所以,對于一個聰明人來說,認準的山,無論如何都要爬上去,不管路途有多么兇險,也不管別人怎么說。
◎運用方向指南:體驗生命;過程與結(jié)果;堅持自我;獨立思考;風景……
程剛
阿爾及利亞大漠深處,有一種會上樹的山羊。它們的腿看上去有些長,較為粗是壯,更特別的是,它們身上的毛油光發(fā)亮,看上去營養(yǎng)非常好。
大漠里的樹高達8-10米,走近以后會發(fā)現(xiàn),樹上密密麻麻站滿了山羊,都在低著頭津津有味地吃著東西,看上去非常壯觀。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以為山羊上樹,是因為沙漠里缺少食物,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它們只能吃樹葉,漸漸練就了爬樹的本領,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本領越來越強,能在樹上輕松攀登、跳躍甚至站在枝頭。
可是靜下心來一想,這個理由似乎又有點站不住腳。因為大漠其他地區(qū)的山羊也缺少食物,可它們?yōu)槭裁磸膩聿慌罉淠兀?/p>
最后,還是一位動物學家給出了科學解釋。原來,這些山羊爬的樹叫阿甘樹,而它們爬樹并不是光吃樹葉,主要目的是吃阿甘樹的種子。阿甘樹的種子可榨阿甘油,而阿甘油富含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這樣一來,山羊上樹的原因就找到了,它們并不是因為長久的解決溫飽問題而學會爬樹,而是為了補充身體營養(yǎng)而養(yǎng)成了爬樹的習慣。怪不得,這些會爬樹的山羊,看上去身體特別美觀,油光發(fā)亮,這是它們長久補充營養(yǎng)所致。
山羊爬樹,主要目的是攝取高營養(yǎng),而不是解決溫飽,大多數(shù)人都猜錯了答案。
(北方摘自《做人與處世》)
●素材立意點睛:生活中,我們也總是這樣,習慣用普通邏輯思考問題。之所以會這樣,原因大概有二:一是思維的固定性,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思維定式。二就是思維的懶惰性,更準確的說法,是人的懶惰性。面對眼前的種種事物,我們老想著從以前的庫存中找答案,找方法,卻很少有人會面對眼前的事物,重新研究,重新思考,從而得出新的結(jié)論,找到新的方法。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知道了,對事物研究不深不細,正是需要我們改進和提高的地方。
◎運用方向指南:換個思路;新與舊;找對方法;習慣……
張小失
一個農(nóng)夫在樹樁邊撿到一只折頸而死的兔子,從此產(chǎn)生了“守株待兔”的故事。我要說的是,這個幸運的農(nóng)夫在一周后果然又等到一只因失戀而自殺的兔子……
喜出望外的農(nóng)夫拎著兔子趕回家對太太說:“看,冬天,我們每人都有一頂兔皮帽子了!
