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利
摘 要:本文結合日常乘用車嫌疑調查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介紹了筆者在日常查驗工作中總結出的通過車輛查驗發(fā)現乘用車嫌疑線索的幾點經驗,主要包括車輛識別代號(VIN碼)部件周圍的焊點和膠粘檢查、VIN碼打磨情況檢查、VIN碼標貼檢查、車輛標牌檢查、車輛電子控制單元(ECU)記載的VIN碼檢查、車輛底漆檢查、整車生產日期和零部件生產日期檢查等方面的經驗方法,希望能夠提升乘用車查驗時識別套用事故殘值車輛手續(xù)等問題車輛的技術水平。
關鍵詞:查驗;乘用車;事故殘值車輛;車輛識別代號
近年來,為了謀取不法利益,部分不法分子將查封、抵押、盜搶騙、走私、拼裝等問題車輛通過“移花接木”等方式,套用同品牌同型號事故殘值車輛的手續(xù),以事故殘值修復車輛的名義到公安交管部門辦理變更、轉移登記等業(yè)務,此種現象日益猖獗,且偽造的手段越來越先進,給公安交管部門機動車查驗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以下介紹筆者在查驗實際中總結出的幾點發(fā)現乘用車嫌疑線索的經驗,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斫梃b。
1檢查打刻VIN碼部件周圍的焊點和膠水
在查驗車輛時除了根據GA 801的規(guī)定查驗打刻的VIN碼17位字符是否與相關憑證一致外,有需要時,要注意發(fā)現打刻VIN碼部件周邊的焊點、膠粘劑是否存在嫌疑痕跡。
沖壓、焊接、涂裝、總裝是汽車生產制造四大工藝。目前乘用車制造工藝相對比較先進,普遍采用點焊、激光釬焊、壓焊等焊接方法,焊接有嚴格的工藝要求,且對環(huán)境有嚴格要求,因此焊點顯得比較規(guī)整,與車身其他部位的焊點相對一致。而通過更換VIN碼打刻部件造假的車輛,由于焊接環(huán)境和焊接技術與原廠不同,焊點顯得不規(guī)整,型式也與原廠焊點有區(qū)別。圖1為同一車型原廠焊點和非原廠焊點的對比圖。
20世紀50年代中期,膠粘劑開始應用于汽車領域,目前膠粘劑在汽車領域應用已經非常廣泛,汽車車身、內飾、頂棚燈具、車體密封、電焊密封、動力系統(tǒng)等均開始試用膠粘劑。據統(tǒng)計,現階段我國每輛乘用車用膠粘劑約20kg。從實際經驗來看,問題車輛替換部件時需要重新膠粘,由于使用的膠粘劑與原廠的材料不同以及工藝的區(qū)別,問題車輛的最終膠粘型式、細節(jié)特征與原廠膠粘有明顯區(qū)別。圖2為同一車型原廠膠粘和非原廠膠粘的對比圖。
因此,通過查驗打刻VIN碼零部件周邊的焊點、膠粘是否是原廠的來判斷該部件是否存在整體更換或重新焊接現象是判定車輛是否為問題車輛的重要線索之一。
2檢查VIN碼打磨情況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2017)[1]4.1.3條明確要求“車輛上打刻車輛識別代號(或產品識別代碼、整車型號和出廠編號)的部件不應采用打磨、挖補、墊片、鑿改、重新涂漆(設計和制造上為保護打刻的車輛識別代號而采取涂漆工藝的情形除外)等方式處理”。問題車輛往往通過打磨、挖補、墊片、鑿改等方式對VIN碼進行處理,最后通過重新涂漆的方式來掩蓋痕跡。查驗時如果發(fā)現打刻VIN碼部件上的油漆與其他部位油漆的光亮程度和厚薄有不一致情形的,可以通過在打刻VIN碼部件上噴涂微量除漆劑的方法來觀察其表面油漆的變化,變化明顯的,則VIN碼存在重新打磨嫌疑,在此情形下,可以將該部件表面的油漆清除干凈,便于進一步檢查VIN碼的打磨情況。圖3重新打磨涂漆的VIN碼。
