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鈺 尹釗 戴雪峰
現(xiàn)代抽象藝術(shù)包含兩大類型:第一類是從自然物象出發(fā)的抽象,形成與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聯(lián)系的抽象藝術(shù)形象;第二類是不以自然物象為基礎的抽象,由創(chuàng)作純粹的形式構(gòu)成,它否定描繪具體物象。它的含義被限定在兩個層面上:一是指從自然現(xiàn)象出發(fā)加以簡約或抽取富有表現(xiàn)特征的因素,形成簡單的、極其概括的形象;二是指一種幾何的構(gòu)成,這種構(gòu)成并不以自然物象為基礎,僅以基本的繪畫語言和形式因素創(chuàng)作純粹的抽象繪畫,借以表達某種情緒、意念等精神內(nèi)容或美感體驗,可以說,這是抽象主義藝術(shù)的兩大類型。其實這兩個層面是按照抽象的程度來劃分的,第一種含義是從形象中尚可以找到自然中的原型,相對應的繪畫風格上是以康定斯基為代表的“熱抽象”;第二種則是更加概括更加簡化的圖像,使圖像無從辨認完全簡化為抽象符號,相對應的繪畫風格就是以蒙德里安為代表的“冷抽象”。
抽象主義的藝術(shù)大多認為產(chǎn)生于20世紀初,反對傳統(tǒng)的造型法則,主張舍棄具體的造型,反對用具體的造型語言描寫客觀物質(zhì)世界,而用不表達情節(jié)和內(nèi)容的線、形、色彩體積和構(gòu)圖來表現(xiàn)作者的主觀意圖和思想的藝術(shù)。抽象主義在開始出現(xiàn)時遠不只是種藝術(shù)風格和流派,更不只是種手法,而首先是種藝術(shù)觀念和藝術(shù)思想,是現(xiàn)代藝術(shù)精神和抽象藝術(shù)思想相結(jié)合下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抽象主義就已出現(xiàn),但作為流派的抽象主義也就是“抽象派”是出現(xiàn)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后。
其實在古代,我們國家就已經(jīng)有了抽象藝術(shù)這種創(chuàng)作方法,比如青銅器上的許多紋樣:甲骨文、書法、繪畫,其中的圖案或許并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想象,或是用線條簡約來描述事物的形象。它有自己的表達方式,這一點無論如何也不能被寫實藝術(shù)所取代,正如蒙德里安所說:事物的表面使人快樂,它們的內(nèi)在性使人堅強幸福地生活。如果說寫實藝術(shù)表達的是表象,那么抽象藝術(shù)表達的就是內(nèi)在?;ㄥX是民俗文化的有力傳播者,下面,我們就以花錢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在花錢中的抽象描述第一種類型中就有這一類,其中的圖案并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想象。例如圖1中的龍、圖2中的鳳、圖3中的麒麟。它們只是創(chuàng)作者根據(jù)自己的想象,把各種動物精彩的部分組合在一起,形成人們崇拜的神靈。
圖1為遼金時期單龍背刻花花錢,直徑88毫米。蟠龍作淺浮雕。龍頭左向,雙角分支作飄舉狀,雙目圓睜,張口吐舌,四足雄健,爪勾曲有力,通體滿飾麟紋。龍是人們崇拜的神靈,在現(xiàn)實中沒有真正的龍,它是由獅頭、鹿角、鱷魚嘴、烏龜頸、蛇身等組成的一個抽象的神靈。
圖2是清代時期的龍鳳花錢,直徑45毫米,背面為展翅翱翔的鳳,飄逸的尾羽,展開的雙翅,動態(tài)十足,鳳也是人們崇拜的四神之一,在現(xiàn)實中沒有真正的鳳,它也是人們抽象出來的神靈。關于鳳凰的形態(tài),據(jù)《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征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出于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倫,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安寧”。