太太當然很高興。就在這時,來了一個貨郎,搖鼓吆喝:“上好的花布,漂亮的鞋子……”農(nóng)夫太太不禁心動,當場買了些布和一雙鞋子,用于配那頂兔皮帽子。
冬天,村子里的女人們看見農(nóng)夫太太的裝束,大為眼紅,一時間,誰誰又有了新衣服成為熱門話題。大家趕著、比著做衣服,很快,全村的女人們煥然一新。值得注意的是,農(nóng)夫甲的太太胸前掛著一粒珍珠,原來是她丈夫偶然在河里撈得一只蚌……
冬天的河雖然結(jié)了冰,但嚇不倒找珍珠的人們——不僅這個村子里的男人在行動,臨近的村落、河流每天都有找珍珠的人。城里的商販獲悉后,紛紛奔赴這一帶,兜售酒啊、鉗子啊、網(wǎng)啊。
果然,又有一個農(nóng)夫獲得了珍珠!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飛向四面八方……
春天來了,除了找珍珠的人,又出現(xiàn)一批淘金者——據(jù)說附近的山上有金礦??钢@、推著車的人云集山腳,不久,那里出現(xiàn)一個個臨時村落。人們不論認識與否,見了面都在眉飛色舞地暢想發(fā)財后的生活。
這個地方的名氣越來越大,國王都耳聞了,派特使前去考察。眼前的盛況令特使振奮,報告說:此地看似貧瘠,卻富含寶藏,實為我國寶庫!國王立即派軍隊前來“圈地”,將這一帶所有的成年男人雇傭,專門為其尋找珍珠、黃金。鄰國君主聞訊后,寢食難安,吞并之心漸起。夏天來臨之際,他終于找到一個發(fā)兵的理由……
這天,那個拾到死兔子的農(nóng)夫緊緊擁抱著妻子說:“我明天出征,這項兔皮帽子用不上了,如果生活困難,你就把它賣掉?!蓖瑫r上戰(zhàn)場的還有全國的男人,因為持續(xù)數(shù)年的戰(zhàn)爭使這個小國難以維持。
同一時代,數(shù)千里外的雅典市場上,有一位叫蘇格拉底的智者在閑逛,望著眼前的花花綠綠,他忽然感慨:這里有多少我用不著的東西?。?/p>
(北方摘自《文苑·經(jīng)典美文》)
●素材立意點睛:毫無疑問,人類對物質(zhì)條件的追求推動了社會的發(fā)展。不必說回到原始社會的茹毛飲血刀耕火種,單是設想一下沒有手機的生活就會讓現(xiàn)代人無比抓狂!
我等何其幸運,能夠生活在一個物質(zhì)極大豐富、科技一日千里的時代:我們愛吃好吃的,反季節(jié)蔬菜水果就來了;我們既怕熱也怕冷,中央空調(diào)就來了;我們害怕距離和孤獨,高科技通信技術就來了!我們又何其不幸,在物質(zhì)世界的洪流中迷失了方向:反季節(jié)蔬菜讓我們忘記了耕作的辛勞和節(jié)令的更迭;中央空調(diào)讓我們忘記了窗外的天氣和寒暄的真諦;高科技通信技術讓我們忘記了天空的明月和詩意的想念……
我們不得不悲哀卻無可奈何地承認,祖先和我們都陷入了一個物質(zhì)追求的陷阱:物質(zhì)越豐富,我們的內(nèi)心就會越幸福!此刻,請捫心自問,我們幸福了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好好想想2400多年前蘇格拉底說的話:“這里有多少我用不著的東西??!”
◎運用方向指南:我們幸福了嗎;欲望;物質(zhì)與精神;斷舍離;從加法生活轉(zhuǎn)向減法生活;警醒與反思……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有一個小孩,他的母親是喜劇演員。有一天,母親嗓子啞了,在臺上說不出話來,臺下的觀眾發(fā)出一片噓聲。小孩在幕后看著母親被一群人起哄,想到自己平時經(jīng)常聽母親唱歌,耳濡目染久了,也會哼一些,于是他就壯起膽子跑到臺上,替母親表演。
雖然是第一次登臺,但他毫不怯場,唱起了家喻戶曉的歌曲《杰克·瓊斯》。沒想到,一曲歌罷,他竟把全場的觀眾鎮(zhèn)住了,觀眾發(fā)出叫好聲,紛紛往舞臺上丟錢。于是他又連唱了幾首名曲,成了當晚最耀眼的小明星。
后來,他用肥褲子、破禮帽、小胡子、大頭鞋,再加上一根從來都不舍得離手的拐杖,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而又戲劇化的表演方式。他就是天才的電影喜劇大師卓別林。
70歲生日當天,這位年屆古稀的藝術家,在歷經(jīng)滄桑之后,內(nèi)心無比寧靜平和,寫下了這首家喻戶曉的詩《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當我開始愛自己,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我知道任何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事情,都是對我成長的邀請。如今,我稱之為成熟。”
真正的人生,是不拒絕成長的邀請。而任何發(fā)生在你身邊的事情,都是對你成長的邀請。讀了上面的故事,你會有怎樣的感悟、思考和啟迪呢?聯(lián)系你的生活實際或成長體驗,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擬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