3檢查車身上粘貼的VIN碼標貼
目前車輛制造廠家會在車身多個部位粘貼VIN碼標貼,不法分子對問題車輛上的這些標貼必然會想方設法進行清除或粘貼偽造的VIN碼標貼。查驗時可利用紫外熒光燈對車身各部位進行仔細照射,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發(fā)現重新粘貼的VIN碼標貼或原廠粘貼的VIN碼標貼被撕除的痕跡。圖4為查驗時通過紫外熒光燈發(fā)現重新粘貼的VIN碼標貼痕跡。
4檢查車輛標牌
車輛標牌是體現車輛身份的重要標記之一,GB 7258-2017[1]4.1.2條明確要求“機動車應至少裝置一個能永久保持的產品標牌,該標牌的固定、位置及型式應符合GB/T 18411的規(guī)定;產品標牌如采用標簽標示,則標簽應符合GB/T 25978規(guī)定的標簽一般性能、防篡改性能及防偽性能要求。改裝車應同時具有改裝后的整車產品標牌及改裝前的整車(或底盤)產品標牌?!蹦壳敖^大多數乘用車標牌是亞克力材料,標牌上的信息基本是通過激光灼刻的工藝形成的,揭下時會損壞。檢查時可以通過強光電筒和紫外熒光燈觀察標牌表面有無氣孔、皺褶等異?,F象,有無重新粘貼的痕跡。圖5為重新粘貼的車輛標牌。
5查驗車輛ECU記載的VIN碼
GB 7258-2017[1]的4.1.5條要求“對具有電子控制單元(ECU)的汽車,其至少有一個ECU應記載有車輛識別代號等特征信息,且記載的特征信息不應被篡改并能被市場上可獲取的工具讀取。”隨著技術的發(fā)展,目前乘用車上越來越多地使用ECU控制發(fā)動機、變速箱、空調、安全氣囊、防抱死制動等,主要模塊ECU上均記載了車輛VIN碼,雖然不法分子可能會修改部分ECU記載的VIN碼,但是將車輛上所有ECU記載的VIN碼修改一致的難度較大??梢酝ㄟ^車載自動診斷系統(tǒng)(OBD)讀取車輛上多個ECU記載的VIN碼進行對比,確認一致性。圖6為一輛嫌疑車輛通過OBD發(fā)現不同ECU讀取的VIN碼不一致。
需要說明的是用OBD讀取ECU上記載的VIN碼時,要注意觀察接通電源時儀表板上的故障燈是否點亮,如果儀表板上有故障燈點亮,要進一步確認原因,通過這種辦法可及時發(fā)現ECU記載的VIN碼是否被篡改過。
6查驗車輛底漆
一般來說,不法分子利用同型號的查封、抵押、盜搶騙、走私、拼裝等問題車輛套用事故車信息,兩輛車的車身顏色完全一致的概率相對來較低,顏色不一致時,不法分子必定要通過改變實車顏色或辦理車身顏色變更登記業(yè)務的方法來使得實車顏色與系統(tǒng)登記的顏色一致??梢酝ㄟ^檢查車輛底漆的方法來確認實車顏色與登記證書上的車身顏色是否一致,還可以通過觀察車身部分零部件的方法來確認車輛出廠時的顏色。圖7為查獲的一輛問題車輛底漆為灰色,實車為白色。
7校驗整車生產日期和零部件生產日期的邏輯關系
車輛出廠時整車生產日期應該在零部件生產日期之后,查驗時可校驗整車生產日期與車輛玻璃、座椅、安全帶及其他零部件的生產日期是否符合邏輯關系,如果不符合邏輯關系的一般有以下兩種可能:一種是車輛因發(fā)生交通事故正常維修時更換了零部件,另一種是不法分子用問題車輛套用事故車信息。遇到后一種嫌疑情況時,可要求車主提供交通事故證明、保險理賠清單和維修證明等相關材料來進行進一步甄別和判定。圖8為整車和零部件生產日期不符合邏輯關系。
參考文獻
[1]GB 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S].
[2]GA 801-2014.機動車查驗工作規(guī)程[S].
[3]GB 1589-2016.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