圖3是清代魁字背麒麟大掛花錢,長度約148毫米,背面上方為鳳凰,背面中間為祥和姿態(tài)的麒麟紋,麒麟是“四靈”麒、龍、鳳、龜中的麒。大家一直認為四大神靈的內(nèi)容包括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其實有誤?!八拇笊耢`”應該是“四神”和“四靈”,“四神”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是指“麒麟、朱雀、玄武、青龍”。而將麒麟代替白虎是因麒麟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的仁獸,是人們喜愛的祥瑞之獸,是仁慈和吉祥的象征。麒麟和龍、鳳一樣,是古代人民為了某些精神寄托、向往美好的生活,經(jīng)過長期不斷努力而寓意創(chuàng)作出來的。從史料中的紋圖可看出,麒麟的形象隨時代而變化,較早似鹿,后像馬體、龍首?!墩f文》:“麒,仁獸也,麇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傳統(tǒng)之說,麒為雄,麟為雌?!睹娬x》注疏中說:“麟,辨身、馬足、牛尾、黃色、圓蹄、一角,角端有肉,音中鐘呂?!薄洞蟠鞫Y》曰:“毛蟲三百六十,而麟為長?!摈梓胧侵袊八撵`”麟、鳳、龜、龍之首,百獸之先。傳說麒麟被命為天上星宿,成“五行之精”。麒麟屬無種而生,世不恒有,可活三千歲。麒麟性溫良,“不履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所以被認為是“仁獸”,“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或“王則至仁則書”。由此而引有關孔子出生的傳說:孔子出生之前,有麒麟在他家門前口吐玉書,意喻長大后必定是賢才之人、國家棟梁。實際上,麒麟也是人們想象出來的神獸。
花錢中抽象畫的第一種類型中還有一種表現(xiàn):從自然現(xiàn)象出發(fā),加以簡約或抽取富有表現(xiàn)特征的因素,形成簡單的、極其概括的形象。如圖4、圖5、圖6、圖7。
圖4是清代龍鳳呈祥背龍鳳花錢,直徑61.5厘米?;ㄥX背面我們可以看到是用兩組龍飛鳳舞的曲線表現(xiàn)出動態(tài),看起來是有一些強勁有力的曲線組成,但是仔細看來我們從背面右方依稀看出似龍頭,背面的左方依稀用飛展的羽毛可以判斷為展翅翱翔的鳳,由此我們把這樣的畫法歸結(jié)為第一類的第二種抽象畫法,即用夸張的線條和依稀的特征來抽象地描述龍鳳。
圖5也是清代龍鳳呈祥背龍鳳,直徑45毫米,此花錢背面的圖案雖與圖5大致雷同但更為簡約,龍身簡約到一條彎曲線,而鳳凰的身軀已很難判斷,它也應屬于抽象畫法中的第一類的第二種,我們只能從怪獸的頭冠和尖尖的嘴巴,抽象地認為它是鳳凰。但是從柔軟的扭轉(zhuǎn)身軀,能體會到鳳凰的美姿。
圖6為清代平安吉慶背雙龍,直徑46毫米,背面的雙龍完全是抽象派中第一類的第二種,它只是龍頭還能依稀辨認,而身軀和爪完全是由一些幾何圖形所組成。
圖7為清代斬妖辟邪花錢,圖中的龍完全是用了抽象的畫法,我們也只能從龍頭判斷出這是龍的形象。
圖8是清代玉振金聲背吉祥紋花錢,直徑64毫米,背面在北京召開的錢幣研討會上,有相當一部分人提出,應是云紋,最后還是確定為龍鳳紋飾。但我們認為它應是大鵬、鳳凰、龍頭?;ㄥX的作者很巧妙地應用了抽象的方法。用云作為主體,但我們從云中露出的大鵬鳥頭、鳳頭、凰頭,還有龍頭,可以認為這是抽象派第一類型中的第二種。
圖9是清代龍鳳呈祥背龍鳳花錢,直徑68毫米,圖中的龍完全是抽象地用幾何線條組成。而線條邊緣的圖案當為卷云紋,描述的應是龍在云中騰飛。
圖10是清代福壽康寧背龍鳳,直徑68毫米,背面的圖案完全將龍鳳用抽象的線條進行描述。其中的卷云紋表現(xiàn)龍鳳在云中飛舞。
而在花錢中還有大量地用線條來描述的畫面,對于這些畫面,我們無法判斷作者所要描述的思想,而大多數(shù)人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自描繪自己感受的意境和感情。如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圖16、圖17。
圖11是清代三橫線廟宇錢,直徑38毫米,它的含義不同人有不同的領會,只能說它和廟宇神靈有關。
