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婧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信息接收習慣和方式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對于博物館而言,如何利用“互聯(lián)網+”這一平臺,更好地促進文化的傳播與宣傳是一個深遠的話題。文章將從剖析目前博物館在藏品展示中的弊端入手,有針對性地尋求解決的手段,希望對藏品的展示層次與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 互聯(lián)網;藏品;展示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廣泛發(fā)展,它以時效性、海量性、顛覆性改變了公眾的信息接收習慣。以傳者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轉變?yōu)橐允鼙姙橹行?,甚至于是參與者。博物館在此面前必須加以轉變,即轉向于一個和公眾共同管理的狀態(tài)[1]。博物館行業(yè)如何順應這種轉變,是當下每一位博物館人都需要研究的,這也是博物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手段。筆者將從實際工作出發(fā),從藏品展示本身出發(fā),探討如何提升藏品的展示層次與水平,希望對博物館的轉變能有所幫助。
1 博物館藏品展示現(xiàn)狀
長久以來,我們似乎沉醉和習慣于一種“靜態(tài)”的模式,認為博物館只要將藏品描述清楚,讓公眾了解到該藏品的時代、出土情況或者是文物的捐獻者等信息就足夠了。以往這些信息可能足夠滿足公眾的基本需求,但是隨著“互聯(lián)網+”的日益發(fā)展,公眾早已由信息的接收者轉為為轉變?yōu)椤皡⑴c者”,甚至是“傳播者”,其與博物館之間的不對等、不均衡的缺口似乎在逐漸拉大。
在講解服務上,千篇一律的講解,一成不變的語言、語調,不能根據(jù)公眾的年齡、職業(yè)等特征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公眾在學歷、知識層面上的差異,勢必造成公眾對于藏品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上存在偏差?;ヂ?lián)網背景下,公眾更渴望一種近似于融生動、趣味于一體的講解方式或模式。藏品通過什么形式的講述可以更容易被接受、理解,是博物館需要關注的重點。
在陳列上,博物館大多是以靜態(tài)陳列為主,依然存在將藏品放在文物柜中,加一個文物展示牌就足夠的傳統(tǒng)陳展模式。同時伴隨著藏品的展陳,內容的更新幾乎是停滯的,觀眾在幾年時間中幾乎看到的是同樣的展品,體驗形式也呈現(xiàn)單一化的特點。對于普通公眾而言,他們獲得的知識是“靜止”的,這種片段化、零碎化的知識供給,根本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鏈,難以使公眾產生持久的印象。
在研究出版方面,長久以來,博物館人一直沉浸于對藏品的深入研究,對藏品本身所蘊含的文化脈絡進行剖析。但是,那些研究出來的藏品文化如何展示呢?以往這些信息僅僅是通過一頁頁晦澀的紙質書籍或者資料呈現(xiàn)給公眾。研究成果以書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讀者無法將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他們會在這種信息的不對等交互中,發(fā)現(xiàn)自身與博物館不協(xié)調,甚至于角色的“尷尬”,特別是年輕的公眾,藏品的研究和展示、必須通過恰當?shù)男问接枰哉故竞屯茝V,才能為有效供給打下基礎。
隨著互聯(lián)網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公眾自身也呈現(xiàn)了多樣化的因素。與以往單純的接受教育、提高審美所不同的是,他們更多的是尋求一種文化休閑或者是文化體驗。
2 藏品展示水平提升的方式
“博物館所有的工作和努力都是手段,唯有對民眾產生積極影響、能改變社會的教育是博物館存在的目的。”[2]新時代的公眾不僅是“看客”,更是參與者和分享者,提升藏品的展示水平要從公眾和博物館兩個角度來出發(fā)。
2.1 對公眾需求的精準了解
博物館提供的教育是柔性的,旨在激發(fā)好奇心,強調激蕩與轉化,而非制約或灌輸,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觀眾期望博物館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圣殿堂,而是以其日益增強的親和力和感召力,成為越來越多公眾的精神家園”[3]。公眾是博物館的服務對象,公眾到博物館來希望得到怎樣的文化體驗,用什么形式獲得藏品知識,都是我們需要精準了解的,這也是我們進行相關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2.2 用新媒體技術調動公眾參觀欲望
當前,新媒體技術已經越來越多運用在博物館展覽中,作為各個博物館展覽的輔助形式或主流形式之一出現(xiàn)。運用視頻、投影、互動體驗、語音服務等多媒體技術,對傳統(tǒng)公共文化的傳播途徑、陳列展覽、現(xiàn)場講解、研究進行“更新”,構建出更為豐富的博物館知識體系,調動公眾參觀欲望。
2.3 在博物館講解上的創(chuàng)新
打破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模式,開發(fā)微信自助導覽模式,通過相應的模塊,不斷更新圖片和音像資料,滿足公眾個性化需求。探索通過文物視頻二維碼的形式,將文物故事以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在公眾的面前。多媒體可以幫助博物館的藏品提高使用價值,擴大使用范圍[4],所以我們可以開發(fā)虛擬博物館參觀、講解的形式,使其作為實體博物館的有益補充,擴大博物館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在藏品的展示上,其中心應該是“觀眾”,主要目的也應該由“宣教”轉變?yōu)椤皞鞑ァ薄⒄龟惸J睫D換為公眾潛移默化中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促進博物館展覽從圖解知識轉變?yōu)檎虾徒忉屩R等標準[5]。特別是可以借助虛擬場景的運用,可將藏品的歷史場景在虛擬狀態(tài)下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滿足人們新奇、多變的心理,讓其在身臨其境中體會藏品所在社會背景的文化氛圍,更好地激發(fā)公眾對文物的歷史價值與重要意義的思索。
在研究中,應該充分利用“動”“靜”結合的方式,構建起一個結構性和概念性都非常強的知識網絡體系。轉變傳統(tǒng)一味灌輸?shù)哪J剑瑢⒉仄返难芯砍晒圆煌问秸故境鰜?。例如,充分開發(fā)藏品知識,運用多媒體類型的數(shù)字資源,將研究的成果轉化為音頻或者影像動畫等方式,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激發(fā)公眾的興趣。這是當前普遍采用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6]。
3 總結
G·B·古德曾指出,“博物館不在于它擁有什么,而在于它用其有用的資源做了什么”[7],在“互聯(lián)網+”日益升溫的背景下,博物館更應抓住歷史機遇,以文物藏品的展示提升為媒介,更好地加強與公眾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博物館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p>
參考文獻
[1]于暉.社交媒體時代的博物館[N].中國文化報,2014-8-19(5).
[2]施波文.公共博物館教育功能的歷史嬗變[J].科普教育,2014(10):66—73.
[3]劉修兵.中國博物館:不再是高高的殿堂[N].中國文化報,2013-1-14(2).
[4][5]宋向光.博物館展覽的評估和達標[N].中國文化報,2011-10-26(6).
[6]粟宇亮.博物館數(shù)字資源的管理與共享研究[J].藝術科技,2016(9):132-135.
[7]張玲等.暢享“悅讀”之美,引領書香之城[N].中國文化報,2017-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