圖12是清代方格棋盤紋廟宇錢,直徑27.6毫米,對于它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我們只能根據(jù)圖案像棋盤定知,我們認為它應和神靈有關,這也只是我們的猜測。
圖13是清代弧線大星點廟宇錢,你可以認為它代表著著花兒的純潔,還有星辰等,但我們根本不能確定作者所要表達的真實感情。
圖14是清代四星點背廟宇錢,直徑62毫米,廟宇錢出自于廟宇,我們認為它應和神靈有關,但是作者究竟要表達一個什么含義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進行研究的課題。
圖15是清代萬字紋廟宇錢,直徑38毫米,中國古代傳統(tǒng)紋樣之一。萬字紋即“卍”字形紋飾,紋飾寫成“卍”為逆時針方向?!皡d”字為古代一種符咒,用做護身符或宗教標志,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征?!皡d”字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之所集”,佛教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xiàn)的瑞相,有吉祥、萬福和萬壽之意。唐代武則天長壽二年(693)采用漢字,讀作“萬”。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種錦紋,這種連鎖花紋常用來寓意綿長不斷和萬福萬壽不斷頭之意,也叫“萬壽錦”。將廟宇錢的圖案加上萬字紋,我們認為應和神靈保佑有關,具體作者的含義還有待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圖16是清代多星點廟宇錢,直徑48毫米,正面分布著不同的星點,它到底是代表著星辰還是代表著上天,也許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考慮。
廟宇錢實際上是官方寺院、坊間所鑄供奉佛殿神像之“瑞物”,亦用舊錢及通用品?;适倚欧穑┓罱鹳|(zhì)“供養(yǎng)錢”。如北宋太宗時鑄一批金質(zhì)“供養(yǎng)錢”,小平型,面文“淳比元寶”,背鑄左立、右坐佛,坐為觀音,立為韋馱。供奉五臺山中臺頂寺。元代寺觀鑄錢最有特征,實際上非民間私鑄,因僧侶直接參與政治,實屬官鑄。何況寺院經(jīng)濟雄厚,又有冶煉設備。正因為如此為了表現(xiàn)佛家的玄妙,它才使人很難領會當時作者的真實思想,我們只能根據(jù)個人的理解來意會其中的內(nèi)容。至于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想象,用線條簡約來描述事物的形象。對于自己的表達方式,這一點無論如何也不能被寫實藝術(shù)所取代,我們只能根據(jù)自己的心理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和崇拜,這也正是抽象畫法的奧妙之一。
圖17是清代雙面蝙蝠花錢,直徑34.3毫米,此枚花錢的圖案能使我們浮想聯(lián)翩,也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元寶,星辰,上天,蝙蝠,如意。表達的含義也有不同的思考,比如神靈保佑、富貴、財富等,它應是抽象畫法的典型的圖像。
花錢文化源遠流長。各種題材紋飾的花錢廣泛,其中抽象畫法的花錢早就出現(xiàn)在西方抽象派畫法之前。因此收集、研究這些鑄造精良、文圖優(yōu)美、內(nèi)涵豐富的花錢,可以直觀地了解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和融合,對中國思想文化的了解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從以上花錢中透露出的信息也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思想獨特的精神風貌,而這種精神風貌正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浩瀚文明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原因之一,這也正是我們研究和收集花錢的背景。